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学与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谈目标教学与素质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我们的教育正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未来社会要求的各种创造型的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正处在发展时期的目标教学实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转变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呼唤着目标教学研究的发展,目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目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一、学科素质教育的构成

素质是由先天的基本条件(如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等)及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所形成的品格、能力的综合体现。所谓先天的基本条件,通常也称其为遗传素质,是指身体的构造、形态、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等,尤其强调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人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如运动员素质、教师素质等。素质有其自己的特点,即相对稳定性,但它又是发展着的,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每个人的素质发展了,提高了,那么整个民族的素质就得到了提高,这就是素质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共性。

素质可分为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术素质。思想品德指世界观、政治方向、道德观念、责任感等;科学文化指各自然或社会学科知识、文学、艺术等;心理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兴趣等;审美素质指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劳动技术指进行劳动时的技术、本领、方法等。可用以下的结构图来描述诸多学科素质教育的构成: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个性心理和劳动技能的形成上下功夫,可以说其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因此,应该根据各学科的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均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

1.进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校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为目的的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例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化学现象、理论和实践都是与唯物辩证法则相联系的,必须将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学好化学的需要,要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会有联系、有变化、有发展地看问题。另外,结合教材中提供的化学史料和化学家事迹,结合教材中的能源、资源、材料、环保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国际人行为教育,都是应当给予足够重视的。

2.进行学科素质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21世纪的临近,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的学科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其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化学学科包括以下六部分的内容:

①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②化学情感:热爱化学,相信化学的力量,立志投身于化学化工事业;③化学观念:会用化学观点和化学知识观察认识自然与社会以及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④科学态度: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习惯;⑤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化学的学习方法;⑥能力与创新:培养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抓住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促进个性发展,训练学生在实验中沉稳操作,独立自主,细心观察,冷静应变,坚韧不拔,正确对待成功与不成功的实验。同时要教育学生树立危机意识、环保意识,让学生对社会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要教育学生初步懂得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遵重和爱护自己的学习成果。

4.进行审美素质教育

美育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审美媒介,向受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的教育活动,是使学生掌握审美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审美观点的教育。具有陶冶情感、辅助道德、增长智能、健美身体、促劳创美等功能。通过审美素质教育,第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知识,包括现实美和一定艺术门类的知识,培养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所必需的,能使人对美的理解,更正确、深刻、全面地感受、欣赏美,并进一步表达、创造美;正确区分美与丑、真与假、高尚与低级、文明与野蛮,有助于审美观的形成。第二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欣赏美包括①感知美,即通过感官,反映客观存在和美,产生美感的能力;②鉴赏美,即表现为能识别美丑,而且能理解美的事物,鉴别美的种类和程度。创造美包括①表达美,表现为在生活和行为中美的表达能力;②艺术创作能力,表现为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艺术方面的创造才能;第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观是人的世界观在审美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制约着人的审美方向,是由审美经验积累和归纳而成的概念形态,它能使学生以更自觉的态度,主动、积极、正确地接受审美对象的美的信息,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形成。

5.进行劳动技术素质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对学生实施劳动和生产技术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具有清晰明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和能力。

二、完整的学科教学目标体系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我们研究的目标教学:①以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依据而编制的系统的、完整的教学目标为核心;②以及时的达标测评和反馈矫正为保证;③以科学的教学评价为手段;④以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为桥梁等等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措施。

1.目标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观念

①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教学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就学什么、怎样学。目标教学的观念和准则是“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并且探求能使最大部分学生达到这种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在这里,把教师主宰变成了服务,把要求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转换为让教师的教适合学生的学。

②教学质量观念的转变。传统教育把传授知识的多寡、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高低视为教学质量的标准;目标教学则认为,教学质量应从以下两方面表述:第一教学质量就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水平,即因材施教体现得越好,教学质量就越高。第二教学质量就是促进“两全”的程度。一是对每个学生来说,既要引导他们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又要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和学会劳动”,即促进德智体美劳充分和谐发展;二是对全体学生来说,既要使优秀生得到理想的发展,也要使中等生得到优化,更要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得到转化;既要给学生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又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学科、特长爱好、特长才能等。

2.目标教学体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目标教学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已确立了比较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它不仅将布卢姆的教育目标本土化,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识、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领域的中小学各不相同的三级或四级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而且有的还从我国教育方针要求和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建立了全新的教学目标体系,即知识能力序列、思想品德教育序列和学习修养教育序列。目标教学就认识、动作技能和情感等三大领域所编制的教学目标体系,比较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身、美、劳等方面能力的要求。因此,在目标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只有完整地将这三个领域表述出来,进行目标教学实验的教师才能够系统地实施相应的教育,即教师不仅要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为中心,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背景,辅之以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即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①认知领域把涉及智力任务的目标加以分类。即将某章节的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划分为:识记、理解、运用、综合等四个学习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同时将反馈、矫正意识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随时注意收集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和信息,做到及时反馈、合理矫正,使95%以上的学生都达到各级学习水平层次的要求。

②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实验和实践的能力,有利于改变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从教学实践看,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加强实验方面的教学。例如通过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持久的知觉过程,是和思维紧密结合的主动知觉活动。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思考是提高能力的诀窍。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通过化学实验来培养,因此,教师在做每一个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时,必须交待清楚:要求学生注意什么?观察什么?观察点在哪里?等等。

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运用实验方法,完成各种实验操作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方法有:a.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或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实验、归纳,得出结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等;b.做好教师演示实验,做到实验操作规范,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c.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模仿练习相结合;d.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规范操作,对具有代表性的错误操作,还要将其作为典型,向全体学生讲述应该如何操作,才是正确的、规范的操作。

③情感领域所研究的是学习动机的引起、兴趣的培养、感情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信仰的确立、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掌握以及个性的形成等,其中包括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但又比之更为丰富、更为深刻。尤其强调“情感教育渗透始终”,要求始终贯彻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方针,充分利用各学科教材中固有的情感因素,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的达标好坏就直接成为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成功与否的标志。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自己首先进入角色,情动于中,引起学生感情方面的共鸣;同时,要做到情感教育与传授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不能牵强附会、生硬说教,教学语言要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同时教师要从我做起、以身示教,在与学生知识和感情的交融传递中促进他们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品德个性的养成。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不同学科,其目标教学体系的子目标的构成和表述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在实施目标教学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各不相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结合学科的特点,认真实施素质教育

在认真切实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最关键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育学生的主渠道,是学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各学科应该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在进行目标教学实验的进程中,切切实实地落实素质教育。比如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从化学科学本身的发展与化学教学本身的特点来考察,都体现了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激发兴趣,形成概念,获取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态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1.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验、观察、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三条重要途径,利用实验可以丰富学生对有关物质性质的认识,提高学习化学兴趣。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推理等方法的能力,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实验需要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失败、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团结合作,这些都是科学精神的内涵。通过规范、科学的实验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可以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以实验准备和实验结束为契机,进行劳动教育。学会劳动是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准备实验往往由实验员老师完成,我们不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给人带来的快乐。一堂实验课结束了,实验室的卫生打扫和实验用品的回收,都让学生来完成,坚持下去,习以为常,学生会更加爱护实验环境,并养成劳动的习惯。同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3.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化学教学中处处可以发现美。化学的美,首先表现在它具有声光色态的奇特美,如晶莹剔透、色泽鲜艳、形态各异的晶体;广西桂林的溶洞奇观等等,这些完全是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给大自然增添的迷人色彩。其次,化学的美体现在化学实验中:形态各异、酷似艺术佳品的化学仪器的美;在做氢氧混合爆鸣实验时教师的大胆镇静、从容不迫的表情及爆鸣的成功给学生留下的操作美和音响美等等,教师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让学生在不断的形象思维中,积极自愿地享受美的情趣,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总之,在教育面向21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旅途中,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而通过目标教学实验将会能够较好地实现我们所期望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标签:;  ;  ;  ;  ;  ;  ;  

目标教学与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