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工业区集中区会布置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城市边缘丘陵地区,本文以杨村工业集中区为例,介绍丘陵地区工业集中区的竖向设计确定原则以及竖向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竖向设计;丘陵地区;工业集中区
一、背景
现时,许多城市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扩张,城市发展用地严重不足,城市中地形较为平缓的地域都已开发完毕或作为居住配套的储备用地。同时,城市又面临发展经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要求,许多新增工业用地只能利用城市边缘地带地形地貌相对较为复杂的丘陵地区。
丘陵地区属于平原地区和山地的过渡地带,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又是平原地区的生态屏障,在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当今许多城市不再回避在丘陵地区和低矮山地中进行城市建设的问题,并且越来越主动地进行丘陵地区和山地的开发探索,以求获得更大的生活和生产空间。因此处于丘陵地区的工业集中区的竖向设计尤为重要。
二、竖向设计的概念
竖向设计是为了满足道路交通、场地排水、建筑布置和维护、改善环境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为自然地形进行利用和改造所进行的,以确定场地坡度和控制高程、平衡土石方等内容为主的专项技术设计。竖向规划的缺失与不足,在规划阶段影响并不明显,往往得不到重视,但会明显暴露于后续的工程设计阶段。
竖向规划研究包括场地竖向设计和道路竖向规划,其中根据场地的地形特征,山地和丘陵地区竖向设计中要结合用地性质,满足用地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边坡及支挡结构物的处理形式可采用平坡式、台阶式、混合式。对于平原或低洼路段,竖向设计要满足地面排水及防洪、排涝的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场地及工程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等。
三、案例分析
1.现状概况
杨村规划区位于南宁市江南区沙井镇西南部,距市中心约15公里。东临壮锦大道南段,西接南站南侧路,北至南站铁路,南沿环城高速路。东西两侧道路都与环城高速路相接,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规划区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平地,地面高程71米~150米。规划区西南东南高、东部北部低,丘陵多平地少。规划区内绝大部分是丘陵,丘陵缓坡起伏而顶面齐平,相对高差30米~60米,主要分布在南部、东南部,面积约689公顷,约占规划用地的85%;平地主要分布在规划区北部、中部小部分地区,面积约121.6公顷,约占规划用地的15%。
该规划区内的坡度适宜,绝大多数处于20%以下。坡度在10%以下的,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小部分地区,面积约359.9公顷,约占规划用地的44.4%,地形平坦、规整,地质条件良好,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一般不需要或只需稍加简单的工程准备措施,就可以修建;坡度在10%至25%之间的,主要分布在规划区的西南、东南部,面积约411公顷,约占规划用地的50.7%,该类用地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布置有一定的限制,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其条件后,才适于修建;坡度在25%以上的,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南部丘陵,面积约39.7公顷,约占规划用地的4.9%,此类用地具有一定开发难度。
2.设计构思
通过现状条件分析,规划区大部分区域在10%以上,而根据竖向设计规范,工业用地最大适宜坡度为10%,为达到建设工业区的场地标准(依据规范,场地须小于10%),规划应对场地进行一定的工程处理措施。由于是丘陵地区,将场地进行推平处理的技术难度相对于山地地区较小,但土石方量大,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宜将规划区进行台地处理,以减少土石方量减少投资。
本规划范围内丘陵地主要集中在西侧,其它为平地。场地处理主要针对丘陵地,平地保持原状。场地规划时,为方便机械施工,建议按大型台地进行平整。
3.竖向设计原则
3.1竖向设计与排水方式的关系
规划区是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内有马漕河望天冲流经,因此在确定靠近主要水系附近的建设地坪或道路的最低设计标高时,必须与排水规划设计综合考虑,排水采用自留排放时,建筑地坪或道路设计标高必须高出规划最高水位,采用泵站抽吸排放时,建筑地坪标高及道路标高均可降低。
3.2竖向设计与雨水管埋深的关系
在确定竖向设计标高时必须与建筑场地,道路排水设计及雨、污排水设计相配合,保证水流能以最短的路线排放。因此,必须确定场地与道路的排水坡度,小区场地竖向排水坡度一般不小于0.3%,室外地坪标高较道路标高高20cm左右,以利场地雨水排向附近的雨水井或排向道路雨水井。道路又以纵、横向坡度将水通过雨水排入雨水排水系统,同时道路设计标高在满足雨水管最小覆土厚度1.00m的要求下,使排水出水口尽量高出常水位标高,使管道水以最短的时间排入附近水系内。
3.3竖向设计的关键—土方平衡
土方合理平衡是竖向设计的一个原则。所谓合理是指竖向规划设计在满足建筑物布置、排水、交通等要求情况下,填挖方量达到最小、土方运距最短。本规划区的地势平缓区能满足各种建筑物布置要求,在考虑道路设计标高时顺应地形,尽可能采用现状标高,在丘陵地区则将规划区域分成几个大型台地进行设计。
挖方或填方超过10万m³时,填挖平衡相差不应超过大者数量的5%;10万m³以下时,不应超过10%。如果场地填挖平衡相差超过上述幅度时,则认为竖向设计不够合理。
4.竖向规划设计
4.1道路竖向规划
规划道路的最小纵坡控制在0.3%以上,最大纵坡控制在5.0%下,同时要注意与现有道路及正在实施道路之间的衔接。
各交叉口应保证一定的道路通行净空要求,道路立叉口不小于4.5米,各立交口下穿与上跨铁路之间相对高差宜不小于6.5米。
铁路北面道路交叉口位于银凯工业园内,采用银凯工业园规划道路设计标高。
4.2场地竖向规划
分区场地顺应周边道路坡向进行控制,场地排水坡度控制在1%之内(局部地块除外),最小排水坡度不小于0.3%。
在尽量减少工程土方量的原则下,结合现状地形,对场地处理成台地。按道路标高控制进行土方计算,规划区内填方量约为2500万m³,挖方量约为2500万m³,土方基本平衡,其中,填方区域面积为223.76公顷,挖方区域面积为186.57公顷。
参考文献:
[1]李楠.场地与建筑设计- 竖向设计[J].工程建设与管理,2000,17(3):54- 57
[2]周善霞.合肥滨湖新区竖向设计和土方平衡的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10.10:75- 77.
[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 99[s],1999
论文作者:李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标高论文; 丘陵论文; 场地论文; 道路论文; 坡度论文; 地区论文; 土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