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骨科老年卧床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万杰,邵红,胥艳滨

舒适护理在骨科老年卧床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万杰,邵红,胥艳滨

万杰 邵红 胥艳滨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辽宁大连 116011)

【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舒适护理在骨科老年卧床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我科老年卧床住院患者1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应用舒适护理服务模式满足患者身心需要,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减少或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舒适护理 骨科老年卧床患者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145-02

舒适护理模式指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使病人在心理、生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我科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间,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32例老年卧床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58例,年龄69~74岁,平均(70.1±2.5)岁;其中股骨骨折54例,胸腰椎手术46例,颈椎手术l0例,骨盆骨折20例,胫腓骨骨折2例。住院时间19-30天,平均24天。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6例,男性38例,女性28例,年龄61-87岁,平均69岁;对照组66例,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62-85岁,平均7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和合并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同一模式的常规医疗护理。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老年卧床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由护士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环境舒适护理 尽量保持病室整洁、干净,空气清新,保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被褥整洁,夜晚按时关灯休息,减少外界刺激;进行医疗操作及护理工作时,医护人员声音适度,动作轻柔,避免影响患者。规定病房探视时间,规范陪护制度,协调同病室病员间的关系,建立相互包容、理解的病患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体位舒适护理 指导患者卧床时,在骨性突起部位垫厚枕,预防压疮的发生,身体维持一定功能位以减轻局部疼痛,协助患者翻身侧卧,保持躯体上下一致,固定受伤局部,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2]。

1.2.3 心理舒适护理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通常会出现悲观、消沉、失望以及焦虑等情绪,一般不能较好配合治疗和护理。护士要加强巡视病房,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疼痛相关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术前和术后疼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心理上消除对疼痛以及长期卧床的恐惧感和紧张感。骨科长期卧床患者的心理极其复杂,并因患者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宗教信仰、职业等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要注意了解并理解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对其进行关心和安抚,使其获得心理平衡,正视病情,摆脱恐惧。护士应真诚并热情地接待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情、理解及尊重患者,与其常交谈,鼓励其说出心中感受、疏泄积郁,使其保持情绪稳定,消除内心消极心态,主动配合治疗。通过耐心细致的护理,加之心理上的支持、安慰和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摆脱心理困境。

2 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在老年卧床患者中的应用取得满意效果。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发生长期卧床并发症21例,其中坠积性肺炎6例,压疮4例、泌尿系感染4例,肛周湿疹4例、关节挛缩3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压疮3例、肛周湿疹1例,泌尿系感染2例。舒适护理模式在临床的应用,大大减少卧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陪护人员,患者满意度由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91%提高到99.3% 。

3 讨论

舒适护理(comfortcare)理论是由Kolcaba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将舒适护理与整体护理两者相联系的护理模式,其中舒适护理作为整体护理追求的目标[3]。舒适护理强调病人在享受医疗护理的任何时期,护士应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中心,它的重要内容是以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环境、社会等方面都达到舒适为目的,减轻或消除病人的不愉快情绪。对骨科长期卧床病人实施健康宣教和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或缓解病人紧张、恐惧、焦虑情绪,使患者明确治疗目标,主动调节好心理状态,配合和依从治疗护理,以最佳的身心面对疾病和配合临床康复。对病人实施生理上的舒适护理,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基础护理、手术切口的保护和护理,减少各种的可能感染机会,使病人的疼痛和长期卧床带来的不适降低到最低程度[4]。环境的舒适护理主要是通过给病人创造一个相对安静、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社会的舒适护理是让病人的家属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使病人获得满意的、并以家庭团体为主的社会支持和安全感。

舒适护理在老年卧床患者中的应用,完善了生活照顾和治疗处置,满足老年患者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方面的个性化的需求,规避护理短板[5]。舒适护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夯实基础护理服务,通过基础护理服务、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预防,早诊治,早护理干预,尤其是卧床老年患者,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医疗安全最优化,同时提高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依从性和满意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整体医疗护理质量,提升医院整体声誉。

参考文献

[1]萧丰.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第6版.台北: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7-9.

[2]潘运霞,文之清.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腹胀不适的相关因素探讨[J].当代护士.2009.18(4):26-27.

[3]林爱军,姜玲.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卧床时间及体位调整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7(8):914-915.

[4]何宛仪,谈霭霞.舒适护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 1,27(36):262-263.

[5]田萍,李星梅,杨金芬,等.循证护理与临床路径整合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8-10.

论文作者:万杰,邵红,胥艳滨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9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骨科老年卧床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论文_万杰,邵红,胥艳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