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神“峻灵王”的历史变迁论文

南海海神“峻灵王”的历史变迁论文

南海海神“峻灵王”的历史变迁

陈智慧 丁晓辉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三亚 572022)

摘 要: 峻灵王信仰最早可追溯至西晋,最初源于海南民间的“石崇拜”,东晋时因帝王统治之需被作为“山神”封为具有疆域边界意义上的“镇海广德王”,宋时因苏轼的推崇获得了知识分子层面的推广,明时因海上贸易的兴盛被海南民间文化奉为“海神”得以发展兴盛,但也因“妈祖、冼夫人、伏波神”的挤压而萎缩,今天作为海南区域性海神深受琼西北“昌化”一带渔民的崇信。

关键词: 峻灵王;石神;山神;海神

峻灵山,位于海南昌化江北岸。峻灵王,即峻灵山神,是地处岛西北的昌江、临高、儋州、东方几个市县的人们信仰的海神,尤以昌江信仰最盛。海南的海神众多,有“龙王”、“祝融”、“妈祖”、“伏波神”、“冼夫人”、“南天水尾圣娘”、“昭应公”(108兄弟公)。相比之下,“峻灵王”既没有“龙王”、“妈祖”、“南海神”地位高,也没有“南天水尾圣娘”、“昭应公”、“伏波神”、“冼夫人”香火旺。但他却极原始,且历史悠久,历史上多次发生文化功能变迁,至今仍是海南岛西北渔民出海必拜的“昌化公”。

他陪妻子去医院,诊断结果是假孕,他竟然是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拿到结果的那一刻就想走,想打电话给方晓倩,想下一秒就到她的城市,好像阳光又一点点回到世界里。妻子还在说着如何休养身体,努力要孩子,他看着医院里来来往往的人,思想早已跑远。

由于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许多研究者实际上都讨论过“文化调解者”这个概念。Taft认为,文化调解者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双方的文化中去,促进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相互的交流、理解以及行为;通过平衡各个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对表达、意图以及各个文化群体对于对方的期望进行翻译[5]53。根据韦氏词典的定义,调解特别指对冲突的双方加以干预,以达成和解或妥协。笔者认为,当译员扮演文化调解者角色时,主要着眼于化解源语说话者和目的语说话者在交流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因此,在文化因素影响法庭上的交流时,译员应该使用恰当的策略为各方提供必要的信息,消除交流中的障碍。

一、“峻灵王”信仰的产生

峻灵王,这一称谓最早见载于史志是在南宋时,《方舆胜览·海外四洲》载:“峻灵山,在昌化县西北,有庙。”此即“峻灵王庙”。但其实,这位神灵早在东晋时就出现了,并且还得到了南汉朝廷的诏封。苏轼言:“伪汉之世封其山神镇海广德王”。唐代宗时,“有比丘尼若梦恍惚见上帝,得八宝以献诸朝,且传命曰:‘中原兵久不解,腥闻于天,故以此宝镇之。’”从以上资料来看,峻灵王是一位山神,因其地处中国南海之滨,因而被官方看作是镇守边疆“南海”的“王”和“神”。

深究则发现,峻灵王最初则是“石神”。《太平寰宇记》载:昌化郡有“浴泊石神”,“在昌化县西北二十里,石形似人帽,其首面南。侧有橘柑甘香之果,或携云,即黑雾暴风骇人。池中有鱼亦然。土人往往祷祈。”此书成于宋雍熙末至端拱年间,可见,直至宋初,峻灵王在民间一直是“石神”。书中还有一条“明山”的记载:“山有二石,如人形。故老传云,有兄弟向海捕鱼,因化为石,号为兄弟石。”此处所言“明山”即峻灵山。《万历广东通志·琼州府》载:“昌化县北十里曰峻灵山。初名朝明。〈郡国志〉云:北有朝明山,上有二石如人形。云有兄弟二人向海捕鱼,化为石。黎人祀之。一名神山岭。宋封峻灵王,又名峻灵山。”可见,昌化江畔这座山最初是因“奇石”而得名,石名于山,当地“土人”、“里人”、“黎人”都是因为相信、祭拜这块“奇石”才对这座“山”青睐有加。直至明朝史志中还一直记载着这块石头,且沿用了当地黎人对其的叫法“落膊石”。

五代时,当地百姓给这种原始的信仰以物质载体——庙祠。据明代昌化县令张三光考证,“峻灵王”这一封号是“元丰五年七月”应“用部使者随义郎彭次云之请”被诏封的。因而要说峻灵王信仰真正开始是在五代至宋初。苏轼《峻灵王庙记》载“元丰五年七月,诏封山神为峻灵王”,可见,至北宋,这位神已由原来的“石神”成了“山神”。石助山而名,山因封而神。

另一方面,海南岛四面环海,人们靠海为生,然海中多礁石,暗礁常致海难,故百姓对“石”由恐惧而产生崇拜。正如《古今图书集成》中载:“在博敖海口。屹立累累如累卵状。时海岛汹涌,砂碛迫隘,或南或北,开合不常。舟人未谙水道,往往有覆溺之患。宋天圣年间,其石突见,故名圣石。”可以说,“石”凝结了“认宗”、“灾难恐惧”、“崇拜”的复杂文化情绪,尤其随着后来海上渔业、贸易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在海上重要的祈求对象,发挥着“海上庇佑”的心理、文化功能。《郡国志》载:此石是“兄弟二人出海捕鱼而化之”,正说明在民间石崇拜与海神崇拜的同构心理。加之南汉朝廷诏封“镇海广德王”,更使这位神,最终和“海”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至此,峻灵王作为海神形象开始在海南的历史上、文化中发挥重要影响。

二、“峻灵王”信仰的发展及兴盛

石崇拜是人类早期文化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海南的石崇拜文化记载很多,如:[万岁岗]澄迈县西十里,上有怪石如列屏于其顶,高丈余,号为圣石天将雨,则云雾滃塞,下有清泉,遇旱则祷雨。[石龟]有石如龟,旱蝗则祷之,立应。[惠远庙]南山十里,二石浮临川海中,随潮上下,土人舁至今处,因屋以祀之,祷祈无不应。锡号曰“惠远”。[狮子石]在州西五十里。海中一石峰,状类狮。船过多祈之,乡人旱祷多应。即神尖山巨石。直至今天,黎族村口前或大榕树下,还常能见有矮小石屋,据说是土地神,石屋里并不供神位,亦无香炉,只有一块雕刻得像男性生殖器的石头,黎人称之为“石祖”。学者们调查发现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差乡重合一带的哈方言黎族至今供奉石祖(长条鹅卵石)和女性祖先象征物(一块饰以红布带的不规则石块)。他们相信供奉这样的石祖可使氏族人丁兴旺,消除灾难,保佑族人健康长寿。

峻灵王信仰的兴盛伴随着其两次被封,这一方面是出于政治原因,另一方面则是道教发展的产物。宋朝,道教发展强劲,教徒们往往寻山问涧,视人迹罕至的清山秀岭为修炼得道的理想之地,峻灵山就因其“秀峙海上”“石峰巉然”成为了道教圣地,苏轼称其为“蓬莱别宫”。在此推动下,此山名声大噪,不再只是作为“石神”仅被当地人崇拜,而是作为“山神”有了全国性影响。在昌江、儋州一带的百姓心中更是灵验有加,“上有巨石,极为灵异”,“山有石池,产紫鳞鱼,民莫敢犯”,“石峰之侧有荔枝、黄柑,得就食,持去则风雹之变”,于是建庙祭祀,香火不断。

峻灵王信仰的兴盛之时,亦为其衰落之始。明代,天妃宫、冼夫人庙、伏波庙遍布海南各地,虽然宋朝时海南就有“冼氏庙”、“伏波威武庙”,但明时,庙祠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都是此前不能相比的。

从明朝开始峻灵王信仰在海南形成了以昌江为点,向海岛西北方面辐射式的发展,尤其临高、琼山、儋州等地庙宇渐增。在昌江的影响力更盛,庙祠建在无坞泥港口处,当地或过往的船只与渔民经过时都要在庙内祭拜一番,祈求渔猎平安、满载而归。此时的峻灵王明显地由曾经的“山神”转变为“海神”了,其海神的特征和功能凸显。

峻灵王信仰盛还因其民间需求。明清时,虽然朝廷全面实现“海禁政策”,但海南的海上贸易却有区域性勃兴。郑和下西洋后南海诸国朝贡不断,这些朝贡、互市船舶“多经琼州”,据《明史》记载明代时就有安南、占城、西洋琐里、爪哇、浡泥、三佛齐、暹罗斛、真腊诸国来贡,说是朝贡,实则是为了经济贸易,以至于皇帝说“入贡既频,劳费太甚”“朕不欲也”,然而却“来者不止”。当时,海南各地沿海的港口激增,仅明代史籍记载的昌化的坞泥港、州府的海口港、文昌的铺前港和清澜港、万州港门港、陵水的桐栖港、崖州新地港、大疍港、望楼港、毕潭港等等就都是当时外来商船经常停靠的港口。本地渔民也不断地探索海洋,外出渔猎或贸易,《更路薄》记录海南渔民已有往东南亚、西亚、东亚以至地中海沿岸国家航行的路线。这使得人们一面取利于海,一面又受制于海,台风、触礁、暗流,于是人们祈求海上平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就使得海神的产生显得极为迫切。

苏轼的“名人效应”也推动了峻灵王的名气提升。苏轼流放海南三年,他对峻灵王“情有独中”,不仅写下诗词“方壶蓬莱此别宫,峻灵独立秀且雄。为帝守宝甚严恭。庇荫嘉谷岁屡丰。”尤其给峻灵庙写的碑文,史料价值高。在苏轼的影响下,峻灵王在知识分子阶层的影响扩大,尤其被贬谪海南的官员对峻灵王推崇有加。苏轼离琼时认为“谪居海南三载,饮咸食腥,凌暴飓雾,而得生还者,山川之神实相之”,渡海再拜“镇海广德王”,祈求风平浪静。此后,来琼、离琼的官员们都学苏轼要对峻灵王虔诚祭拜。

明清,峻灵王信仰的影响越来越大。多地兴建峻灵祠、庙,甚至一地多所地建,原有的祠庙也不断翻新重建。明代时“北岸都乌坭港”口处新建了一处庙宇。康熙年间,昌化的峻灵王庙有三座,除了上面提及的两座,还有一座位于昌化县千户所南。琼山县也出现了“峻灵祠”两座,一在“东城外”,元代建。另一在“县城西门内”。据《道光琼州府志》载:临高“县城西门内”有峻灵王庙,“康熙四十三年,知县樊庶重建”,记载中提到此庙乃“重建”,可见早在康熙四十三年之前临高就有峻灵王庙了,这也说明临高地区此前一直有峻灵王信仰。至清朝,峻灵王信仰在海南,除了庙宇增多,信众越来越多,人们对峻灵王的传说、身世来源也越传越神,有专门的祭祀日、祭祀方式,峻灵王由原来的“山神”逐步转变成了“人神”。据《康熙昌化县志》记载:峻灵王“二月二十四日生,六月六日成道。有司至期祭以镖牛,俯仰验岁丰歉。”由此见出,峻灵王信仰已趋于成熟、系统化,而这应该是道教助推的结果。官方也不断地予以支持,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原“峻灵王”被奉旨加封为“昭德王”。

三、“峻灵王”信仰的衰落

教师需要制作5~2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将教师的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即Lagrange中值定理的授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化教学平台中。

乾隆时,琼州府城东的“峻灵神祠”已废弃。临高的“峻灵王庙”在康熙年间的史志之后也不见于载。今天临高县志根本找不到任何有关“峻灵王庙”的历史痕迹,何时废弃已不得而知。庙祠数量不能绝对地说明什么,但可以由此推测其信仰呈现出“冷却”的趋向。

将dli和dri的表达式带入到式(2)中,我们可以得到该微元电流在空间P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矢量在三个方向上的坐标分量:

冼夫人、伏波神、妈祖信仰在海南岛的兴盛造成了峻灵王信仰的衰落。从产生起源地来说,峻灵王是海南岛土生土长的岛内海神,而冼夫人、伏波神、妈祖三者则均系海南岛北,南中国沿海岸线一带的海神。学界一般认为冼夫人是海南岛本土信仰,但是严格来说,非也。蒋明智就指出冼夫人崇拜最初只是祖先崇拜,起源于广东电白,是冯氏后世子孙为慎终追远、奉行教道、感恩报德、维系亲属团体、求祖先授福、怕祖先降祸而产生的祖先崇拜,后来才发展成为地方性神灵,并随着粤西人们的流动、传播到了广西、海南。伏波信仰,最早在唐代的广西就产生了,据王元林考证,唐代广西就有两座伏波庙:桂州的伏波庙、昭平县的昭灵庙。而据《正德琼台志》记载海南最早的伏波神庙“海口龙岐村伏波庙”则始建于宋代。妈祖信仰起源于北宋时期的闽越地区,这一点是学术界没有争议的定论。这些外来的神灵能在海南扎根,并成为海南民间重要的信仰对象,主要是伴随着历史上闽、粤、桂的人口迁移浪潮而形成的。海南,作为远离中原的“伊甸岛”,历来吸引着逃避战乱的人们,历史上大规模的“入琼”移民浪潮,始于宋代,经元明至清达到高潮。而闽、粤、桂则是入琼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他们渡海入琼,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更带来了故乡的崇拜神灵,妈祖、伏波、冼夫人正是这种历史文化迁移、融合的产物。海南的冼夫人庙、伏波庙、妈祖庙在宋时出现、明时爆发式发展,这与历史上入琼的迁移浪潮在时间上是吻合的。伴随着处来神灵的入琼、大规模发展,本地的“峻灵王信仰”被冲击、挤压,从岛北一路“退缩”至岛西一角(昌化一带),这与入琼外来人口的安居路线也是一致的。海南原住民(黎族)的迁徙路线正是内地人口的入琼移民路线,随着外来人口的入琼开发与定居,本地原住民一路向岛西南、南部迁徙,主要聚居于大山深林区,今天的五指山地区、峻灵山所在的昌化地区仍是主要的黎族自治区。

峻灵王信仰在挤压之下,其发展受限,但在岛西北影响力仍然很大。光绪时,临高百姓还重建了峻灵王庙。上世纪80年代儋州、昌江、临高周边的村民们自筹资金重建了峻灵王神庙。时至今日,儋州以北的渔民崇信的“神山爷爷”、东方以南至三亚港门一带渔民信仰的“昌化公”其实都是历史上的峻灵神。当地人信其有灵,出海打鱼必拜。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四峻灵王诞辰之际,庙内大批信众聚集,香火旺盛,当地人集体手舞足蹈,“人神共娱”。

参考文献:

[1]祝穆.方舆胜览 [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2]乐史.太平寰宇记[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3]郭裴.万历广东通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4]李贤.大明一统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5]王象之.舆地纪胜[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6]成梦雷.古今图书集成[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7]方岱修,璩之璨校.康熙昌化县志、光绪昌化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8]唐胄.正德琼台志[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

[9]明谊修,张岳崧篡.道光琼州府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10]李有益篡修.光绪昌化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11]儋州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12]明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13]蒋明智.论岭南冼夫人信仰衍变[J].世界宗教研究,2009(3).

[14]王元林.明清伏波神信仰地理新探[J].广西民族研究,2010(2).

中图分类号 :D669;B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052(2019)07-0217-03

收稿日期: 2019-5-27

基金项目: 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Hnky2017-43)

作者简介 :陈智慧(1981—),女,山西大同人,副教授,学位?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民间文学与文化研究;丁晓辉(1974—),女,河南南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海南热带海洋研究。

责任编辑:李凌峰

标签:;  ;  ;  ;  ;  

南海海神“峻灵王”的历史变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