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管理的创新发展论文_安宁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管理的创新发展论文_安宁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 要: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领导管理是最重要的步骤,它是做好本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阶段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领导管理 创新发展

一、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

首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将大学生当成单方面的受体,把上级的指示和命令强加在学生头上强制执行,而工作效果如何,学生完全没有评价权,都是由高校领导进行评价。这种方式违背了真正的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缺少了动力和活力。其次,传统的领导管理模式缺少创新,思想教育内容和现实互相违背,有些思想道德规范没有跟上市场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没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无法引起大家的共鸣,教育方式和管理方法手段不够先进,和江泽民同志曾提过的“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没有保持一致。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具有开放性、民主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它的管理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目标管理遵循阶梯原则。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时,就要遵从目标阶梯原则来进行,这样才能增强效果、提高效率。目标的实现都是要循序渐进去实现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形成了阶梯形。阶段性目标分步来实现能鼓舞起人们前进的热情,最终实现目标。

2.计划管理要遵循层次性原则。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就要执行计划管理。思政教育的综合性很强,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过程很繁琐,这就有必要分层次地进行。要实施计划管理,根据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他们所提出的要求也不相同,要明确责任、具体分工进行。由此,计划管理要分层次进行,这样才能让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3.评价管理要遵循实效性原则。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原则,就是要重视评价管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其效果作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以便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执行情况。要求管理者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决策方案和教育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对教育活动进行监督与调控,科学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建立和完善信息反馈机制与评价机制,使管理者获得准确的信息,便于进行科学分析和正确评价。是否具有实效性是检测和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能否达到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以学生为本,创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1.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服务”理念。新时期高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坚持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和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服务”意识,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构建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所谓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教育理论或教育哲学思想。它以生活为中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遵循理论性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关注人的生活世界,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引导人确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第一,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由课堂型向生活化转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理论灌输,集中的课堂学习和书本知识学习,可以说是一种静态的教育、死的教育。静态的教育往往具有滞后性。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学习主体的日常生活实际,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支配型向互动型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主体支配教育课题的过程,教育主体垄断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教育客体成了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受教育者为本,注重在生活实践中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理想信念。 第三,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提升生活质量的教育形态。它不仅关注、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同时创设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

3.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第一,要树立一支以专职政治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为主体的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突出政治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形成相对稳定、工作成熟、内容升华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队伍。对这支队伍要做到充分的信任,进一步明确责任,提高业务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第二,要贯彻“三育人”方针,逐步建立专业教师导师制,使专业教师既教书育人,又能以良好的学术研究精神感染人、教育人。在高校教师中要树立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良好教育模式,通过广大干部、“两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全体教师发挥其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取得综合效应。

参考文献

[1]龙安星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之途径[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6),219。

[2]罗宗火 黄森曼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成果之评述[J].中国报业,2011,(10),32-33。

论文作者:安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3月总第2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  ;  ;  ;  ;  ;  ;  ;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管理的创新发展论文_安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