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徐晓琴

(嘉兴市康慈医院 浙江嘉兴 314500)

【摘要】目的:探究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06月内收治的208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治疗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对照组(奇数组104人)和实验组(偶数组104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心理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落实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患者的睡眠质量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落实神经内科患者救治时,心理护理能够发挥出极佳的护理效果,患者的焦虑值和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因而值得在临床领域大力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神经内科;救治;焦虑评分;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262-0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也不断深刻。现如今健康已经不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健康[1]。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老年人数量的增加使得脑卒中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加。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往往会出现肢体运动障碍,进而诱发患者出现精神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影响患者的护治配合度、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2]。为探究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本实验以我院收治的208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6月内收治的208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脑卒中救治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不安问题。基于患者治疗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对照组(奇数组104人)和实验组(偶数组104人)。对照组内包含男性54例,女性50例,患者年龄49.0~75.5岁,平均(68.8±5.3)岁;观察组内包含男性64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47.8~78.1岁,平均(65.7±5.9)岁。在实验之前,所有患者均已签订了实验同意书,知晓实验内容。排除不愿意参与实验、存在重大脏器类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参与实验的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主要包括指导患者口服盐酸舍曲林,每日一次,每次50mg、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给予实验组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即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主要包括:(1)认知行为治疗。向患者科普疾病的具体情况和患者可能遭遇的各类问题,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2)强化心理沟通。帮助患者端正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3)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锻炼,在强健患者体魄的同时,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

(1)利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患者的焦虑情况,调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患者未接受护理之前,第二次在患者接受护理两周后。调查项目共20项,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问题越严重。

(2)利用本院自制的睡眠质量调查问卷从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等多个角度出发调查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调查问卷满分100分,基于患者得分将之分为三类:优(得分不少于90分)、良(得分不少于80分,且不高于90分)、差(得分少于80分)。

1.4 统计学指标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组间同类型计量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同类型计数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 为标准,确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比较

护理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优于护理落实前,且实验组患者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不仅承受着来自身体方面的疼痛,往往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患者护、治过程中,如果未能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那么患者的不良情感(焦虑、忧郁等)将会不断加剧,患者的失眠问题或是睡眠质量不佳问题随即产生。睡眠质量不佳,患者的不良情感会进一步加剧,而这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患者的护、治结果、影响护患关系、影响患者的恢复速度[3]。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护理既帮助患者解决了身体方面的病痛,也帮助患者改善了心理问题、消除了不良的情绪,患者的思想态度和心态得以端正,能够更积极的配合护治,护治效果因此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也随之提高[4]。在本实验中,208例神经内科患者被基于治疗的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奇数组104人)和实验组(偶数组104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心理护理治疗。护理落实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34.2±3.0分)以及患者的睡眠质量优良率(89.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6.5±3.8分、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落实神经内科患者救治时,心理护理能够发挥出极佳的护理效果,患者的焦虑值和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因而值得在临床领域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美春,陶慧,刘丹,刘莹,金瑞,刘亚斐.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02:90-93.

[2]黄巧莉.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1:192-194.

[3]张晓静,张建霞.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的应用效果[J].包头医学,2013,03:178-179.

[4]刘俊娇.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抑郁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11:120+122.

论文作者:徐晓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徐晓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