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0
【摘 要】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及对康复进程的影响。资料和方法 收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8例健康初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产后给予产褥期卫生、饮食及母乳喂养等常规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健康宣教、乳房及子宫按摩、产后形体康复锻炼的综合护理干预。产后5d后观察两组并发症、泌乳、子宫恢复情况,比较产妇产后焦虑(SAS)、抑郁(SDS)状态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发生乳房胀痛17.95%、肌肉酸痛12.82%、排尿异常2.56%,对照组发生乳房胀痛41.03%、肌肉酸痛33.33%、排尿异常17.95%,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康复较好,泌乳始动时间(17.13±3.25)h、恶露量(7.21±1.43)ml、子宫底高度(9.17±1.24)cm,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24.71±4.62)h、恶露量(9.54±1.56)ml、子宫底高度(11.26±1.32)cm,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SAS、SDS、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产后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产后泌乳、子宫恢复和减轻焦虑抑郁状态,有利于促进产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后康复;综合护理;生活质量
孕妇经历怀孕、妊娠期和分娩后,生理和心理均出现较大变化,近些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后康复护理的质量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早期康复介入、促进产后康复是医院提高患者满意率的重要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对78例健康产妇分组护理研究中,发现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康复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妇产科收治的78例健康产妇,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9例。对照组年龄22—31岁,平均(26.8±2.7)岁;体质数(BMI)17.8—25.1 Kg/m2,平均(21.4±1.9)Kg/m2;自然分娩21例,剖宫产18例;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13例,大专及同等学历16例,大专以下学历10例。观察组年龄21—32岁,平均(27.1±2.8)岁;BMI 17.6—24.9 Kg/m2,平均(21.6±2.1)Kg/m2;自然分娩18例,剖宫产20例;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15例,大专及同等学历13例,大专以下学历11例。本次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两组上述基线资料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均为初产;(2)年龄≤35岁;(3)具有一定的理解领悟能力,语言表达清晰等,能独立完成基础量表的调查;(4)新生儿健康。
1.3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2)患有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疾病;(3)有精神病病史。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产后给予产科基础护理,主要包括:保持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注意防寒保暖,勤换衣服被褥,保持会阴清洁等;指导患者进食清淡营养饮食,补充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母乳喂养等。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4.2.1 个体化健康宣教,护士详细了解产妇基本情况,讲解产后康复知识,如注意产后恶露、伤口的清洁处理,重视营养饮食等,每次讲解15min左右即可。注意调节产妇心理情绪,通过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加强产妇对产后康复知识的理解,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
1.4.2.2 乳房、子宫按摩护理 分娩约3h后向产妇说明按摩的必要性,实施按摩前用450C的湿毛巾热敷双侧乳房,乳房涂抹适量凡士林,按摩时手掌侧面顺着乳腺管方向、乳根至乳头进行乳房按摩,乳中、乳根、膻中、中府是主要按摩穴位,持续约3min后轮换另一侧,力度以产妇耐受、无不适感为宜,乳房按摩3次/d,按摩后乳房出现轻微酸、麻、胀感觉最佳。乳房按摩结束后行子宫按摩,按摩前告知产妇排空膀胱,清洁处理后产妇取平卧位,子宫部位涂抹适量凡士林,按摩穴位主要为关元、三阴交穴位,按摩时护士将手掌放于宫底部,以小鱼际肌掌侧作用力点顺时针行环形子宫按摩,持续约6—8min,按摩手法力求规范、轻柔,按摩时指导产妇学会按摩方法,日常自主按摩或由家属操作,3次/d。
1.4.2.3 产后形体康复训练 产后2d练习产褥期体操,产妇仰卧状态下双臂上举至头部两侧,深呼吸使腹壁下陷、脏器上提,之后手臂轻轻放下并缓慢呼气。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翻身、肢体运动训练,指导产妇双膝并拢并收缩阴道、骨盆底,减轻腹壁松弛和锻炼骨盆肌肉功能等。每位产妇的体形康复训练均严格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产妇耐受程度确定训练时间。
1.5 观察指标 产后5d观察两组乳房胀痛、肌肉酸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泌乳、恶露量及子宫恢复情况;采用SAS、SDS和SF—36量表观察产妇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其中SF—36量表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健康状况5方面评价,总分100分,得分高低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1.6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用(n,%)表示,计量资料( ±s)表示,组间对比行X2、t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1,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乳房胀痛、肌肉酸痛、排尿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产妇分娩后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在产褥期内均处于缓慢恢复的状态,身体较为虚弱、免疫抵抗力较差,此外产妇还面临着焦虑抑郁心理、泌乳、体形腹壁恢复等系列身心问题,处理不慎较易导致产后康复效果不佳[3]。乳房胀痛、肌肉酸痛、排尿异常等均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这主要和常规护理对乳房刺激较小、泌乳较迟和缺乏康复训练有关[4]。此外也有研究中也指出产妇大多缺乏基本的产后康复知识,这也是影响康复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给予个体化健康宣教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从个体化健康宣教、乳房及子宫按摩、产后形体康复训练3个方面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康复效果,产后5d观察组乳房胀痛、肌肉酸痛、排尿异常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泌乳、恶露量及子宫恢复状况也优于对照组,改善了身心状态和生活质量。与张蓉梅[5]等的研究结论基本相吻合,该研究中对实验组100例健康初产妇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在产后4d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食欲增加、子宫恢复较好,这也说明了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后康复的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产后给予个体化健康宣教、按摩、体形运动锻炼的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康复效果较好,适应了现代产科护理的临床发展潮流,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臻 侯常.孕产后保健与体形塑造[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张蓉梅,徐嘉,徐峰,等.早期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97-98,99.
[3]黄秀美.预防剖宫产后乳房胀痛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99.
[4]夏红霞,朱志萍,杜兰芳,等.产后健康宣教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5,25(3):313-315.
[5]陈尚轩,温丽娥,黄奕辉,等.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6,35(4):638-640.
论文作者:黄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乳房论文; 子宫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个体化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