浅谈高质量专利的培育及管理论文_王艳红,任斌

浅谈高质量专利的培育及管理论文_王艳红,任斌

1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2东莞理工学院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增长,这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专利“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高价值专利概念应运而生,本文看就此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高质量专利;培育;管理

前言

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强化知识产权创造的有力支撑,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实施了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一些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通过近年来的实践,高价值专利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

1高价值专利的内涵

1.1专利质量、专利价值相关表征概念辨析

为了表达专利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学术文章或者政策文件中曾经先后使用过“基础专利”“外围专利”“核心专利”,这些概念的核心在于表述专利的“技术”特征,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于提高我国生产者和科技工作者的专利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些概念都没有涉及到专利的“市场价值”这个根本属性。事实上,没有市场价值的专利,再高的技术水平也是没有保护意义的。这一点在专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澄清认识。目前,我国仅有少量的文章对专利的市场价值进行了讨论。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定位“高价值专利”的含义,现把相关的几个概念做了归纳整理,可见,专利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价值的意义,质量也属于专利价值的重要因素,专利质量和专利价值是体现专利状况的不同角度,其内涵相互交融。需要强调的是,基础专利往往技术水平高,但不一定是高价值专利;外围专利往往技术水平低,但是有可能成为一个企业的高价值专利;而核心专利往往是一个高价值专利。

1.2高价值专利应具备的条件

从专利质量方面考虑,高价值专利应在研发、申请和审批这三个形成阶段均满足相应的条件:一是有一个高水平高技术含量或者好的技术方案;二是高水平专业人员撰写的高质量专利申请文件,对发明创造作出了充分保护的描述;三是依法严格审查,符合专利的授权条件,权利有较好的稳定性。从市场价值方面考虑,高价值专利应该具备良好的国内外市场前景,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或者有很好的市场控制力,尽管没有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品,但对于当前或者未来能够增强权利人的市场竞争力。

2培育要点

2.1培育环境

如果将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类比为一个生态环境,则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包括诸多要素,其中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价值专利培育的结果。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既包括外部政策环境,也包括创新主体内部制度环境,外部政策推动再结合创新主体内部良好的制度,两者形成合力,将为高价值专利培育创造肥沃的土壤。

2.2培育人员

从专利权的生命周期上来看,专利权的产生主要经历创造、申请、审查、权利维持、专利实施/许可等几个主要阶段,一份高质量专利的最终成型需要发明人、专利代理人及专利审查员等培育人员各自付出相应的努力。发明人或申请人、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审查员看似“敌对”的工作所形成的博弈效应才能够是的专利的质量获得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培育资源

从培育资源来看,在高价值专利培育中需要投入的必要的资金、知识产权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情报资源的建设等方面。对于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技术方面的限制,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通常存在着粗放、管理架构不完善、知识产权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而通过知识产权信息化平台,能够规范化知识产权管理,从而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质量,发挥出知识产权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专利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竞争情报资源,在高价值专利培育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在企业研发选题时,通过专利信息了解当前技术现状以及技术发展方向,避免企业重复研究。在专利申请前,通过专利检索对新审查专利进行预评估,能够极大提升专利申请质量。

3专利管理措施

3.1提高专利质量,尤其关注专利结构与布局

数量、质量和布局是决定专利集中运营价值高低的三个重要因素。数量意味着规模效应和市场空间,质量意味着专利运营风险和技术价值,布局意味着专利组合的专利匹配度和结构价值。此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今后,产业界应当以创造数量足、质量高、布局优的专利组合为目标,以市场应用和竞争为导向超前部署知识产权。在具体策略方面,不仅要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攻关,形成核心专利,还要关注以此为基础的应用技术专利;不仅注重围绕产业链形成专利网,也要在专利布局空间上与产业分工布局和目标市场做好匹配。

3.2建立专利集中管理制度,规范并引导专利聚集运营

在半导体、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等专利高度密集的产业,组建包括“产学研金介用”等多方主体参与的专利联盟,提倡开展“对内交叉许可,对外集中许可、联合防御”的专利集中管理,以消除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专利阻滞,降低专利许可成本,同时整合互补性技术、助升网络效益。政府一方面应尽快细化专利联盟管理规范,加强行为监督,整治联盟中的不法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联盟的引导,例如,发布专利集中许可操作指南和专利池运营指南,引导联盟选择合理的治理模式从事专利集中运营。此外,应当尽快为专利联合经营和聚集运营进行政策松绑,应尽快通过地方立法或政策文件明确联盟的法律地位,解决联盟参与市场经营的身份之忧。我国还应从国家经济技术安全的高度预防,规范研究机构与外国专利聚集体之间的转让、许可等交易行为,完善公共投资形成的专利的对外许可转让审查备案制度。

3.3推行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积聚区

区域经济是中国产业经济的基础单元,往往围绕特定产业聚集大量的企业,形成创新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的高度聚集,企业间或因产品同质而横向竞争,或因供应链而纵向依存。在这些平台,可将知识产权集群管理作为公共服务项目引入产业集聚区。其内容包括:围绕特定产业发展需求,搭建产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一站式多元服务体,并积极链接外部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对产业聚集区的知识产权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区域特色产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引导关联企业合作创新、有序竞争、联合发展;组建专利联盟,围绕产业链,建立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骨干的专利联盟,协调各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实施专利集中管理,强化园区的网络效应。

3.4完善反垄断法律法规,加强对外国联盟的规制

我国近几年技术市场、创新市场更加独立,联盟发展迅速,产业界有明确专利集中管理边界的诉求。我国2008年的《反垄断法》引入的知识产权有关内容过于原则,在实务方面也找不到参考细则、指南,相关法律法规衔接不够。建议尽快完善知识产权反垄断法相关实施规范,就知识产权垄断情形、滥用边界、垄断判断标准和程序等出台专门的规范和指南,同时明确政府部门的反垄断审查职能,理顺反垄断审查制度和机制。此外,还要强化相关法律的衔接,防止专利集中管理法律支持不足、矛盾或失配。

结束语

高价值专利是我国知识产权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强烈需求。在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全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专利价值的高低,因此,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工作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工程,需要全链条涉及人员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李顺德.努力培育高价值专利正当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06-30(001).

[2]万小丽.专利价值的分类与评估思路[J].知识产权,2015,(6):78-83.

论文作者:王艳红,任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浅谈高质量专利的培育及管理论文_王艳红,任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