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泽民对邓小平特区理论的新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区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江泽民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邓小平的倡导下,1980年8月, 中央决定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此后,邓小平一直关注特区的发展,支持特区的建设,多次亲临特区视察、指导,并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阐明了特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特区的性质、功能、任务、地位和作用,还特别就特区如何实行开放政策,如何进行改革试验,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如何坚持两手抓等重大问题,作出精辟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特区理论,为特区的奠基、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在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精神的推动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特区的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在新形势下,怎样从中国跨世纪的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上、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格局上来看待经济特区还要不要办,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何在,地位作用如何确定,都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对此,江泽民作了许多重要论述,及时正确地指导了经济特区的进一步发展,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邃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一、江泽民关于“特区还要特”等论述, 在特区发展的关键时刻,为特区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
经济特区,是在当时我国还处于与国际环境相隔绝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启动的历史条件下创办的。之所以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体制及经济政策,目的是促使其尽快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加速其经济发展,并产生示范效益,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实践证明,中央采取兴办经济特区这一战略方针非常成功。
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的整体实力有所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已经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这样,随着原来在经济特区实行的某些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在内地不少地方的逐步推行,国内出现了特区姓“特”还是姓“普”,即特区还要不要“特”,还要不要继续发展的议论。1994年6月,江泽民在视察深圳特区时代表党中央、 国务院郑重加以重申:“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要把发展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要搞多久,经济特区就要搞多久。对这一点不能有任何动摇。”他明确指出:“那种认为在全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新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削弱甚至可以逐步消失的看法,是不对的。”“毫无疑义特区还要‘特’”。1997年9月,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又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
江泽民的这些重要论述,对新时期特区的进一步发展和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争论。当时争论的焦点在于特区姓“资”还是姓“社”、“是放还是收”,邓小平充分肯定地说:特区“姓‘社’不姓‘资’”、“不是收而是放”,由此推动了特区的创立与发展。早在1990年6月, 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就指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办好特区,搞好沿海对外开放,这是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荫及子孙后代的一个大政策,我们决不动摇,决不改变。”经济特区,是作为全国改革的“试验田”而建立的,这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在经济特区进行的试验,不是一般的试验,而是事关国家大局的试验,是如何把邓小平理论付诸实践,如何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试验。十多年来,经济特区排除了种种阻力,克服了重重困难,进行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为全国的改革作出了贡献。所有这些试验,都是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但是,应当承认,我国的改革还是初步的,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最重要的目标。经济特区继续进行改革试验的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的。即使将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了,也还有一个不断提高、改进、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先试验再推广的做法照样是适宜的、有益的。因此,特区要继续担当这样一项伟大事业的改革“试验田”和“排头兵”的重任,在改革中先行一步,开全国风气之先,使全国各项重大改革方针、政策顺利推行。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特区的‘排头兵’作用将会不断地以其特有的光芒而闪耀史册。”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外开放虽然已经取得辉煌成就,但对外开放的时间毕竟还很短,同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还刚刚开始,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它作为既定国策本世纪不能变,下个世纪也不能变,必须长期坚持。而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我国的对外开放正是以经济特区为起点逐步推进的。国外投资者早已把特区视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晴雨表”。特区要继续特下去,意味着对外开放必须继续进行,必须在原来基础上加快步伐、提高水平。
江泽民关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进一步办好的论述,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特区的实践、从全国改革开放的全局利益出发得出的正确结论。它既是对特区还要继续发展的明确要求,更是对整个改革开放大业的充分肯定。它表明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和继承邓小平特区理论的鲜明立场,坚定了特区人民和全国人民办好特区,深入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念,为新时期贯彻执行邓小平特区理论,进一步发展特区提供了根本的思想保证。
二、江泽民关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 更上一层楼”等论述,为特区在全方位开放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80年代初期建立经济特区时,中央政府没有采用计划经济,下财政投资的传统办法,而是实行了一种“给政策”的特殊办法。邓小平提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特区的政策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特殊的体制政策,另一类是与国际市场衔接的外商投资政策,还有一类是国家对特区的扶持政策。中央采取这种特殊办法,其意义在于:通过经济特区启动市场经济,并逐步同国际经济接轨。进入90年代以来,国内市场经济已经全面启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1994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及时指出:“今后特区发展所必需的而又有可能实行的一些灵活政策的优势还得有,但保持特区优势的立足点和重点不应再放在这上面了”,“原来主要靠实行一些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而形成的特区的一些特色,自然要有所变化”,这样,“经济特区的特色也要相应地随之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继续“特”下去、如何发展自身的优势,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1994年,江泽民高瞻远瞩地提出: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1995年,江泽民又一次视察深圳时,再次作此勉励,并亲笔题辞:“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这使特区在全方位开放后的进一步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在增创新优势的时代内涵上江泽民也作了充分论述,特别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要求特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这是党中央赋予特区人民的一项重大任务。
尽管各地的情况不一样,采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所增创的新优势也各有特色。但就总体而言,特区必须努力做到:
——增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优势。1993年,江泽民在海南省建省办特区五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继续借鉴外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好经验和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特区的实际,有所创造,有所发展,以显示出中国经济特区的特色、优势和风格”。1994年,他在广东考察时再次要求特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借鉴与独创相统一,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就要求特区既要从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出发,解放思想,继续大胆地学习、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经济特区的好经验和通行做法;又要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根据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需要和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有所放弃、有所创造、有所发展;还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自然、人文资源和毗邻港、澳、台地区的区位等优势,扬长避短,并结合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努力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色。
——增创体制新优势。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但是在新经济体制建立的进程中,不可能在所有的地区都同时、同步建立起这种体制”。特区在这方面已经先行一步,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又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所以,江泽民提出:“中央希望经济特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走在前面,在全国继续起到深化改革的试验作用。”新时期特区要增创体制新优势,就必须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加快体制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加快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重点是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和中介组织;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加快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同国际经济的必要接轨的步伐”。江泽民特别指出:“在搞好这些综合配套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增创产业新优势。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面对这个态势,经济特区必须瞄准国际市场走势和世界新技术革命进程,顺应潮流,乘势而上,大力抓好经济结构的调整,尽快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促进特区经济向资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提高竞争能力,增创产业新优势。江泽民强调:“这可以说是当前经济特区的一项紧迫任务,必须放在重要日程上加紧部署和实施。”他同时还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竞争十分激烈,焦点就是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竞争。”因此,特区应更多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当前,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作为特区发展的后劲所在,已成为特区的第一经济增长点。厦门特区的一、二、三产业比例,从1980年的21.61∶57.84∶20.55调整为1997年的5.67∶51.86∶42.47,三种产业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升级换代大大推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1998年1—8月,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55.3亿元,同比增长15%。深圳特区1992年以来,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8.56%的速度增长;1997年, 其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35%;1998年1—9月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94亿元, 同比增长14.3%。
——增创开放新优势。1994年,江泽民指出:“各经济特区要不断增强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本领,不断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赚取外汇的本领。”“要进一步完善特区的投资环境。既包括完善基础实施的‘硬’环境,也包括完善法律、制度和提高办事效率、服务水平的‘软’环境。”1995年,他在汕头考察时又强调: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1997年,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等措施。虽然这是针对全国而言,但在特区显得尤为紧迫。总之,要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质量,扩大对外开放的规模,增创开放新优势。开放作为特区的标志所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特区发展的立足点。1992~1997年,厦门特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就达63.01亿元,占特区创办以来利用外资总额的81.66%。1997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达28.72亿美元,比建特区前的1979年增长186.86倍。
——增创管理新优势。经济要发展,管理要加强。无论是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社会的管理水平都要提高。搞现代化建设,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是不可想象的。江泽民要求:“在实现和加强现代化管理方面,经济特区也应走在全国前列,也应起到‘排头兵’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关键是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严格管理制度。他还要求经济特区高度重视和加强总体规划。他认为:“有了科学的总体规划,才能防止、减少建设中的盲目性和损失。梁广大同志说,有一个科学的总体规划,本身就是财富;总体规划制定好了,就可以迅速转化为新的财富。我看这个话说得好,符合唯物辩证法。”
——增创精神文明新优势。江泽民强调:“增创特区优势,既包括增创经济优势,物质文明优势;也包括增创精神文明优势、思想政治优势,社会全面进步优势。”也就是说,“两个文明都要更上一层楼。”因此,应像抓物质文明那样抓精神文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发展物质文明都不应以削弱甚至牺牲精神文明建设为代价,而应积极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既能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又为发展物质文明不断提供动力和智力的支持。”江泽民衷心希望,“经济特区不仅要在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当好‘排头兵’,同样也要在全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当好‘排头兵’。”
这些新优势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建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贯穿于特区第二次创业的整个伟大实践中。我们不能把它们割裂和对立起来,顾此失彼,而是要始终作为统一的整体去认识,去操作,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作为特区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方向,指引我们把经济特区的发展放在整个世界开放的大格局中来考虑,真正让经济特区向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方向发展,率先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平等竞争。这是中国坚定地实行市场经济原则、加快走向国际市场的惟一正确选择。而经济特区要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在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格局中走在前头,只有靠增创新优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特区发展方式看,特区创办之初,主要依靠国家的特殊政策和优惠政策驱动发展,这是完全必要的,也取得了很大成功。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从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法则来看是如此,从推动特区生产力持续发展的目标来看,更是如此。从特区发展阶段看,特区的增长方式已由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速度型”增长进入到以提高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效益型”增长的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已由单项突破、探索试验进入到整体推进、综合配套发展的阶段,对外开放也已由减税让利、侧重经济领域开放进入到平等竞争、社会文化逐步开放的阶段。因此,特区在巩固原有的优势以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的同时,必须着眼于未来,培育现代观念,变革生产方式,使特区保持长久活力,增强发展后劲。从特区发展水平看,我国几个特区大体上都已达到中等发达水平,但新时期如何向更高层次突破,不能也很难再拘泥于原来的做法,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来开拓新的思路,采取新的办法。
江泽民关于特区必须增创新优势的一系列论述,是对邓小平特区理论的实践经验总结,更是特区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特区应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满足现状、因循守旧、贪图安逸、不求进取的思想,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实现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的转变,即由过去更多地依靠政策,转到苦练内功、依靠自身的力量和素质的提高,通过增创和充分发挥特区的综合优势来发展特区的新特色,从而提高特区的凝聚力、辐射力和对外竞争力,实现特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上一层楼”,把特区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
三、江泽民关于特区要“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 带动作用”等论述,为特区跨世纪发展作出最佳定位
从创办经济特区,到实行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再到沿江、沿边、沿线的全方位开放,最后辐射内地,这一过程体现了邓小平的动态平衡发展战略。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创办经济特区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特区本身的发展和现代化,更重大的意义在于要通过特区的发展,充分发挥它们对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的推动作用和辐射功效。”建设特区意在发展全国,这是特区的基本功能。邓小平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江泽民高度评价说:“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兴办经济特区,发挥‘四个窗口’的作用,为全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试验、探路和推动的作用,是完全正确的。这件事,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
1994年6月,江泽民强调:“在过去十几年中, 特区的发展更多的是借助内地的支援,今后特区应该更多地带动和帮助内地经济的发展。”“经济特区要为继续发展外引内联,带动和促进全国其他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作出新的贡献。”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他更明确要求经济特区“要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江泽民的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特区对外与对内的地位和作用,为特区跨世纪发展作出最佳定位,指明了特区未来的光辉前景。
目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出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我们要继续积极审慎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997年9月,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这是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特区应当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迎接国际经济挑战的发展战略高度找准自己的位置,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模式,率先与国际市场接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接口区。这是确立经济特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前提条件。
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特区应从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80年代,我国采取非平衡发展战略,实行地区倾斜政策,以设立和发展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带动全国的对外开放。这一时期,特区与内地经济协作的途径一般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到特区办内联企业。90年代,我国进入了全方位开放和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有必要建立和形成我国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为此,不仅要继续办好已有特区,而且又开辟了浦东新区。之后,我国又实行向内地倾斜的开放政策,在继续进行特区建设和沿海地区开放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快中西部广大地区的对外开放,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这是对外开放中的一项关键性的战略部署。在这一时期,随着特区劳动、土地等要素成本的提高。内地与特区开始通过产业转移与合作、市场开发、相互投资、资源开发等方面多渠道展开合作。特区孵化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寻求低成本、大市场的利益驱动下向全国扩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区都发挥了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泽民总结了特区与内地协作的实践经验,并对新时期特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作出许多重要的指示。从产业转移看,他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原则上不应再在经济特区兴办了,而应逐步向内地梯度转移和发展。”“劳动密集型多在内地兴办,既有利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又有利于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减少内地劳动力的盲目流动,有利于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一举数得啊!”从内联的方式看,特区可以利用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优势,通过财政转移、结成对子等方式,支持和帮助内地开发建设,使内联从单向走向双向。他指出,“‘内联’变成双向的,经济特区的一些资金、人才也开始向内地流动。我看这是一种好现象。”从与国际的联系看,内地还可以通过特区这个窗口,观察世界、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他强调:“不仅特区自己在利用外资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上要越来越有成效,而且要积极地把它们扩散、辐射到内地去;不但特区要把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而且要联合内地、联系港澳,使更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这样,特区也会在促进其他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进一步发展自己。”
目前,特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比过去有了明显提高。深圳特区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225亿元,创造了可与原“亚洲四小龙”相媲美的经济奇迹。厦门特区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371.82亿元,年递增20.4%,比特区建立初期的1981 年增长47 .4倍,也比1991年增长2.28倍;工业总产值525.83亿元,年递增24.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8387元,居全国第三位。海南省1997 年国内生产总值418亿元,与建特区前的1987年的57.3亿元相比, 年均递增率达到12.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816元,比1987年增加了4877元。再加上特区拥有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就总体而言已经具备比较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条件,目前其特有的威力正在进一步显示出来。截至1997年底,厦门与内地协作项目超过1000项,厦门投资额42.21亿元; 厦门已设立内联企业3420家,吸收内地资金84.31亿元。 内地许多地市还通过在厦门举办的“9.8”投资贸易洽谈会,吸引了大量外资到内地投资, 收效显著。仅1997年首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全国36个成员单位就与境外客商签订投资合同1668个,总投资额62.19亿美元。 以汕头和厦门两个特区为龙头的“闽西南、粤东、赣东南经济协作区”,也在充分发挥着区域合作的优势。
江泽民对特区在跨世纪发展中所作的定位,着眼于如何按照规划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以新的姿态去赢得21世纪发展的主动权,开拓了邓小平特区理论的新境界,使特区的发展汇入了跨世纪我国经济、全球经济发展的滚滚洪流中。
江泽民针对特区在新时期遇到的新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了特区还要“特”,特区必须“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特区要“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特区要“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等一系列论述,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些论述不仅坚持和继承了邓小平特区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特区理论,为邓小平特区理论在新时期的进一步贯彻和实施作出了巨大的新贡献。
标签:经济特区论文; 江泽民论文; 深圳特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