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宇飞
广东顺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水利设施的发展需要稳固的基础设备,同时,水利设施的有效应用能增加环保能源的使用,帮助推进环保能源社会的建立。传统的水利施工水平智能化程度不够高,对于材料和设施质量的把控也不够严格,因此水利工程建筑的使用寿命大多不长。新的水利施工模式之下,对于水利基础设施的材料选择和搭建技术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而能有效抵御混凝土使用过载带来的裂缝,这些裂缝将威胁水利施工安全。
关键词:水利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
一、前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这些混凝土作为搭建水利工程的重要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抗裂强度和抗震性,因而,为了强化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水利施工人员需要对水利工程施工应用新的技术,并建立有效的水利施工监察管理体制,保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问题能被有效解决。对于这项抗裂技术,水利工程相关的管理者需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混凝土应用技术,帮助水利施工有效进行。
二、水利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作为强度比较大的材质,得到了施工人员的广泛应用,因此需要水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混凝土工程的特性,并且经过严格的配比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强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很多原因会导致裂缝产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2.1大体积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受混凝土搅拌过程影响,如果在混凝土搅拌形成的过程中出现水量过多或搅拌不充分,都会造成混凝土在成形以后出现裂缝等问题。为了防止这部分问题产生,就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控制各项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比例,并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搅拌[1]。由于混凝土在最终的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应力会破坏混凝土原本的结构,如果这种力量过大就会超越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造成裂缝。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搅拌混凝土时要考虑水泥的收缩量,考虑混凝土成型后的收缩率。
2.2大体积混凝土成型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在混凝土的成型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水泥需要经过热量逐渐散失,水泥逐渐硬化的过程。但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来说,其体积过大,会导致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失,就会使得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过大[2]。在温度差超越了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温度差极限时,就会混凝土的内部产生一种特殊的压应力,这种压应力会使混凝土超过其极限的抗拉强度,从而产生裂缝。因此,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如果环境中的温度使得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过大的话,就会致使混凝土的裂缝形成。
2.3混凝土自身的质量问题
由于混凝土的形成是要经过多项材料如砂石、水泥等材料搅拌而成的,因此这些材料的科学合理的配比影响着混凝土最后的强度和力学性能。因此,施工人员在搅拌制作混凝土时需要严格按照科学的规范和标准,来保证混凝土的配比合理,确保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和强度[3]。除此之外,混凝土的材料质量也是重要因素,如果施工人员选用的水泥等原料的质量不合格的话,就会使得混凝土在形成后出现龟裂等现象,最终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利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应对措施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的配比和搅拌需要参照严格的规范,并且选用质量良好的材料,在水泥和水的用量上也要尽可能的应用科学的标准。为了避免混凝土成型后产生裂缝,可以参考以下策略及措施。
3.1合理选用配置混凝土的原料
对于水利工程所使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来说,需要选择发热量较低,且具有较高的低含碱期强度,同时还要具备可塑性和良好的初凝期长度[4]。为做到以上,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材料选择时严格的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检验,并进行混凝土搅拌试验,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同时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水泥使用量、单位用水量,在保证水泥的流动性的同时,又能保证水泥的保水性和粘性,以获得合格的、高强度的混凝土。在选择砂石的时候,要选择硬度较好、表面清洁、弹性较好的砂石骨料,应用合理的石粉比例,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并增加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抗裂性。
3.2控制混凝土成型过程中的温度
混凝土成型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内外部的温差比较大。而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来说,其热量散失比较慢,因此就更容易增加内外部的温度差,就会使得内部温度远远高于混凝土的外部温度[5]。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就容易因为热胀冷缩而使得表面产生裂缝。这就是说,施工人员需要加强这种温差裂缝的防治,做好这方面的混凝土的质量和控制工作。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成型过程中的初始温度,即控制好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的温度,做好混凝土成型过程中的降温工作,避免混凝土在成型前产生裂缝。
3.3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裂缝修补技术
水利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施工难度角度,且混凝土材料较多,并且成型后的混凝土的体积十分庞大,因此,混凝土总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裂缝,因此就需要采取混凝土的裂缝治理技术,来控制混凝土的工程质量[6]。首先,可以对裂缝处进行灌浆,通过对裂缝处钻孔灌浆来加强混凝土的强度。其次,采用钢筋加固。对于难以使用灌浆修补的裂缝,施工人员可以在裂缝处置入钢筋加固,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压性。第三,对于采用以上措施也难以修补的裂缝,可以采取掏空裂缝的方法,然后进行混凝土回填,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着水利工程的使用,也关系着该片区域民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水利施工工程的监管,并且努力分析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产生裂缝的原因。气候环境导致的混凝土的热胀冷缩,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裂缝,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外力作用也会产生裂缝。解决了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建筑裂缝问题,将能有效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也能增加水利工程设施的使用年限,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晓琴.浅谈水利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的核心要领[J].科技与创新,2017(09):74+77.
[2]熊国华,王鹏.水利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19):130-131.
[3]王立峰.水利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06):150.
[4]郭大勇.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14,22(05):65-67.
[5]何培文.探析水利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4):14-15.
[6]卢高敏.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在水利施工的应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26):229+216.
论文作者:袁宇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水利论文; 体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