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的主要标准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北京奥运会论文,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成功与标准的涵义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12次全会上,通过投票确定中国北京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官员在众多场合多次承诺,要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奥运历史上“最成功、最出色”的一届奥运盛会。
古往今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什么是成功作出了各种概括。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讲到“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1] 此处成功即为“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之意;吴承恩在《三国演义》中描写“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2] 这里的成功意在“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成功学”中把成功定义为“达成所设定的目标”[3] 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关于“成功”虽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界定,但其共同之处就是认为成功必须“达到目标并获得满意的效果”。在本研究中我们把“成功”定义为“通过举办奥运会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既定目标”。“标准”一词也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把标准解释为“衡量事物的准则”;[4] 《牛津英语字典》中把标准解释为“某种用来测量重量、长度、质量的尺度或某种事物的要求程度”;[5] 《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中规定,“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调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6] 中国MPA在线认为,“标准的表现形式很多,大致可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大类”;[7] 北京市教育科学院的赵学勤老师在《基础教育评价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中强调,“评价程度标准可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定量标准指对评价标准的程度加以数量限定;定性标准指用一定的限定词表示评价内容的程度或水平上的差异”。[8] 从以上对“标准”的表述可以看出,“标准”一词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标准”必须是经公认的或权威部门批准的,以特定形式发布,各相关部门、单位或人员应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等,此类标准多为定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性质所作出的程度上的评价,如好、坏、德才兼备等,此类标准多为定性标准。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各有优势,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我们的能力和条件,确定采用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2 国内外关于奥运会举办成功标准的研究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主席、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凯文·高斯帕就举办成功奥运会的理念发表过自己的见解。他说,奥运会“成功”与否,组委会除扎实的工作外,建立两大类良好的工作关系也是关键因素。第一类关系就是与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运动联合会、国家和地区奥委会之间的关系,因为它们分别是奥运会的“主要股东”、奥运会各项竞赛的管理者以及派出奥运会代表团的机构。第二类关系就是与世界媒体的关系。媒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历届奥运会的经验显示;“最好的奥运会”的真正评判者主要就是他们。[9]
澳大利亚的资深奥林匹克专家理查德·卡什曼说,衡量奥运会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奥运会是运动员的奥运会,因此组委会首先要服务好各国选手,使他们无论是对北京的比赛或生活都感到满意;其次,东道主还要有过硬的“硬件”;从交通到安保等方方面面都能运转顺利。[10]
澳大利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卡什曼指出,奥运会是否成功,要看奥运会是否使东道主在长时间内受益,而不只是奥运会举办的16天时间。另外,东道主还应通过举办奥运会,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有所促进。[11]
北京市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副主任刘淇说,办一届最出色奥运会的标准,第一就是要有最好的硬件设备;第二是包括竞赛的组织和志愿者服务队伍等软件设施,应是最好的;第三是向13亿中国人普及奥林匹克精神。[12]
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易剑东副教授表示,衡量北京奥运会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4点。首先,要看奥运会的比赛质量,即奥运选手的成绩是否优异,是否有突破;其次,要看奥运会在组织管理上是否有大的纰漏,是否能保证竞赛管理、交通和安保等方面的顺利进行;另外,还要看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是否因为该届奥运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是否保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各国城市继续竞相申办奥运会;最后,要看东道国是否通过奥运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是否因为主办奥运会实现与国际惯例的接轨。[13]
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的“人文奥运经营模式”联合课题组在《人文奥运“共性经营模式”研发报告》中指出,举办一届奥运会成功的量化标准应该是:“奥运文化”与“举办国文化”传播的广度;一届奥运会直接参与的人员数量,多少人通过“参与”与举办国建立了友谊;一届奥运会直接的经济驱动强度有多大,直接经济收益有多少等3个内容的总和。无论哪一个举办国,在1984年以后,举办奥运会的战略目的都是希望通过举办奥运会实现让世界了解他们,利用奥运会让他们国家更快地走向世界,通过举办奥运会促进他们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14]
黄文惠研究认为,奥运会办得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支持的力度。而主办国在奥运会中的成绩,因为是摆在明面上最直接的指标,成为各国政府的投入重点。
王庆伟等人分析,世人对北京举办奥运会评价的首选标准是成功和圆满,诸如和平、友谊、团结等效用指标。但中国国民评价的标准,除了上述标准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举办成本问题,因为这种成本要占用来自国民的税收以及国民其它方面的福利。[15]
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张慧在《公民道德建设与北京人文奥运》一文中指出,一届奥运会的成功与否,一要看它的组织与筹备,二要看其比赛的成绩如何。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后,有人认为“奥运会是全球最大的商业运营活动,以赚到多少钱为成功的标志”。
综合上述众多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判定一届奥运会举办是否成功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政治上是否提高了举办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2)是否增强了举办国人民的凝聚力、自信心等;(3)是否促进了举办城市的城市建设;(4)是否增强了举办国国民的体育意识;(5)举办国的运动成绩是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6)奥运会举行期间是否发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7)是否促进了举办国经济的发展;(8)是否进一步普及和传播了奥林匹克精神;等等。但某些研究者所列的诸如环境保护、体育设施、大赛经验等条目,笔者认为,与其将它们作为判定奥运会举办是否成功的标准,还不如把它们作为要成功举办奥运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更好,因为这样可使人们在奥运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整个过程中,更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步,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为确保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国外对历届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评价
1964年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行,当时在日本人心中还残留着战败国的阴影,日本政府想利用举办这届奥运会的机会,重塑日本国形象。当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用1千万人的手美化东京”、“振奋全日本民族精神”。全日本上下为办好奥运会都动员起来,结果奥运会办得很成功,日本人恢复了民族自信,从而为以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东京奥运会的举办成功,对于日本国民增强其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从经济到观念,奥运会都被认为是日本腾飞中的一件大事。
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非常成功,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很明显。悉尼奥运会被誉为奥运百年史中“最成功”的一届。本届奥运会无论从场馆建设、环境、交通、安保方面,还是从志愿者的素质以及东道主人民的热情等方面来看,悉尼奥运会都较以往各届要好许多。悉尼奥运会组委会的一位主要官员说:“悉尼奥运会将会使澳大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提高大约1.2%,奥运会后的出口额将比不举办奥运会多出0.5%,这届奥运会的成功对澳大利亚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持续10年之久”。韩国由于成功地举办了1988年奥运会,使国际形象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并使经济与技术加快发展、进出口贸易扩大、国际信用评价部门评价指数增加,汉城奥运会被认为是促进韩国现代化进程的转折点。
奥运会加速举办国的经济发展。魏彪等人研究认为,成功的商业化运作使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及其以后几届奥运会都赚得盆溢钵满,一届比一届丰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盈利2.5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赢利约5亿美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赢利约13亿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总收入高达17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更是创纪录地赢利约26亿美元。难怪有人以奥运会“赚到多少钱为成功的标志”。[16]
最近几届奥运会,所有主办城市和主办国无不努力将举办奥运会当做本地或本国的发展契机,从而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1981年韩国从获得奥运会主办权到1988年成功举办期间,经济出现了12.4%的增长。美国亚特兰大也是借助1996年主办奥运会的机会,发展成为美国网络第二大城市。许多奥运会主办城市如日本的东京、德国的慕尼黑、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等皆因成功举办奥运会而一跃成为本国和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并带动了本国经济发展。事实证明,成功举办奥运会,不仅将大大刺激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知名度,而且往往连带着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推动力和庞大商机已为世界各国所共识。
奥运会的举办给举办国提供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创造就业机会2.5万个,收入49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给韩国创造了3.4万个就业岗位,从申办成功到赛事正式开始,共增加了76万个就业机会;到1999年,因筹备悉尼奥运会已给当地提供了15万个就业机会,专家估计北京奥运会将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
1896年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顾拜旦只联络了12个国家,但写下了奥林匹克史的华章。经历了百年的奥运会,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已有20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实现了国际奥林匹克家庭的大团圆,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
翻开奥运史,历届奥运会举办国在金牌、奖牌数量和排名上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明显的是第18届东京奥运会,日本获16枚金牌,为有史以来的最好排名——第3名。另外,第24届汉城奥运会,韩国一跃排名第4。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还会让主办城市以至国家掀起一股体育热潮,推动公众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健身娱乐活动,热衷体育消费。
上述对以往各届奥运会的评价,主要强调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主办国和主办城市的政治地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运动水平、城市建设、全民健身以及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贡献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我国要办奥运史上最成功、最出色的奥运会,往届奥运会上述方面的成就值得借鉴。
4 衡量北京奥运会成功主要标准的调查
综合对奥运会举办成功的标准、对历届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评价等研究成果发现,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某些官员、专家或学者的个人视角进行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公信力。为了使北京奥运会在筹备和运作过程中更具有目标性,本文针对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的主要标准进行了调研,旨在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相关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的结果,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分专家(主要有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经济学、奥林匹克研究等领域专家以及国家体育总局部分司局、项目管理中心领导和北京奥组委部分官员)问卷设计和市民问卷设计两个阶段。首轮专家问卷设计为开放式,请专家(发放问卷20份,回收17份)对问卷中所列题项是否可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举办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作出选择并提出建议,答案分同意、不同意也不反对、不同意3个等级,问卷回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同意”选择率不足35%和“不同意”选择率超过25%的选项予以剔除,把专家建议列入的部分题项选入问卷,并对某些题项的表述方式按专家的建议进行修改。把修改后的问卷(封闭式)寄发给其他专家(发放问卷20份,回收19份),请他们作出选择并对问卷的内容效度作出鉴定(内容效度系数平均为0.81),统计结果处理同第1轮(表1)。以此为蓝本设计了市民调查问卷,问卷包括3个部分,即封面信、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和问卷量表。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式量表,评价等级分为很赞成、赞成、不赞成也不反对、不赞成、很不赞成5级,并相应赋予5、4、3、2、1不同分值。正式调查前进行了预调查(样本量为500人),对各题项进行了项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P值均小于0.01),并采用折半信度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信度系数为0.842,校正后信度系数为0.91,校正公式r=2r[,n]/(1+r[,n]),其中r为校正后系数,r[,n]为校正前系数),最后确定正式问卷。样本抽取方法主要为大型超市偶遇抽样法,地点主要为上海市杨浦区欧尚、闵行区麦德龙、徐汇区易初莲花、虹口区家乐福、黄浦区家乐福和卢湾区农工商等大型超市(每一超市样本量约400人),同时辅以在部分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进行随机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现场直接发放和问收问卷。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正式问卷中设置了1道防伪题。调查时间为2003年1-4月,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98份,有效回收率为93.3%。
表1 第二轮专家问卷调研统计结果(N=19)
序号题
项 同意 不同意也不反对
不同意
人次(%) 人次(%)
人次(%)
A1
在经济上有赢余12(63.2) 7(36.8)
—
A2
在政治上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19(100.0) ——
A3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凝聚力19(100.0) ——
A4
促进了北京的城市建设 18(94.7)
— 1(5.3)
A5
促进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17(89.5) 2(10.5)—
A6
增强了国民的体育意识 19(100.0) — —
A7
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17(89.5) 2(10.5)—
A8
破、超世界纪录多于上届4(21.1) 14(73.7) 1(5.3)
A9
我国的金牌数略有增长 15(78.9) 3(15.8) 1(5.3)
A10 我国的奖牌数略有增长 15(78.9) 3(15.8) 1(5.3)
A11 我国金牌数继续保持前3名,但某些项目有重大突破 14(73.7) 4(21.1) 1(5.3)
A12 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15(78.9) 3(15.8) 1(5.3)
A13 我国运动员不出现兴奋剂事件15(78.9) 4(21.1)—
平均(%) 85.5
11.82.7
从表1可以看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对北京奥运会主要成功标准的认知,除题项A8外,均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其中题项A2、A3和A6的支持率高达100%,反对率最高的只有5.3%,12个条目(A8除外)的平均支持率为85.5%,平均中立率为12.3%,平均反对率仅为2.2%。说明,北京2008年奥运会举办成功的标准主要包含除题项A8外的其余12项内容。以上海市为例,就普通市民对此问题的认知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上海市民对各题项的总体认知状况统计(N=2798)
题项 A1A2A3
A4
A5
A6
A7
A8
A9A10 A11
A12 专家
反对率(%) 5.8 1.4
1.0 1.7 0.8 1.4 1.7
4.0 4.0
4.2 3.4
4.0
2.7
2.7
排 序1 675865 33 2 4 3
中位率(%) 16.5 4.8 7.8 8.0 7.9 10.9 13.4 19.2 17.0 19.8 13.9 13.8
12.8 11.8
排 序 4
12119
108723156 12.8
11.8
支持率(%) 77.7 93.8 91.2 90.3 91.3 87.8 84.9 76.8 79.0 76.0 82.7 82.1
84.585.5
排 序10 1 34 2 5 6 11 9
127 8
从表2可知,上海市民对各题项的平均支持率、中立率和反对率与专家意见均相差不大,他们与专家之间对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主要标准的认知程度一致性较高。表明上海市普通老百姓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的主要标准是认可的。
5 结语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举办成功的标准主要包含12项内容,依支持率从高到低分别为:(1)在政治上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2)促进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3)增强了全国人民的凝聚力;(4)促进了北京的城市建设;(5)增强了国民的体育意识;(6)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7)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8)我国运动员不出现兴奋剂事件;(9)我国的奖牌数略有增长;(10)在经济上有赢余;(11)我国的金牌数略有增长;(12)我国金牌数继续保持前3名,但某些项目有重大突破。
标签: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奥运会项目论文; 经济学论文; 奥林匹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