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探索中国的新财富_体坛周报论文

文化产业:探求中国新财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文化产业论文,新财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也如春芽破土,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对于什么是文化产业,理论界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 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电影电视业、图书音像业、文化娱乐业、 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经营业等。后来,有人也将体育产品列入了大文化的范围 。

海虹的数字娱乐帝国

在2001年中期业绩披露中,当不少上市公司不断发出预亏、预警时,海南海虹企业(控股) 股份有限公司(0503)的中报显示却是让人满意的。海虹的收入仍主要来自化纤(该公司因在 化 纤行业的突出业绩和行业地位,2000年4月被列入道·琼斯中国88家成分股公司之一),但另 一项新的发展却不容忽视:今年上半年,海虹原有网络投资开始确立了以中公网为基本依托 ,以联众、亚联、笑傲江湖和迪士尼网站为主体,以在线娱乐为核心并向国际化数字娱乐方 向发展的战略,通过对原有网络资源的整合和调配,使在线娱乐业务获得突破性进展,提高 了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中,联众在报告期内共计实现利润1219万元。

在海虹控股下半年发展计划中,确立了原有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将"在线游戏"向"数字 娱乐"业务主线逐步整合和转变的策略,提出现有在线游戏要逐步过渡到在线娱乐并最终形 成规模化、国际化经营的数字娱乐产业。特别是迪斯尼中国网站于8月26日开通,标志着海 虹已经实现了由在线游戏向在线娱乐、由国内走向国际的飞跃。

如今,在线游戏已被视为数字娱乐产业中最具前景的领域,虽然几年前,这个概念还不十 分明朗。

1997年成立的中公网是由海虹控股和信息产业部数据网络集成中心联合组建的新经济实体 ;1998年正式推出的"联众网络游戏世界"是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专业在线棋牌游戏休闲 网站,在联众50万元脆弱的原始资本用尽之后,联众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东家——中公网信息 技术与服务公司大方地掏出了500万元收购金。以资本运作见长的中公网很快就让联众拥有 了进一步盈利的机会。

今年5月,海虹控股突然宣布收购中公网对联众拥有的66.7%的股权,这就意味着海虹要直 接掌管联众。还在今年3月,海虹控股宣布了他们与美国迪斯尼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 同建设并经营迪斯尼中国网站(Disney.com.cn);6月,海虹控股又传出消息,将增发不超过 4 000万A股,这4000万A股募集到的资金中有6600万元人民币将投给其旗下的联众网络游戏世 界,这就显得意味深长——海虹控股要"闯荡"数字娱乐产业了。

事实明显地摆在眼前,联众占据了中国在线游戏市场66%的份额,海虹控股旗下的笑傲江湖 与亚联在线亦是游戏网络中的佼佼者。因此,海虹不仅有垄断中国在线游戏之实,更有由在 线游戏到在线娱乐再到全面进军"数字娱乐"之图。

据了解,263、新浪和网易旗下的同类游戏站点正在"扩军备战",也欲在数字娱乐市场占 据 一席之地。

在国内企业看好数字娱乐这一领域的同时,国外的竞争对手让企业的生存环境是机遇与挑 战并存。微软、索尼这些顶级高手正在追求更高的目标,他们要破除数字娱乐上所有的技术 障碍,并积极运用成熟的资本运作手段,以期在文化经济这一"大盘子"里抢得更多的份额 。 因此,数字娱乐在中国巨大文化产业市场的空白,呼唤着像海虹这样的企业施展更大的拳脚 。

第一只传媒概念股与《体坛周报》

海虹的发展和理想提供了我国一些企业在文化产业中"淘金"的个案,那么放眼全国,湖 南有声有色的文化产业绝对躲不过人们的眼光。

实施报业、广电、出版、文艺演出的"四轮驱动"战略,使得湖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湖 南 的新闻出版业在全国已获得"出版多劲旅,无湘不成军"的口碑;湖南的演出市场更是方 兴未艾,交易活跃,全省文化系统经营收入超过6000万元,位居全国第6;就广电业来说, 湖南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广播影视集团,电广传媒股份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只传媒概念股 。以湖南日报为龙头的省报业集团和以长沙晚报为主的市报业集团正在逐步形成,湖南的音 像业已初具规模,文物市场与艺术品拍卖从无到有,电影娱乐消费如火如荼,工艺美术品市 场沟通海内外。

目前,湖南全省的文化产业正以15%的速度增长,成为湖南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湖南文化 产业正在成为湖南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正成为全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范例。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中极富有特色的是广电业和新闻出版业中的《体坛周报》。

|第一只传媒概念股

当《还珠格格》在褒贬不一中轰动性地吸引了众多眼球,当一股湖南卫视热掀起年轻人庞 大的市场,人们不禁要问:湖南的文化产业为何如此出色?

从1998年以来,湖南电视以其综艺娱乐节目的强势效应、频道策划包装的整体效应和电视 剧的轰动效应,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瞩目。湖南的广播业近年来也实现了从冷到热的跨越。湖 南电影业以出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攀升至全国同行前列。2000年,湖南有12个广播影视 剧目获得了22项国家级奖励。湖南电视台的卫星频道已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了全国 25个省会城市,全国8000万有线电视用户有5700多万收看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的节目,观众 累计超过2亿。2000年,湖南的广播影视收入达到6.56亿元,集湖南广播电视中心、影视拍 摄基地、影视会展中心等设施于一体的"长沙新世纪文化城"初具规模。

这一切得益于湖南广电从转换机制、创新体制入手的一系列触及"灵魂深处"的改革。湖 南广电在改革中,积极改进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各频道分 配完全自主,收入与效益、质量直接挂钩,加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政策优惠,极大地调动了 湖南广电的积极性,使湖南广电的工作和经营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在此改革基础上,湖 南广电组建了全国第一家广播影视集团,成立了湖南电广传媒股份公司,这是全国广电业唯 一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第一只传媒概念股,开全国广电行业资本运营重组 和规模经营之先河。据悉,今年湖南电广传媒股票计划再扩股15亿多元。

|《体坛周报》的文化产业大投入与大产出

如今《体坛周报》的大好形势,不禁让人们回顾起它在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轨迹:1988 年,2名职工创办了一张4开小报湖南《体坛周报》,在发展一段时间仍名不见经传之后,发 起人对报纸进行了产业化运营。结果,它由最初的2人发展到了84人,周发行量从原来的500 0份上升到现在的280多万份,而且95%是零售,年上缴国家利税3000多万元。原先全国一家 开印点,现在全国有30多家开印点。《体坛周报》为湖南文化产业赢得偌大一份家产。

对于产业化运营来说,准确的市场定位是最基本的前提。其实,《体坛周报》是湖南省体 委的机关报。但从一开始,它就跳出了省体委的小圈子,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将读者对象定 位于体育迷而不是省内各级体委机关干部,体育迷中又紧紧锁定青少年这一消费群体,内容 以竞技体育为主,将青少年喜爱的足球、篮球、棋类作为黄金项目,迅速报道重大精彩赛事 ,形成以短文章为主、信息密集型的体育报道风格。

湖南体委态度开明,放水养鱼,不干涉《体坛周报》的日常报道,用人不疑,支持报社一 切改革,成为周报发展的坚强后盾。《体坛周报》拥有一支专家型的记者队伍。这些记者精 通各自范围内的体育项目,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更把体育新闻当作人生乐趣和对 事业的追求。这些记者的报道既专业,又亲切,不拿架子,贴近读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 誉。《体坛周报》还舍得在采编上投入,花大本钱,"大投入才会有大产出"的思想共识使 得该报在人员配备上和设备上都比别人领先一步,新闻更快更新。《体坛周报》有一条大胆 的口号:世界任何精彩赛事,体坛周报从不错过。2000年悉尼奥运会,该报派出7名正式记 者,2名兼职记者奔赴现场,这笔费用全由该报自己掏腰包。据统计,该报每年在中国足球 甲A的报道中,就要花费200多万元人民币,只要能使报道比别的报纸更快更新,该报有时出 手会大方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使湖南《体坛周报》异军突起,脱颖而出。目前该报每 周的发行量稳定在280万份,高居全国体育类报刊榜首,每年上缴利税近3000万元,跻身于 全国地方报业百强之列。

文化产业演绎完美风暴

1999年和2001年,中国以令世人瞩目的强大实力将《财富》全球论坛两次推进国门。当那 些世界文化娱乐业的巨富们登上中国的土地,出现在中国人的面前时,在他们充满自信的谈 话和气定神闲的眼光里,人们发现原来文化产业可以这么做可以这么赚钱。世界500强企业 中的索尼、沃尔特、迪斯尼、时代华纳、贝塔斯曼等多家都在做着文化产业。他们把文化、 媒体作为主要经营业务,控制着全球一些最重要的唱片、电影、电视、报刊、出版集团,它 们是航空母舰式的文化产业集团,其中仅贝塔斯曼集团1997—1998年总销售额就达147亿美 元。

有人说,在21世纪,文化产业完全有可能演绎一场完美风暴。

能不能演绎完美风暴还得未来来证明。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之际,人们必将开始追求文化含量更高的生活和消费,开始向精神 文化消费转型。于是,文化产业迎来难得的机遇。在这其中,那些会观风向、脚踏实地又有 资金实力的"淘金者"将在文化产业中领跑。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已成为重 要 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正在为国际上许多大公司带来高额利润。据估算,2015年美国的休闲 产业将占他们全部产业的50%,而休闲产业中很大比重是文化产业。

现在,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人的精神 文化消费正呈现出需求加速增长,越来越要求多样化的局面。这是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为我 国的文化产业提供的条件和机遇,谁能抓住这个机遇,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大胆投入, 谁就有可能抢到文化发展和利益追求的制高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叶朗说 ,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我国要大力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我们也 应有诸如像美国迪斯尼等那样的知名品牌。

那么,中国的文化产业市场究竟有多大?以图书出版业为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图 书出版业的年利润增长一直保持在20%,2000年全国出版业利润达52亿元人民币;以音像市 场为例,目前中国居民家中拥有的VCD放映机已达4000多万台、录像机3000多万台,据估计 , 本世纪初中国音像市场的总容量将达到400亿元人民币。

目前,在中国,以投资媒体为龙头,已掀起一股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潮。中国新一代文化投 资者和文化经营者已经意识到了资本和文化结合的重要性。中国证监会近期发布了《上市公 司行业分类指引》,将传播与文化产业纳入上市公司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中。而在这之前, 广州日报集团、广东有线电视台、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电脑报等都 纷纷酝酿进行股份制改造,准备通过直接上市或借壳上市挺进证券市场;另外,传媒业也成 为从事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新热点;而一些已经上市的媒体企业也加快了向多层次、 跨媒体、跨地区的方向发展,例如湖南电广传媒集团旗下已经囊括了影视、报纸、网络媒体 ,博瑞传播开始从报纸发展到网络媒体和IT电视节目制作领域;新华书店等出版集团和北影 、西影集团也加快了进军资本市场的节奏,以期在更大更深层次上冲击文化产业。

在涉足文化产业的上市公司中,主要有以下3类:

主业以文化产业为主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有高增长盈利机会,如电广传媒、歌华有线和 中体等。电广传媒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唯一全面介入传媒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统一经营 和代理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等7大媒体的广告业务,公司的广告业务占湖南省年广告收入的6 0%以上。在稳固广告代理业务同时,公司积极拓展节目制作和有线电视业务。目前公司的业 务已经形成"广告/节目/网络"三位一体的格局。在传统媒体、电子媒体方面结合较好的还 有 歌华有线,公司主要负责建设、管理和经营北京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并与电视台、电台和 报刊紧密联系。歌华有线上市后为传媒板块树立了新的龙头。

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介入文化产业。这类公司主要是实现主业转型。如东方明珠以收购东方 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一年广告业务部分收益权的形式,切入了媒体的核心业务,实现了主业 业态的全面转型。去年该公司向上海有线网络公司投资11600万元,开始加快进军信息网络 的步伐。另外,上海强生斥资1.6亿元成立"上海强生传媒创业投资公司",大举进军传媒 业 。今年2月,上海强生先后参股新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和上海理财周刊广告发行公司。另外 ,还有诚成文化等。

文化产业公司通过参股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这类公司里,较为典型的是博瑞传播 。博瑞传播目前仍只是切入了媒体的外围业务。通过收购四川电器,博瑞传播确立了以信息 传播产业为主的多业竞争优势,该公司还将依托控股股东在传媒产业方面具有的品牌优势、 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利用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功能,集中资金优势,通过兼并、控股、参股 等资本运营手段,向传媒、广告全方位地快速发展,完成公司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向发展前景 广阔、高附加值、高增长的信息传播产业的转换,实现上市公司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类似 的还有赛迪传媒等。

据悉,1998年我国的实际文化消费大约为650亿元,而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大约为3000亿元 ;2005年文化的潜在消费能力或许要达到5000亿元。看来,庞大的市场需求的确给众多的投 资者留下了演绎完美风暴的空间。

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推动

文化湘军的崛起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了探索湖南文化产业的崛起之谜,全国政协曾 专门组织了一个联合调查组,对长沙、岳阳、衡山、常德、张家界等地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和 调研。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令委员们欣喜,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产生的矛盾也引起了委员 们的关注。在政协委员们考察和调研的过程中,各文化部门不停地呼吁主管领导对文化产业 的发展要给予充分理解与支持。

文化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将文化作为产业,文化产品就成了商品,但 它是特殊商品,由于其意识形态的特质,它必须坚持追求社会效益。因此,发展文化产业, 首先要正确处理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的关系。

公益性文化和非公益性文化,由于两者时有交叉,因此可以再区分为:公益性文化、准公 益性文化、经营性文化。发展文化产业要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和坚持社会效益原则,对这几类 文化采取不同政策,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如果把文化纯粹当作盈利赚钱的买卖,势必会把 文化事业引入歧途。

公益性文化,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科技馆等,主要是为公众提供文化公共服 务的,必须由政府投入作为保障;准公益性文化,如表演团体、艺术院校和国家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等,虽然可以通过产业方式进行经营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但其收入远不能达到其本 身的付出,只能实行部分产业化,需要政府予以一定的投入和必要的扶持;经营性文化,例 如娱乐业、旅游业、广告业、印刷业等,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应由市场来抉择,对于其 中的弱势产业,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规范其经营,促进其发展。

文化产业早就被人断言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 ,文化产业在一些国家经济体系中的比重也快速提高。在这方面,我国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 ,至今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指导政策。目前的文化产业政策大多散见于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 列指导文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中,如: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条例,以及国家支 持文化发展的经济政策等。人们对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有着强烈的呼声。而湖南广电和 《体坛周报》的发展之路,也从侧面印证了优惠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 性。

当务之急是,国家应及早出台系统的文化产业政策,如财政税收政策、社会资金准入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等。另外,对文化产业要从认识到体制都转换观念,建立起政府调控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的文化产业运行框架。

文化资本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中国 期 待着能够抓住机遇进入一个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最终使文化产业打造出我们的新财富 。放眼望去,虽然我们的文化产业还没法与国际巨富们相提并论,但我们同样有理由为此抱 有希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有效扩 大内需、解决就业问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标签:;  ;  ;  ;  ;  ;  ;  ;  ;  

文化产业:探索中国的新财富_体坛周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