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考论文_马舒 宋乔杰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考论文_马舒 宋乔杰

(1身份证:4102051984****2071;2身份证:4105261988****4873)

摘要:在近些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往往超出国界,成为世界性的行为,其竞争更为广泛而激烈。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是该国或区域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对该国或区域社会生产的增强、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早已被人们所广泛认同与接受,通过发展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创新型城市作为城市经济与现代知识经济完美融合发展的产物,成为当前各国促进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建设;思考

1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概念

创新型城市是指创新在一定城市单元上的具体落实,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是城市发展知识化的产物,其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并对其他区域形成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制度环境的改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企业创新能力水平,降低对外技术依赖程度,实现价值链升级。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为区域经济结构升级换代和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解决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科技发展问题,有效提升区域核心竞争能力。

2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点

2.1创新主体

即创新型城市进行或推进创新行为的组织或个人,具体而言,创新主体可以是进行或推进创新行为的个人、企业、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创新基地、教育培训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与科技中介等,另外,还包括类似产学研联盟与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中的创新行为主体。

2.2创新资源

即保障创新行为、创新活动进行的各种资源,包括保障城市创新行为、创新活动进行的知识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与科技经费等。

2.3创新体制与机制

即城市创新活动的运行体制与机制,这是创新型城市创新活动的运行保障。它包括城市创新活动的运行、监督、评价与激励机制,及城市创新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制度等。

3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3.1创新驱动

创新型城市以创新要素为核心驱动力,这是创新型城市的核心与本质特征。如前文所述,驱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创新要素可以是科学技术、知识资本、智力资本、文化资本及体制等创新要素,因此,通常又根据这些要素的具体形式,将创新相应的分为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与体制创新,其中,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又可并称为科技创新,这是创新的根本归宿,文化创新、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则是创新的基础与保障。

3.2系统构成

从系统论的视角,现代城市是一个构成因素众多、关系复杂的多层次复杂巨系统,它本身由城市生产系统、生活系统、交通系统、环境系统、文化系统等多种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既联合作用,又独立运行。以系统的视角考察,创新型城市就是一个以创新子系统为核心的复杂系统,具有一般城市系统的各项构成。

3.3内生动力

一方面,从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来看,创新性城市的基本推动力是知识资本、智力资本、文化资本、自然资本与社会资本等“内生资本复合体’,这种推动力是一种内生推动力;另一方面,从创新型城市的系统性来看,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是由创新型城市系统所固有的自组织能力,不断推动城市向有序创新的平衡态演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发展可持续性

创新型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其发展具备具备显著的可持续性,这种发展可持续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它不断创造就业与财富,是一种发展可持续的城市经济;二是它保证社会的和谐与不断发展,是一种发展可持续的城市社会;三是它由政府和城市主体积极参与城市决策,是一种发展可持续的城市治理。

3.5创新要素集聚

创新型城市中,集聚大量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研发机构与高科技产业等创新主体要素以及创新资源要素,正是这些创新主体集聚在一起,利用创新资源,通过它们的合作创新,形成大量的创新成果,经过创新成果扩散与应用,驱动城市的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是创新型城市的本质特征,但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在于创新要素的大量集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远远企业分散创新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因为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共享信息、合作创新、共享成果,且大量创新人才的集聚还能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因此,产业集群才能显现巨大的创新能力,从系统论的角度,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系统的涌现性。创新性城市中,大量创新要素的集聚,也将形成一种城市创新与发展的自强化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促进创新型城市的不断发展。

4加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

4.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首先,要促进企业强化创新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创新活动的真正主体,在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敏锐把握市场需求,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发展之路。其次,要引导、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从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研发途径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主线的综合研发模式转变,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产业对接。再次,加快建立与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要以增强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为目标与出发点,推进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创新合作、科技交流与信息共享。最后,政府要转换角色,从“服务型”政府向“组织型”政府转型,通过组织城市创新活动,积极发挥对创新活动的“导引力”、“助动力”、和“保障力”,自动、积极融人城市创新活动。

4.2发展完善多元化资本市场,强化对创新的金融支持

国外的相关实践经验表明,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作为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

4.3以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创新文化氛围营造为支撑,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一方面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发展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程序,规范知识产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清查违反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整体环境。另外,要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激励作用,加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与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另一方面要培育与营造自主创新文化氛围。要以强化自主创新为根本出发点,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产业生态、企业生态、人文生态与环境生态和谐统一的整体环境。一要崇尚“以人为本”,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增强人才创新动力。二要积极培育自主品牌文化,尊重、支持、保护与宣传自主品牌。三要宣传创新政策、典型创新活动与创新人物,让社会形成尊重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结束语:

总之,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方位策划和精心组织。中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充分借鉴上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建设路径与策略。

参考文献

[1]袁国强,王欣,文春波等.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以创新型洛阳建设为例[J].河南: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6.

[2]隋映辉,赵琨,丁海洋.建设创新型城市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北京: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7.3

论文作者:马舒 宋乔杰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考论文_马舒 宋乔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