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工程项目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能够看出国内招投标的法律法规、相关制度是逐渐完善的。但是,在工程项目行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招投标实施阶段仍然面临着部分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期望能够为我国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规范化实践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工程项目;招投标;对策
一、当前工程项目招投标实施阶段面临的问题
在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实施阶段所面临的问题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中,具体可从招标阶段、评标阶段以及定标阶段来剖析。
(一)招标阶段面临的问题
在招标过程中,现阶段所存在的核心问题有以下几种:其一,虚假招标,内定施工企业。通常情况下,项目的招标都应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而部分建设单位为了私人利益的获取,便采用内定施工企业的方式,这对其他施工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其二,规避招标,指定施工队伍。部分建设单位为了达到某种目标,将公开招标的方式更改为邀请招标的方式;其三,将项目化整为零,导致工程项目达不到法定招标建设工程的项目规模,进而可以采用直接发包或邀请招标的方式;其四,施工企业运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并通过对合同执行期延长的方式,导致相关部门无法对工程项目合同的总金额进行确定,进而达到避标的目的。
(二)评标阶段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参与工程项目评标的委员都是固定的,但是委员间的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评标过程中违法行为会经常出现,例如与业主私下与委员会成员进行不法交易,导致评标无法体现出公平性。除此之外,部分业主在工程项目的招标信息发布前,已经和招标机构达成了相关的协议。在此背景下,招标代理机构在对资格预审文件编制、资格预审标准与办法制定的过程中,便会通过非法手段来让达成协议的业主中标。
(三)定标阶段面临的问题
定标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其一,相关机构会通过强迫的方式,让中标单位将部分工程通过转包的方式转让给特定的施工队伍,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层层转包,这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二,在施工企业中标后,建设单位经常会提出不符合标准的要求,例如指定购买设备、材料;要求施工企业压价、垫资等,违背了国家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相关规定;其三,当工程项目招投标完成后,假如建设单位意象投标单位没有中标的情况下,便会在合同签订阶段难为中标单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导致工程项目招投标实施阶段面临问题的原因
总的来说,导致招投标实施阶段面临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建设单位所掌握的权力过大,使得责任不够明确,并且责任约束严重匮乏,追究机制明显或缺。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存在着一部分的领导人员因法制观念较为淡薄,没有经受住金钱的诱惑,作出了乱用私权的行为,借助于自己的权利为谋求利益。与此同时,评标办法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人为因素影响,导致中标结果受到了直接影响,使得招标与投标的公平性无法得到保障。
(二)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的监管力度明显匮乏,尽管一些地方进行构建了监督和管理机构,但因从业人员明显缺乏,运作经费明显不足,使得招标与投标的监管力度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与此同时,当前运行的管理体系中,涉及到的监管主体部门较多,这种管理现状,尽管能够施展出管理优势,但也会因多部门管理出现矛盾,导致招投标当事人不知道该从哪方面着手,使得行政效率出现明显的下降。
(三)建筑市场不规范
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从中了解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中,大部分都是在招投标阶段出现的,招标代理制度的引入并未落实公平原则,导致运行过程中缺乏可供参考的法律法规;与此同时,对应进入市场交易的项目并未进场,缺乏制约性的法律法规;此外,市场信息服务、集中办公服务功能不够健全,尚未真正意义上的形成信息网络平台。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市场在规范招投标行为的效用。
三、优化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相关对策
通过前文的研究,已经掌握了导致面临问题的因素,因此需要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措施。
(一)提升招投标运作的规范性
建设单位存在着行为不规范的情况,这已经逐渐成为当前建筑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对此,应该构建科学可行的监督制度,针对于依法招标但并未进行招标、降低施工项目质量的行为需要予以严格的惩处。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工商税务部门、与银行和担保机构的沟通和交流,建立通力合作关系,将所有的出发决定,不良行为记录以及违反合同规定的所有行为进行记录,并录入到数据库中,将这些企业或是个人列入到黑名单中,并进行全网的公示,加大对企业与个人违法行为的成本。例如,对故意规避招标行为的罚款力度,从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十的罚款力度提升至更高的水平,借助有科学的经济手段进行强化行业市场的准入管理。
(二)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加强对执法人员与团队力量的整合与管理,使得执法人员的能力与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执法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尽可能的做到严格、公平、公正、文明执法,构建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赋予监管部门相应的职责和义务,对施工项目进行实时追踪监督和动态管理。
(三)优化与完善招投标市场
针对于影响招投标公正性的环节进行设定相关制度,并予以相应的健全和完善,使得办事程序、结果可以更加的公开透明。要全面实行工程信息公开发布制度,使得投标企业拥有项目的知情权、监督和参与权,从根本上消除因信息发布而存在的局限性问题,为投标企业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从本质上进行规范招标行为,对招标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掌控,使得违法分包行为、转包行为可以得到惩处。
结语
总的来说,为了能够保障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必要积极解决招投标阶段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以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常帅.浅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6 (33)
[2]赵梓伊.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的规范化问题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6(18)
[3]张洁.我国建筑业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规范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4)
论文作者:赵秀琴,李瑞玲,考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工程项目论文; 招投标论文; 阶段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方式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评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