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写作的多维视角研究

经济新闻写作的多维视角研究

金仲[1]2004年在《经济新闻写作的多维视角研究》文中指出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经济新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今天的新闻界,无论是综合性的经济报道,还是专业性的财经新闻,仍然有很多得不到读者的广泛青睐。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经济新闻写作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分析写作中的角度选择和多维视角,不仅有利于我们总结新闻实践的成果,充分发挥经济新闻社会启蒙和社会设计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探寻经济新闻规律,更好地追求经济新闻的本质特色。 本文分析了经济新闻的定义、特点,阐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报道的新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经济新闻写作中角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和运作模式进行了剖析。文章提出了五种寻找最佳视角的方法,即放眼全球,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受众,凸显人文关怀;小处着手,做到以小见大;独辟蹊径,敢于标新立异;反复比较,寻找最优视角。 本文主要界定了经济新闻、新闻角度、多维视角等基本概念;并结合大量实例对如何选择最佳视角进行了方法上的分析,以期对广大经济新闻记者的实践,对经济新闻理论上的创新能有所裨益。

宁思思[2]2012年在《报刊经济新闻报道的多维视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资本市场兴起与繁荣,国民对经济信息的需求不断高涨且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经济新闻自然也就成了最受青睐的一种新闻类型。但经济新闻“不好读”、“读不懂”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经济新闻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如何改善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这就牵涉到一个报道方式的问题,包括报道视角的选择问题。实际上,要使经济新闻报道真正“活”起来,构建经济新闻报道的多维视角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这对于改进经济新闻报道的效果意义很大。文中选取《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人民日报》等报纸的相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在查阅文献资料及梳理资料之间逻辑关联的基础上,归纳经济新闻报道在视角选择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如何构建最佳报道视角。首先,论文界定了经济新闻的定义,阐述了经济新闻政策性、专业性和服务性特点,在详述其发展历程的过程中,分析了市场经济新条件下经济新闻所呈现出的变化,并对以往经济新闻的报道视角进行总结。其次,论文提出影响经济新闻报道视角选择的因素主要为新闻价值、媒体定位、编辑方针及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并对当前经济新闻报道视角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叁,论文针对目前视角选择上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维视角的方法,并在尊重经济报道原则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对如何构建多维视角提出了一些建议,即全方面挖掘经济新闻主题、以政治视角凸显经济新闻的指导性、以专业视角揭示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以平民视角叙述经济事件,并重视多重视域下的边缘经济新闻。本文旨在将新闻学的理论与经济新闻的特点、原则等结合,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寻经济新闻报道尤其是视角选择上的新的路径。

卢士昌[3]2004年在《解读经济新闻写作的多维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天由于经济活动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经济新闻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不同的记者却往往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表现。一篇新闻可以有多种写作角度而优秀的记者往往能选择最佳的新闻角度将报道写得新鲜、生动、深刻。那么在经济新闻写作中我们到

徐晨晨[4]2016年在《论理性思维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经济新闻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及时公开传播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的最新状态与发展趋势的信息,是关于人们如何做出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理性原则是经济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亦充分体现在经济新闻报道的叁大理性特征上,即解释新闻,探析本质;揭发矛盾,提出对策;指明趋势,超前预测。而当前经济新闻“不好读”、“读不懂”,最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缺乏理性思维的指导。本文从经济新闻的现状入手,着力研究经济新闻中的深度报道,分析了经济新闻中理性思维缺失的表现,试图提炼并归纳出经济新闻中的理性思维原则,并提出经济新闻中运用理性思维的具体思路。在经济新闻中,理性思维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其一是片面追求趣味性而忽视对本质的深刻揭示;其二是过分强调“成绩清单”而缺乏对问题的深度剖析;其叁是刻意追求报道的规范性而忽视思想的前瞻性。这叁个缺失致使经济新闻肤浅,无法指导经济生活。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只有掌握好理性思维原则,才能探明经济现象的本质,为受众进行经济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前瞻性认识。经济新闻中必须坚守四个理性思维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证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动态性原则。针对经济新闻中理性思维的缺失,笔者从理性思维原则出发,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思路:一是由表及里,透过经济现象看本质;二是由此及彼,从特殊中归纳出一般;叁是以人为本,突出民生追求贴近性;四是提高理论素养,善用智力宝库找灵感。

刘鹏[5]2016年在《新闻框架理论视野下《人民日报》(2014-2015)海洋经济报道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伴随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相应的海洋经济报道也在不断增加。《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它的海洋经济报道是了解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第一窗口,通过对《人民日报》海洋经济报道的研究可以发现主流媒体海洋经济报道的现状。本文以《人民日报》海洋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根据新闻框架理论,利用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人民日报》海洋经济报道进行分析认为:《人民日报》海洋经济报道呈现加强对我国海洋经济及海洋经济相关战略的正面宣传报道的框架。并认为这一框架力图呈现一个成绩显着、前景广阔、意义重大的我国海洋经济样貌。对于《人民日报》海洋经济报道框架的成效,本文认为有以下几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宣传有力,具有对国家战略报道的典型性;《人民日报》注重对新闻内容的加工,为受众提供易读、易懂的海洋经济信息;《人民日报》海洋经济报道一定程度上起到对海洋经济进行议程设置的作用;《人民日报》的海洋经济报道关注国家战略,报道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对于《人民日报》海洋经济报道框架的不足,本文认为有如下几条:《人民日报》海洋经济报道消息来源单一,新闻报道的立场也较为单一;《人民日报》海洋经济新闻报道的海洋经济信息类别分布不均衡;《人民日报》海洋经济新闻报道不能更加充分的服务“十二五规划”中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民日报》海洋经济报道缺乏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问题的发现。最后,根据研究,本文对主流媒体海洋经济报道提出了如下建议:主流媒体应当主动营造良好的海洋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服务国家战略规划,为海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主流媒体应当拓宽海洋经济报道的报道领域与范围,着力满足我国广大群众对海洋经济信息的需求;主流媒体应当创新报道切入点,注重培养群众海洋意识;主流媒体应当强化自身海洋意识,变化报道思维,着力提高海洋经济报道水平。

李绮岚[6]2018年在《《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文中提出英国《金融时报》于2003年进军中国市场,并开设中文网站——FT中文网。FT中文网扎根中国十余年,不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成为了为数不多能够成功生存以及在全球拥有一定影响力的财经网站。近些年来,FT中文网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通过全新改版,在经济新闻专栏中形成了独特的报道框架,因此对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本研究选取FT中文网全新改版以来,即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的经济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以框架理论作为主要的研究视角,从形式层面和实质层面建构相应的类目,分别从报道来源、报道议题、报道区域、报道立场、报道体裁等多个方面,对FT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的文本内容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探讨FT中文网是“如何进行经济新闻报道的”。研究发现,FT中文网的经济新闻报道形成了特有的报道框架,呈现出多种报道框架的特点。主要包括:报道篇幅较长,报道内容详尽;报道体裁多样,塑造独特风格;图表贴切使用,视觉效果良好;报道来源权威,传达官方声音;报道议题多元,紧扣经济热点;报道视角开放,展现全局意识;报道立场中立,遵循客观原则。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对FT中文网总编辑王丰的深度访谈,对FT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的新闻生产进行探究,对影响报道框架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报道”这一问题。研究分析了FT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的形成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背景、媒介竞争、受众需求偏好和新闻编辑部门遵循新闻专业主义要求等。面对中国经济新闻同质化严重,影响力不足的现象,研究认为中国财经媒体可通过在报道视角方面,注重立足本土,开拓国际化视野;注重经济新闻选题的多样化,凸显人文关怀;注重报道形式的丰富多元,塑造独特风格;注重报道内容的原创性,打造专业人才队伍等措施来构建最优报道框架,以及提高经济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王倩楠[7]2016年在《大数据对经济新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新闻写作的多维视角研究

佚名[8]2018年在《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文中指出37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37 B哲学、宗教40 C社会科学总论41 D政治、法律48 E军事49 F经济63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76 H语言、文字80 I文学91 J艺术100 K历史、地理105 N自然科学总论106 0数理科学和化学107 P天文学、地球科学109 Q生物科学111 R医药、卫生121 S农业科学123 T工业技术140 U交通运输142 V航空、航天143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143 Z综合性图书向马克思学什么/杜钢清,陈辉,王春辉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9.-978-7-5150-2218-5:$36.00 A81新媒体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研究/刘征着.-金盾出版社,2018.9.-978-7-5186-1535-3:$18.00 A81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夏莹

谢梅[9]2007年在《新闻与消费》文中指出今天中国的传媒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不仅是新闻的娱乐化,更有包括党报在内的传媒生存危机、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以及传媒内容的低俗化等等。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的传媒正面临着这样的复杂语境:一方面是中国加快融入世界体系;网络使知识实现超越时空的极速和无界传播;以高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成为大众的日用品;信息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向着以“电视为中心”的图像化转向。这一切都显示今天的传媒行为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媒介自身的言语行为,而是在全球跨文化、跨文明传播中携带着数字技术的各种权力资本激烈冲突的社会信息交流复合系统。另一方面中国自1992年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社会运行体制到媒体管理机制;从精英文化到大众话语;从国家政府到市民社会。新闻从话语霸权的神坛上一步步走向百姓言说;新闻形态从严肃、端庄日益坠入娱乐、庸俗等等。笔者认为这一切都是市场经济确立以来社会消费日渐繁荣影响的结果。新闻的属性和本质受到了当下社会复杂的消费语境的深刻影响:一方面是新闻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新闻由受众关注的事件报道转为新闻是社会日常生活的全面反映,新闻是娱乐,新闻需要策划;另一方面是新闻的形态由传统的文字中心变成图像为中心;新闻结构也由“倒金字塔结构”转化成“故事性写作”,毫无疑问,新的新闻传播时代到来了。纵观中国新闻研究的发展历史,新闻研究与中国社会整体历史的进程紧密相联;同样其范式的应用也与中国历史的研究一脉相承。受其影响,中国的新闻理论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共经历了叁种主导性的范式,一是“革命”范式,二是“现代性”范式,叁是“民族-国家”范式。这些范式都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对中国新闻的研究和理论的建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利用这些范式进行研究的成果体现为:一是较多地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新闻学理论的传统命题进行回顾和解读,重构传统命题得以产生的历史环境;二是借用现代西方的相关理论资源,对传统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和重构。这些成果准确地归总了中国新闻发展的历史路径,呈现了中国新闻的历史特殊性和研究价值。但笔者认为新闻与消费的关系研究不仅仅只属于新闻理论的研究范围;新闻作为一种最直观的社会文本,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反映,只有将新闻放在社会时空发展的变迁语境,利用多学科的理论资源进行审视和研究,才能揭示其变化中的内在本质以及存在的合理性。因而,本文主要借鉴布尔迪厄的“新闻场”的研究范式,将新闻与消费中涉及的各种权力因素、权力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作用所带来的结果,通过文献梳理式和综合评述式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从当今传媒的新的历史语境形成以及对新闻传播带来的影响分析入手,通过梳理新闻传播所呈现出的消费性表征,来探究新闻与消费的密切关系;利用各种理论资源来进一步推进对新闻与消费的关系以及理论合法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询中国当代社会主流话语建构中的党性与商品性,精英话语与平民话语,中心话语和边缘话语等关系的建构问题。“引言”部分陈述了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问题意识以及研究的思路,交代了新闻与消费研究的来源和研究的价值。“绪论”部分首先对此问题的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进入历史上对新闻的商品性的论争,引出今天应该对新闻与消费进行重新认识的问题;通过对现存的传媒批评范式的不足的反思,提出了新的传媒研究范式。第一章通过对中国传媒消费语境的鸟瞰式梳理,揭示新闻受到的全球化、数字化以及新媒体的影响;中国社会变革建构的新闻新体制;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等传媒新环境对新闻走向消费的历史必然性的影响。第二章对当下几个典型的呈现消费性特征的新闻形态作简略介绍,以此为中国新闻活动从某种意义上已经开始呈现商品化趋势的实证。第叁章和第四章则是将消费对新闻的影响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合理性的认识,指出消费在积极推进了新闻业的发展的同时,也给新闻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这些危害不仅影响到了新闻业自身的生存,更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理性地看待消费对新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能帮助人们正确对待新闻消费中出现的问题。第五章则利用多种理论资源对新闻与消费作进一步的审视,以获得新闻具有消费性的理论基础和合法依据,为后面的中国现实语境中的主流新闻话语建构搭建坚实的理论平台。第六章从新闻的商品性、党性和公共性的关系入手,指出当下中国新闻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这叁性的对立和冲突;通过对这“叁性”在历史语境中的变迁以及相互关系的探究,提出了建构今天消费语境中的新闻话语的重要策略就是因势利导,将新闻与消费、商品性与党性、主流话语与消费话语结合起来;用喜闻乐见的新闻,实现叁性的结合,塑造消费时代以公共性为核心的新闻话语,以顺应社会的发展

田芳艳[10]2003年在《追问新闻事件之谜——关于新闻视角的思考和探讨》文中认为新闻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记者、编辑自身占有观点的多少。曾听到有不少同行说,做新闻,其实只要有初中学历的人就足以担当了,让大学生来做新闻是浪费。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说,新闻写作是一项"含金量"不高的脑力劳动操作,是一项简易的工作。做新闻是否真的很简单?从记者到编辑,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到:要让新闻稿充满抓人的"魔力",仅靠知道新闻写作5个W,仅靠知道新闻怎么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个"魔力"需要记者有"剥茧抽丝"的思维能力,有清醒的、理性的、独特的、有远见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经济新闻写作的多维视角研究[D]. 金仲.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 报刊经济新闻报道的多维视角研究[D]. 宁思思. 湘潭大学. 2012

[3]. 解读经济新闻写作的多维视角[J]. 卢士昌. 写作. 2004

[4]. 论理性思维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的运用[D]. 徐晨晨.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5]. 新闻框架理论视野下《人民日报》(2014-2015)海洋经济报道研究[D]. 刘鹏. 浙江传媒学院. 2016

[6]. 《金融时报》中文网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D]. 李绮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

[7]. 大数据对经济新闻的影响研究[D]. 王倩楠.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8]. 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J]. 佚名. 全国新书目. 2018

[9]. 新闻与消费[D]. 谢梅. 四川大学. 2007

[10]. 追问新闻事件之谜——关于新闻视角的思考和探讨[J]. 田芳艳. 新闻实践. 2003

标签:;  ;  ;  ;  ;  ;  

经济新闻写作的多维视角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