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径技术教学、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应注意论文,田径论文,几个问题论文,过程中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田径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多项运动,种类繁多,包括跑、跳、投以及全能运动等项目,而且各类项目的特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教师应按各项技术的结构,选择适宜的教学、训练方法,来加快掌握技术的过程,使我们的教学训练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田径技术 教学 训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田径技术教学、训练也从经验教学时代走向科学时代。
田径技术教学包含了多门科学内容,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解剖、力学、生化等。教师、教练应根据多门科学的原理在教学、训练时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巧妙的传授给学生。此外在田径技术教学、训练过程中还有其特殊情况,如学习技术时有男、女性别、年龄的差别,还有身高、体重、身体能力、爱好、特长等;动作的本身又有快速、力量、灵巧、柔韧等不同要求;技术的结构有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旋转、地上动作、空中动作等。由于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技术时有可能构成一种心理、生理等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再加上技术动作构成的方向、用力的时间、大小、快慢等复杂迅速的变化,使我们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就更加困难。为了正确的发挥有利因素,提高学习效果,迅速掌握技术,本文拟就田径技术教学、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1 建立正确技术概念和掌握正确的技术
在建立正确技术概念之前应该明确什么是正确技术。正确技术就是理想的技术,这种技术是所有的运动员都想达到的,但只有很少人达到过。它是运用现有的科学计算出来的设想,也是把优秀运动员的优点集中起来,经过科学的分析、描述树立的模式。由于运动员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如身高、体重、体型、素质水平、学习的能力、协调能力等),最后掌握技术的结果也必然各异,就是世界冠军获得者,虽然在技术掌握上有他自己的特点,但也不是尽善尽美,完美无缺。因此,掌握正确的特点,但也是按模式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扬长而避短,使技术掌握的更好。所以学习技术过程中,不能强调条件不足的一面,更不能因某些条件而掩盖应该掌握而没有掌握的技术。
综上所述,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和掌握正确技术必备的条件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反复多次的重复练习;技术动作掌握到一定水平,对技术概念又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2 感觉训练
所谓感觉训练就是运动员做技术练习时(包括一般和专项),对动作过程的感觉能力,这种感觉能力使运动员自己对所做动作的正确程序有正确的感觉。可以感觉到自己所做动作错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给以内部反馈,使动作分化更精确。因此,感觉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训练的一个重要任务。
教师和教练在练习前先提示运动员想好技术结构,接着进行技术练习,练习后进行回忆感知比较,最后和教师、教练的反馈信息相比较。起初,这种比较的结果往往有很大差距,教师和教练应及时不断地帮助分析,使运动员逐步把自己所做动作能全部描述出来与技术要领所要求的进行对照比较,建立起正确的感觉能力。
田径运动员正确的时间感觉是要综合很多条件,如准备活动情况、兴奋程度、场地、季节、气候(温度、风向)等,更主要的是练习经验(包括跑速、节奏、呼吸)。不同的田径项目也有不同的特点,投掷、跳跃、短跑与中跑都不一样。这种感觉能力的正确程度都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正常和更好的发挥,也说明感觉的训练是必要的。
3 处理技术停滞
什么叫技术停滞?一般的解释是按训练计划进行训练一段时间达到一定水平后,技术水平长时间不提高,完不成应达到的技术水平、成绩。在田径项目的当中判断技术的停滞是比较容易的。球类或球队因无严格的判断标准,因此判断技术停滞较难。技术停滞的原因很多,如过度训练,长时间的技术错误,身体素质不够,受伤,意志薄弱和教练的关系不好等。有些项目的运动员或队技术停滞时间较短,1—2周就过去(人们还没有觉察就过去的也有),有的项目或队几年的技术停滞也是有的。解决技术停滞首先了解清楚产生技术停滞的原因,而后采用对症下药的方法。如过度训练,可根据疲劳程度、产生疲劳的训练内容,采用相应的解除方法。一般疲劳可以减量,减强度,减少训练时间、次数,也可采用按摩、药物等方法;如果是精神疲劳,要采用解除精神疲劳的手段,可以停止全部训练,用散步、游园、看戏、转换精神负担的手段。如果是身体素质水平低产生的技术停滞,可以研究在训练计划中增加素质训练比重,使素质水平提高。
因受伤使技术停滞,则要看伤的原因和部位,若是技术用力的关键部位,又是在比赛时受伤,就要在伤好后加强受伤部位的训练,在养伤时,一要参加必要的活动,使机体能保持不衰;二要控制体重,不使机体负担有变;三要注意不使受伤处再受伤。
4 重视念动训练(意念)
这个训练手段,很多国家的教练都很重视,并进行了各种试验,试验证明念动训练有一定的训练效果。因此有的教练把它做为正常训练的补充,每天一次,收到了有利的效果。念动训练是使头脑集中积极想象训练时的主要技术动作和技术难关,并回忆自己掌握技术情况,念动时虽然机体没有活动,但通过系统的回忆对比,使大脑留下一个正确的技术概念,从而对肌肉发出冲动。
5 技术的转移
学习技术和技术训练本身总是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
所谓的积极影响是在练习时采用的练习步骤、分解和专门练习都对主要技术有促进作用,可以出现积极的效应。如掷铁饼技术对旋转掷铅球技术就有积极的效应,同时是前摄效应。消极影响是在练习时采用的步骤、方法、手段对技术产生消极的影响,如先学蹲踞式跳远接着学挺身式跳远,由于两人动作在空中肌肉用力方向不同,伸屈不同,神经反射方向也不同,它就起着两个动作互相影响的后摄效应。
在连续不断的动作练习中,动作衔接之间有的彼此互相干扰,也产生消极作用。所以训练前对训练内容、采用的练习手段要进行分析,了解其规律,避免出现消极影响。在一次课中最好不出现或者少出现消极影响的新技术。
6 技术错误纠正
体育教学、训练出现技术错误是经常的,原因很多。如对技术的错误理解和想象、外界的干扰、运动能力差、害怕、气候、器材等。在教学训练中为了少出错误,教师、教练首先应细致的了解学生情况;第二对教材内容有较深的体会,既清楚所教动作的重点、难点,也清楚最易产生错误的环节在哪里;第三让学生知道技术的重点、难点对技术主要环节不断指示和不断改进;第四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减轻条件、难度的手段,使其掌握技术结构,体会肌肉的感觉,然后逐渐的加大难度;第五如出现错误,要先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采用逐一解决的办法,减小重量、难度等,如投掷轻投掷器械,跨栏降栏高,跳高降高度等。
7 技术教学、训练内容的顺序安排
7.1 技术练习。一个周期、一个单元或一次教学课的开始, 学生、运动员精力充沛、兴奋性高对技术掌握、改进技术、提高技术的效果好,所以应该集中精力进行技术教学和训练。
7.2 速度力量和最大力量的练习。在没有新技术的教学、 训练课中,速度和速度力量的内容就应安排在前面进行。因为速度需要充沛的精力,它本身也含有复杂的技能。
7.3 无氧耐力——速度耐力、力量耐力。速度和速度耐力、 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等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如对甲运动员是速度训练,同样大小的量对乙可能就是速度耐力训练,所以要视人而异。在训练计划上表现出来的可能不甚明确,因之有人混合运用。
7.4 有氧耐力。在教学训练课中, 应把有氧耐力安排在技术练习和速度力量练习的后边进行,但是耐力和速度是有消极影响的,应该注意。
根据以上七个方面所述,在技术教学、训练中,人、环境、空间、顺序先后,无不对它产生影响,为了使技术教学、训练达到预期目的,课前考虑这些内容,会使体育课获得更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 1996—07—24)
标签:田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