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农业的发展和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太地区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亚太地区包括有31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3%,占世界可耕地和永久性作物地的31%。1990年,它拥有世界人口的56%,其中,农业人口占世界农业人口73%。该地区内发展中国家总人口为28.4亿(1990年),尽管在1965—1990年的25年期间,经济迅速发展导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5%降到61%,但由于人口年增长率为2.1%, 故农业人口的绝对数从1965年的12.6亿增至1990年的17.3亿,人均耕地和永久性作物地从0.047ha下降到0.035ha。由此可见,亚太地区是世界上土地稀缺,人口众多,农业经济至为重要的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将决定该地区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农业经济的发展
80年代以来,作为一个整体的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稳定、政策合理、外资流入和贸易发展等因素的作用,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经济也取得了喜人的成就。表1 表明亚太地区主要发展中国家的谷物生产状况。1980—1994年的15年中,人口总增长为28.5%。谷物生产超过这一增幅的国家有5个,只有马来西亚和泰国低于这一增幅。 这表明人均谷物拥有量和收入均有所增长。此外,强劲的农产品出口,更有力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斐济,由于甘蔗出口给农民带来大量的收入,成为当前斐济农业经济中的支柱性作物。近年来,尼泊尔和泰国所赚取的外汇中,有60%来自农业。在历史上,泰国就是大米出口国。1995年,其出口量超过500万t,是其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而近10年来,蔬菜和水果,鱼类和家禽的出口大有超越大米之势。这无疑都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
1亚太地区主要发展中国家谷物生产状况(千t)
国别
1979/80 1994
增长(%)
孟加拉国
20983
28741
36.9
印度
138182 212482 53.8
印度尼西亚 33650
52862
57.1
马来西亚
206120800.9
巴基斯坦
17200
22256
29.4
菲律宾 10942
15550
42.1
泰国
20316
22576
11.1
资料来源:FAO生产年鉴 1984.1994。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亚太地区农业经济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当,不但会减慢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甚至还可能产生社会动荡,破坏近20年来所保持的社会稳定。
1.人口和耕地的比例下降 近20年来,尽管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亚太地区农业人口的绝对数量仍有增无减。1990年,农村人口比1980年增长了9.3%。与此同时,农用耕地只增加1050万ha。如按80年代前的人均占有耕地计算,则农村中净增加了1.49亿无地农民。表2是该地区9个国家农地和人口变化的比较。从表中数据可见, 这9个国家农地增长的比率都远落后于人口增长的比率。孟加拉国甚至出现负增长。显然,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导致:①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个别国家的某些地区甚至会绝对减少,农民将沦为赤贫;②人均占有农田面积减少和农地更加零碎,这对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和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背道而驰的。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无其他有力的措施,这一碎分过程必将继续下去,减弱农业的持续发展;③大量无地和贫困人口涌入城市,扩大了城市贫民数量,增加城市负担,造成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印度的加尔各答和孟买就是其中显著的代表。
表2 亚洲9国1980—1990年农地和人口变化的比较 (+-%)
国别 农地 农业人口
孟加拉国-0.320.0
不丹 8.219.5
柬埔寨0.321.2
印度 0.517.5
老挝 3.522.0
尼泊尔
14.427.1
巴基斯坦 2.231.6
菲律宾2.216.6
斯里兰卡 1.412.5
资料来源:APO Rural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Strategies1994。
2.土地分配严重不均,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50和60年代,亚洲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并进行了土地改革。其目的是:①较均匀和合理地分配土地,至少使农民具有谋生的必要手段和继续耕种土地的权利;②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努力消除或减缓社会动乱的一个源泉;③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资金;④为进行合作生产和发展规模经济提供条件。应该说,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等的土改,基本上达到其预定的目标。结果,不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但更多的国家则远未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尤其明显的是印度,由于将土改第三阶段实施的权力交给各邦,结果,土改的目的被大打折扣。贫穷的农村面貌基本未变。菲律宾早在1955年就开始土改,但直到80年代初仍有58%的土地保留在地主手中。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由于地主阶级的阻挠和破坏,土改成果甚微。总之,尽管经过长达20多年的土改,但南亚和东南亚某些国家农村中无地农民或边远农民的贫穷状态,并没有多大改变。
3.城乡经济差距拉大,农业经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土改失败,固然是农业经济持续落后的重要原因,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农村经济长期落后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应该说,这种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政策所造成的。这表现在:①投资和资金走向是重城市而轻农村。1988和1989年,斯里兰卡将全国储蓄中的74%投资于哥伦布市的工业,而这一储蓄额中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农村地区;②农业信贷系统中的低息政策,不利于吸收农村地区的剩余资金。反之,它有利于富人从系统中贷款用于非农行业而不利于广大农民贷款用于农业投入。加之,银行系统坚持抵押政策,使贫困农民更难获得信贷;③推行有利于城市的农产品价格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政府不惜以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向城市居民提供廉价的食品以求得城市的稳定。结果,导致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扩大,农民不得不多出售其产品以换取必需的工业品。
4.农村贫困化仍严重存在 近20年来,尽管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但严酷的现实是,农村仍存在严重的贫困化。亚太地区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贫困人口聚居地。其中还有8亿人生活在严重贫困之中。 1975年,印度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58%,将近20年后的1994年还有48%的贫困人口。南亚其他国家情况大体相同。而更严重的是,这种贫困化不但没有基本改观,反而逐渐凝固成该地区生活中长期存在的一部分。这些贫困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城市和工业现代化所带来的利益,二元经济中的现代经济部门并没有自动地带动传统的经济部门迈向全社会的繁荣,这是著名的Arlhur Lewis城市工业化模型的发展理论所始料不及的。根据亚洲生产力组织的研究报告,70年代中期,孟加拉国、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城市人口收入为农村收入1.5—2.1倍,农村低于贫困线的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最低为35.1%,最高为81%。90年代初期,该组织又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后发现,情况和15年前基本相同。
农村贫困的另一个标志是文盲率。80年代末,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农村文盲率仍分别高达27%、14.3%和18.5%。至于其他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居住条件、医疗卫生等落后则是不难加以想象的。可以预言,这种根深蒂固的二元经济结构若不能根本予以改变,国家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