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计量检定所 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医学计量管理工作是医疗质量的技术保障,更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学计量管理已成为社会管理的紧迫问题。本文就当前医学计量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医学计量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化的设计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医学计量;制度设计;监管机制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战略思想和执政观念。发展医学诊疗技术,改善广大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和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成为了社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已不是由医生主管经验判断进程诊疗的年代了,而是靠医院里的大量先进诊疗设备,一些科学数据基本都是医疗设备的功劳。然而怎样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可靠,那就需要我们医学计量工作者为其“保驾护航”,医学计量是医学研究和医疗质量控制的技术基础,更是其稳定可靠前提。医学计量管理工作是医疗质量的技术保障,更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医学计量管理始终处于非常薄弱的状态,尤其在西北偏远地区更为严重。显然在新形势下,加强医学计量管理已成为社会管理的紧迫问题。本文就当前医学计量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医学计量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化的设计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与发展对策。
一、医学计量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医学计量观念淡薄 由于医学计量工作起步较晚,一部分医院法制观念不强,针对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知道医用计量器具应强检,但从不主动向上级申请周期计量检定,大部分医院从检定费用考虑,未按要求如数强检,出现漏检现象。医院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行动,按照《计量法》的规定对检验、诊断、测量等医用计量器具依法检定。医院如果不对医用计量器具实施强检,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使用中轻则造成医疗差错,引起医患纠纷,重则引发医疗事故。
第二、医学计量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医院没有建立计量室,也没有医学计量管理制度,计量器具检定工作资料没建立,设备档案不健全。有些医院甚至不知道新购置医用计量器具使用前应强检,认为新购置医用计量器具有合格证书,出厂时厂商已做过技术检验,不需要再强检。《计量法》规定,医用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因此,医院应把新购医用计量器具先依法强检合格再使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医疗设备监管不完善
大部分医院没有设置计量管理人员,基本是设备科工作人员临时担任,在工作中对全院医用计量器具的档案建立不健全,对使用科室情况了解不够等原因,造成申报强检计划和实际数量不吻合,从而产生漏检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医院应认真仔细地建立好医用计量器具管理档案,档案数量和实际在用数量一一核对,做到及时更新和淘汰,保证计量管理档案现行有效。
第四、计量监管不到位
各县市质监部门对辖区内医院在用医用计量器具监管无力和脱节,导致医院不申请计量检定或者申请计量检定时间过迟等原因,使检定时间后移,导致前一周期的有效性与后一周期的有效性连接不起来,发生“断档”现象。医用计量器具在“断档”期间使用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因医用计量器具原因出现的计量问题,医院要承担责任。申请强检医用计量器具时间要与检定周期吻合,适当留有余地。 申请检定计划前,应及时与检定单位沟通,以便检定单位及时安排检定。
二、医学计量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化的设计思路
第一、增强医学计量管理意识及制度建设
医院的各级领导和设备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计量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提高对计量工作的认识,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建立以医院副院长为组长医务科和设备科科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科室为辅的计量监督员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计量、质控工作,要求计量监督员要加点计量法的宣传力度,让每位医护人员了解计量的重要性,并对计量监督员适当给予经济奖励并纳入年底考核管理制度。
第二、收费标准分级分类制定
我国依据医院功能、设施、技术力量等对医院资质评定指标,共分三级十等。二甲以上医院医用计量器具的使用率更高,产生的收入就更高,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医用计量器具使用率很低,产生的收入也就比较少,相对于计量器具的检测费用承担能力就比较低。国家应根据此种情况按照医院的级别分别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当地政府根据乡镇卫生院主要承担辖区内健康保健和基础医疗等工作性质应给予政策支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对乡镇卫生院的计量检测工作由政府买单,具体可由省(自治区)、州、县(市)按比例划拨支付。
第三、建立质监卫生联动机制
医学计量管理工作不仅是质监部门的事,还与卫生部门紧密相关,所以质监、卫生两部门应有效沟通,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机制。可以成立一个由质监部门、卫生部门组成的医学计量协会,组织协调医学计量工作。质监部门保障医疗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卫生部门保证医疗工作者的上岗资格和业务水平,每年由质监卫生两部门联合执法,负责对医疗机构的医学计量工作进行检查,以保证此项工作达到满意的性能要求,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高质量服务,为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医学计量管理还有待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医学计量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完善,计量保证体系的高效运转,医学计量管理工作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唐立源. 医用仪器计量的重要性[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1):192-194.
[2]魏薇,刘剑,韩志成.技术监督和医政部门在大型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分工与合作[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1):190-191.
论文作者:刘明珠,李金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医学论文; 医院论文; 计量器具论文; 工作论文; 质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医疗论文; 《电力设备》2015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