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痈’,痈、聋、盲不成人也。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由此可见,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博读和浅涉是有很大关系的。新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关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而读写结合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对作文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鲁教版初中《语文》中对于古诗文教学的选择,绝大多数都是古典文学中的上品,其中很多写作手法和含蓄典雅的词汇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时代萃取,对于学生的写作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初中古诗文阅读与写作指导相结合符合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心理过程。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阅读是由外而内的吸收过程,而写作是由内而外的表达过程,两者理应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只有两者合二为一,才能构成学生认识文本,升华思想,表达自我的完整学习过程。
其次,初中古诗文阅读与写作指导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相较于散文、小说,古诗文的语言则显得更加优美、凝练、深刻。文学的第一要义是语言,作家要把他对生活的感知表达出来,非借助于语言这一工具不可。洋洋洒洒的一篇篇精美古文,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词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停留在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翻译理解,是无法切身体会作者内心那份深沉细腻的情感的。要想走进作者的内心揣摩文字背后的情感力量,就得有目的地选择某些段落,让学生反复诵读,仔细揣摩,体验语言文字的精妙,景物的丰富美丽和人性的美好,然后可以通过仿写、扩写、续写等方法的训练,步步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
纵观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诗文,初一上册有五篇,初一下册有八篇,初二上册十二篇,初二下册有十篇,初三上册十八篇,初三下册十五篇,初四上册有十篇,初四下册有十一篇,不难看出,随着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古诗文的阅读量也明显的增加,教师如果能够做到引导学生博采众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初中古诗文阅读与写作指导相结合有利于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如何将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化诗为文,如何最大限度地重新建构作文素材,准确地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有很大的挑战性的。首先,教师要有前瞻性,如何将这八十九篇古诗文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思路做好长期、整体的规划,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着眼于长远,又要侧重于细微。其次,教师要有一定的课堂生成能力,在古诗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学生的智慧火花随时能够激活教师的教学创新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古诗文中的写作素材、写作思路、情感体验以及图式建构等。第三,教师要智慧地教学,“古诗文”囿于年代的久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完全脱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创造性,积极地创设一些新颖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能力,从而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我们利用鲁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优势,在古诗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穿插作文教学,既能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鉴赏能力,又能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是一个能够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古代名篇佳作在让学生受到文化熏陶的同时,又能提升写作能力呢?
首先,适度仿写、改写、扩写,发现别样精彩。古诗文中有很多形式优美、结构明快、内容丰富的佳作,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是作者在贬官黄州期间写的一篇小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出作者微妙的心境。文章短小精悍,却成为千古佳作。这样的文章,可让学生仿写,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捕捉生活情趣,进而陶冶情操;也可让学生用白话文进行改写、扩写,综合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的手法,通过写具体的事件来突出人物形象。
其次,对比阅读,深入探究写作技巧。《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作于同一年,都是在相同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心境下写成的,比较两者在创作动机、所写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异,不仅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同中求异,也发现各自的写作特色;《小石潭记》《满井游记》《三峡》《与朱元思书》都是山水游记类的文章,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找出它们在景物描写方法和内容上的异同,并进行汇总归类。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取校园一景进行创作,写出它在不同作者笔下的不同情感。
最后,素材搜集,积累论据。教材中精选的古诗文,或文采斐然,或寓意深远,或论辩精巧,或以人物见长。在写作中,议论文是广大学生偏爱的写作文体,形式单一,比较好操作。但如果没有犀利精辟的语言功底,没有新颖独到的写作视角,往往也是不容易出彩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一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妙,积累这样的名篇佳句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不仅能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更能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文情。
总而言之,发挥文言文阅读教学对写作的渗透作用,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新的课题。
论文作者:玄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古诗文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要有论文; 都是论文; 初中论文; 上册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7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