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祥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 要】目的:探讨短效硝苯地平致严重不良反应。方法:在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在本院的所有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29~78岁之间的所有实验人数中进行试验。结果:短效硝苯地平对于治疗疾病有重要的应用,但是不可忽视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当确认因硝苯地平诱发严重不良反应后,患者应当即停药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症状即可得到有效缓解,本组研究还发现,位于ADR累及系统前5位的分别为心血管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
【关键词】硝苯地平 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243-01
硝苯地平有短效与长效之分,短效硝苯地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致使很多不良反应,例如口服或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可能诱发消化系统、外围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等系统的严重损坏,另外还可能致使心脑血管的损害问题,当患者服用了短效硝苯地平之后,当确认因硝苯地平诱发严重不良反应后,患者应当即停药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症状即可得到有效缓解。为了进一步研究短期硝苯地平对于患者的不良反应,本文特对众多案例进行重点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所谓的高血压急症是指在数小时或者数天内血压严重升高,舒张压>130 mm Hg,或收缩压>200 mm Hg,在血压超出正常范围的同时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头脑、肾脏、视网膜、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在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在本院的所有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29~78岁之间的所有实验人数中。舒张压115~135 mm Hg或收缩压185~250 mm Hg,并合并伴随症状,如头昏、呕吐、眩晕、一过性晕厥等。而中老年人降压治疗应遵循的原则是降低总外周阻力,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预防或逆转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靶器官的重塑,而对电解质及其他危险因素无不良影响。
1.2方法
绝对卧床并且停用其他降压药物,在给定药量的前提下,进行正常的血压测定:安静状态下测定平卧位血压,右上臂测量。同时观测记录症状、心率、心律变化,并进行心电监护。碾碎舌下含服短效硝苯地平10~20 mg,每半个小时进行一次测量,2小时重复给药,剂量5mg。直到血压下降至收缩压180 mm Hg左右,舒张压110 mm Hg左右,48 h内逐渐下降至收缩压160~180 mm Hg左右,舒张压100 mm Hg左右。在此期间惊醒不间断监护以及症状记录。
1.3疗效判定标准
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急症患者都适合使用短效硝苯地平急救,使用该药一定要掌握合适剂量,以免发生一过性低血压,或血压波动过大,而损害靶器官。在使用前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询问,明确其是否存在过敏史,一旦治疗后发现ADR,则应当即刻停药并采取抗过敏治疗。高血压急症的发生在高血压患者中比较常见,如不及时降压处理,容易发生重要器官组织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甚至猝死。硝苯地平使血管扩张,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加,肾素活性增高、充血、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上述不良反应主要见于短作用制剂,其交感激活作用对冠心病事件的预防不利,因此不宜作为长期治疗药物应用。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数以x-± s表示,两者之间比较用t检验。
2结果
用药前后血压对比
尽管短效硝苯地平出现了众多不良反应,但是依旧不能忽视其重要的疗效。对高血压患者服用硝苯地平后,发现疑似ADR时即刻对患者进行血糖、血压、心电图等检查症状较轻停药观察后,改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有部分临床医师认为采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较好,主要是因为这种方法起效较快,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该药物的治疗方式。低血压者给予生理盐水、多巴胺及羟乙基淀粉快速补液,待其血压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后转心脑血管科改用其他药物治疗7例(62%),所有患者治疗一个月内出院;未再发生ADR的患者有 4例(31%);由于全身肌肉出现不自主颤动,停止使用硝苯地平4 h后依然未见缓解,给予10%葡萄糖酸钙15m L静脉推射,20min后症状消失,随后改用其他降压药物治疗2例(8%)。为了进一步强化临床用药合理性,应禁止对高血压急症与假急症患者使用短效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治疗,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更快的进行康复。
3讨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适用于较轻型高血压,而对于很多较重的高血压或对硝苯地平不敏感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单一药物治疗并不能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单一药物剂量的增加伴随不良反应的加大,往往使患者难于耐受。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发表一项声明:警告要慎用短效硝苯地平,大剂量使用尤其要慎重。还有相关研究结果:服用钙拮抗剂比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性要大。另有两项研究(国家老年研究所Phaor等对短效钙拮抗剂进行的观察性研究,以及MIDAS对伊拉地平的研究)结果也对钙拮抗剂不利。相关学者专家也进行了一些列研究,结果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硝苯地平与各受体阻滞剂相比,引起死亡的危险明显增加;与地尔硫罩相比死亡危险增加不明显;而与维拉帕米相比危险不增加。另一项尚未发表的对450名患者的MIDSA研究表明,与利尿剂组相比较,伊拉地平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一旦确诊因硝苯地平诱发严重不良反应后,应当即停药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在经过一系列的实验以及论证过程中发现,将依那普利与硝苯地联合应用,两者均可降低肪动脉和主动脉压力,合用可增加疗效,并减少各自的不良反应,用药品种少,药物顺从性好,对心电图、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均无影响,是理想的组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治疗高血压的联合方法。
硝苯地平属于第一代二氢砒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很多时候也叫做心痛定、利心平、硝苯啶,广泛出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为了避免短效硝苯地平对我们的生活进行进一步的伤害,医院应该进一步强化临床用药合理性,舌下含服给药应当从小剂量开始,在使用后1 h内应当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应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应禁止对高血压急症与假急症患者使用短效硝苯地平舌下含服治疗,只有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及药物适应症,才能发挥临床治疗的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 厉世培.硝苯地平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0:38-39.
[2] 黄余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3):96-98.
论文作者:姜玉祥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硝苯地平论文; 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急症论文; 血压论文; 症状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