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孙中山的科学技术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科学技术论文,思想论文,孙中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孙中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思想家,受过良好的自然科学教育,涉猎过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自然科学素养。他推崇科技,重视科技,不仅从多方面揭示了科学的本质,认识到了科技对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而且就如何发展中国科技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本文拟就此作一初略探讨。
1 科学本质论
孙中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科学的本质作了阐述和说明。
(1)从科学与实践的关系看科学的本质。孙中山认为,很早以前,人类就会造房子,但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的摸索,“而后始有建筑之学”[(1)]。又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物种进化原则,人类自石器时代以来,就已用来改良物种,“然用之万千年,而莫由知其道”,只有到了近代,达尔文用了“二十年苦心孤诣之功”,才写成《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进化论学说。[(2)]再如,电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理论,都是在有“磁针之指南、磁石之引铁”和“烧炼之术”等事实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经千百年之时间,竭无穷之心思学力”而逐步形成的。[(3)]可见,孙中山已认识到科学是人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所获得的经验、知识的积累和结晶,科学来源于实践。
不仅如此,孙中山还指出了实践对科学的检验作用。他说:“学理有真的有假的,要经过试验才晓得对与不对。好象科学上发明一种学理,究竟是对与不对,一定要做成事实,能够实行,才可以说是真学理。科学上最初发明的许多学理,一百种之中有九十九种是不能够实行的,能够实行的学理不过是百分之一。”[(4)]他所说的“学理”,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称的假说。在这里,孙中山实际上已认识到科学必须通过实践的验证从假说中脱化出来,取得作为理论的地位。
因此,孙中山已明确认识到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它依赖于实践,同时又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这就从科学的实践性品格方面揭示了科学的本质。
(2)从科学的基本特征来看科学的本质。孙中山指出:“夫科学者,统系之学也,条理之学也。凡真知特识,必从科学而来也。舍科学而外之所谓知识者,多非真知识也。”[(5)]在这里,孙中山把科学的基本要素看成是知识,并指出了科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一,系统性。科学是“统系之学”,是组织起来的系统化的知识,没有系统的体系,就谈不上是科学;其二,条理性。科学是“条理之学”,作为科学的知识体系不是杂乱无章的;其三,真实性。科学是“真知特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貌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具有真理性。尽管孙中山对于科学特征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但他把科学的最基本要素看成是知识,并指出它是“统系之学”、“条理之学”和“真知特识”,这一认识无疑又是十分正确的,这也就从科学的特征方面揭示了科学的本质。
(3)从科学与宗教的区别来看科学的本质。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孙中山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他说:“今日人类的知识,多是科学的知识。古时人类的知识,多是宗教的感觉。科学的知识,不服从迷信,对于一件事,须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过细去研究,研究屡次不错,始认定为知识。宗教的感觉,专是服从古人的经传。古人所说的话,不管他是对不对,总是服从,所以说是迷信。就宗教和科学比较起来,科学自然较优。”[(6)]孙中山认为,“科学的知识”和“宗教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科学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对客观事物反复研究,始终不错,然后才“认定为知识”;宗教则专门“服从古人的经传”,以教义或教条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一种“迷信”。这就从认识方法上说明了宗教与科学的根本不同,也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科学的本质。
(4)从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来看科学的本质。孙中山实际上注意到了科学与技术的不同。他在《上李鸿章书》中,便对“农学”与“农器”作了区分。他说:“考土性之所宜,别土质之美劣……此农家之地学、化学也”;“别种类之生机,分结实之厚薄,察草木之性质,明六畜之生理……此农家之植物学、动物学也”;“日光能助物之生长,电力能速物之成熟,此农家之格物学也”;“蠹蚀宜防,疫疠宜避,此又农家之医学也”。孙中山所说的“农学”,包括地质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医学等,很显然,这些都属于自然科学的范围。他认为,“农学既明,则能使同等之田产数倍之物,是无异将一亩之田变为数亩之用,即无异将一国之地广为数国之大也。”与此同时,孙中山又指出:“农学既兴,则非有巧机无以节其劳,非有灵器无以速其事,此农器宜讲求也。”他认为,中国“自古深耕易耨,皆借牛马之劳”,若改变积习,以机器取代牛马之用,则能“费力少而成功多”。“如犁田,则一器能作数百牛马之工;起水,则一器能溉千顷之稻;收获,则一器能当数百人之刈。他如凿井浚河,非机无以济其事;垦荒伐木,有器易以收其成。机器之于农,其用亦大矣哉。”[(7)]孙中山这里所说的“农器”,包括用于犁田、灌溉、收割、凿井浚河、垦荒伐木的机械、器具,无疑这些属于农业技术的范围。可见,孙中山已对“农学”和“农器”作了比较严格的区分,并分别肯定了二者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作用。在他看来,“农学”主要揭示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规律;“农器”则主要解决农业生产中如何去做的问题,表现为工具、器械的运用,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是对科学本质的进一步揭示。
总之,孙中山已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的本质作了论证和说明,尽管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还不能运用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范畴,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来分析科学这种社会现象,但他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超过了同时代其他思想家的认识水平,因而是应当肯定的。
2 科技价值论
孙中山曾“环绕地球,周游列国”,到过欧、亚、美洲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亲眼目睹和切身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进步、国家富强所起的重要作用,因而对于科学的价值作了充分的肯定。在他看来,“学问为立国根本,东西各国之文明,皆由学问购来”;“世界进化,随学问为转移。自有人类以来,必有专门名家发明各种专门学说,然后有各种政治、实业之天然进化。”这就从总体上肯定了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作用。具体说来,孙中山的科技价值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价值。科技最明显的价值表征就在于它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孙中山通过考察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也充分认识到了科技的经济价值。他认为,原先在经济方面远远不及中国的欧洲各国,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二百年间走到世界各国的前列,完全是因为“科学昌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也是“科学为之”。在他看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科学技术能提高生产力。孙中山提出,研究“机器科学”,发明机器,采用机器,就能大大提高生产力。他说:“这几十年来,各国的物质文明极进步,工商业很发达,人类的生产力忽然增加”,其原因“就是由于发明了机器”,[(8)]就是因为“机器科学昌明”。[(9)]在机器未发明之前,“工作皆为人工,生产力亦甚薄弱”。[(10)]但在机器发明之后,世界文明先进的人类就逐渐不再用人力来做工,而用天然力来做工,利用汽力、火力、水力、电力来替代人的气力,用金属的铜铁来替代人的筋骨。于是,从前“人力所不能为之事,机器皆能优为之。任重也,一指可当万人之负;致远也,一日可达数千里之程。以之耕,则一人可获数百人之食;以之织,则一人可成千人之衣。”[(11)]因此,用一个人管理一副机器,便可以做一百人或一千人的功夫,机器的生产力“可以驾乎一个人力的几百倍,或者是千倍”,“机器的生产力和人工的生产力便有大大的分别”。[(12)]可见,孙中山已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提高工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②科学技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发明一旦应用于生产领域,必将带来生产中的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操作方法的变革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孙中山在谈及中国的丝织工业时,便说明了这一点。他说,中国丝织业从前发明的生产和制造方法都是很好的,所织的绫罗绸缎质量也是很高的。但中国农民养蚕,不会治疗蚕病,没有办法去研究蚕病发生与治疗的道理,因此有时收成很好,有时完全失败,而把这一切归之于命运,总不知道改良。后来,外国也学会了养蚕、制丝,并且由于外国科学家创立了生物学,发现了蚕病是微生物所致及其治疗方法,于是法国、意大利的养蚕业发展很快。正是因为他们“对于养蚕、纺丝和制丝种种方法,都有很详细的研究,很多的发明,很好的改良”,所以他们的“丝业便很进步”。又如日本的养蚕制丝,也是跟中国学的,但日本丝的“品质又要比中国好”,其原因也在于“日本的丝业不但是仿效中国的方法,而且采用欧洲各国的新发明”,所以日本丝的质量提高很快。孙中山认为,中国要改良丝业,“便要一般养蚕家都学外国的科学方法,把蚕种和桑叶都来改良,蚕种和桑叶改良之后,更要把纺丝的方法过细考究,把丝的种类、品质和色泽都分别改良”。除此之外,“还要学外国用机器来织造绸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丝织品的质量,“造成顶华美的丝织品”。[(13)]无疑,孙中山已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③科学技术有利于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但自然界并不给人类提供现成的物质生活条件,天然的自然环境也不一定适合人类的需要,人类是通过运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改变物质生活条件和环境,使之满足自己需要的。科学技术越发达,自然资源就越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对此,孙中山指出:“物之用……在人能穷求其理,理愈明而用愈广。”例如,“化学精,则凡动植矿质之物,昔人已如〔知〕其用者,固能广而用之,昔人未知其用者,今亦考出以为用。火油也,昔日弃置如遗,今为日用之要需……煤液也,昔日视为无用,今可炼为药品,炼为颜料。又煮沙以作玻器,化土以取矾精,煅石以为田料,诸如此类,不胜缕书,此皆从化学之理而得收物之用”。[(14)]化学的发展,使过去被视为无用的“火油”、“煤液”之类,重新为人类所利用,这正好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帮助人类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化有害为有利,化无用为有用。
不难看出,孙中山对科技的经济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军事价值。科学技术与军事斗争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孙中山对于科技军事价值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推动军事武器和装备的更新。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之后,不仅能够改造传统的常规武器和装备,而且还能创造出一些新式武器和装备。孙中山认为,西方“关于海陆军的种种武器毒〔弹〕药”之所以“非常完全,非常猛烈”,就是由于“科学昌明”而来。[(15)]这说明,他已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军事武器和装备的更新的重要作用。他还提出:“今日中国欲富强,非厉行扩张新军备建设不可”[(16)],而他又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加强军事武器和装备、取得军事技术优势的关键因素。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提高军人的素养,从而有助于作战能力的提高。人是战斗力的主要因素,人的素质高低又是同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的,用科学技术知识武装人,把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人的智能,就能成为活的战斗力。孙中山提出:“世之善战者,有得于天才者,有得于学问者……莫鲁克之运筹帷幄,决胜先机,一战而胜丹,再战而摧奥,三战而败法,此学问特长者也。”[(17)]有良好军事学问的人指挥作战,往往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孙中山又说,战争的失败者,往往与他们缺乏军事学问有关,像中国在“海禁既开之后,与英战、与法战、与日战、与联军战,未有不败者,非无枪炮,不谙战术故也。”[(18)]之所以“不谙战术”,就在于“军事学问不足”。因此,孙中山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革命军队是否有知识,“无知识,则事失败”,“有知识,则我胜必矣”。[(19)]他要求军人研究学问,“做革命军的根本,还是在高深的学问”。[(20)]他还说:“近代科学大明,武器进步,治军之复杂,迥非前代所可比拟。昔有不读兵书,而可以为名将者,今则非深造乎学问,不足以临阵图敌矣。”[(21)]孙中山这里所说的“学问”,显然是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他看到了科学技术对于提高军人素养、从而提高作战能力的重要意义。
③科学技术能促使作战方式、战略战术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武器、装备的更新和军人素养的提高,必将推动新的作战方式的产生和战略战术的变革。孙中山指出:“武器与战术,固有关系者。以中国论,昔用弓箭,而今用枪炮,武器不同,战术亦随之而异。”[(22)]他还注意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军事武器和装备的进步,战略战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交战各国用最新式机关枪多发子弹,不求命中,而以子弹遮拦敌人;“空中以飞机战,水底以潜艇战,类皆愈出愈奇”。[(23)]可见,孙中山已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作战方式、战略战术带来的变化。
应当说,孙中山对于科技的军事价值的认识是正确的,也是较为深刻的。
(3)认识价值。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又是人类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的前提。对于科学的认识价值,孙中山主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科学能帮助人类探索未知,提高人类的预测能力。孙中山认为,在科学水平极低的古代,人们兴办大规模的工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事业,往往是“不知而行”,事前既没有进行充分的筹划,也没有掌握充分的论据,更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他说:“古人无今人之学问知识,凡兴大工、举大事,多不事筹划,只图进行。为需要所迫,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其成功多出于不觉。”[(24)]如开凿大运河、修筑万里长城这样的大工程,也是“不知而行”。孙中山指出,到了科学昌明的时代,情况就不同了。由于人们已经在长期的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许多过去迷惑不解的事物,现在已经认识它们的真象,知道它们的发展规律,并且掌握了强有力的精密仪器,拥有大量的现代化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本所知以定进行”,即人们能够依据科学知识,预先制定一个计划。这样,行动起来容易,做起来成功迅速。他说:“凡能从知识而构成意像,从意像而生条理,本条理而筹备计划,按计划而用工夫,则无论其事物如何精妙、工程如何浩大,无不指日可以乐成者也。”他举例说,像“无线电、飞行机”这样“精妙”的事物,像美国120余万里铁路及苏伊士、巴拿马运河这样“浩大”的工程,由于“科学之原理既知,四周之情势皆悉,由工师筹定计划,则按计划而实行之,已为无难之事矣。”[(25)]因此,科学是一种强大的认识力量,能够帮助人类探索未知,预测未来,从而改变人类无知、盲目的状况。
②科学能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在科学的指导之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向前扩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会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新的境界。例如,电学发明之后,才知道电为“无质之物也,其性与光热通,可互相变易者也。其为物弥漫六合,无所不入,无所不包;而其运行于地面也,有一定之方向,自南而北,磁铁受电之感,遂成为南北向之性。”这种对电的认识,较之以前就有了很大的进步。他还指出,随着电学的发展,人类对电已经“不可须臾离”,“用电之事以日加增,点灯也用电,行路也用电,讲话也用电,传信也用电,作工也用电,治病也用电”,而且“以后电学更明,则用电之事更多矣。”[(26)]孙中山还说,从前发电,“必籍乎煤”,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人想出新法,用瀑布之水力以生电,以器蓄之,可待不时之用,可供随地之需”,使电成为“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者也”。[(27)]因此,科学能推动人类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科学越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会越深入。
③科学能促进人类精神面貌的改变,使人类从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往往会带来观念上的变革,使人类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孙中山认为,有神论思想的产生,便与科学的不发达密切相关。在古代“人与天争”时期,水、火、风、雷等自然现象,有时给人类带来灾难,“古人实在莫名其妙……于是发生神权”[(28)],产生了有神论思想。又如他说,古时人们不知道雷电是什么东西,把它当作“神明”而敬拜,故有所谓雷公、火神等迷信说法。电学发明之后,人们就使雷电现象像牛马一样驯服,为人类服务。他还说,在天气热的时候,“我们不用人力,只用电气风扇便可以解热。这件事如果是古人或者是乡下毫没有知识的人看见了,一定以为是神鬼从中摇动”,现在人们“已经明白电磁吸引的道理,因为由电能够吸引风扇,所以风扇能够转动,决不以为是很奇怪的事。”[(29)]可见,孙中山已认识到了科学的思想解放作用。
总的说来,孙中山对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军事价值和认识价值都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不完整,缺乏严密的系统性,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的肤浅性,但对于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来说,能有这般认识,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反映了他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战略眼光。
3 科技发展论
基于对科学本质和科技价值的认识,孙中山就如何发展中国科技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概而言之,孙中山的科技发展观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普及科技知识。孙中山认为,“廿世纪之国民,一科学互竞之国民也”,只有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才能“以与世竞”。[(30)]而当时的国民,对科学的认识还非常愚昧。因此,孙中山提出:“今日文明已进于科学时代……中国富强事业,非先从事于普及教育,使全国人民皆有科学知识不可。”[(31)]为普及科技知识,孙中山强调学校在进行智力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向学生传授世界最新的科学知识。他确定大学的旨趣之一,就是要向受教育者灌输世界的新学理、新技术。为了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孙中山强调讲求科学的教学方法,有的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提倡采用科学实验方法,在实验室内运用各种科学仪器,加以观察研究,以深刻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获得科学的真知识。为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孙中山还特别注重以成年国民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教育。他认为,“教育少年之外,当设公共讲堂、书库、夜学,为年长者养育知识之所。”[(32)]他提出,中国的工人“没有知识”,要运用一切社会教育的机构和手段,去增加工人的“智识技能”;而中国的农民,也“没有知识”,不能写读,而且还非常守旧,振兴中国农业“所缺者”,就是“农民之新知识”。因此,必须对数量上占优势的农民灌输新知识、新观念,使农民学习“科学的道理”,掌握“科学的道理”。他还十分重视“高深的学问”在军队建设中的长远意义,指出必须向革命军人进行军事知识的教育。孙中山力求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而这正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2)开展科技研究。孙中山认为,“机器系从思想发生,系一种深湛学理,如无学识,即不能发明新机器,亦不能管理新机器。”所以,要发明和管理“新机器”,首先必须开展基础理论研究,“要研究学理,研究愈深进步愈速”。[(33)]正因为如此,孙中山要求大学设立研究院,研究世界的新学理、新技术。他还主张全国建立各种科学研究的专门学会,创办各种学报,及时交流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以期学者“开世人无限之灵机,阐天地无穷之奥理”。孙中山还要求有条件的部门,也应设立科学研究机关,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研究重点。为了使学者专心致志于科技研究,孙中山提出,如果学者能“穷一新理,创一新器”,“必邀国家之上赏”,通过授予学位及其他奖励办法,来调动学者研究科技的积极性,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
(3)推广科技成果。孙中山认为,灌输和研究各种新学理、新技术,最终都是为了推广和应用各种新学理、新技术。为此,他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兴农,要设立农器制造厂,制造一切农具;要讲求“农学”,把农业生产置于科学之上。他还提出,工业要废手工采机器,设立各种工场,并用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效益,来改良与推广机器生产。孙中山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而这也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4)引进科学技术。孙中山认为,外国的长处是科学,中国的科技发展,不必象最初发现美洲的哥伦布那样去探索,而可以按人们“已辟之路径”,“取一直捷方向前进”。也就是说,要学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如此,既可以节省大批物资,更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和西方各国比较起来,会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孙中山提出,对于外国的科学技术,要学习、引进最先进的,只有这样,才能迎头赶上。他还主张,对于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不仅要实行“采来就用”、“仿而造之”等办法,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创新,从而“胜之”,驾乎欧美之上。在当时中国科技已处于落后状况的情势下,孙中山的上述思想是富有远见的。学习、引进外国科学技术,无疑将有助于中国科技的发展。
(5)培养科技人才。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重视经学,轻视科学;重视官员,轻视学者,以至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不到重用。孙中山深知此中弊端,明确表示要仿效欧美在重用人才方面的做法,各行各业都要用“专门家”。为了培养科技人才,孙中山提出了三条途径:其一是多办学堂,使各种专门人才都由学校培养,并做到学用结合;其二为多派留学生到各国的科学专门学校学习,毕业后再入各种工厂练习数年,回国后即能独当一面;其三为引进外国技术人才,要求他们担负起“教授训练”中国技术人员的任务,如此既可使我国技术人员在专门练达之外人指导下“陆续成就”,又能避免外国把持我国技术大权,防止技术垄断。为了培养技术人才,孙中山还特别鼓励青年奋发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技术,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6)各学科同时并进。孙中山在论及科技发展问题时,还注意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他说:“近世科学之发达,非一学之造诣,必同时众学皆有进步,互相资助,彼此乃得以发明。”[(34)]他要求在学习、研究某一学科时,必须把其他有关学科“也去过细参考,借用他们的道理和方法,来帮助那一门科学的发展”。[(35)]应当说,孙中山已认识到了科学发展中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因而要求各学科同时发展。
可见,孙中山依据世界科技发展的经验、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和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就如何发展中国科技事业,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观点,这些观点至今仍具借鉴意义。
孙中山虽称不上自然科学家,但他对科学技术的许多问题都作过探索,除了上面所说的科学本质、科技价值、科技发展之外,他还对科学的分类、科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科技发展的历史等问题,作了认真的探讨和研究,限于简幅,在此就不一一论列了。
* 本文系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