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利成

浅析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利成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建筑施工工程之中。所以,我们在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的同时,也应该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以确保施工水平和房屋的质量的提升,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后浇带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应该被重视,由于后浇带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后浇带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同时还需要不断对该项技术进行创新,保证工程的最终质量。

1 后浇带施工的功能

1.1 解决沉降差距

在施工中,可以把两个部分通过使用后浇带进行暂时分割,先进行主体结构的建筑施工,等主体结构完成大量沉降后,再在主体和裙楼的连接部位浇灌混凝土,把分割的主体和裙楼连成整体。施工中要求低级的土质较好,同时房屋的沉降能够在施工期间顺利完成。由于主楼的符合比裙楼要大,可以加大埋深工作来减少附加的压力,再通过整体的基础来降低土压。建筑施工需要使用浅十字交叉梁作为底层部分的施工基础,提升土压力,让高低层的称将两数值相对等。在建筑施工中要先进性主楼体的施工,在进行裙楼的施工,能够保证主楼建成之后沉降量也基本稳定,那么后期群芳的施工能够让两者之间的施工沉降数值相等。

1.2 缩小温度的收缩影响

建筑施工过程中新浇灌的混凝土会出现收缩现象,这在混凝土浇灌的硬结过程中十分常见,已经施工完成的建筑结构受到周围环境或者是气温的影响会出现变化,遇热膨胀、遇冷收缩。如变形受到障碍和约束就会出现裂缝现象;如果建筑物的体积过大或者是过长,那么需要每隔一段设置一条后浇带,基本控制在40m 以内,后浇带的宽度大约是1m 以内。在后浇带的缝隙中使用钢筋来搭连,构成了后浇带,减少建筑的收缩压力,提高建筑的施工稳定性。后浇带保留时间要在一个月以上,等待建筑的收缩和沉降等结构变化都稳定下来之后在进行后浇带的填筑工作。后浇带的填筑施工要选择气温较低的时候,使用普通的硅酸盐水会这是水泥中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填筑,这两种物质的好处是强度比较高,能够防止新老混凝土在后期出现裂缝。

2 后浇带的施工原则

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重视间距的合理性,建筑的后浇带施工工作需要按照提前设置好的建筑设计图来进行施工。一般建筑物的后浇带设置不需要超过40cm,最小的距离不小于30cm,这个距离也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来决定。施工中要注意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并不是真的把建筑结构的整体进行分割,需要在施工中保证结构的完整性,提升施工的安全要求。建筑施工中如果后浇带的设置跨度比较大,那么需要把建筑内部的钢筋切割开来进行工作,需要重视的是施工完成之后在进行后浇带浇筑工作时,一定要把钢筋重新焊接在一起。后浇带的位置设置同样需要经过严格的计算,要选择在手里较小的混凝土结构中,建筑中的剪力墙就不适合设置后浇带。后浇带提前预留过程中,断面要跟建筑的混凝土其他假狗面保持一致,避免在后期的建筑后浇带浇筑过程中出现裂缝,影响建筑使用。

3 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对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混凝土在初凝以及终凝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未能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就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从而使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在对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施工单位应该重点对混凝土的收缩性以及热化反应进行充分考虑。比如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性,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选择性质稳定的微膨胀水泥,或者是硅酸盐水泥作为施工原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进一步提高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在对水泥等级或者使混凝土等级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将等级强度在结构混凝土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

3.2 施工时间的选择

施工时间的选择对于后浇带施工来说很重要,通常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完成之后会产生收缩,这个过程一般是在两个月之后结束。如果建筑物属于高层,那么收缩时间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主楼和裙楼结构来判断和决策,等建筑物的收缩和沉降都基本稳定之后,才可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施工。后较大的浇筑施工一般都是主楼和裙楼一起施工完成的,但是裙楼的后浇带施工量比较大,相反高层的施工量比较小,此时的沉降量又会产生一个变化,裙楼先进行沉降,主楼沉降在后,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差。由于建筑施工的季节不同,因此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材料也不同,建筑施工完成后的后浇带浇筑工作和浇筑时间、浇注材料使用一定要在设计图纸中准确说明。

3.3合理把握施工宽度及施工间距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建筑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这对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特别是对于一些层数较高的建筑来讲,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中埋有受到应力的钢筋,这种钢筋不能切断,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大跨度后浇带施工,然后才能对钢筋进行切割,并利用焊接方式进行联接,这样在受力状态下,构件两端也不会出现变形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宽度通常限制在7m 左右,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确定后浇带间距。

3.4 施工模板支护

施工模板支护是后浇带技术的一部分,在施工过程应严格遵循建筑设计提出的相关要求,并基于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混凝土的浇筑方案。一般而言,若要浇筑高层建筑及裙房之间后浇带,需要将时间间隔设置在2个月以上。并且要保证建筑的主体部分完全结束施工后,再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在间隔期裙房需要继续施工,待全部完成后,主楼和裙房之间会形成悬挑构件(梁板结构)。若是传统的模板支撑系统将很难承担上层结构的自重以及施工带来的荷载。这时,为了确保支护力度足够,施工方将会在计算后,于后浇带下方与两侧给予1m 范围的模板支撑,如此将大大提高模板支撑系统的受力能力。

3.5 结构混凝土浇筑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厚度,避免浇筑过厚而导致模板变形,从而造成尺寸出现偏差。在利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分层浇筑的厚度,并使振捣器与钢丝网模板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垂直施工缝征城朵利用钢钎进行捣实处理,确保混凝土达到较好的密实性。

3.6 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压力水冲洗,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凿毛机处理;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清理表面。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后浇带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从方面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井轮.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陕西建筑.2017(06)

[2]何继升.浅析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J].建材与装饰.2016(50)

[3]董启福.关于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7(01)

论文作者:王利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浅析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利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