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金融创新——初探“股指期货”的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指论文,期货论文,金融创新论文,意义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WTO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成员国间的自由贸易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 程的深化,WTO的外延和内涵也在不断深化。1997年底,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主持下,有约70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金融服务贸易的多边谈判,并达成了新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该 协议旨在消除各国长期存在的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行业的贸易壁垒,确立多边的、统一 开放的规则和政策,从而将商品贸易领域的自由化进程推到了金融服务领域。WTO对金融市 场的基本要求是:金融市场的开放应服从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从中美达成的WTO 协议内容来看,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将允许同中国企业一起进入部分流通领域,在证券 方面,将以建立中外合作投资基金的形式允许外资进入证券市场。这表明加入世贸组织后, 中国金融市场将遵循国际准则逐步对外开放,但目前国内的金融市场体系与WTO的要求还相 距甚远,主要表现为:货币市场的发展落后于资本市场,规模小、效率低下、功能扭曲,对 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很小;资本市场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其相关配套机制未跟上,表现为粗放 型的简单扩张,交易模式单一,投资品种缺乏互补性,缺乏风险管理手段;金融体系内各市 场间相互分割,发展很不平衡,金融创新意识淡薄,金融衍生品市场尚未形成;市场监管滞 后,基于地方利益的地方保护意识浓重,造成证券市场中系统风险很大。
当然,以上这些特征并不是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特例,其实许多新兴的发展中国 家都曾面临和中国一样的困境,但是这些新兴的市场管理者审时度势,为增强本国证券市场 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适应国际金融自由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大胆创新,及时 推出一系列实质性举措,这其中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设立就是这些国家普遍采取的一项明智而 成功的举措。“股指期货”因其与证券市场的密切相关性、能有效规避证券投资的系统性风 险、能提供套期保值、投机套利的机会等特点而使各国纷纷将“股指期货”作为开展衍生品 交易的首选品种。在亚洲,香港于86年5月开设“恒生指数”期货交易,新加坡于86年9月开 设“日经225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日本于88年9月推出股指期货交易,在欧洲,俄罗斯 、匈牙利、波兰等经济转轨国家均已开设了股指期货交易,截至1998年底,全球有37个国家 ( 地区)开设了近百种股指期货交易。可见“股指期货”的推出源于证券市场的规模扩大及投 资者进行风险控制的双重需要,它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机制、促进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 轨、对迎接WTO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自80年代末设立证券市场以来,证券市场已为大量的国有企业筹资、融资、走向市场 提供了渠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的前提。但是,证券投资毕竟是高风险的投资,随着中国加入WTO,投资者不仅要承受国内 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企业本身经营状况的改变引起的股价波动,还将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变 化诱发股价波动的风险,中国的证券市场将不再是个多方呵护下的封闭市场,受他国股市的 联动性影响将日益加剧。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突发性强、错综复杂、难以预测,从 而使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加剧,这必将制约证券投资的有效需求,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也曾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由石油危机引发的股市风险使投资者 纷纷离场。受商品期货的启发“股指期货”应运而生,不仅有效地规避了股市风险,而且从 此衍生了一片广阔的投资空间,更为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就我国 当 前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而言,“股指期货”的推出至少有以下的积极意义:
第一:帮助规避股市系统风险。据统计我国的证券市场中系统性风险占全部风险的比重高 达60%以上,大大高于欧美市场的30%左右水平,在如此高的系统风险下若没有有效的保值、 避险工具,国际资本根本不可能进入我国资本市场。另外,伴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扩容 以及保险资金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股市,我国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队 伍不断壮大。这些机构投资者拥有巨额资金,持有某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数量往往很大,在 仅能单向操作的市场上大资金的入市尤其是出市难度很大,一旦股指处于相对高位,机构投 资者减少风险的唯一途径只能是抛出手中股票,即使所持的股票确实值得长期持有的也不例 外,这种行为的普遍化造成了投资行业的短期化取向,投机之风盛行。虽然,机构投资者可 以通过投资组合多元化来分散非系统性风险,但在现有市场条件下,投资者不能规避与证券 市场整体运动相关联的宏观系统风险。“股指期货”以股价市场指数为标的物,通常股价市 场指数由几百种样本股价加权平均而得,反映了宏观面的因素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股 指 期货”的交易就是以宏观因素和整个证券市场走势为取向依据的,运用其独特的买空卖空机 制能有效地帮助投资者规避股市系统风险、锁定收益。
近来国内证券市场因受周边市场及宏观政策面变化的影响而大幅下跌,更有甚者,数只新 股上市数日即跌破发行价,一级市场长胜不败的神话从此被打破,证券承销商尝到了承销的 风险;与此同时基金管理经理们面对手持的一大堆股票束手无策,眼见基金净值一天天缩水 ;市场曾一片看好、寄予厚望的开放式基金的推出非但没有扭转股市颓势,反而以原定发行 80亿元实际售出30亿的尴尬而草草收场。一时间市场似乎处处埋藏着风险,投资经理们似乎 也全无了往日呼风唤雨、领导潮流的气势。其实,这些市场专业人士并非没有先知先觉,并 非不能感受宏观经济的动向,也并非不想调整持仓结构,但是在只能单向操作的交易模式下 大资金要全身而退谈何容易!正是市场机制本身的不合理扼杀了投资者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使得投资收益没有保障、风险无法控制。
第二:针对社会养老保障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等特殊用途的保障基金,如何使其长期保值 增值目前是个难题,这些基金偿付期长、安全性要求高、金额庞大,管理难度很大。如果借 鉴国外经验,利用“股指期货”可以双向操作的便利,这样的难题便能迎刃而解。基金管理 者完全可以大胆地长期持有成长性好、收益率高的股票,为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可同时在“ 股指期货”市场相建立相应的空头仓位,兼顾资产的安全和收益。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 使基金管理者只需动用少量的资金便能锁定收益,实现资金的最优化配置。而且,这些基金 投资的股票大都为中长期持有,这正是股市长期上扬的强有力支撑,由此构成了一个良性循 环。
第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的普及,资本市场的 开放步伐要远远快于我们原先的估计,与周边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国内的市场机制与理念已远 远落后,新加坡于86年9月就开设了“日经225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马来西亚于95年推 出了“吉隆坡综合股价指数”期货,韩国于96年开放了“KOPSI200股指”期货,这些市场的 设立均为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国际资本的保值与增值提供了有效 的避险与投资手段。与之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仍是效率低下、市场相互隔离、投资风险和 投资收益难以控制,这样的市场条件既不能吸引外资也不堪国际游资的一击,在经济全球化 的环境中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当务之急是尽早设立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不失时机地 开展股指期货交易,促进投资者及市场本身的早日成熟,提高对金融风险的监管能力和抵御 能力,这不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如 果我们错失时机不及时开发本国的股指期货,很可能就会有其他国家先发制人,“日经225 指数”被新加坡先行成功开发就是一例,若这样将会使我国的金融市场陷于被动和尴尬,对 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市场上一直担心“股指期货”的推出会使股市受到重创,使投机气氛加重,但对世界各国 的实证分析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非但没有使股市重创,却使股市得到了健康发展,因 为它为投资者规避风险、锁定收益、发掘投资机会创造了条件。目前,美国、英国、香港均 有规模很大的“股指期货”交易,以香港恒生指期期货为例,以对冲风险为目的的交易约占 20%,充分反映出恒指期货对香港证券市场的巨大存在价值。其实,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 ,股指期货本身是“中性”的,它既可为投资者规避风险、调整资产结构创造条件,也可成 为投机者的套利工具,甚至也可以成为政府调控市场的有力工具,关键是怎样提高市场监管 效率、制定合理的市场运行规则,最大限度地发挥“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 。
金融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其风险具有极大的社会扩散性,由此各国都对金融业制定 了严厉的管制约束规章,当然,这也同时成为制约金融市场发展、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 障碍。伟大的金融天才们终于在市场与规章冲突的夹缝间拓展出一条金融创新之路,创造出 丰富多彩的金融衍生工具,为金融企业在经营中摆脱规章的制约、增强资产的流动性,为投 资者转嫁风险、把握投资方向、为资金的优化配置、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虽说股指 期货是受商品期货的启发而推出,至今仅二十年的历史,但它目前的交易量已远远超过具有 二百多年历史的商品期货,可见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我国即将跨入WTO的 门槛时,“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市场中一个非常重要和活跃的成员,它的推出既是顺 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与机制、加强我国金融市场国际竞争力的前瞻 性选择。
标签:股指期货论文; 期货论文; 金融论文; 股指期货套利论文; 交易风险论文;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论文; 股票论文; 套期保值论文; 股市论文; 期货交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