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需要心理学思想_心理学论文

马克思的需要心理学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心理学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09;A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4)02-0095-07

一、引言

马克思作为思想家,在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领域为人类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心理学领域也有重要成就。从青年时代起,马克思就开始探究人的本质。此后,他开展了一系列以人为核心的研究工作。因此,心理学与马克思的研究有共同的对象,这就是人和人的心理。心理学因此就可以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汲取必要的营养。

在马克思著作中,值得注意的是他关于需要的思想。这方面,冯文光曾从哲学角度归纳。卡罗拉·勃雷德等也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他们将一切社会问题都归结为需要满足,从而将资本主义剥削合理化[1]。因此,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马克思的需要思想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学者们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马克思需要理论中有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将以《手稿》为基础,结合马克思的其他著作,对他的需要心理学思想作进一步探讨。

二、需要是人的本性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他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马克思关于需要是人的本性的命题对理解需要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他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称这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产生这一基本条件的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3]。恩格斯高度评价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他说:“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4]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既有自然本性,也有社会本性。在自然本性方面,人与动物有连续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的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也不可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一些或少一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差异。”[5]由于人有自然本性,所以在讨论人类历史活动时,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3]。由于需要反映了个体对环境的需求和依赖,因此就应重视研究人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需要不仅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且有重要的功能。他说:“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6]需要是社会生产的原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7]不仅物质生产靠需要推动,精神生产也受需要推动。马克思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和动物的生产有本质不同:动物只生产直接需要的东西,只在肉体需要支配下生产,产品同肉体相联系;人不受肉体需要支配也生产,人能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8]。他认为,人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也是需要的产物:“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产生的。”[3]正因为需要是人的本性,而且具有重要的功能,所以,马克思就对“把工人变成没有感觉和没有需要的存在物”[8]的禁欲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主张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他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9]这一思想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人及其需要,即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10]作为一种主观的心理现象,需要成为科学的对象,这一点首先应归功于马克思。

三、需要五性

马克思认为,需要有五种特性:

1.需要的对象性

需要必须有一定条件才能满足。马克思说,人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人有自然力、生命力,这些力量作为才能和欲望存在于人,使人成为能动的;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感性的存在物,又是受动的、受制约的。人欲望的对象不依赖于人,存在于人之外,但却是人所需要的,是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不可缺少的。如饥饿是人的自然需要,人为使自己得到温饱,需要在他之外的、自然界的对象,这种对象是人为了充实自己、表现自己的本质所不可少的。他强调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8]

2.需要的社会性

马克思认为,机体的生理状况是需要产生的基础。他说:“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是用一定方式来进行的。这和他们的意识一样,也是受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制约的。”[3]因此,自然性是需要最原始的特性,自然需要的满足是其他需要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与马斯洛(A.H.Maslow)类似。马斯洛认为,需要有层次结构,处于底层的是生理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生理需要的满足是其他需要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生理需要满足以后,人才有可能追求高层次的需要,直至追求“自我实现”。[11]

马克思认为,需要虽有生理基础,但社会性是其本质。他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由于社会性,人和动物的需要才有区别。他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8]

需要所以有社会性,首先是因为人满足需要的内容和方式是社会的。马克思说:“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8]动物和人的某些需要虽表面相同,其实有很大区别。人的需要必须通过社会才能满足,满足需要的方式也是社会的。他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食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12]

需要所以有社会性,还因为人的感官和身体已在社会中得到改造,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说:“不言而喻,人的眼睛和原始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人的耳朵和原始的耳朵得到的享受不同”,“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他说:“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所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8]马克思指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表现和确证。”[8]如性欲是人的天性,但人的性欲决不等同于动物。马克思指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行为。”[8]

需要所以有社会性,还因为人有特殊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也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说:“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不仅我的生活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与我的。”[8]

需要所以有社会性,还因为需要的满足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马克思指出:“工人作为工人而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明状况下当然是不同的。衣、食、住和取暖这些自然需要本身的多少,取决于不同的气候。同样,因为所谓的第一需要的数量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文明情况,这就是说,它们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13]

正因为马克思看到了需要的社会性,所以他就从需要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他说:“私有制不能把粗陋的需要变成人的需要。”[8]如劳动本是人的高层次需要,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对工人说来却是外在的、不属于自己本质的东西: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他指出:“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中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8]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了动物的东西。”[8]就连性生活也受到污染。马克思说:“拿妇女当作共同淫乐的牺牲品和婢女的牺牲品来对待,这表现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8]在对资本主义深刻批判的同时,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需要满足状况充满憧憬。他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会“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8]他说:“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8]他还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他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8]

3.需要的个体性

马克思认为,需要具有个体性。个体性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需要的主体性。由于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从事的社会活动不同,所以,同一个事物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意义,它反映了事物同人的需要的不同关系。他指出:“从主体方面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他还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8]其二是需要以个体的形式表现。马克思认为,需要首先表现为个人需要。个人需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作为自然主体的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两种需要都应该得到满足。斯大林曾评论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不是要缩减个人需要,而是要竭力扩大和发展个人需要;不是要限制或拒绝满足这些需要,而是要全面地充分地满足有高度文化的劳动人民的一切需要。”[14]

4.需要的多样性

马克思认为,需要还具有多样性。他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2]在《手稿》中,他提到人的多种需要,如肉体生存所需资料、吃的需要、衣服和住宅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捕猎活动的需要,劳动以外的需要等。他认为,在自然需要方面,人的需要范围远比动物广阔。人靠无机界生活,“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8]在社会需要方面,不同社会的人,需要也不相同。他说:“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在私有制范围内,这一切却具有相反的意义。”[8]可见,社会制度的多样性是造成需要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5.需要的发展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发展性,需要满足无止境。他指出,当共产主义者联合起来时,就会产生一种“新的需要,即交往的需要”,而作为手段的东西成了目的[8]。他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人的第一需要。那时,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社会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5]。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自由个性和全面性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3]

四、需要的分类和结构

为理解人的需要,心理学家对需要作过许多分类。如莫瑞(H.A.Marray)将人的需要分为原始的和从属的、集中的和弥漫的、反应性的和前反应的、显露的和潜伏的、效应过程的和活动方式的。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的、安全的、归属和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在前苏联和我国的心理学教科书中,一般将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文化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11]

马克思对需要也进行过分类。在《手稿》中,他将人的需要分为自然需要(肉体需要)和社会需要,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工人的粗陋的需要和富人的考究的需要,劳动的需要和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对货币的需要和现实的需要等[8]。在展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马克思指出:“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16]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三类。三类需要既与生理性、心理性因素有关,也与生物性、社会性因素有关。三类需要随层次提高,生理与生物因素渐减,心理与社会因素渐增。在低层次的生存需要中生理和生物因素占优势,而在高层次的发展需要中,心理和社会因素占优势。三类需要及其关系燕国材先生曾用图1示之[17]。

图1 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关系

然而,通过对马克思《手稿》的仔细分析,我们发现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还有另外的结构:首先,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分为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具体情况变化。他认为,有史以来,人的需要可分为:(1)第一需要,即基本需要,这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2)新的需要。马克思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就是人的心理和社会需要,就是创造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3]。马克思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8]人类的思想、文化、科学研究等是创造历史,通过这些过程,人证实了自己的存在。然而,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物质生活已极大丰富,人的第一需要就发生了转移,它不再是吃、喝、住和性行为等,而是劳动和创造。劳动和创造成了人的第一需要。

马克思认为,动物在满足需要时,手段与需要相对应,需要和满足之间没有中介物。然而,在人的需要与满足之间却存在着中介物。这样,人的需要就表现为两种性质:(1)表面需要,即对中介物的需要,如对劳动和货币的需要,这是一种满足人类真正需要(如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等)的中介和手段。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满足劳动需要,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手段。(2)本质需要,是存在于表面需要之下的指导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力。马克思认为,在现实社会,“货币是需要和对象之间、人的生活和生活资料之间的牵线人。”[8]人通过获得货币满足各种需要。货币决定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货币最初是为了实现第一需要而产生的。然而,在不断异化的过程中,它有了新职能,成为了万能的中介物,不仅第一需要的满足需要货币,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如旅行、科学研究等)的满足也需要货币。这样一来,“货币的力量有多大,我的力量就多大。货币的特性就是我——货币持有者的特性和本质力量。因此,我是什么和我能够做什么,这绝不是由我的个性来决定的。”[8]人通过货币获得了他想要的一切,货币创造了历史,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货币的异化。马克思需要理论中表面需要和本质需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2表示。在图2中,驱使人劳动的原动力是人的本质需要,而通过劳动人得到了能满足本质需要的中介物(货币),这种中介物可用来满足人的本质需要。这就马克思所说的劳动需要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需要的手段的真正含义。

图2 人的表面需要和本质需要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并非人的每种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有的需要可通过努力得到满足,有的却可望而不可及,这就出现了需要满足的两种状态。根据这一特点,马克思又将需要分成两种:(1)有效的需求:这是一种通过努力能得以满足的需要,在它的驱使下,人能够将自己的愿望“从观念的东西,从想象的、表象的、期望的存在,转化成感性的、现实的存在”[8]。因此,这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它既有相应的内部状态,又有能够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手段(心理学上称为诱因)。这种需要可以成为人活动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2)无效的需求:这是一种不能得到满足的需要。如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货币的人也有需求,但他的需求只是一种观念的东西,这种需求对个体和他人不起任何作用,因而是非现实的,无对象的。这种需要只存在于人的愿望和幻想之中,缺乏相应的诱因,对人的行为也无推动作用。马克思认为,以货币为基础的有效的需求和以我的需要、愿望为基础的无效的需求之间的差别,是存在和思维之间的差别[8]。因此,综合起来,可将马克思关于需要种类和结构的思想用图3表示。

图3 马克思著作中的需要结构

五、需要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有无限性。原有需要满足了,又产生新需要,这个序列无止境。他说:“在文化初期,已经取得的劳动生产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18]我们认为,“需要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并依靠这些手段发展”是马克思需要理论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它意味着,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是影响人的需要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的需要将越来越具有新的、创造的、人的性质。同时也意味着,在现实社会中,发展生产和科技创新是满足和发展人的需要的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推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前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

马克思认为,需要具有永不满足性。不满足是指人的所有需要不能同时得到满足。

不满足有多种原因:一与社会生产水平有关。社会生产水平低,就不能充分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要。二与社会文明程度有关。文明程度低,需要满足的水平亦低。三与人的社会地位有关。如在中世纪,生产主要满足生产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在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地方,生产还满足封建主的需要。[19]他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表现在:“一方面所发生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料的精细化,在另一方面产生着需要的牲畜般的野蛮化和最彻底的、粗糙的、抽象的简单化”,“甚至对新鲜空气的需要在工人那里也不再成其为需要了”,“光、空气等等,甚至动物的最简单的爱清洁习性,都不再成为人的需要了。”[8]。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阶级压迫。

马克思认为,需要的发展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不断寻求需要满足,是人的天性。但是,通过货币为中介物来满足需要,却是学习的结果。原始的生存需要人天生就有。即使不能实现,它依然存在。但是随着成长,人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规范,从而形成价值观,这些价值就成为人的行为准则,进而指导需要发展。马克思说,“货币作为现存的和起作用的价值概念把一切事物都混淆和替换了”,“把工人变成没有感觉和没有需求的存在物”[8]。如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在第一需要满足后寻求发展需要的满足。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两者产生严重分歧,人们便会在两者之间权衡,决定何为第一需要,并把这种需要的满足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一旦该需要得不到满足,创造的需要就不复存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价值的教育最初无疑是有效的。工人在劳动后获得了货币,满足了自身及家人的生存需要。但是,人们在不断的超时劳动中发现了矛盾:“他们(指工人)越想多挣几个钱,他们就越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时间,并且完全放弃一切自由来替贪婪者从事奴隶劳动。这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8]他还说,私有制使人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至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人拥有时,才是自己的,一切肉体和精神感觉都被这一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代替[8]。即使工人发现了这一矛盾,但结果是工人寿命的缩短。马克思指出:“食物总是能够购买或多或少的劳动量,并且总是有人愿意为获得食物去做某种事情。”[8]直到他们发现这是一种动物的满足而非人的满足。他说:“工人的需要不过是维持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的需要,而且只限于保持工人后代不致死绝的程度。”[8]这并非人的生活。此时,工人便开始寻求另一种方式的生存——摒弃私有制,以人的方式生存。因此,马克思认为,要满足和发展人的需要,就要进行社会变革,其中包括:(1)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废除私有制;(3)人人参加劳动;(4)培养和造就“新人”。马克思认为,一个人要有多方面享受,就必须具有享受能力。要满足由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的需要,就需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20]这样,社会变革调节需要发展,需要发展影响社会变革,二者相互促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总之,马克思的需要心理学思想十分丰富。他将需要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肯定了需要的合理性和历史作用,科学地论述了需要性质,对需要分类和结构作了精辟阐述,论述了影响需要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他的思想对需要心理研究已经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积极影响。马克思的需要心理学思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素质教育也有重要指导意义。它指出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指出了发展生产和科技创新在需要满足中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种新人有着良好的需要结构,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标签:;  ;  ;  ;  

马克思的需要心理学思想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