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批系统在建设工程方案审查中的应用论文_肖浩爽

电子报批系统在建设工程方案审查中的应用论文_肖浩爽

宜昌市地理信息和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443000

摘要:在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建筑方案电子报批系统中,构建一个相对完全独立的三维空间绘图平台,并使其所有功能均能在三维状态下进行有效使用,其操作过程既简便、直观,又十分高效。在实现基本功能与数据联动的情况下,进行专业对象创建和编辑,并使其属性及相关指标始终保持同位变化,并兼顾创建专业实体的功能内容,方便用户利用该软件进行项目设计。本系统通过数据规整端、综合审查端模块和标准规范,实现项目审查与数据管理工作的整体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电子报批系统;建设工程;审查

随着宜昌市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建设工程无论在项目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呈现出飞速增长趋势,因而也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建筑方案审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当前新时期新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方案报建审查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宜昌市拟结合外地先进经验,搭建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建筑方案电子报批系统。

1、电子报批系统在工程方案审查中存在的重要作用

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规划方案审批时,传统的审批过程中一般是在报送规划结果后,规划管理部门会以人工统计核算的方式进行量化计算,这使其不仅存在着精准性难以保证的问题,而且还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繁琐性工作。但在现代办公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推动作用下,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也积极开展并应用了电子报批系统,这使其不仅保证了报批审核过程中计算的精准性,更使这一繁琐性工作得到的有效改善,尤其是在当前城市建设项目数量日渐增多的发展形势下,电子报批系统既降低了规划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其能够对规划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审核与把握,还可以更加规范、更加标准地按照数据信息进行可靠的城市规划,在全面推行城市规划自动化办公的基础上,不仅促进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更进一步实施了政府职能的调整,在既能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又取得良好办公秩序的前提下,大大节省了审批周期,同时也缩减了人工工作量,在当前的管理工作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2、电子报批系统在建设工程方案审查中的具体应用

2.1、总平审查

首先,进行图形规整,在实施建设工程方案的总体审查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图形整理,还要求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定,无论是在地块、管线,还是在道路配套设施等方面都能进行定义的转换,并通过与原地貌设计图进行比对,确定其是否符合审批条件。在此过程中,既需要针对现有地块与规划地块进行相关检测,还需要展开基本农田控制线,以及生态控制线、道路红线与城市建设用地等方面的重叠检测,通过有效地核算规划人均建设用地,以及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绿地等方面的用地指标进行一一确认,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的建设用地标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通过针对总体规划中存在的不合理建设内容的提出,由设计人员做出相关规划与优化调整,并最终形成综合规划经济技术指标表。这样一来,在进行标准用地规划审批时,工作人员可以轻松调取查阅各数据表,并进行方便快捷的指标审核,既促进了系统程序的简化操作,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提升建设工程方案的审查效率,而且在更加精准的计算中也有效控制了出现指标造假的问题与行为。其次,进行日照分析,这一应用主要解决的是建筑在时间与空间上出现的因日照影响,而使建筑出现高度拉伸与位置平移等方面的计算问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单点分析与多点分析,以及阴影分析、沿线分析、区域分析等诸多方法加以解决,使日照分析计算结果不仅可以清晰地进行标识,还能针对日照变化情况而进行建筑检测数据的及时更新,具有动态化的呈现效果,尤其是针对高层建筑,还能生成具有实效性作用的日照分析报告与建模图纸。

2.2、单体审查

在进行单体审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针对各审查对象展开方便快捷系统查询,还需要对单体构件、性质、公摊、公建与配套等实体信息进行系统查询。与此同时,还应重点进行定位显示,使其在生成单体指标后,可以导出相应的审核报告与统计报表。还可在建筑单体模型插入时,进行平面数据的全面更新,自动叠加生成单体三维模型。通过单体转换功能,可将CAD标准图层上的实体直接转换为具有属性的专业实体,进而核查建筑单体面积构成、建筑功能构成和建筑标准层构成信息。同时,还可根据各单体的户型状况,对单体自身或指定范围内的单体进行户型统计,并根据项目单体指标数据自动生成单体报告。最后,将单体数据回归至总平面图,以精确的单体面积替换平面中粗略的建筑面积,重新计算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单体模型回归至总平面,以精确的模型替换粗略的模型。

2.3、方案入库

在项目审批通过后,需要将其数据、图形、以及附件等进行Word文档、excel、jpg等标准化文件格式的入库存储,并能形成动态查验效果,由此实现电子批报的方案入库管理。而且在进行数据库自动导入后,还能进一步通过系统平台管理,使其可以进行数据信息的高度融合与共享。

2.4、竣工验收

这主要是在项目工程建设完成后,对其进行的勘测验收,主要通过项目在进行报批时所申报的项目指标与验收勘测中的实际项目指标进行综合比对,由此形成验收数据对比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电子批报系统在建设工程方案审查中的有效应用,不仅促进了审查工作效率的提升,使规划审批过程既呈现出透明化与公开化的特点,同时也确保其公正性与科学性。尤其在进行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保证了建设工程方案审查工作的高效、公平与廉洁,在先进的技术支持下更具科学合理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宝才.建设项目规划电子报批系统研究及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0):71-72.

[2] 徐俊,丁伟.城市规划电子报批系统分析[J].2010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2012.

[3] 李华平,李晋,徐尧楠.城市规划电子报批系统设计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6):1289+1443.

[4] 齐立新,张新长,郭泰圣.规划数据的整理与分类研究[J].测绘通报,2013(8):28-32.

论文作者:肖浩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电子报批系统在建设工程方案审查中的应用论文_肖浩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