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联铸本混凝土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作为建筑结构工程的关键性材料,预拌混凝土质量高度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近年来较多工程投入使用现状看,施工质量问题仍屡见不鲜,如塌陷问题、裂缝问题等,其很大程度归因于未做好预拌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因此,本文对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动态管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动态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混凝土的生产从传统的小搅罐发展成规模的预拌混凝土厂。在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虽说产品的生产速度和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也发现了很多存在的问题。本文从预拌混凝土使用者的角度,认真分析了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质量管理措施。
1实施生产质量的动态过程管理和监控
1.1 配合比管理
配合比的管理是联宇公司质量管理的核心部分。一般混凝土生产企业都设计了普通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水下混凝土、路面混凝土以及各种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必须在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及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的基础上,做到经济合理。
各项基准混凝土配合比,都建立在某些狭义的原材料品质及常规的施工和环境条件之上,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基准配合比试配时,必须了解各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并做好记录,以备查阅。每个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必须至少进行 2-3次试配,达到各项要求后方可公布使用。基准配合比的试配和出具,必须由技术负责人亲自进行,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施工条件的变化,施工工程对象不同,基准配合比必须进行动态调整。配合比的调整必须经过技术负责人的同意和签字,并由技术人员及生产操作人员逐项进行核对,然后输入电脑,并作好记录。配合比的动态调整,是在保证不加大水灰比和保持容重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的,并能满足施工要求。
1.2 配合比实施情况的管理
日常配合比的使用,先由生产人员输入到电脑生产系统,由技术人员或调度人员进行复核,双方确认后方能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调整也必须进行记录、复核。
基准配合比及其调整的实施情况必须进行跟踪监督。混凝土生产企业主要是通过电脑打单进行跟踪,即技术负责人等要求生产操作人员打印出在某时间段或全部生产的电脑数据。有关人员对电脑数据进行复核、分析,以检查电脑配料系统及生产操作人员是否按照所提供的配合比进行生产。
1.3 生产计量系统的校核
配合比实施的准确性与配料系统的称量精度等有关。从混凝土生产企业本身而言,首先要定期用砝码进行验磅工作,还必须定时检测各原材料磅的流量,即检测各仪表指示值是否与材料实际流出量相符,并及时校核计量系统。定时对生产计量系统进行校核。每年由国家计量单位进行计量校核,并出具鉴定证书;混凝土生产企业每周对各个计量称进行内部校核。
1.4 混凝土的搅拌
搅拌设备应经常检查和维修,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混凝土拌合物必须搅拌均匀,拌合程序及时间通过拌合试验确定。搅拌台应设置拌合时间的控制装置,以保证拌合时间符合规定要求。应经常检查拌合时间是否符合规定,每班至少抽查2 次。
2加强出场质量动态管理
2.1 出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材料质量的波动、计量系统的误差,以及骨料含水率的变化,加之搅拌机搅拌均匀程度的不同,都会使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产生波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出厂混凝土一般经过检验方可出厂。
出厂混凝土必须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并具有较好的和易性。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出厂时一般通过目测,观察混凝土是否具有较好的粘聚性、流动性、保水性,杜绝出现离析、泌水、成团的现象。估计坍落度损失的大小,必须考虑到当时输送距离、天气状况、工地施工进度等各种因素。通过调整各种参数,控制出厂坍落度到工地时必须满足施工要求。生产过程中,出厂混凝土质量出现异常或坍落度波动较大时,必须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杜绝不合格混凝土出厂。
出厂混凝土的抽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每次抽样时要检测其坍落度、扩散度,并做好记录。试件要按有关标准进行制作,脱模后及时搬进标准养护室采取养护。技术人员还要注意跟踪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以及观察试件是否出现泌水等情况。试用新的配方要加强抽样频率。
2.2 混凝土强度的统计与评定及基准配合比的再调整
实际生产强度与试配强度不一定是一致的,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为了更好地监控混凝土的质量,常对混凝土的实际生产强度进行统计,并与试验室内部试配的强度做对比,以进一步校准基准配合比。
根据对出厂混凝土抽样所检测的抗压强度,按照相同的配合比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并对各配合比进行强度评定。在保证 28 天实际抗压强度在配制强度之上,对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配合比,必须降低水灰比再进行试配调整;对有较高强度富余系数的配合比,也要进行再调整,以做到成本最低。生产企业对每个基准配合比还要进行综合成本核算,力争达到最经济最合理。
2.3 混凝土的运送
由于搅拌位置与施工位置有一定距离,涉及到混凝土运输问题。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考虑在运输距离上控制,一般以15km 以内较为适宜,确保运送频率可满足施工连续性要求。具体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表现为:运输设备,需保证不漏浆、不吸水,输送、卸料都保持畅通;运输中,混凝土拌和温度控制要求较为严格,通常要求在 35℃以下,且不可低于 5℃;运输至施工现场后,若发现有分层、离析等问题,需做二次快速搅拌。此外,当前混凝土运输中多以泵送混凝土方式为主,要求混凝土泵连续工作,且控制为 15min 以内的泵送间歇时间。
3落实现场施工质量动态管理
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人员需要跟踪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工地的施工情况,把握客户需求,了解适合工程施工的产品,及时反映各种情况,提高质量服务水平提高顾客满意度。首先,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地点后,技术人员必须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是否达到要求。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或有离析、泌水现象,经二次搅拌,仍未达到要求,必须返站重新严格调整方可施工。时间过长的预拌混凝土必须作废。其次,跟踪混凝土等级浇注到相应的工程部位,避免等级浇注混乱。再次,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在现场监督施工人员是否按照施工规范正确进行操作,各混凝土等级与施工部位是否相符,施工是否存在漏振、过振现象,以及工地混凝土的抽样及试件的制作、养护是否按照规范执行。混凝土施工完毕之后,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协助工地技术人员及时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以防止产生任何的质量问题。最后,驻工地技术人员及时反馈工地意见,并协助生产企业调度人员合理调派车辆,避免工地车辆过多或过少,以保证混凝土正常顺利连续施工。
综上所述,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动态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贯穿于整个预拌混凝土工程中。为了能够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应该分别从原材料、混凝土拌合、混凝土浇筑、运输等多个方面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并协调好各个部门间的关系、严格遵照施工工艺流程、以便于满足预拌混凝土各个性能、质量的要求,为我国各类工程的顺利建设实施创建优良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申彦波.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细节分析[].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年1期.
[2]张天晓.预拌混凝土质量提升探析[].工程质量,2018年3期.
[3]甘连周.浅谈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低碳世界,2018年4期 .
论文作者:张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基准论文; 生产企业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强度论文; 工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