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本主义思想史的启示--严复人文思想研究_严复论文

近代中国人本主义思想史的启示--严复人文思想研究_严复论文

中国近代人学思想史上的启明星——严复人学思想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学论文,思想论文,启明星论文,史上论文,中国近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严复的人学思想是中国近代人学思想史上的启明星。他将进化论作为理论根据,具体地研究中国人当时的存在状态与解放问题,开了中国近代人学思想的先河。

一、进化论:人学思想的先河

研究严复的人学思想,首先面对的是一个进化论问题。如果中国古代人学思想的基础是“天道性命”,严复人学思想取而代之的则是进化论。进化论为什么会进入当时的中国学术界,而且还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主要是中华民族当时面临着“自强保种”的生死存亡问题,“适者生存”对中华民族来说是血淋淋的事实。中国近代人学思想的出现需要新的理论,呼唤新的理论,进化论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便成为了严复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的人学思想也为中国近代人学思想的形成开了先河。

(一)开近代人学基础研究的先河。进化论在整体上是不科学的,但它所包括的“竞争”、“争斗”、“生存”等思想,对面临亡种亡国的民族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针。平心而论,这种“弱肉强食”的理论,除开劣等民族应被淘汰的反动性外,它的所谓斗争、变化、发展则具有合理性,当时中华民族的存在状态也需要这样的理论。严复留学英国接触到了这种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深深地刺激了这个青年。严复认为:“物竞天择”规律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对人类也是适用的,“所谓争自存者,谓民物之于世也,樊然并生,同享天地自然之利。与接为构,民民物物,各争有以自存。其始也,种与种争,及其成群成国,则群与群争,国与国争。而弱者当为强肉,愚者当为智役焉。”(注:《原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页。)严复把进化论视为普遍规律的同时,也就把进化论引进了他的人学思想之中。他在翻译、介绍进化论的过程中同时就是在构建自己的人学思想。他把人视为“动物之一类”时,进化论也就成为了他的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开近代人学概念研究的先河。什么是人学?严复认为:“故非为天地人三学,则无以尽事理之悠久博大与蕃变也,而三者之中,则人学为尤急切,何则?所谓群者,固积人而成者也。”“故人学者,群学入德之门也。人学又析而为二焉:曰生学,曰心学。生学者,论人类长养孳乳之大法也。心学者,言斯民知行感应之秘机也。”(注:《原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页。)这“三学”,之中人学更为“急切”,即更为重要。可见严复首先是一个人学思想家,是构建了人学思想才成为启蒙思想家的。严复认为人的存在由两部分组成,即生命有机体和精神组成。他后来进一步解释为:“乃至群学,则有其尤切者,自民质言之,则生理也;自民彝言之,则心灵也”(注:(《群学肆言》译余赘语),《严复集》第1册,第125页。)这种对人学概念的界定,对人学研究内容的规定,虽然不能说就完全准确,事实上他后来的论述也超出了这些界定与规定。但他把人学概括为“群者”(社会)的构成与个体(“积人”)的关系;规定人学研究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开始;指出人学研究生学、心学的内容等,是构建了一个新的人学思想体系。他在中国近代人学思想史中,不仅从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学这个概念,而且首先是以科学为基础进行人学研究,这就开了中国近代人学概念研究的先河。

(三)开近代人学平等思想研究的先河。平等是人权问题,也是人学中的重要内容。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人民的权力是天赋的,是不可转让、不可侵犯、不可分割的,人生来都是平等而不存在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如果国君违背了民意就应该被推翻。严复从这些思想中受到启迪,他在《辟韩》一文开头就说:“往者吾读韩子《原道》之篇,未尝不恨其于道于治浅也。”(注:《辟韩》,《严复集》第1册,第32页。)他接受“天赋人权”观念,并根据进化论对道统说进行批判,提出君主与人民本于“通功易事”的原则,即平等原则。古代没有君民之分,人人平等。君主的权力是来自人民,“有其相欺,有其相夺,有其强梗,有其患害,而民既为是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与凡相生相养之事矣,今又使之操其刑焉以锄,主其斗斛、权衡焉以信,造为城郭,甲兵焉以守,则其势不能。于是通功易事,择其公且贤者,立而为之君。”(注:《辟韩》,《严复集》第1册,第34页。)没有“民”就没有“君”,“君不能为民锄其强梗,防其患害则废。”(注:《辟韩》,《严复集》第1册,第33页。)严复提倡“主权在民”,“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注:《辟韩》,《严复集》第1册,第36页。)严复用“天赋人权”说批判“道统”说,但也没有照搬“天赋人权”说,而是根据进化论的思想,探索人的发展过程并批判“天赋人权”说。严复认为“天赋人权”是人道的内容,讲“人权”就是讲人的平等。如果将严复的这些思想放在他的人学思想中,这就不仅是利用卢梭的“天赋人权”说批判了封建主义,而是在进化论的基础上张扬了人性的内容。在批判中国古代道统说中提倡人的平等,从而拓展了人性研究的范围,这就开了中国近代人学研究平等思想的先河。

(四)开近代人学个体自由研究的先河。在严复的时代,呼唤自由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首先将个体自由的曙光投射到中国近代人学天幕上的是严复。在西方人学思想中,自由主义肯定个体自由的先天性存在,然而在中国人学思想中则是被否定的。严复说:“中文自由,常含放诞、恣睢、无忌惮诸劣义。然此自是后起附属之诂,与初义无涉。初义但云不为外物拘牵而已,无胜义亦无劣义也”(注:(《群己权界论》译凡列),《严复集》第1册,第132,134页。)。他认为这两种自由观都不符合人的实际存在,自由只是自主而无挂碍问题。自由是人的存在,是在进化中形成的。严复认为人要有自己的自由还要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自入群而后,我自由者人亦自由,……而必以他人之自由为界。”(注:(《群己权界论》译凡列),《严复集》第1册,第132,134页。)有他人之自由才有自己的自由。他还认为所谓自由,首先是有言论自由。“须知言论自由,只是平实地说实话求真理,一不为古人所欺,二不为权势所屈而已,使理真事实,虽出之仇敌,不可废也;使理廖事巫,虽以君父,不可从也,此之谓自由。”(注:(《群己权界论》译凡列),《严复集》第1册,第132,134页。)没有言论自由就没有其他自由可言。严复是从进化论深厚的理论根据中开发出个体自由价值,而不是抽象的肯定“自由者,惟个人之所欲为。”(注:《政治讲义》、《严复集》第5册,第1279页。)在严复的人学思想中,个体自由不仅有了进化论上的根据,而且还成为了人道的内容,即所谓“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也。(注:《论世变之亟》,《严复集》第1册,第3页。)他从进化论中引伸出个体自由的价值,又使个体自由价值在人自己的发展中成为人内在的存在,这就开了中国近代人学研究个体自由的先河。

(五)开近代人学民族素质研究的先河。一个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生存下来,生理、心理素质非常重要,优胜劣败,只有“自强”才能“保种”。严复对“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焉。”(注:《译天演论自序》,《严复集》第5册,第1321页。)就在于“大宇之内,质力相推,非质无以见力,非力无以呈质。”(注:《译天演论自序》,《严复集》第5册,第1320页。)人是宇宙中进化的一种,“人为天演中一境,且演且进,来者方将。而教宗传士之说,必不可信。”(注:《译天演论自序》,《严复集》第5册,第1325页。)人包括在“大宇之内”,就必然要遵循宇宙的普遍规律。“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注:《译天演论自序》,《严复集》第5册,第1324页。)“物竞天择”的核心是“质力相推”,“有生之类”更为显著,这就更加要提高民族生理、心理素质。“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注:《附: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18页。)“血气体力”、“聪明智虑”、“德行仁义”可以说是素质构成的三个要素,只有这三个方面强大了才能去竞争。“人欲图存,必用其才力心思,以与是妨生者为斗。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胜者非也,智德力三者皆大是耳。”(注:《天演论导言十五·最旨》,《严复集》第5册,第1351页。)这“智德力”也就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严复根据“质力相推”才能使“大宇之内”的事物得到发展这一规律,认识到要“保种”就必须提高民族的素质,这就开了中国近代人学研究民族素质的先河。

严复人学思想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民族的素质。他以“反动”的进化论为基础,但并没有使中国近代人学思想走向反动,反而从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平等思想、个体自由、民族素质等方面开了中国近代人学思想的先河。正是严复以进化论为基础的人学思想的形成,中国人学思想才从“性与天道”的理论框架中走出来,从而有了近代人学思想的新的源头。甚至中国近代的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都没有脱离严复人学思想这一源头。严复是中国近代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的开拓者。他认为:“盖自生理学而言之,则有生之分功。天之生必体有最郑重最分明之天职,日继续种类,无使灭绝。其经最多数医学家之考验,知男女及岁而不婚娶者,其精神动作往往不快,至成大病者有之,然则反天性、违自然之大罚也。”(注:《天演进化论》,《严复集》第2册,第312页。)这就是体质人类学的问题。他翻译的《群学肄言》、《社会通诠》等,又何尝不是文化人类学的问题。总之,严复的人学思想从多方面开了中国近代人学思想的先河,近代人学思想的主要问题都是从他这里流出的。

二、新民说:人学思想体系的构建

严复认识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落后,最主要的是人自己的问题,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振兴也主要在于人,因此他要构建一种新民说。他说:“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是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注:《原强》,《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14页。)“民智、民力、民德”是“其本”的内容。严复提出的血气体力、聪明智虑、德行仁义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正是文化心理结构系统的构成。

在严复的整个人学思想体系中:民力——血气体力是生物性的内容;民智——聪明智虑是历史性的内容;民德——德行仁义是社会性的内容。他说:“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注:《附: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27页。)这“三端”是文化心理结构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对严复的研究只是将这“三民”作为政治思想来研究,从来没有把“三民”首先作为人学内容来研究,更没有将“三民”视为文化心理结构的构成因素。

严复的人学思想体系中,人的存在已经包括了四个层次:

(一)“鼓民力”、血气体力之强,提高民族的生理素质。人之为人首先有一个生理的存在,严复称之为“民力”,包括体力、体能、欲望等。在严复的人学思想中,“民力”属于本能无意识系统的内容。所谓本能无意识是指生理、心理存在的非理性现象。手足体力是本能无意识系统的存在基础。“手足体力”的发展是身体素质的发展,“鼓民力”即培养人民强壮的身体。在严复的时代,中国人积贫积弱,偷生畏法,长期的“柔让之教”造成了“病夫”似的身心状态。严复认识到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相关,“莫不知形神相资,志气相动,有最胜之精神而后有最胜之智略。”“凡所以练民筋骸,鼓民血气者也。”(注:《附: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27页。)没有强壮的体魄,就没有坚强的毅力。中华民族要“自强保种”,就必须要有强壮的体魄。但中国古代人学思想中对本能无意识是否定的,“存理灭欲”就是他的集中体现。严复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在否定天赋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提出本能的内容是“背苦趋乐”,认为只有承认“背苦趋乐”才能发展本能无意识,才能达到血气体力之强而提高民族的生理素质。

(二)“开民智”、聪明智虑之强,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人之为人的过程是文化造就人的过程。人是历史的存在,就在于文化传统内化、积淀为人的存在,从而形成了一个文化无意识系统。文化无意识即文化成为人的本能性存在。中国文化传统内容的心理积淀,使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化无意识得以形成。“盖欲救当前之弊,其事存于人心风俗之间”。(注:《附: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25页。)“人心风俗”对心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其时之风俗人心与其法之宜不宜而已矣。”(注:《附: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26页。)人心风俗则是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文化传统内容在人之为人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为一种心理内容,即人格学家们说的集体潜意识。严复说:“今者幸此四端,久为吾国先民所倡导,流传久远”,“诚宜视忠孝节义四者为中华民族之特性。而即以此为立国之精神。导扬渐渍,务使深入人心,常成习惯。”(注:《导扬中华民国立国精神议》,《严复集》,第2册,第344页。)“深入人心,常成习惯”就是文化的本能化,从而形成“文化无意识。”(注:黄正泉著:《心理文化现象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49页。)一个民族的文化无意识内容一经形成,必然会成为一种社会心态,一种心理定势而到处起作用,“无所立事,则亦已矣;苟有所立,必有异类横亘其间,久久遂成不返之势。”(注:《与张元济书九》,《严复集》第3册,第539页。)中华民族的文化无意识相对而言是较为落后的,传统教育只关心与人生伦理相关的知识、不为功名不读书,其结果是破坏人材。严复大声疾呼要开民智,要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的本能化是难于变化的,“故其入于吾民之心脑者最深而坚,非有大力之震憾与甚久之渐摩,无由变化也。”(注:《主客平议》,《严复集》第1册,第120页。)但他还是要下“大力”改变它,如极力提倡废除八股、开民智等,就是要使中华民族达到聪明智虑之强,从而才能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

(三)“新民德”、德行仁义之强,提高民族的道德素质。人之为人离不开社会性的内容,在严复的人学思想中,社会性内容就是“民德”。严复的“新民德”不是在传统的道德框架中提高传统的伦理道德,而是运用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观念,培养一种新的德行仁义。他认为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形成了一种“道德专制”,即没有民主、自由、平等可言,因此要“新民德”。“新民德之事,尤为三者之最难。”(注:《附: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30页。)这是因为“民德”既是民族文化心理深层次的内容,又关系到封建专制制度问题。严复认为平等是“新民德”的前提,“平等义明,故其民知自重而有所劝于为善。”(注:《附: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30页。)而且“新民德”还与爱国之心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西方人享有平等的权力,也就感到了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便有自觉的爱国心。爱国之心则是社会性的内容,同时也成为了人性的内容。他对专制主义的批判与民主政治的向往,是他提倡的“德行仁义之强”的前提条件。“德行仁义”与他的“民权”说又是一致的,如他指出立宪决不是徒有虚名,“所谓立宪,不止有恒久之法度已也,将必有其民权与君权,分立并用焉。”“使法立矣,而其循在或然或不然之数,是则专制之尤者耳。”(注:(《法意》按语),《严复集》第4册,第940页。)他主张按西方国家建立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来建立中国的民主政治。他认为“国之所以常处于安,民之所以常免于暴者,亦恃制而已,非恃其人之仁也。恃其欲为不仁而不可得也。权在我者也。使彼而能吾仁,即亦可以吾不仁,权者彼者也,在我者,自由之民也;在彼者,所胜之民也。必在我,无在彼,此之谓民权。”(注:(《法意》按语),《严复集》第4册,第972页。)他讲的“民权”的内容与传统的“仁”的内容相一致,而“仁”在他这里又衍化为一种民主政治。总之,他的“新民德”就是要使人从传统的道德专制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新的“德行仁义”的发展,必然要提高民族的道德素质。

(四)“积意成我”、人自己创造自己,提高内在自我意识的价值。严复在“三民”说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内容,这就是内在自我意识层次。所谓内在的自我意识,作为人之为人的存在,表现为人有内在的稳定的永恒的追求,有不变的性灵、性格或称独立的人格,在人学中也就是自我内在意识的构成。在严复的人学思想中,对这个层次的存在实际上已有明确的表述,他说“吾生终始,一‘意’境耳。积‘意’成我,‘意’自在,故我自在。非我可妄,我不可妄,此所谓真我者也(注:《天演论·论九·真幻》,《严复集》第5册,第1376页。)。“积意成我”的“意”是内在的生命意识,有了这种内在的生命意识人就有自己创造自己的潜能。他说:“造物立其一本,以大力运之,而万类之所以底于如是者,咸其自己而已,无所谓创造者也。”(注:《天演论上·导言·察变》,《严复集》第5册,第1325页。)人是自己创造自己,为什么能够自己创造自己,是因为人有内在的自我意识支配能创造出一个文化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文化使人成为了人。严复说:“生学之理,舍自营无以为存。……开明自营”(注:《天演论·论十六·群治》,《严复集》第5册,第1395页。)。这“开明自营”是“为我”的内容,是“为我”性的利己的存在,而“为我”就是内在自我意识的体现。“盖人之生也,成于形气,而志虑帅之。”“圣贤人者,其功夫无他,质而言之,能以志虑驭其形气,使循理已耳。”(注:(《法意》按语),《严复集》第4册,第1019页。)人的生理由“形气”构成,而“志虑”支配“形气”。“志虑”在严复的人学中是“心学”的内容,是“积意成我”的“我”的功能。“积意成我”形成了人的一个层次系统,这个层次是人内在的生命意识构成。在严复入学思想中,人有这个层次的存在,人才自己创造了自己,从而也就提高了人内在的生命价值。

严复的整个人学思想分散的存在于他的大量的译著之中,他独具特色的“天演哲学”实际上是研究人的哲学。他的人学思想体系和中国古代人学思想相比较,既没有那些抽象的论证,又更接近人的存在;既有科学思想为基础,又更有西方人学思想为参照。他提出的“民力”、“民智”、“民德”、“积意”这四个层次系统,构成了一个人性结构图式。

三、不可废:人学思想的困境

启明星只有在没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它的光辉。严复的人学思想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和《救亡决论》诸篇中簇拥而出,在《天演论》翻译出版之时趋于成熟。严复的人学思想以进化论为基础对古代人学进行了批判,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体系,但严复到了晚年却提出古代的东西“不可废”,从而陷入无法超越的困境之中。虽然这种困境是时代造成的,毕竟也是他的人学思想体系中的内在矛盾。可以说这种困境一开始就是中国近代人学思想的困境,同时也是近代中国人存在的无法避免的困境。

第一是积贫积弱与血气体力、提高生理素质的困境。严复人学思想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民族的生理、心理素质,中华民族当时是积贫积弱,面临亡种亡国的危险。严复认为吸食鸦片和女子缠足两件事为害最大,但是严复的人学思想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他大声疾呼适者生存,其结果是中华民族的素质没有因严复的人学思想的呼唤而发展起来,连年灾荒,外敌入侵,内战不断,民不聊生,使中华民族更加陷入贫弱之中。正是这样一种历史的事实,对他晚年思想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他首先就在“鼓民力”层面上,陷入了积贫积弱与血气体力提高生理素质的困境之中。

第二是愚昧无智与聪明智虑、提高文化素质的困境。严复在他的人学思想形成过程中,曾呼吁要开民智,要下大力改变“民智已卑”的状况。他在进化论的基础上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认识到“开民智”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前提。但是严复的人学思想并没有“开民智”,即无力改变“民智已卑”的状况,再加之西方社会现实对他的刺激,使他倒向了他曾经是那样尖锐否定的东西上面。他在1906年发表的长篇演讲《政治讲义》中,提出“人之合群,无间草昧文明,其中常有一伦,必不可废。此伦维何?君臣是也。”(注:《政治讲义》,《严复集》第5册,第1252页。)既要“开民智”而又“必不可废”,那么怎么开呢!“查政治一学,最为吾国士大夫所习闻”。“然则诸公今日,更何必舍其家鸡,而更求野鹜乎!”(注:《政治讲义》,《严复集》第5册,第1242页。)既然只是守旧而不学习(更求)新东西,“开民智”的内容又是什么呢?民智未开要“开民智”,然而“不可废”、不能“舍其家鸡”,怎么能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怎么能改变思维定势。这就在“开民智”的层面上,陷入了愚昧无智与聪明智虑提高文化素质的困境之中。

第三是德行仁义与“无一可背”、提高道德素质的困境。严复曾经认为自秦以降,人民的社会地位极不平等,已经形成了一种“道德专制”。他曾经十分向往民主政治,热切盼望自由、平等,要“新民德”,提出新的德行仁义等。但他在1906年发表的《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一文中,已经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已经不同于自己“大公主人”时期的人学思想了。他说:“夫人类之力求进步固也,而颠阶瞀乱,乃即在此为进之时,其进弥骤,其涂弥险,新者未得,旧者已亡,伥伥无归,或以灭绝。”(注:《政治讲义》,《严复集》第5册,第1242页。)这不仅仅是责难革命党人,而与他在进化论基础上提出“新民德”、批判传统的道德至上相矛盾,他已经倒向了传统的道德至上与孔孟救国之中。这就在“新民德”层面上,陷入了德行仁义与“无一可背”提高道德素质的困境之中。

第四是“惟与以自由”与“非小己自由”、提高自我价值的困境。严复认为只有“意”才是真实的存在。“意”的内容是什么?在他的人学思想体系中,“意”是“故我自在”,即一种“为我”性的存在。严复的人学思想以进化论为基础确立了个体自由的价值,所以自我意识的本性就是自由。但严复的人学思想,在这里也是否定了自己曾经强烈肯定的东西,他说“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注:(《法意》按语),《严复集》第4册,第981页。)这里已经完全不同于他以前说的“惟与以自由,而天择为用”,提高自我价值的思想,而是地地道道否认了个体自由。他反复申言,“故前者妄言,谓小己自由,非今日之所急……为自存之至计也。”(注:(《法意》按语),《严复集》第4册,第985页。)没有个体的自由,何来“国群自由”。个体自由价值在这里被消解了,“志虑帅之”成为了“槁木死灰”,提高个体内在自我价值被“非小己自由”所否定。他这就在内在自我意识层面上,陷入了“惟与以自由”与“非小己自由”提高自我价值的困境之中。

标签:;  ;  ;  ;  ;  ;  ;  

近代中国人本主义思想史的启示--严复人文思想研究_严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