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本土调适与创生
张 剑
(西安科技大学通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 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扎根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多种领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扎根理论能够丰富该方面的研究方法,提升教学成效。然而扎根理论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扎根理论需要经历本土调适与创生阶段。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扎根理论的意义,构建扎根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本土调适与创生路径,能够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本土调适;创生;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心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的发展。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扎根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在引入扎根理论的时候必须从实际教学状况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以达到本土调适与创生的目的。
一、扎根理论的概述及特点
作为质性研究方法之一,扎根理论最初是由美国人提出的。1996年,我国学者徐宗国在其发表的《扎根理论研究》中首次将扎根理论引入中国。尽管扎根理论出现的时间不长,但是其却凝结了西方近代丰富的哲学思想。具体来讲,其为相关研究者在未进行理论假设的状况下,直接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描述与分析,最终形成理论。其关键点不是经验,而是所形成的新的理论。其能够对以往的理论进行辩证,指出所有理论都是随着时间而持续发展的,是动态变化的。扎根理论的相关特点如下:
一是研究人员必须拥有开放的心态。生活与实践是扎根理论的本源,扎根理论认为所有的问题的提出与理论的形成都带有自然属性,所以相关研究者应具备开放的心态。这是扎根理论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的最大不同,其指出研究人员在展开研究之前应清空头脑中已有的他人思想,也不要进行预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新理论的干扰。
二是扎根理论具有非常突出的目的性,是新理论形成的主要依据,能够对已有的理论加以验证。从根本上看,这种研究方法是从下往上的,是基于众多的现象内总结出事物本质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一方法从现实出发,经过研究与分析形成实质理论,最终成长为形式理论。其并非是总结过往经验,而是从事物中直接提炼出新的理论。
三是扎根理论的应用过程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其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研究者需要对资料进行循环反复的收集与研究,需要展开长时间的持续比对分析。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其会获得大量的暂时性的研究结论。在不断优化研究方法与持续进行资料补充的过程中,研究者会对这些结论进行全面比较:一是划分资料的类别,并进行各类别的比对;二是整合这些资料的类别,并总结其相应的属性;三是对相关理论进行初步的界定;四是全面阐述所界定的各种理论。简单来说,这是种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研究办法,研究人员需要做好大量的记录工作。
四是扎根理论带有三级编码方式。在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扎根理论有三个阶段,依次为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式编码。开放式编码为研究人员于自由、开放的环境下,摒除各种干扰,依照资料本身的状况展开分类,明确各个类别的属性与维度。主轴编码以此为基础,探究各个类别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能够将资料串联起来的主线。选择式编码从主线入手,获得最关键的类别。这一过程中理论得到形成与发展。
扎根理论是依托于大量的数据而进行的,需要循环反复而不断探究。一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在同一研究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同样重要的。扎根理论对资料的收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有效归纳与演绎,从而提出新的理论。这一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也可以借鉴。二是将经验问题和理性分析充分结合。扎根理论指出理论应全面而真实地体现社会现象,强调理论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也应该将经验问题与理性研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三是能够实现动态的分析。扎根理论非常重视过程的变化方面的分析,要求研究人员要反复对比。思想政治教育为实践活动的一种,也是动态变化的了,可以引入扎根理论的动态分析。四是引入微观分析。现实生活是扎根理论的出发点,在微观视角下,研究数据更加全面。这一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很大启发,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扎根理论的意义
只有优质的材料才能造就优质的工程,明确认识到施工现场材料验收的重要性,不断规范材料的进场验收,才能为施工项目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科学合理地对施工现场的材料验收将不仅能够给建筑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能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扎根理论的研究重点是对整个社会过程展开分析,涵盖心理作用过程与结构作用过程。在分析的过程中,其对资料有着非常强的依赖性。这些都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扎根理论的具体意义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
一是扎根理论可以使得研究者从纷杂的世界中找寻到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客观性、普遍性与抽象性而归纳概念的。很多概念并非是对经验现象总结,而是从其他学科中移植过来的,还有很多是直接源自名人论著与言论的。这都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在扎根理论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回归到现实生活,深入基层而发现问题,并归纳成为理论。二是扎根理论带来了多种能够确定研究对象的办法。一方面应选择那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具有探索性的研究问题,在研究中获得有创新价值的理论;另一方面选择过程性的问题展开研究,而不是选择那些不具备差异性的问题。自比较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应尽量运用大量的资料,对不确定的变量展开深入研究,从而生成新的理论。也就是说,研究者需要关注事情发生的过程,扎根理论对于研究过程性的问题帮助更大。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扎根理论也是如此。扎根理论对于研究者有着更高的要求,时间方面的投入如果比较少的化,最终的结论将不够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中引入扎根理论必须要现实状况,做到本土化调适与创生,否则将适得其反。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
降解培养结束后,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摇瓶内溶液较未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更加浑浊。试验结果见图2,可见加入表面活性剂明显促进菌株的生长和对柴油的降解效果。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摇瓶内柴油的生物降解率比未加入表面活性剂的高22.3%。
(三)提高理论研究的实效性
3) 在预测之后使用误差预测对其进行修正,则可以控制绝对误差的范围,提高预测结果的稳定性,进一步改善预测精度。
一是借助理论研究更好地指导各项实践工作。理论是源自外部实践需要而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就是突破现实的困境,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二是使得研究的实效性能够有效提高。在扎根理论中,研究者应融入基层社会,从中总结出相应的数据,进而归纳出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中,教学者应敏锐地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更有目的性的开展研究活动。
三、扎根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本土调适与创生路径
(2)研究表明,针对七钼酸铵制取工艺过程,考察了氨溶温度、氨溶时间、溶液钼浓度、氨钼比(摩尔比)、搅拌速度、机械球磨、结晶pH值等因素对七钼酸铵直收率与物理性能(表面形貌、粒度)的影响,原料经机械球磨后,确定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min、溶液钼浓度为223.20g/L、氨钼比为 0.906 即原料 (g)∶水 (mL)∶氨水 (mL)为 1.00∶2.10∶0.40、搅拌速度为 100r/min、冷却结晶pH值保持7~7.5。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扎根”
首先应明确什么是“根”。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根为各种人与事物的本来面目。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着人而展开了,关注的是人的思想与行为,应扎根于现实生活。其次应明确该如何“扎”。一方面应从实际状况开始,另一方面要积极转换话语,所产生的理论应该为中国式的话语体系,这样才能够被广大师生所接受。
(二)明确使用扎根理论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扎根理论会遇到诸多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应结合具体问题来解决现实问题,切勿犯教条主义错误。一是妥善把握好开放心态与资料的尺度。在研究过程中,文献资料是不可或缺的,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前提。研究者在分析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应避免这些资料带来的干扰,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样最终的研究结果才能够保持独立性。二是应从历史视角与理论规范下而收集各种调查资料。在调查过程中所依据的资料应以事实资料与经验性资料为主,避免受到抽象经验主义的干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应置于宏观视野下,避免微观细节产生的局限,从而形成更具科学性的理论。
(三)扎根理论的过程与结果并重
扎根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拥有发现问题的意识,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尽管其实际操作难度比较大,且理论适用性存在一定不足,但仍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引入扎根理论应关注研究过程,逐步形成中国本土化的扎根理论。扎根理论还可以成为培养我国研究者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使得我国相关学者擅于发现问题,拥有扎根理论的思维习惯。
四、结束语
扎根理论源于西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引入扎根理论能够丰富研究方法与更加明确研究对象,能够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参 考 文 献]
[1]詹 鹏,王崎峰.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思理路[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2]吴 倩,刘建军.扎根理论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1).
[3]张艾利.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基于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J].南方论刊,2017,(01).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36(2019)04-0139-02
【基金项目】 本文系陕西省2018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2018FXM05)、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度辅导员精品项目重点项目、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共青团工作“一院一品”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 剑(1988-),男,陕西延安人,硕士,西安科技大学通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编 辑/王洪举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本土调适论文; 创生论文; 扎根理论论文; 西安科技大学通信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