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卓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道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步,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成熟,但在许多施工难点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提高施工技术,确保道路桥梁安全仍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道路桥梁的沉降段是影响行车体验、道路安全与畅通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沉降段路基与路面施工技术中的问题与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段;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桥梁建设作为基础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受到政府与人民的广泛关注,其施工水平也在反复实践与探索中不断提升,技术越来越发展成熟[1]。但目前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施工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作为道路桥梁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其技术难度较高,施工过程复杂,稍有差错即可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导致建设完成后道路发生沉降,造成施工安全隐患和后期交通安全隐患[2]。本文针对道路桥梁的沉降段路基与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规避道路桥梁沉降段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道路桥梁沉降段的常见问题
在道路桥梁建设中,若沉降段施工质量不达标,则极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增加维护难度,影响使用寿命。沉降段常见问题包括路面开裂、路基损坏、路面不平整、填土沉降等[3]。
路面缝隙通常发生在桥梁与桥台的连接处,在长时间的动态压力下,连接处的伸缩缝压力增大,导致路面出现阶梯式裂缝,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在进行道路桥梁维修时需及时发现该问题并进行处理,以免问题加重。路基损坏的原因则主要由于混凝土的巩固措施不到位、边坡变形等因素所致,可引起区域性沉降,增大路面抗剪压力,影响路面稳定性。而路面不平整则主要是因施工时未仔细均匀地夯实路基,或是施工材料选择和调配不当,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受到温度过高、温度过低、水分过重等外力影响,导致路面凹凸不平,出现波浪状结构,严重影响车辆行驶速度和安全性。此外,施工完成后,车辆行驶时路面材料未完全凝固也是影响路面平整的重要因素。路面不平整可导致路面压力承载强度不一,影响行车体验,也易损伤轮胎,还威胁道路桥梁的稳定性。而填土沉降则常在面积较大的填土区域发生,主要是因填充时未充分均匀地夯实,表面夯实强度高,内里却存在较大缝隙,且有较多水分聚集,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导致填充区域变形沉降。
二、道路桥梁沉降段施工技术探讨
1.地基压实与加固
在进行道路或桥梁沉降段施工时,首先应观察了解地基情况和土壤属性,依据不同的地基结构,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整理地基,并对地基进行强化与加固,确保施工质量合格。在进行沉降段施工前,需先清理路基,检测地基土壤情况,并进行分层混合填土。填土的同时需进行压实处理,为确保压实效果,可在分层填土的同时交叉进行压实作业,确保各层填土均能够被均匀地压实,保障地基质量,确保密度均匀且表面平整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应尽量避开软土基,但若无法避免,则需改善地基强度,常用方法包括排水固结法、水泥喷注法、换土法等,依据土层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加固方法。若软土层浅,则可进行浅层加固,约加固3厘米左右,加固后再进行施工,可提高其承载能力,缩小地基与桥台间的沉降。若软土层厚,则可适当调节地基高度,进行较深层地加固。
2.混凝搭板技术
搭板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中常用技术,在沉降段施工中采取混凝搭板技术可改善路基与路面稳定情况,减少路面沉降,是道路桥梁沉降段施工的主要技术和环节[4]。施工中需要仔细设置搭板数据,并严格依据数据进行施工,稍有误差则可能导致搭板滑落,损坏地基,形成道路凹陷。在搭板设计中需保持路基、路面、最高面呈现平行状态,且路基路面与搭板间保留不超过10厘米的空隙,科学合理地设计各搭板的长度、宽度、高度等,选择适宜的搭板材料。此外,调制混凝土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水泥比例,并在现场进行定时取样检测,确保搭板建设质量。连接桥台时,于底部铺设油毡垫,并调节支座橡胶板形态,使搭板与桥台连接更为协调,也可在牛腿与桥台连接处设计制作倒角,以免搭板发生转动,损伤路面和路基,增强稳定性。在沉降段,进行搭板施工时应加强搭板建设顶层路基的夯实度,在搭板连接处与路面两侧进行反复压实,并检测其密度,确保夯实度合格,以免搭板连接处发生沉降。
3.路堤填充技术
路堤的施工质量也密切关系着道路沉降段是否会发生凹陷,目前道路桥梁建设通常采用填充和压实路堤的方式增加其承受能力[5]。技术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对路基沉降、变形、路面压缩等情况进行预估,设计并指导施工人员完成路堤填充工作,进一步优化路堤施工质量,减少沉降的发生。此外,填充材料的选择也是影响填充效果的关键,应依据施工情况选择密度、强度、透水性适宜的材料进行填充,一般要求密度大、强度高、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填充时尽可能地将其压缩压实,增强其承载力。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经济性与实用性,可优先考虑当地材料,在市场进行仔细考察,选择质量良好的材料,处理后再进行填充,避免混杂污物、泥浆、有机物等,确保材料清洁。技术人员也应明确材料含水指标范围,若材料含水量不足,则可浇水使其更为湿润,若含水量过高,则可在阳光下晾晒一段时间。在进行材料混合搅拌时,需严格控制粘合剂、水以及材料的比例,确保填充质量。
4.排水技术
排水工作是道路桥梁沉降段施工的一个重点,若排水技术不到位,可增加沉降发生率,在施工过程中需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水措施,以免降雨对路基和路面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在降水量丰富的地区,进行道路与桥梁施工时尤其需要重视排水管道、沟槽、排水渠等排水设施的建设,以免雨水聚积浸泡和损坏路基,引起区域性沉降或增大沉降范围,甚至引发路面塌陷,危及交通安全。为确保良好的排水效果,施工时也应充分考虑当地情况,必要时适当调高路基高度,并重视后期维护工作,减轻路面沉降严重情况,尽量避免全面重新施工,以免给路基造成的巨大损坏。
三、小结
总而言之,在进行道路桥梁沉降段建设时,应加强对现场土壤结构、性质等情况的勘测,并以预防沉降为目的,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和施工材料。技术人员应明确各项工作施工流程、材料要求、质量要求等,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明确沉降段道路的施工要点,采取各项科学有效措施加强路面和路基的稳固程度和承载能力,做好防水、排水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熊卫明.简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7(9):104.
[2]张长青.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中国标准化,2018(10):146-147.
[3]赵鹏飞.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50(30):145-146.
[4]刘金兴.探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局限及控制对策[J].低碳世界,2018(4):275-276.
[5]王爱华.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浅述[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5):31-33.
论文作者:黄鸿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路面论文; 路基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地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