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礼泉论文,佛教论文,造像论文,遗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6年西北民航局在西安市西郊沣镐西路以南、劳动南路以西、原西安民航机场的北侧基建时,发现一唐代的大灰坑及废井,出土了大量石刻造像及其残块。结合这一情况,回顾1982年空38团和87130 部队在附近基建时也曾出土过百余件善业泥造像的残块,经研究考证,这里应属唐代礼泉寺遗址的范围。因此,这批石刻造像及善业泥造像,应属于礼泉寺的遗物。经修复、整理,现择要报告如下:
一、遗物
(一)石刻造像
礼泉寺遗址出土的石刻造像,其时代上自北魏中期,下至隋唐时期。其种类很多,有圆雕的佛像、菩萨像,也有浮雕的造像碑、造像龛。从石料方面看,有白石、青石,也有砂岩石。
1.方石塔佛龛造像(封三,左上)北魏 3gs 167
高44厘米。石塔重檐,有塔基、塔身。由下而上逐层收分,每层均四面开龛。现存两层,原可能上有塔刹,现残缺无法确定。此方塔为仿砖木结构,上有仿木构的瓦垄屋檐,下雕有斗拱与人字拱,还有用朱红色彩绘的斗拱。塔基方形,高8、边长25厘米。第一层分为四面, 第一面尖拱形龛内有一佛,高肉髻,身穿袈裟外衣,结跏跌坐于束腰莲花座上,施禅定印,龛外两边各站立一菩萨,菩萨上方各有一飘舞的飞天。第二面为尖拱顶龛,内有一结跏趺坐佛,龛外两边各站一菩萨。第三面为尖拱顶佛龛,内有释迦、多宝二佛,龛外两边各站立一菩萨。第四面为尖拱顶龛,内有一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龛外两边各有一菩萨。第二层第一面雕刻一弥勒二菩萨,弥勒高花冠,宝缯下垂,双手置于胸前,双腿交叉坐,两边各站一菩萨。第二面雕刻着在菩提树下,有一菩萨,右腿置于左腿上,右手支颐,俯首下视,沉浸在冥思苦想之中。第三面在尖拱顶龛内有一弥勒佛,高肉髻,右手施无畏印,双腿交叉坐,龛外各有一菩萨。第四面在尖拱顶龛内雕一佛,高肉髻,着袈裟外衣,施禅定印,结跏趺坐,龛外各有一菩萨。
该塔上层的龛内有两面为弥勒像,一面思维像,一般都在上层,表示弥勒高居“兜率天宫”,思维菩萨高居天阁。这一层可能就是最上层,因此推测,该方塔为二层。
2.攒尖顶石塔佛龛造像(封三,右上;图一,1)北魏 3gs 46
图一 北魏造像
1.攒尖顶石塔佛龛造像 2.砂石佛造像残碑 3.砂石菩萨造像残碑 4.白石坐佛残像
高72、边长45厘米。攒尖顶石塔由宝刹、塔檐、塔身、塔基四部分组成。宝刹顶残缺,塔顶仿木构形制。四面上部各有一斗三升的斗拱。斗拱间刻“千佛”,高肉髻,身着敞领袈裟外衣,内穿缯衹衼,结跏跌坐,后有头光。塔身四面有佛龛,佛龛分尖拱形龛与盝顶形龛,两种龛形眉额均饰火焰纹,两侧有方柱顶立。盝形顶龛内有锯齿纹与菱形纹,下挂帷幕。四面佛龛中,一龛内为一弥勒二胁侍,弥勒高冠,宝缯下垂,颈戴项圈,肩搭披帛,下着长裙,交腿坐于双兽座上。两边胁侍头戴高冠,肩搭披帛,下着裙,站立于莲台上。其余三龛内为一佛二菩萨,佛高肉髻,身穿敞领袈裟外衣,内着缯衹衼,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两边菩萨戴花冠,肩搭披帛,下着长裙,站立于莲台上。塔基为正方形,残损严重,仅少部分供养人与铭文可以辨认。
上述的造像为一佛二菩萨,或一弥勒二菩萨,均面像清瘦,着通肩式大衣,盖在双臂上。雕刻衣纹突起较密。菩萨袒露上身,下着长裙,带有犍陀罗式的风格。
3.砂石千佛造像残碑 北魏 3gs 36
残高47、宽70、厚11厘米。原造像竖长方形,现仅存上半部。中部残存佛龛的上半部,眉额上部刻9尊坐佛。龛内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施说法印,均有残损。龛上有两列坐佛,每列12尊,计24尊。龛左侧有一列4尊坐佛,下有一小方形龛,内刻一佛。从残存的佛像看, 面型清瘦,长颈,内着缯衹衼,外穿褒衣博带式垂领大衣,衣褶刀法较密,颇显厚重。
4.砂石佛造像(图二,1),北朝中期3gs 319
图二 北朝、隋代造像
1.砂石佛造像残碑 2.青石菩萨残像 3、4.青石菩萨头像
残高24、残宽16厘米。该碑残存一浮雕佛,高肉髻,瘦长条型脸,双耳垂肩,细眉小眼,眼睛刻成一条线,鼻直,双唇闭合,颈粗。外着大红色通肩对开襟大衣,领及对襟边沿饰联珠纹,内着袒右胸的缯衹衼。袈裟衣纹在双肩部呈密集的斜线条状,衣纹用粗线条阴刻,内衣的衣纹只在胸腹部刻出二道斜线。双臂下垂,腹部以下残缺。在佛的左肩上方有一条线刻的卷草纹,卷草纹上方是一浅浮雕的飞天,飞天身着无袖条纹长裙,腰束带。该造像主尊面相严肃而呆板,雕刻线条不大流畅,采用直平刀法,属犍陀罗式风格。
5.砂石菩萨造像残碑(图一,3)北魏3gs 310
残高28、残宽20厘米。残存浮雕骑大象的普贤菩萨一尊,头戴花冠,面型清瘦,大耳。身着圆领通肩上衣,衣纹在胸前形成“U”形。 双手重叠贴于胸前,左手在里,右手在外。下着长裙,双腿屈于腹前,跣足坐于大象背上的一圆座上,大象四腿残缺。普贤脑后有圆形头光,头光两侧各有两个头戴花冠、面带微笑的胁侍。碑石右边沿上原有发愿文,现上半截残缺,下半截已漫漶不清。
6.白石坐佛残像(图一,4)北魏 3gs 154
残高72厘米。外着敞领袈裟,内着缯衹衼及裙,裙带在胸前作花结,善跏趺坐于方形须弥座上。座由四层方台组成,由上至下逐层缩小,第一层高6厘米,第二层高5.5厘米,第三层高5厘米, 第四层高16厘米。衣裙覆盖于座上,跣足踏于仰莲花台上。台下有一突起的榫,为固定佛像用。衣纹简洁清晰,质感轻薄,有“曹衣出水”之感。头残失。右臂从肘部向前平抬,似半举,从小臂处断缺。左臂从肘部向前平伸,掌心向上,持佛珠置于左腿膝盖上。原表面涂有红彩与贴金,现已大部脱落。从其造型特点及雕刻技法看,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佛造像相似。
7.砂石佛造像残碑(图一,2)北魏 3gs 38
残高58、宽48、厚15厘米。现存上半部,顶残一角。正面尖拱形佛龛,尖拱眉额上饰鱼鳞纹,两端为凤首与龙首,均回首向上望。龛内为一佛二胁侍菩萨,佛高肉髻,脸型瘦长,身着敞领袈裟大衣,内着缯衹衼,施无畏与愿印,后有舟形头光。两边菩萨高花冠,宝缯下垂,肩搭披帛,下着长裙,一手置于胸前,一手执宝瓶。眉额上方两侧漫漶严重,可辨残留铭文:“清信士莲□妈供养,裨加□供养”,其间雕刻14个供养人头像。龛上雕刻两飞天,身披长飘带,相对起舞,手捧香熏,轻烟飘荡。左右两面雕刻“千佛”,一面现存3尊, 另一面现存2尊,每尊为尖拱顶形龛,龛内佛高肉髻,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
这座造像石刻表现出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和造型能力。拱眉上方变形龙凤,若飞若动,相连回望,姿态不凡。龙是兽中之王,凤为禽中之灵,龙凤呈祥。飞天面庞清瘦,眉目秀美,薄薄的衣裙紧贴身躯,身间长带自然飘动。所雕一佛二菩萨及两侧的坐佛,虽是当时石窟中多见的形式,但雕刻手法精湛,技艺高超。该造像内容丰富,并极富装饰趣味。
8.双凤眉砂石造像碑(封二,右上)北魏 3gs 342
残高41、上宽39、下宽33厘米。该造像碑呈莲花瓣形,浮雕一佛二菩萨。佛高螺髻,面稍长,方颐大耳,额有毫光,面带微笑,身着通肩袈裟,衣纹简洁。双臂稍残,双手心向内,交叉叠于胸前,左手在里,右手在外。腰以下部分残缺。两侧菩萨头戴花冠,面带微笑。身着圆领广袖长裙,衣纹繁密,呈平行排列。均双手合十,面向佛,侧立于两旁。右侧菩萨的右臂及右半边身体残缺。尖拱顶形龛,龛眉由尾部相交的双凤构成,双凤向上回望。花瓣形背光,最外层由一圈连珠纹组成,圈内为蔓草花纹。背光的两侧有两朵莲花与联珠纹装饰。
9.白石观音菩萨残像 北周 3gs 333
头部残失,残高13.5厘米。上身着袒右胸天衣,下着长裙,颈戴项圈,胸佩璎珞,璎珞于腹前交叉,交叉处有一环饰,可惜已残缺。颈后有一团花装饰,团花下垂长瓣形饰物到腰部又有一团花。肩臂间披帛缠绕,冠带下垂至双肩。右臂自肘部平向前伸,手心向外,手执拂尘,右手拇指、食指和拂尘的下部残缺。左臂自肘部向前伸,左肘部及腹部以下残缺。颈部残留一道蚕节纹。菩萨原涂有红色,现已大部脱落。
10.释迦千佛造像残石(封三,左下)北周 3gs 33
残高72、宽44、厚16.5厘米。原为竖长方体,现已残断,仅存上半部,顶上有一突起榫头。正、背面现存坐佛造像8行, 保存最多的一行11尊,最少的5尊。左侧面同样雕刻坐佛一行3尊。坐佛像均在拱形龛内,头梳高肉髻,脸型圆而方,头型较圆。身着敞领袈裟外衣,内穿缯衹衼,结跏趺坐于莲座上。现存右侧面,雕一拱形龛,龛内一佛,螺髻,脸型较圆略方,神态恬静,面容慈祥。身着圆领袈裟外衣,施无畏与印,站立在覆斗形座上。衣纹刻划简洁洗练。从佛脸型较圆略方、面相慈祥、头梳螺髻、雕刻衣纹稀疏看,与太原天龙山石窟造像相似。
11.青石佛头像(封二,左上)北周 3gs 204
高19.5厘米。头顶髻为曲波纹,面部丰满。雕刻刀法圆润、浑厚,层次丰富。面相具有北朝末秀丽的特征,与太原天龙山北齐、北周佛造像相仿。
12.青石佛头像(封二,左下)北朝末期 3gs 131
残高10.5厘米。高发髻,雕饰成如流动的波纹状。面相方中带圆,隆鼻秀目,嘴角深陷,带有一丝含蓄深沉的微笑。其发型从北齐、北周到唐代的佛造像上均能看到。
13.青石菩萨残像(封面)隋 3gs 25
高93厘米。为半身巨像。头戴高花冠,用连珠组成圆形、菱形锦底纹。冠上正中与两旁各饰日月纹,其间饰莲瓣纹圆牌饰。日月下系圆形莲瓣牌饰,牌中心璎穗系一组响铃,同时又系饰珍珠纹锦索带,其间垂莲瓣牌饰与璎穗,在日月间又饰莲瓣纹,下系6个响铃。 冠两侧饰羽翅,其纹饰多样,排列对称,显得华丽庄严。宝缯下飘,双耳垂肩,戴耳环。细眼弯眉,高鼻,嘴角上翘,面带微笑。肩搭披帛,颈戴项圈,项圈的装饰与冠上略同。颈搭璎珞下垂。右臂半举,手握柳条。虽是半身胸像,但冠、肩及胸均雕以精巧细致的饰物及璎珞,显得华丽富贵。此像造型与雕刻技艺特征与龙门石窟的药方洞、宾阳南洞相似,还带有北齐、北周遗风,同时更趋于世俗化。其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尊观音菩萨立像相似。据了解波士顿藏观音菩萨像原是1909年10月西安市出土,这两件造像相似,可能有一定联系。它是隋代造像中的代表作。
14.青石立佛残像 隋代 3gs 150
残高72厘米。身着袈裟外衣,敞领,领带绕胸搭在左肩后。袈裟衣纹线条清楚,质感厚重。头残失,颈中心有一深4、边长2厘米的方孔,当为用以固定头部。右臂从肘处向前平抬,似半举,现从小臂处断缺。左臂从肘部斜向前伸,掌心朝前,拇指向下,其余四指半握,似持物,但已残缺。雕刻呈直刀刀法。
15.青石菩萨残像(图二,2)隋代 3gs 191
残高46厘米。这是一尊残损的菩萨躯体,虽然头部及腿部残缺,但仍不失其艺术魅力。裸露上身,斜披络腋,脐下系着贴体的长裙,腰束带,裙边下翻,边缘密褶整齐。肩搭披帛,披帛由两肩下垂,横于胸腹之间二道,然后下垂至膝部。右边的带子弯向左边,上卷搭至左臂上,再向下垂落;左边的带子弯向右边,上卷搭至右臂上,再向下垂落。宝冠上的飘带下垂至双肩,顺双臂垂落至肘部与披帛重合。颈部残留二道蚕节纹,颈饰带穗的华丽项圈,项圈由联珠、菱形等纹饰组成。辫形穗带自胸前下垂至腹部,有一圆形饰物,圆饰下有二条精致复杂的璎珞,下垂至膝部各向左右分开,弯向后侧再上卷与从后背垂下来的一条饰带连接。另外胸前还佩戴着一条长达膝部的精美华丽的璎珞。右臂从肘部上屈,手执莲蕾,小臂、手、莲枝残缺,仅存莲蕾贴于右肩部。左臂从肘部向前抬伸,手残缺。
该造像装饰华丽,所饰璎珞、项圈雕工精细。腹部稍向前倾,身躯略有扭动,形体优美动人,显示出充沛的生命力,是隋代石造像中的杰作。
16.青石观音菩萨立像(图四)隋代 3gs 309
通体高90厘米。头戴盛饰大、小团花间云纹及平行线条的华丽宝冠,冠带在双耳上方打结后向两侧下飘至双肩。面相丰满秀美,双目微闭,鼻高且直,鼻翼较宽,双唇微合。颈饰带铃的宽带形项圈,双腕戴双条形镯,胸佩由三排小联珠纹、小团花等组成的华丽而精致的璎珞,璎珞自双肩下垂至膝部用一团花串联成环形。裸露上身,斜披络腋。下着贴体长裙,腰系裙带,裙带在腹前挽一花结。肩披红、绿、兰三色彩巾,彩巾由两臂下垂交叉于下腹前,形成“X”形,交叉处有一环状饰物。跣足立于台上,台高4、径20厘米。台底下有一高7厘米的圆柱形榫为固定造像之用。造型比例匀称,体态健美,躯体微屈。左手屈举执拂尘,右臂从肘部向前抬伸,手持净瓶。从造像的表现技法看,线条较为稀疏,下部有稀疏的衣褶,雕刻技法正处在由直平刀法向圆刀刀法的过渡阶段。
据《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载,观音能普度众生脱离苦海,她可以变为33种姿态,以应众生要求,解除各种灾难,因此,观音成为当时信徒们最可信赖的菩萨,各种各样的观音亦应运而生,如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等。在礼泉寺遗址出土的众多造像中,一手执拂尘,一手提净瓶的大小不等的观音形像特别多。
17.青石菩萨头像(图三,上)隋代 3gs 302
图三 隋青石菩萨头像
残高11厘米。头戴华丽宝冠,冠的两侧各有一条串有圆珠的带子自正中大莲花瓣向两侧系至宝缯处,宝缯从脑后两侧向下飘垂。大耳,戴圆形耳饰。面相丰满,直鼻梁,眉细长,眼闭合,人中沟直贯唇尖。宝缯上原涂有红色,现已脱落。
18.青石菩萨头像(图三,下)隋代 3gs 330
残高15厘米。头戴宝冠,冠下(额上)饰穗形纹,宝缯从双耳后飘垂。面型丰满、圆润,耳戴环形耳饰,双眼微睁下视,鼻直且高,人中沟直贯唇尖,嘴角稍上翘,面带微笑。颏下有一折纹,颈部残留一道蚕节纹。方颐,嘴唇饱满,面部肌肉富于弹性,呈现出菩萨慈善、可亲的神态。
19.青石菩萨头像(封二,右下)隋代 3gs 317
残高10厘米。头戴华丽宝冠,冠带在双耳的上方打结,然后向下垂落。头梳高发髻。面相丰圆适中,双眉细长,弯如新月,双目下视,鼻直且高,双唇紧闭,嘴角深陷。颈部正中有一直径5厘米的圆孔, 当为固定头部所需。原涂有红色,现大部脱落。
20.青石菩萨头像(图二,3) 隋代 3gs 308
残高30厘米。头梳高髻,戴花冠,冠的两旁饰有如羽翅的宝缯,由圆圈、联珠及火焰纹组成。冠下(额上)饰卷草纹,正中是一朵大莲花(已残)。冠带在双翅处打结,然后向下垂落。面相稍长而丰满圆润,细弯长眉,眼角细长,眼珠稍鼓,双目微睁下视,脉脉含情。鼻残,人中沟直贯唇尖。耳戴环形耳饰。面部肌肉富于弹性,稍厚的双唇微微闭合,嘴角深陷,面带微笑,神态安祥,如在倾听信徒们的诉说一般。脑后有一边长2.3、深3厘米的方孔,当为固定头光所需。
图四 隋青石观音菩萨立像
21.青石菩萨头像(图二,4) 隋代 3gs 229
残高25.5厘米。头梳高发髻,戴装饰华丽的宝冠。冠的正中有一直径3、深1厘米的圆孔,可能是镶嵌饰物的。圆孔周围有大小不等的三层花瓣,两侧各有一朵长茎盛开的莲花,花朵的后侧各有一串联珠装饰。冠带在双耳上方打结,然后向下垂落。面相丰圆适中,方颐,弯而长的细眉,两眼微睁平视,眼角细长,鼻直,人中沟直贯唇尖,薄唇微闭,嘴角上翘,面带微笑,颈部残留两道蚕节纹。造像原涂有红色,贴金,现已大部脱落。脑后有一边长3、深3.2厘米的方孔,当为固定头光所需。
22.青石立佛残像 隋代 3gs 300
残高19厘米,头残失。上身外着敞领袈裟,质感轻薄,紧贴身体,在胸前形成“U”形衣纹,领带自右肩下垂绕胸前搭于左肩后, 内着缯衹衼。下着羊肠裙,裙紧贴双腿,内着长裤。右臂从肘部前屈,手心朝外,食指弯曲与拇指间夹一莲枝,枝、叶甩于右侧面,其余三指向上伸直。左臂从肘部向前抬伸,手心向上,拇指与食指向下,其余三指稍屈,手提物。原在袈裟及裙上涂有红色,脖领、右胸及手部贴金,现已大部脱落。
23.青石菩萨立像 隋代 3gs 336
残高21.5厘米,头残失。宝冠上的飘带垂落肩两侧,颈饰华丽的项圈,由双排联珠纹组成的璎珞自双肩下垂至腹部呈“X”交叉, 相交处有一莲花连接,莲花下分左右下垂至膝部弯向两侧。上身着天衣,袒右胸,下着羊肠大裙,腰系裙带。裙带自腹部顺璎珞一起下垂,再弯向两侧后。披贴自肩绕臂下垂。左臂下垂,手心向内,手提物,右臂及膝以下残缺。原涂有红色,现已脱落。
24.白石立佛像 隋至初唐 3gs 392
残高32.5厘米,头残失。外着敞领袈裟,领带自右肩下垂绕胸前搭于左肩后,内着缯衹衼,下着羊肠大裙,袒右胸。上部衣、裙线条简洁,下部衣褶繁密。左臂从肘部向前伸,跣足立于一圆台上。圆台下有一高约5厘米的石柱,当为固定佛像用。原涂有红色及贴金, 现已脱落。该造像身体匀称,衣纹呈阶梯状,衣裙紧贴身体,有“曹衣出水”之感。雕刻技法已由直平刀法变为圆刀刀法。
25.青石佛头像(图五,3) 初唐 3gs 190
图五 初唐青石佛头像
高41厘米。螺髻,头后有方形凹孔,可能是按头光用的。面相方中带圆,曲眉丰颐,凤眼微合,人中沟直贯唇尖,抿嘴。颌下刻一道弧线,颈部有蚕节纹。神态宁静、壮严。与敦煌、天龙山、响堂山、龙门等石窟中初唐佛像造型相似。
26.白石立佛残像(图六) 初唐 3gs 180
图六 初唐白石立佛残像
残高18厘米。上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领带自右肩下垂绕胸前搭于左肩再下垂至背后,袒胸(原有贴金,现大部已脱落),下着裙或裤(因残缺,无法辨别)。头残失,颈部有一边长0.8厘米的方孔,残深0.9厘米,当为固定头所需。右臂从肘部前屈,手残缺。左臂从肘部向前平伸(从小臂处残缺)。原涂有红色,现已脱落。该造像衣褶简洁稀疏,身躯壮实,腹部突起。雕刻手法已由直平刀法变为圆刀刀法。
27.青石佛头像(图五,2)初唐 3gs 306
残高22厘米。螺髻,面相丰圆适中,细眉弯如新月,凤眼细长,双目微睁平视,鼻直,人中沟直贯唇尖,双唇微闭,嘴角微翘,面带微笑。下颏与人中沟对直亦有一沟,颏下有一折纹,颈部残留两道蚕节纹。雕刻线条流畅。神态恬静安祥,表情亲切自然,眉目端庄秀美。脑后正中有一边长2.3、深1.8厘米的方孔,当为固定头光之用。
28.青石佛头像(图五,1)初唐 3gs 95
残高37厘米。螺髻,脸型方中带圆,额宽而扁平,眉目端庄,五官秀丽,双眉纤细连鼻梁,两眼微睁平视,鼻梁挺直,唇缘分明,人中沟直通唇尖,微厚的双唇轻轻闭合,嘴角深陷,面带微笑,神态慈祥静穆。颏下刻一道弧线,颈部残留二道蚕节纹。脑后有一边长4.5、深4厘米的方孔,当为固定头光之用。雕工精细,微厚的唇边沿雕刻一条细线,避免了臃肿感,双眉上亦刻出一条细细的弧线,增强了头像的装饰性。从雕刻刀法看,属于由直平刀法向圆刀刀法过渡的阶段。
29.青石佛头像(封底) 初唐 3gs 174
残高22厘米。头梳高螺髻,面相丰圆适中,方颐大耳,双眉弯弯,双目微睁平视,鼻梁立挺,鼻翼较宽,薄薄的双唇微合,嘴角上翘,面带微笑,显示出佛的慈祥与庄严。原有贴金,现已脱落。 脑后有一长3、宽2.5、深2.5厘米的长方形孔,当用于固定头光。雕工精细,双眉是用突起的弧线与阴刻的弧线同时来表现。
30.青石立佛残像 唐代 3gs 320
残高154厘米,头残失。上身外着轻薄贴体的圆领通肩大衣, 领带由右肩下垂经胸前向上甩至左肩后,内着缯衹衼,胸前衣纹形成“U”字形。下着羊肠大裙,衣裙紧贴身体, 有“曹衣出水”之感。脚残,立于莲花座上,座高26厘米。榫方形,榫高15厘米。右臂从肘部平抬向前,手残。左臂亦从肘部平伸向前,手亦残缺。颈部残留二道蚕节纹。衣纹稀疏,用突起的线条表示,处于直平刀法向圆刀刀法过渡阶段。左腕处有一边长4.5、深6厘米的方孔。
31.白石立佛像(封三,右下)唐代 3gs 58
高70厘米。头梳高螺旋髻,面相方圆适中,额宽颐方,细眉凤眼,嘴角上翘,面带微笑。身穿圆领袈裟外衣,内着缯衹衼,跣足立于莲花座上。下有一突起榫。右手半举,手托一物。左手残缺,残断处有孔,可能当时已残,曾进行过修复。形态端庄,刀法娴熟。袈裟衣纹流畅,表现出其固有的质感,充分体现出唐代的造像风格。
32.白石宝相佛座 唐代 3gs 56
高18、边长21厘米。方形座基上有八边形座,座上雕刻莲花瓣,中间有圆形凹臼,座前两侧有一对护法狮子。狮双耳直竖,粗眉巨目,龇牙咧嘴,长鬃披拂,前腿直撑地面,后腿蹲坐,雄劲有力。
33.青石覆莲座 唐代
高25.5、边长77厘米。佛座由一覆莲下接一高25.5厘米的方形台座组成,台前左右两侧各蹲一护法狮子,狮子均前腿直立,头残。覆莲上有一边长25厘米的方孔。
34.青石佛头像(图七,3)盛唐 3gs 173
残高40厘米。头梳螺髻,脸型方圆,前额宽阔,双眉修长,双目微睁平视,鼻梁直挺,上唇较长,人中沟直通唇尖,双唇微合,嘴角上翘,面带微笑。颏下刻一弧线。头后正中有一边长4.5、深7厘米的方孔,当为固定头光之用。雕刻线条流畅自然,圆刀刀法运用娴熟。
35.青石佛头像(图七,1)盛唐 3gs 311
图七 盛唐青石佛头像
高50厘米。螺髻,脸型椭圆,前额宽阔,双眉修长,凤眼微睁平视,鼻梁直圆,人中沟直贯唇尖,双唇微合,嘴角深陷,露出一丝含蓄的微笑。颏下刻一道弧线,颈部有一道蚕节纹。颈部正中有一直径10.5、深13厘米的孔,当用以固定头部。头后有一边长5.5、深6.5厘米的方孔,当为固定头光所需。
36.青石佛头像(图七,2)盛唐 3gs 188
残高36厘米。螺髻,面相方圆,额宽扁平,双眉上沿用阴线刻成细长弧线,双目微睁平视,眼角细长,鼻梁直伸眉间,鼻翼较宽,人中沟直通唇尖,微厚的双唇轻轻闭合,双唇边沿雕刻一条细线,嘴角上翘,面带微笑。颏下刻一弧线。头后稍残,残留有用于固定头光的长方形孔。颈部正中有一边长5、深6厘米的方孔,当为固定头部之用。
37.青石菩萨残身像(图八)盛唐 3gs 307
图八 盛唐青石菩萨残身像
残高24厘米。菩萨颈饰华贵而典雅,裸露的上身披饰精致的璎珞、项圈,戴花臂钏和双条形腕镯。宝冠上的双带下飘至双肩,卷曲的长发辫分八股垂于两侧肩头。披巾自双肩下垂,横于胸腹间两道,然后搭于右臂上。颈部残留二道蚕节纹。脐下束长裙。披巾、长裙有轻薄如纱之感,肌肤曲线全然托出。肌体富于弹性,充满青春活力。右臂从肘部上举,手执拂尘。左臂下垂,手残。腹部以下残缺。雕刻上圆刀刀法运用自然,线条流畅。
(二)善业泥造像
礼泉寺遗址出土的善业泥造像残块很多,经过粘对、复原,现将形状造型不同的几件造像介绍如下:
1.尖拱顶佛龛造像(图九)北朝 泥质灰陶3g WF 34
高17.5、宽10.5厘米。呈尖拱顶方座龛,龛内浮雕坐佛一尊。佛梳高肉髻,面相丰圆,曲眉细眼,双目下视,颈短。身着圆领通肩大衣。右臂上屈,手心向外,五指伸直置于右侧胸前。左臂上屈,置于左侧胸前,手心向内,拇指与食指伸直,其余三指弯曲。结跏趺坐于方台上,衣裙遮座。衣纹呈密集的凸线条状。尖拱形身光,双层同心圆形头光,头光上方有一径0.2厘米的圆孔,用以悬挂造像。
图九 北朝善业泥造像拓片(1/2)
2.坐佛造像(图一○,1)唐代 泥质灰陶 3gWF 19
图一○ 唐善业泥造像拓片(原大)
1、3、4,坐佛造像 2.立佛造像
长7、宽5.3、厚1.4厘米。内浮雕一坐佛, 上身着贴体的袒右肩袈裟,下着长裙,半跏趺坐于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双层同心圆头光。右臂向上抬扬,左臂下垂,左手置于左膝上。佛像右侧有一竖行小造像,自上而下为飞天、菩萨、护法狮子,下面与两侧有卷草纹。
3.立佛造像(图一○,2)唐代 泥质红陶 3gWF 43
高6、宽4.5、厚1.3厘米。内浮雕一立佛,高肉髻, 上身着轻薄贴体的圆领袈裟,下着贴体的长裙,跣足立于一盛开的出颈莲花上。右臂弯曲,似执物。左臂下垂,手持佛珠。桃形头光。下方有莲枝、莲蕾、莲叶装饰。
4.坐佛造像(图一○,3)唐代 泥质红陶 3gWF 21
高4.6、宽3.7、厚1.0厘米。内正中浮雕一坐佛, 上身外着双领下垂式通肩袈裟,内着缯衹衼,结跏趺坐于一重瓣仰莲花座上。桃形头光,头光由火焰纹及同心圆组成。两侧有两个佛塔,佛塔顶上各竖一枝莲蕾。衣纹呈密集的凸线条。
5.坐佛造像(图一○,4)唐代 泥质灰陶 3gWF 42
高6、宽4.5、厚1.2厘米。内浮雕一坐佛,高肉髻, 双手置于胸前,结跏趺坐于盛开的出颈莲花座上。圆形头光。周围有莲枝、莲蕾等装饰。
(三)其它
在礼泉寺遗址出土的遗物中,还有残石狮子、陶塔和数量不少的砖瓦碎块及瓦当碎块,经过挑选、粘对,现介绍如下:
1.陶塔2件。均属泥质灰陶,造型基本相同,呈空心圆椎体。 其中完整的一件高7、底径6厘米(图一一,左)。
2.莲花瓦当2件。
①直径12厘米,完整。泥质灰陶,为深灰色。莲花呈两瓣一组的双瓣形,共6组。制作规整,排列疏朗,边轮较宽。 这类纹样的瓦当时代较早,应属隋至初唐的遗物(图一一,右)。
②直径12厘米,残。泥质灰陶,颜色较浅。莲花呈两瓣一组的双瓣形,共12组。莲瓣较瘦长突起,排列密集、匀称,制作规整,边轮较宽。这类纹饰的瓦当应属初唐至盛唐时的遗物。
3.残石狮 隋以前 3gs 305
为砂岩石,残高17厘米。石狮呈蹲坐状,头稍向右歪斜,双目圆睁仰视。雕刻简单。四条腿及后半截身残缺。
二、结语
(一)关于礼泉寺的创建时间问题
礼泉寺位于唐长安城礼泉坊十字街北之西,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二年(592年)。清人徐松撰《唐两京城坊考》说:礼泉坊十字街北之西礼泉寺,隋文帝于此置礼泉监,取甘泉水供御用。开皇十二年废监立寺。
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全国,一反周武帝灭佛的政策, 下诏复兴佛法,修复周武帝灭佛时所毁的寺院,并任民出家,令天下营造经像。据《大正藏》卷五二和《辨正论》卷三所载:至仁寿末(604年), 计海内诸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所造金、银、木、石、夹紵等造像十万六千多躯,修治故像二百五十万八千九百四十余躯。在隋王朝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尊崇佛教、雕刻造像、修建佛寺之风日盛。隋文帝在开皇十二年废监立寺的初期,可能从各地向礼泉寺集中了一批北朝时期的造像,所以礼泉寺遗址出土了数量不少的北魏——北周时期的石刻造像及善业泥造像。
(二)关于礼泉寺遗址出土造像的分期问题
参照有关石窟造像资料,礼泉寺遗址出土的这批造像,大致可分为北朝中期,即北魏迁都洛阳后至东魏、西魏时期;北朝晚期,即北齐、北周时期;隋至初唐时期;最后是初唐以后至会昌灭佛时期。
北朝中期,佛教造像逐渐汉化,佛、菩萨以及飞天等面像瘦削,广额小颐,眉宇开朗,神情恬淡。飞天清丽俊秀,飞扬飘动。佛服饰由袈裟式偏衫发展为方领下垂,宽博带式的外衣里面仍然是缯衹衼和裙,裙带作结,有的一条下垂,一条甩在左腕上。菩萨造像绝大多数披上当时汉族妇女流行的披帛,由两肩下垂交叉于两腿间,然后上卷肘部。在雕刻技法上,除外形轮廓用阴刻勾勒与突起线条外,出现一种平阶梯式的衣纹,这是对外来技法的新创造。如麦积山石窟115 窟北魏景明三年(502年)九月的张元伯石室造立祈文造像, 可明显看出开始形成中国民族形式的佛教雕刻艺术。还有麦积山23、69、148、121、127、135等窟,炳灵寺35、37、38窟,龙门石窟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等,都有这一时期的造像。延安地区宜君县牛家庄福地水库石窟、花石崖石窟也属这一时期的造像。礼泉寺遗址出土的3gs167、3gs46、3gs36、3gs154等都属于这一时期的遗物,它们的时代风格是一致的。
北朝晚期,造像的外型发生变化,瘦长脸型变为圆型,肉髻低平,面相平圆,形体比例缩短,造型强实粗壮,但与佛教初传入时的圆而胖不同。佛上身内着缯衹衼,外着搭双肩袈裟或外衣,下着裙,裙带作小结。菩萨的花冠与化佛冠上的宝缯不再外飘而向下垂至肩上,披帛下垂交叉处多不用环,而发展为一饰物,下裙上缘密褶整齐,系裙的绦带宽大如绅。虽继续沿用平阶式衣纹,但极为浅薄,有的发展出新的突起线条,下部作稀疏的衣褶。如麦积山62、9、12、4、3、168窟,炳灵寺172、6窟等。礼泉寺遗址出土的3gs333、3gs33、3gs131 等均属于这一时期的遗物,其造像风格与上述石窟造像一致。
隋唐时期又可分为早、晚期。早期即隋至唐高宗(581—683年)时期,这一时期的造像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向圆熟、洗练、饱满、瑰丽的作风发展。在题材上,趋于现实生活,雕刻的佛与菩萨、弟子等形象都趋向世俗化。服饰的表现技法也有改进,以现实生活中的衣着为蓝本,在佛像的袈裟上画出方格,还有用红、蓝、绿、黑、金等彩描绘复杂的纹饰。菩萨的缨络更加精细复杂,显得雍容华贵。佛座有狮子座、方座、莲花座,还出现束腰六角形莲座。雕刻技法上,在平行阶梯式衣纹的基础上普遍应用凸雕线条。礼泉寺遗址出土这一时期的造像比较多,比较突出的有3gs309、3gs308、3gs180等,其造型风格均与隋至初唐时期的风格一致。晚期即唐高宗以后(684—960年),这一时期造像艺术达到高峰,圆熟洗练,饱满瑰丽,明显的世俗化体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表现出雄健豪放的时代精神。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按照地位与身份,神态各不相同,如菩萨雕刻成女性特征,温和、妩媚,内心的善良与慈悲流露在微笑的脸上。服饰的表现更接近于现实生活,衣料的质感很强。这个时期的典型造像是龙门奉先寺大卢舍那造像。礼泉寺遗址出土这一时期的造像较多,大部分是大型青石圆雕佛像,细看其刀刻宛如新雕,棱角、线条都很清晰,残留的贴金闪闪发光,但多被打碎,可能是在雕成后不久即遭唐武宗灭佛事件。
唐武宗于会昌二年到五年(842—845年)灭佛,全国废毁大、中寺院4600余座,小庙宇4万,僧尼还俗20多万,解放僧奴15万, 并收回被寺院侵占的大量民田。在长安城内,除朱雀大街之左留慈恩寺和荐福寺,之右留西明寺和庄严寺外,其余寺院一律被毁,礼泉寺当时也在被毁之列。从礼泉寺遗址出土数量众多的石刻造像及善业泥造像中,没有发现一件晚于唐代的造像。而出土的莲花纹方砖、莲花纹瓦当等,其造型均属于唐代早期的遗物。因而我们推测,礼泉寺自唐武宗灭佛毁寺后,再未得到恢复。所以它的下限应该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
整理、照像、拓片:高曼、翟春玲、王保平、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