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管理中的短期行为_学校管理论文

论学校管理中的短期行为_学校管理论文

论学校管理中的短期行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校管理论文,短期行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未来,而学校管理的本质在于促进教育的全面进步和学校主体自主发展。然而,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却存在着片面追求近期效应而忽视长远利益的行为,如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过分注重高分率、特长生培养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教师人事管理上,只注重于使用而轻视培养;在学校教育改革上,追求显效的改革项目而漠视基础性、长远性项目等。这样的管理行为必然导致“教育发展上周期性振荡与对社会心理的不良影响”[1]。因此,我们必须对学校管理中的短期行为作一深刻的剖析,揭示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我们的管理决策既树立起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的管理行为,从而保证学校教育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向前发展。

一、学校管理中短期行为的含义及其表现

“行为”是人类行动的一种方式,是人在一定的动机、意识和目的支配下所产生的自觉性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而“短期”一般与长期相对应,在现代汉语中,就解释为“短时期”。因此,当“短期”被借用来描述行为时,简单的理解就是指为了达到短时期目的和方向的行为。

当今,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客观现实的影响,为了获得社会认可、支持的资格,造成了我们的教育多以“升学”为价值取向、以学生考试的成绩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标。因此,许多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地位、效益,大力推行以应试为目的的学校管理,从而导致了“重物轻人、重结果轻过程的”的短期行为。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办学理念与目标上,重视外延型发展而忽视内涵型发展。当今,许多学校管理者为了提高自己以及学校的声望、地位与效益,一方面,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现代化学校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则大力推行以应试为目的的短期行为,强调考试分数和升学率。

第二,在学生管理上,强调框框内的活动与思考,强调“优秀生”培养而忽视学生开拓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学生管理的理念上,一是希望“切莫惹是生非”,二是希望考试得到高分数。在这一理念下,管理工作过程中不乏存在有意“驯服”学生的现象,对学生强调“服从”和“严”字当头,企图使学生在学校里平平安安、顺利毕业。这样的管理,虽然维持着一种表面和谐的关系,但事实上忽视了个体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服从于群体价值观的从属者,结果是造成学生被动地学的格局,却忘了学生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者,影响着学生从自我批判中获得自我转化的能力,也使教育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另外,过于侧重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进行培养,而忽视甚至主动放弃了对其他部分学生的培养。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只对升学有希望的特长生负责、对“重点班”负责,对那些学习成绩、纪律不好的学生只希望平安,任其发展,并将其不负责任地推向了社会。这种狭隘的教育思想,直接导致部分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甚至是丧失。这样的教育丧失了自我,使教育内涵大大缩小,变得庸俗化。

第三,在管理教师上,只注重使用与控制而轻视培养与规划,把教师视为“教书匠”和“知识的传递者”甚至是“机器人”。纵观当前学校管理的实际,我们就会发现,中小学奖励目标普遍与“升学”、“成绩”挂钩,且强调管理的标准化,强调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进行指导,强调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强调对教师的控制、监督,强调服从性、计划性、统一性,强调定量评价。教师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都是程序化和条文化的。目前,许多学校在运用全面量化评价时,都认同这样一个理由:数字面前人人平等,让数字说话,令教师服气。无形中,数字成为校长解决问题的法宝。“这种追求量化标准产出的知识管理模式,最终可能会损害学校组织成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自由度,导致学校只注重发展过程中的眼前收益,关注数量的变化,而对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3]。 甚至有的学校采取坐班制、签到制,使教师的一举一动处在一种“全景式监视”之下。正如英国学者鲍曼所说,“他们的所有生命活动被置于严格的控制之下,服从外部指定的生活安排”[4],这样的管理必定导致教师主体精神的缺乏,从而影响教师潜能的发挥与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四,在科研管理上,强调课题立项和评比而不重视实际研究和应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学已成为当今中小学学校管理的重要理念。但是,由于学校的创优需要科研成果、领导的个人声誉需要科研成果,从而导致不少学校并未将课题研究真正作为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来抓,而只是视为提高学校声誉与地位的一个筹码或追随教改潮流的一件时髦事。

此外,有的校长在管理中为了实现任期内目标,全力以赴地动员、调动一切物力、财力、人力,想尽一切办法充分使用现有人才,在领导班子构成上重视情趣相投、轻视人员异质互补的长远效应。对任期内应该做的,对学校长期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却不重视。这对整个学校的发展是不利的,使学校教育自身的发展缺乏后劲。

二、产生学校管理中的短期行为的原因

学校管理中的短期行为与学校、与领导的名誉、地位、利益是紧密相连的。

第一,偏失的教育价值观影响。教育价值观是对教育是什么、教育应干什么、教育能干什么、怎样干更有效等观点的理性认识,它犹如一只无形的手,左右着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和调节着人们的不同教育需要,制约着教育实践活动。当前,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偏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忽视、甚至否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把受教育者看成是被引导、塑造、改造的对象,从而混淆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关系以及社会是人的发展的大环境的教育价值关系;二是过于追求教育的外在价值,忽略了其内在价值的实现,即过于强调教育增进物的价值取向。由于主体不同,需求不同,因而出现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样冲突。当今我国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分数至上”的管理行为,正是与外显的价值取向有关,从而导致学校领导在管理、决策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去重视与考试分数有关的管理,使学校的一切教学工作都以此为重心,顾及不到学生的品德、身体、心理等基本素质的养成和今后长远的发展。在这种极端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全面而丰富的教育价值,竟剩下几个孤零零的阿拉伯数字,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因此,教育价值观念的偏失是导致学校管理短期行为的主要原因。

第二,社会期望的影响。目前,许多地方政府要求每所学校的高考率要达到多少、中考数要达到多少,这些不切实际的行政性措施,势必导致消极的短期行为。而公众期望中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学习期望也是导致学校管理出现以升学为重点的消极短期行为的原因。

第三,学校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学校还未形成依法管理的体制,因而,在校长负责制下,无法避免“个人说了算的现象”。这种个人说了算,有的是有心把事办好,有的则是为了把个人的事办好,但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都易出现违背科学管理规律,背离长远目标方向的自我功利行为,从而也导致短期现象的发展。此外,某些学校管理者素质不高、学校管理中的评价体系不合理也是导致短期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防范学校管理中的短期行为的策略

学校管理是一种培养人的使命管理,这一管理行为,不能仅仅立足现实的日常管理,而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突破当前局限指向未来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应不满足于对当前管理的消极适应,不从“过去”来推演“现在”而是以“未来”的要求去设计、规划当前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提高学校管理的层次结构,优化学校的发展潜能,使学校的教育事业和学校自身均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超前适应”的强大优势。

第一,更新观念,树立指向基础性和未来性的教育价值观。学校领导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克服管理活动中的短期行为的前提。只有冲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的束缚,树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理念,才有可能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从而走出学校管理的误区。

突出基础性的教育价值观就是要强调教育是培养学生如何成人,教育不是英才教育,也不是“短期化”的教育。强调基础性,是为了追求一种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奠基性价值”[5]。突出未来性的教育价值观就是指教育是为明天做准备,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基础教育更是如此。基础教育是人生接受正规教育的起步阶段,它的价值不只是满足眼前需要,还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未来是指社会之“未来”和作为个体的人生之“未来”。强调未来性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质量观上,要摒弃唯升学率、分数衡量教育质量的做法,树立一种全面的整体的学生素质发展质量观,树立新型的人才标准、质量标准。并要把创新精神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内容。作为教师,其职责是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作为学校领导,绝不能把学生考试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能动作用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而不是被动的知识容器。学校管理者的观念的转变,对于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科学地规划长、中、短期的管理目标。目标是行动的方向,是指导管理实践的根本。要科学地实行目标管理,将长、中、短期管理目标联系起来,从而能克服由于管理者的更替任意改变管理目标的不良行为,使学校稳定发展,从根本上消除了由于任期制而产生的消极短期行为。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实行校长负责制,也将目标管理引进学校内部管理过程。很多学校领导人上任伊始就订出自己任期内的管理目标,并公之于众。这样做是有积极作用的,便于考察管理者的实绩。但是,如果所确立的目标不是从属于学校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或说该目标不是中、长期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实现学校中、长期目标所必需的甚至是相背离的,那么则属于消极短期行为,所以,实行目标管理,务必科学地理解目标管理的含义,使短、中、长期目标方向一致。同时,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决策的民主化是手段,科学化是目的,只有实现决策民主化,才有可能集思广益,做到科学化,使确立的目标正确。在此基础上,保持近、中、长期目标的一致,就可以避免消极短期行为的出现。

第三,建立科学的管理工作评价方法和制度。长期以来,由于受不正确的观念、方法的影响,在评价管理工作绩效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制度。这样,不仅不能制止消极短期行为的产生,甚至还起了诱发作用,因此,要改变只注意外延发展的观念及相应的评价方法,要确立科学的评价制度,这样,学校管理中的消极的短期行为将会得到有效的遏制。一是成立中介性的教育评价机构。这一机构应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评价的主体主要由教育督导科的人员组成,还可聘请社会专家、学生家长等参加;二是在评价的范围上,应该是全方位的教育评价,包括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三是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真实,应科学地制定评价的指标体系,使指标体系能反映客观现实的本质;四是要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其结果不应只为学校所用,还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只要教育评价真正成为一种制度,并能经常地、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就会日益走向规范、有序,管理行动中的短期行为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第四,要重视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素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现代的学校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这就决定了作为学校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导性作用。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可见提高校长的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要求校长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活动能力,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要有出色的管理才能,不仅能高瞻远瞩、统观全局、进行系统指挥,而且能承上启下、协调左右、实施目标控制。社会的迅速发展,那种固步自封、循规守旧的校长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校长要加强学习,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种岗位培训,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能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认清教育发展的背景和方向,身在学校放眼世界、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更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只有高素质的、现代化的校长,才能办出高质量的现代化的学校。

标签:;  ;  ;  

论学校管理中的短期行为_学校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