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 071003)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结合了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充分保障配网的正常运行。本文对当前电力系统中配网的运行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加强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
一、前言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保证配电网正常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以此来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使其达到更高的供电水平,从而保证我国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电力系统中配网的自动化,能够提高供电的质量和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从目前情形上来看,我国电力配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提高系统配网的自动化水平。
二、当前电力系统中配网的运行现状
1.电力系统中配网的概念
目前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必须依赖通信、传感器、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才能正常运行,只有依靠这些新技术手段才能进行配电数据信息交互,使配电网安全可靠。配电网系统能安全可靠的运行是经济节能的主要目的,因为配电网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依赖通信系统的支持,通过通信系统又可节约一定的电力设备成本,它对整个电网进行控制,以此获取有效数据和及时掌握信息的最新动态。所以从各个方面来看,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对通信系统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需求量也非常大。因此,在配电网过程中还必须在适当的时机推出全新的技术应用模式,与此同时要利用电网的互动性,实行双向数据传输,使电力供应达到平衡状态,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或根据配网状态自行处理,进而通过分析配网的相关数据和运行状态,并利用科学手段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最终达到实现整个电力系统优化管理,促使我国电力系统更好更快地发展。
2.国内的电力系统中配网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由于我国电力系统不完善以及各方面因素导致电力供不应求,这对一些大型工矿企业造成了一定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普遍存在分配不均的现象,我国在完善电网配置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压电网虽然解决了大容量输电的问题,但对供电的可靠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大降低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其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新能源对电网的作用和贡献。针对此类情况,我国引进了高新技术,对国内用电企业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对其用电情况也进行了合理安排,并利用先进技术来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力,让电网的运营能力保持稳定向上,这也将成为我国电力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21世纪初期,华东电网在电力研究上打造出了电网调度体系,为迎合电力企业的发展,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来,为电力系统配网奠定了基础,为电力服务的道路建立了一条新路线,使电网信息的构架得到了巩固。但是,直到2008年华东电网在此研究上取得较大的突破,建立起高级中心设备项目,开启电网项目的巩固提升之路。再通过将华北电网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电网的方案,进一步带动了整个系统配网的研究和建设。
三、加强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方法
现阶段,国家对于系统配电网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并颁布了新的能源政策,明确提出了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大力扶持。因此,更多的人想在电力企业和电力系统行业谋取更大的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系统配网概念的迅速发展,电力市场在国内市场中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根据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电力发展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对新兴能源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企业的发展与电力系统的发展联系紧密,若电力系统发展受到影响,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科技技术也逐渐成熟,更多新型高科技被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大多数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在不断下降,储能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所以,未来化石能源的价格可能呈持续增长趋势。在这种情形下,电力系统配网可能会得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电力系统配网主要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变换装置,将三者成一个强大的配电系统,从而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若电力系统配网能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有效与上级电网并网运行,使电网可以更好地运行,这样也为电网供电提供支撑,使电网供电达到最佳的效果,当然,该系统也可单独运行。下面是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具体策略,可以为日后的电力系统配网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供电方面的应用
在供电方面,首先要运用高新科技技术,如运营分布式电源入网模型,并制定相关准则,一切操作需按照制定的准则操作,确保供电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布式电源入网控制系统,利用可行性研究,将各种新能源在电力系统配网结构中的优势具体展现出来。而对于中式城市的蓄能系统建设,我们可以利用两网并运的模式,积极开发,使得储能系统的监视和控制得以实现,能有效掌握最新电力运行状况,为人们日常供电提供有效保障。
2.输变电方面的应用
在输变电方面,我们应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状态分析技术,建设出有效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将配电设备运用到监测工程中,努力建设无线传感器网络,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优势,最终实现智能变电站,使电力系统配网能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3.配电方面的应用
配电在电力系统配网中显得格外重要,也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建立电网的运行监控中心,对电网的运行实施监控,通过监控电网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将配电线路实现配电自动化管理。对于所有的并网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进行优化调度和有效地监控,与此同时,建立起电能质量的监测和控制系统,通过自动化实现自我管理。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开展新型电能的质量控制装置,应用金额总和对电能质量控制,以实现对电能谐波、闪变等方面的管理,在管理中发现问题,并加以及时解决,建设出最优化的电能质量监测网,并将可远视化运用到监控中心,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而且能使我国电力系统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科技的日益创新,电力系统中配网也随之走向成熟,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大大加快了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为电力企业正常供电提供了保障。所以电力系统的配网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实现电力新发展和实现经济型电力不断努力,对配网资源进行优化管理,有效降低电力运行过程中的损耗和用户用电的开销。通过这些有效方式来降低能源的消耗,以保证合理的利用能源,避免浪费有限的电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韩宝华,张绍林,侯学理,李杰.唐山配网自动化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S2).
[2]张宇.城区公司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与应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
作者简介:
王智勇(1982.4-),男,河北衡水人,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硕士,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研究方向:配网自动化方面的
论文作者:王智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我国论文; 系统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5年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