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软土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形式,施工中经常遇到,由于其承载力较低且不稳定,使得地基的变形过大,常需要进行处理。文章从软土地基这个角度进行探讨,对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市政路桥;施工;软土地基
引言
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路基经过软土地基地区十分常见,这就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避免软土地基发生沉降或是导致路堤侧滑、土体隆起等问题发生。在对软土地地基进行处理时,需要有效的改善地基土性质,提高地基的稳定性,避免地基变形问题的发生,有效的降低软土地基对工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提高软基处理的质量,有效的保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路桥施工时的构筑物的安全性。
1软土地基相关概述
软土地基在行业中的标准定义为强度较低,并且压缩量相对较高的软弱土层,而且这些土层中多存在一定的有机物质。其物理性质可概括为:含有很多细颗粒及大量有机腐植质;颜色深灰色或暗绿色,有臭味;一般天然含水率在40%~70%,有的大于70%,孔隙比大于1.0,天然容量在15~18kN/m3。在市政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形成主要是粘土以及粉土等细微颗粒较多的土,如果发生地下水位升高或者建筑物的稳定性不足,就会导致沉降现象发生。软土路基所具有的特点分为以下几点:(1)土质比较疏松,粘土和粉土中含细微颗粒较多。(2)空隙大,含水量多,压缩性高等。由于以上两种特性,导致路桥软土地基施工的强度和刚度都过低,成为了施工中的难点之一。如果在建中或者建成后受到地质的影响,易引发地基沉陷以及坍塌的问题,更严重的还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基于此,路桥施工建设前需要对施工地进行详细勘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使路桥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得以提升。
2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技术要点
2.1表层排水法
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可以把添加剂等物质融入到表层粘性土中,这样可以大大改善地基的强度特性和压缩性,从而使地基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此外,要保证机械设备在软土地基上可以稳定行走,不会出现沉陷现象。要保证填土内的水位充分降低,最常见的做法是把砂垫层敷设在软土地基的上部,如果地基土层的分布较为不均匀的话,这种不均匀性会导致地基土层的局部出现沉降性移位以及不均匀性侧向变位等现象,为了减少地基局部的沉降和侧向变位的现象,技术人员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选择后可以利用敷垫材料的抗拉力和抗剪力性能来提升地基的支撑能力,使其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量。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可以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设计阶段,把地基表层强度和填土荷载宽度大小作为依据,保证敷垫材料和施工现场所需是相一致的,可以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2.2强夯法
强夯法指的是利用重物将其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重重的向下砸,不断重复这一动作,以便于帮助夯实土地,提高地基的强度。强夯法主要针对的就是碎石和砂石的地基,能够有效的提升软土地基的硬度,大大改善了其软弱性,但是由于强夯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重物的重量和数量都有着非常大的需求,如果数量和重量不够的话,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经费的需求也相对较大。除此之外,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走访调查发现,强夯法现阶段已经开始应用在改善排水条件和施工方法之中,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2.3换土法
换土技术是软土地基施工中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在施工条件允许的基础上,使用该种技术可以改变软土地质的性质,提升了软土地基质量。经过分析发现,水泥和灰土是该种技术中常用的换土材料,选择这两种材料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成本较低,比较容易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提升了软土地基承载力,简化了施工整体操作过程,只需要按照施工步骤操作即可。该种技术提升了软土地基的质量,解决了施工成本,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合,在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4注浆加固技术
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注浆加固是用压送设备把注浆材料注入到加固地质中,使土壤颗粒间隙以及土层界面中布满胶凝材料,以此实现固化,进而实现增强基础强度的目的。一般在高层建筑基础加固中,花管和埋管注浆这两方面处理技术应用的比较多,结合具体地质情况,有时会需多种技术配合使用,以便达到最佳加固处理效果。比如,在应用花管注浆法时,就需配合采用微型钢管混凝土桩,也就说在基础处理时,施工人员必须结合施工地质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加固处理技术,以此实现减少地基变形和地基沉降问题的出现。
2.5粉喷桩加固技术
由于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目的是为了确保地区交通的顺畅性,因此,在整个工程竣工之后,道路路面要保证光滑平坦,这对于软土地基施工来说亦是如此,如果存在障碍就要第一时间清除。在施工现场,如果机械设备的正常操作受到阻碍,就要对行走区域加设砂土和碎石垫层,施工现场的地基如果是低洼地带的话,就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地势特征采取回填粘土的方式来进行施工。在粉喷桩施工开始之前要对设计的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测量数据表、土工试验报告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进行全面参考,并且在施工工艺中以设计的相关要求为依据来进行配比和实际测量,由此来确定各项参数、提升的速度、搅拌的速度以及钻进的速度等。
2.6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技术
如果软土地基自身的塑性指标相对较高,需要利用深层石灰搅拌桩的技术对地基加以处理。选择石灰作为固化剂的原因是,石灰和软土经过搅拌之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在这种反应下进行地基加固后,其稳定效果远超过水泥搅拌。与此同时,利用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处理软土地基,一方面,可以使地基的强度增加,进而大大地提高其承载力,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不稳定产生的开裂现象,提高了市政路桥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还具有施工成本较为合理、施工技术简单、容易掌握等特点。深层石灰搅拌桩的施工流程有以下几方面:(1)铺填砾石。如果路桥工地的土地表层硬壳相对较薄,就要在工程施工前利用铺填砾石,做好垫层工作。由此,可以方便大型机械进入工地展开施工,进而保证了正常施工。(2)配备大型机械。路桥建设工程中,配备大型机械进行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中包括的有搅拌钻头,空气压缩机等。(3)设计掺灰量的多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先对施工现场的土质进行采样,利用先进的仪器进行分析,进而计算出适合工程施工标准的石灰掺入量,其四,要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一步精确搅拌范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路桥施工中,如果遇到软土地基时,应当选择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对软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此来提高其承载力,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软土地基作为当前市政路桥建设中的重点,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各方面的调查准备工作,技术人员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状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软土施工处理技术,进一步强化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和荷载性能,从而促进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的提高,使市政路桥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家明.宋文梅.真空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工业建筑,2011(41).
[3]高明军,左威龙等.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3]赵孝斌.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02
[4]马飞.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5).
[5]李大伟.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全文版:工程技术,2015,(12).
论文作者:岑仁伟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石灰论文; 土层论文; 承载力论文; 强度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