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_吕敏 孙晓华 张建斌 王守艳

吕 敏 孙晓华 张建斌 王守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心手术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应激反应.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波动幅度较小,而对照组上升程度比较明显,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减小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进而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乳腺癌手术;应激反应【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65-02

乳腺癌一般是乳腺腺上皮组织中产生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使用手术治疗.而对于乳腺癌的患者,医院手术室环境与手术本身容易对患者生理与心理产生应激反应.因此需要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出发,对患者行手术室的护理干预,术前按照患者情况实施术前指导,在术中给予患者必要的安慰与鼓励,术后予以健康指导,从而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本文就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影响进行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的患者年龄在28-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7.14)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年龄在38-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7.04)岁,对照组行一般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1.2.1 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进行常规备血、备皮护理,并在手术前的30min把患者送进手术室,还要确保手术室的温湿度适当、环境安静、空气流通;此外,护理人员要协助麻醉医师行麻醉操作,手术中应实时检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和麻醉医师把患者安全送到病房,同时和病房的护理人员进行床头交接.

1.2.2 观察组 在常规的护理干预基础上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2.2.1 术前的心理干预在手术前1d,相关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讲解手术流程与注意事项,在讲解时,护理人员语气要平和.讲解内容包含禁饮禁食必要性与时间、手术室环境、具体麻醉方式、相应麻醉部位等.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和患者进行沟通,全方面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情绪的变化,按照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患者负性心理,确保患者以最好心态应对临床治疗[1].

1.2.2.2术中积极护理为减轻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焦虑、恐惧心理,在实施麻醉之前,护理人员要和患者保持交流与沟通.一些术中意识比较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进行支持与鼓励.如果手术中患者的体征产生变化,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体征变化进行相关处理,同时将处理必要性告诉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降低患者对未知操作的焦虑与恐惧.此外,护理人员要减少患者隐私部位的暴露时间,降低患者心理压力.1.2.2.3术后护理与随访 手术以后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将手术结束的信息告诉患者,同时用温水擦去患者皮肤中的血迹与消毒液等,并给患者更换被单与衣物,做好患者引流管与手术切口保护工作,还要对患者行有效的保暖护理.此外,手术以后护理人员要进行随访,全方面了解患者生理指标,充分掌握患者心理变化的情况. 1.3 观察项目(1)观察记录两组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变化的情况;并在患者术后清醒时,询问患者术中的感受;同时,观察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评估护理干预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影响.(2)按照焦虑自评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的状态,评估患者并发症与满意度;SAS评分越高,焦虑状态也就越严重.(3)采用本院自拟患者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出院前的护理情况, 主要包含护理技术、服务告知、基础护理与健康教育等,问卷总分是100分,其中,0-60分是不满意、61-60分是满意、81-100分是非常满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合适的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本次研究的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表示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血压情况对比 护理干预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虽有波动,但波动幅度较小,与护理前比较无差异(P>0.05);但对照组程明显上升趋势,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情况对比(X±s)

2.5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满意度对比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3 讨论乳腺癌患者受教育程度、年龄、经济条件、家庭情况与病情存在差异,加之,乳腺癌患者对手术操作与麻醉操作理解、认真也存在差异;且部分患者由于不信任医护人员、对手术具有恐惧,致使患者应激反应较为强烈,给手术治疗增加了困难,甚至还会影响到术后的恢复.此外,乳腺癌患者多为第一次行手术治疗,且不了解医院手术室的环境,对手术本身与医护人员存在顾虑,容易产生情绪紧张、血压上升与心率加速等情况,致使患者的手术配合比较差[2].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行必要护理干预,进而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打消患者顾虑,尽可能提升其治疗的配合度.本次研究中, 经手术室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其血压、心率与护理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单纯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其护理后血压、心率呈上升趋势,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两组护理后的满意度对比[n(%)]

相关研究表示,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越严重,血流动力学上改变就会越明显.而应用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加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识,减少患者焦虑,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手术.但在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时,要突出护理的个性化,并按照患者情绪、病情等进行针对性地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加强患者安全感[3].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了,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唐海燕等临床研究结果接近.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减小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焦虑程度、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李玉兰.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3,19(15):124-125. 2] 蒋琼.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 2013,23(01:152-154. 3] 唐海燕.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0):150-151.

论文作者:吕敏 孙晓华 张建斌 王守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_吕敏 孙晓华 张建斌 王守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