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环境问题尤为突出。为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作为直接耗能的供热行业尤其要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供热企业应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因地制宜,积极参与,采取多种形式,深化运行调节,全方位多角度采取措施进行节能降耗工作。
关键词:运行调节;供热节能;作用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工业化的提高,地球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质对现代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前提下,燃煤锅炉的局限性已经逐渐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机械设备,用燃气锅炉代替燃煤锅炉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保要求的必要路径。
1 集中供热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进行运行管理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水利失调问题,而发生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调节设备,从而不能有效的进行室内温度的调控,造成系统在运行的时候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对于集中供热系统主要的供热方式是多方面的,包括单管供热系统和热水供热系统等等,目前在城市建筑结构中是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的,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运行管理的难度,对此需要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和控制,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效能。
集中供热系统问题
2.1 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锅炉运行热效率偏低
相对于国际锅炉 80% 的热运行效率标准,我国的运行热效率只维持在 63% 左右,效率明显落后。尽管我国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锅炉的热运行效率需要达到68%以上,但实际中的运行效率依然不达标。通过一定的研究分析发现,造成我国锅炉热运行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燃料问题和燃烧不充分,现行的锅炉多采用质量较差的原煤,而原煤的杂质多、灰分多、硫分大、污染较大,因此无法达到锅炉燃烧的基本要求,长此以往,锅炉处于低负荷工作状态,绝大锅炉的燃烧方式与煤质不匹配,最终导致热运行效率的下降。
2.2 管网失水严重
一些集中供热管网常年没有很好的养护修理,导致漏水现象非常严重;一些素质比较低的居民也会偷用供热管网中的水;还有对供热系统原理不明白的人会对散热器进行放水;对于分段阀门的设置,也没有根据相关的安装标准进行,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的产生,同时如果放水量比较大,而实际供热质量不是很好的话,也会导致失水现象的产生。通常情况下,如果供热系统有所损失,就要保证及时将损失的水进行补充,但要注意的是,损失的是热水,而用冷水进行补充,由于温差的原因,会导致供热质量的下降,也就会在冬天不能很好的保证人们的正常供暖。
2.3热系统不能够适时有效的调节供热流量和供水温度
现阶段我国的很多集中供热系统的管理方式都是粗放式的,只是对设备进行一定的管理,而对于整体系统的有效运行缺乏有效的管理性。针对用户室内的温度监测不完善,这也就导致实际的集中供热质量水平不能很好的得到有效的提高。相关的管理人员只凭借自身的经验,没有真正的保证对气候的补偿,很多的管理方式只是简单的人工的调节,不能达到居民的供热以及自动供热工作,以此造成很大的浪费。
3 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措施
3.1水泵节能分析
水泵在集中供热系统中,主要通过提供动力完成供热介质的传输,因此水泵的性能以及节能性对整个供热系统的运行有重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某一区域的集中供热系统进行研究发现,现有的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高、水泵选型不合理,进而导致泵站的能耗较大。除此之外,造成泵站能耗较大的原因在于泵站使用年限较长、效率较低。为提高节能效果,先对泵站进行改造,泵站运行中应该避免并联运行多台泵,多台泵并联运行效果较差。可以通过变频调节技术自动控制水泵的出口压力和流量,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通过变频控制可以保证供回水压力的恒定,使用变频调节方式可以有效取代阀门控制,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工的工作强度。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泵站的节能性,在街区回水压力较高时,如果回水量可以直接进入大网,可以采用暂停供水泵的方式来节能。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及时对污垢进行清除,降低泵站的运行阻力,节约电能;并尽可能减少失水、补水的操作,以降低能耗。
3.2 增强供热管网的保温性
能供热管网的重要部分就是保温层,确定保温层的厚度不仅要考虑经济性原因,还要严格按照国际技术标准进行确定。当供热管网保温层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该及时进行更换,保证符合标准要求。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供热管网直埋技术,直埋保温管相比于其他保温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热量的损失。预制直埋保温管的保温性能也比较优良,并且工艺简单。我国当前主要使用氢聚塑预制聚氨酯、高密度聚乙烯等制作的保温管和保温材料进行保温,这些材料经济实用、保温性能好、并且环保。
3.3 应用变频节能
一是实现平稳启动和使用艾默生 EV2000系列变频器软启动,启动电流之间的零到额定电流,减少电磁网格冲击电流应力和对设备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费用,节省人力、物力资源;调整输出频率。保持供回水压力恒定,DCS 自动控制,进口和出口的压力由压力传感器,计算出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作为反馈值与设定值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在压力恒定的条件下进出口系统的稳定性。二是利用 PID 函数实现开环闭环控制水压,水温恒温恒压,节省热、电的目的。三是符合 PLC 控制器和远程主机软件,自动程序控制可视化界面操作。
3.4运行调节节能
质调节、量调节以及分阶段调节等方式是传统集中供热系统中主要的运行调节方式。质调节指的是在供热季节保持循环水泵在额定情况下工作,供热管网中的流量恒定不变。这种方式调节简单、操作简便。但整个泵站全程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因此运行的费用较高。量调节方式是根据外界温度对供热量进行调节,当室外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时,会迅速减少供热系统中的热循环,调低回水速度。这种调节方式较为复杂,一旦出现水力失调问题,调节效果会受到影响。由于泵站采用变频控制方式,分阶段调节方式可以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对供热管网的流量和回水速度进行调节,同时还可以在泵站设置变频调速装置以及相关的动态装置,从而大大提高末端用户的温度调节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的供热节能的相关问题进行的分析,由于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比较复杂,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局限性,在这一项工程上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在当前我国的城市化不断的加快,建筑的面积也在增大,这对我国的供热节能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将节能和环保得到结合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故此要能够在对节能探究的同时还要注重环保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在这一领域会有突破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学鹏.供热锅炉节能环保的影响因素及节能技术[J/OL].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18):35-36(2017-10-27).
[2]吕素霞.燃气锅炉供热节能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7,(10):40.
[3]何昕漾.地暖供热的发展前景和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1):202-203.
[4]王赫杨. 节能型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J/OL]. 建筑知识,2017,(17):(2017-11-03).
论文作者:李铁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集中供热论文; 节能论文; 系统论文; 泵站论文; 锅炉论文; 方式论文; 回水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