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控制水质检验的过程与水质监测质量的途径论文_路桢

探讨控制水质检验的过程与水质监测质量的途径论文_路桢

天津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引江市区分公司 天津市 30012

摘要:在水质检验和监测过程中,为保证检测和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采取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防范和控制。在具体操作中,贯彻全过程把控的理念,针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严格的把控,实现把控目标。

关键词:水质检验过程;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引言

按照最新修订的饮用水卫生标准,为保证居民用水安全,各地区纷纷开展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此项工作是后续相关工作开展的依据和前提,比如水环境治理等,因此要做好严格的把控。

1环境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1.1水质环境因素

在进行水质监测时,对监测质量影响最大的就是周围环境,对监测结果起着直接影响作用。一种是在室外的水质监测。在周围环境较恶劣的情况下,水质检测结果也会相应受到影响,无法呈现最真实的监测数据。因此在进行环境水质监测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以保障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另一种是实验室的水质监测。在实验室进行的水质检测同样也无法保证数据完全精准,仍存在一定偏差,实验室环境也会对水质检测产生影响。其原因有实验证实内部检测仪器易受到诸如静电以及室内温度等因素影响,自身稳定性等受到干扰,从而无法精准发挥作用。在室内温度湿度等严重干扰到检测仪器时,甚至可能会对仪器的性能造成损害,无法正常工作。除此之外,实验室内部的采光、振动以及噪音等因素都会对水质监测产生影响。实验室内部的仪器设备等较多,很多仪器设备在运作时会产生一定辐射,对环境水质监测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

1.2监测人员操作因素

环境水质监测的直接参与者是监测人员,监测人员的失误操作或者不规范操作直接导致监测结果出现误差。监测人员的常见不规范行为例如水样的采集和保存不规范。水质监测是一个整体性较强的工作系统,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后续的监测步骤以及最终的监测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而在实际的水样采集和保存环节,操作人员不规范的行为较为常见,采集技术以及保存方式不当等问题较为突出,最终导致环境水质采集效果不佳,在开始进行检测前就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充分发挥水样作用。水质监测对于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素质较高,但很多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最终监测数据没有意义,前期工作失去价值。

2水质检验的过程控制

2.1案例概述

以某水厂出水水质检验项目为例,分析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把控的重点。此次检验工作中,主要检测的项目包括色度和浑浊度等,分为2 次检验。现结合此次检验实践,对水质检测进行分析,总结检验质量把控方法。在进行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时,要严格按照现行的标准,来选择检验方法。具体如下:①色度。水质色度的检测,依据GB/T5750.4~2006 标准,选择铂钻比色法,检出限为5。②浑浊度。依据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选择目视比浊法进行检测。③ pH 采用玻璃电极法进行检测。除此之外,对于剩余的检测项目,要严格遵循水质检验相关规定,选择具体的检测方法。

此次饮用水水质检验工作的开展,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进行,使用现行标准提出的检测方法,开展水质检测工作,获得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如下:①色度。现行标准下的限值为15,实际检测结果为11,符合标准。②浑浊度。现行标准下的限值为1,实际检测结果小于1,符合标准。③ pH。现行标准下的限值6.5~8.5,实际检测结果为7.85,符合标准。检测结果和评价:经过水质检验,各项检测项目都符合标准。下面就过程控制进行分析。

2.2采用平行样本分析法

在水质分析工作中,水样采集为基础工作,数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水质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因此要注重把控。从应用效果来说,平行样本分析法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一般来说,地区环境不同,水质会存在差异,使得检验结果会出现偏差。若水样品的稳定性以及均匀性较弱,则水质检测获得的结果准确度较低,水质分析结果出现偏差的概率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此,开展水质检验操作,必须要结合检测对象特点,按照具体的规范,比如上述的游泳池卫生标准等,做好严格的把控。

2.3做好留存样本的复核

水质检测工作的开展,要预留一份水质样品副本,为后续复核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进而增加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开展复核前,要核对各样本编号,避免出现混淆的情况,影响复核工作的质量,同时提高作业效率。设置复核环节,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检测结果存在的误差,进而确定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开展复核工作,要做好时间的把控。一般来说,相隔时间越长,则影响水质的因素自然越多。

2.4做好影响因素的把控

在水质检验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因素的把控:①人员。虽然水质检验可采用的技术手段较多,但是部分重要的工作还是需要人员来负责。检验工作人员的检测技术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着检测工作完成的质量。基于此,要注重人员的技术培训,并且要做好人员监督工作。②仪器设备。水质检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其精准度较高,能够达到工作要求。不过若没有做好仪器设备的养护和管理工作,使得仪器设备存在故障应用,极易造成检测误差,因此需做好把控。③标准物。标准物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最大程度上减少其对水质检验结果的影响,选择时要尽量选择有证的标准物。考虑到选择的难度较大,建议采取对比法和验证法,来保证数据的精准性。除此之外,对选择的标准物,通过定期检测,做好质量的把控,避免引发结果偏差问题。

3新形势下提升水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加快水质环境监测专业队伍建设

在地方建设上,要把水质环境监测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抓好,安排专门的财政预算予以支持,以便购置各种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提升监测的质量和水平,拓宽水质环境监测的范围,也有助于获取到更为准确的水质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更好的服务于相关部门的决策工作。结合当前基层水质环境监测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要加大新鲜力量的融入,定期对水质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各种培训,帮助他们熟练操作各种仪器设备,了解水质环境监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这样才能提升实际监测的基本质量。

3.2加快水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建设

通过以上分析来看,在当前水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还是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的,只有把质量控制好,才能保证实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将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合理的安排到各自的岗位上去,明确各部门的主要职能,将监测整体项目分解到各岗位,建立以质量为最终目标的管理体系,强调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为水资源的预警、监督、考核、评价等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加快水质环境评价及监测指标配套建设

结合当前水质环境监测的工作要求,对你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参照其他国家的进行丰富完善,逐步形成系列的水质监测方法,这样对于水质环境监测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4发挥水质检测仪的作用

在水质监测工作中,使用水质检测仪,能够为水质参数指标的采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在进行水质监测工作中,涉及到各类参数指标的测量工作,采取人工测量方式,难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而且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利用水质监测仪,能够满足监测工作的需求和要求。从水质检测仪的功能角度来说,其集水体溶解氧和浊度等参数为一体。在实际应用中,可实现多种水质参数的全面监测,系统功能很强,能够自动采集数据,进行数据传输,还能够自动生成数据图,便于监测分析。利用水质检测仪,能够掌握水变化的具体情况,提高了水质监测的质量。

结束语

论述了水质检验过程的把控和水质监测,提出了质量把控策略。水质检测和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能够全面掌握水环境实际情况,为水污染预防和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完整的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永鹤.水质监测过程中水样处理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10):152+154.

[2]段龙飞,谢卯.水质监测中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138+152.

[3]王东伟.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06):164-165.

[4]张丽.对水质监测结果的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的研究[J].石化技术,2017,24(10):232.

论文作者:路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探讨控制水质检验的过程与水质监测质量的途径论文_路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