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铁是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典型代表,目前已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本文分析了地铁运营线路施工安全的控制要点。
关键词:地铁;运营线路;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为保证地铁运营的连贯性和安全性,凡影响行车和客运服务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故障修理、信号调试、新车调试等工作都必须在夜间(运营结束后)进行,因此地铁运营线路的施工作业受时间和空间局限较大。为最大限度的利用较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在组织施工作业时,只有严格把控施工计划,从作业时间、作业区域、作业内容、供电需求、安全防护、影响范围等方面进行安全控制,才能有效解决地铁运营线路车与车、车与人、人与电的安全矛盾,避免因施工作业组织不当而发生的安全事件。
一、地铁施工过程中的特点
地铁施工过程中有着很多阻碍,所以在此方面应多加注意。然而,由于地铁施工过程长,线路多,建设地铁对地下管线管理的要求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与施工人员进行协商管理,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停工现象,这种现象会阻碍工程的进行与发展,会延长工程的实践,所以对工程有着严重的影响。地铁施工困难多,因施工大多情况在地下进行,其受地质及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从而对地质与居民造成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积极改变这样的状况,做好后期保障工作,并进行合理的问题分析。
二、地铁运营线路施工存在的问题
1、施工计划数量多、汇总量大。地铁在运营的初期或后期,由于初期准备不足和后期设备的老化,导致每个月各个施工单位计划的申报达到近千条,在这个过程中,施工计划数量多,汇总核对资源工作量大,配合计划协调多。针对这么多的计划,如果都是人为的调整计划格式,计划排列顺序,优先重点施工安排等,人为调整将比较耗时。若通过人工来修改、汇总、统计比较费时,同时也容易出现遗漏情况,统计不全等问题。
2、配合计划联系多。施工过程中大多需要其他部门人员的配合,作为作业部门需要逐个部门进行协调、联系,得到所有部门同意后才能作业,类似这些配合计划中往往联系多、沟通多、协调多。
三、地铁线路维修施工控制要点
在运营线路的施工作业中,与行车相关的设备作业内容有:电客车调试、钢轨打磨、接触网检修、区间阻塞模式演练、信号设备维护保养、人工巡道等,涉及车辆、供电、线路、通信信号等10多个专业。各专业都要按照本专业设备的检修周期与工作内容对其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有的施工需要工程车配合、有的施工需要停电配合挂地线,有的施工需要封锁区间线路等,主要是为了解决施工作业过程中时间与空间、车与车、车与人安全方面的矛盾。总的来说,地铁运营线路施工安全控制要点主要有施工计划、施工时间、作业区域、安全防护、影响范围、作业结束检查。
1、施工计划。由于运营线路的维修施工作业都集中在夜间运营结束后至第2天首班车运营前0.5h内进行。组织施工作业时,要严格审核施工作业计划。施工作业按其作业区域可分为正线轨行区作业、车站范围作业和基地(车场)内作业。按作业等级及安全防护要求可分为1、2、3级。目前,地铁施工管理按区域管理、分级控制的原则将施工作业计划分为3类3级8项(表1),不仅有利于施工作业信息化管理,而且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和安全控制系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区域分级A线正线轨行区B类车场范围C类车站范围
1级A1:开行工程车,电客车B1:开行工程车,电客车C1:大面积影响客运服务、用电负荷大及动火作业
2级A2:在轨行区内其他施工B2:在轨行区内其他施工C2:影响不大及电负荷小
3级A3:涉及重要行车设备施工B3:限界附近其他施工─
2、施工时间。施工部门或单位在施工作业前做好各项准备、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工序。施工作业组织部门要控制好施工节点,掌握施工作业进度、督促施工部门按时请销点。提前请点作业和延迟销点都有可能给施工作业带来安全隐患,影响线路开通。B类、C类作业,作业条件满足后,即可开始作业,A类作业晚上列车运营即将结束时作业区域如有工程车或电客车经过时,需等工程车或电客车经过后才能开始安排施工。
3、作业区域。作业区域主要分为正线轨行区、基地(车场)范围、车站范围,管理权限不同。有些施工作业及防护范围涉及多个区域,在批准施工作业时不仅要加强本岗位所辖区域的审核,同时要确认相邻域是否具备施工条件。如正线及转换轨线岔区域接触网检查,批准作业时,不仅要确认正线无列车运行,接触网已经停电,同时还要确认基地(车场)转换轨区域无列车及调车作业和接触网已经停电。
4、安全防护。将相互冲突的作业安排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作业,采取技术措施和现场防护手段来达到安全控制目标。安全防护的措施有很多,主要有封锁线路、停电、接电保护、设置防护分区等。安排列车调试、钢轨打磨作业时,这类施工作业可能影响其他作业安全,不仅要对作业区域进行封锁,而且该作业区域只能安排这一项作业;对涉及接触网或设备需要停电的作业,安排作业前要对设备进行停电和接地防护;对其他作业,要对可能来车的区域设置红闪灯、围挡进行人身防护等。
1)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施工计划限定的时间、区段、内容进行作业。
2)所有施工,遇特殊情况需延长施工作业时间时,施工负责人应在计划结束前30分钟向行调/车辆段/停车场调度员请示,得到行调/车辆段/停车场调度员同意后方可延长(车辆段/停车场影响正线行车的施工应征得行车调度的同意)。
3)施工人员应按规定做好施工防护措施,发现违章,及时制止,确保作业安全。
4)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需清理好现场,将所动的设备恢复到正常行车条件,并清点工器具、人员,撤除防护措施后,方准撤离施工现场。
5、影响范围。调度和车站值班员在批准施工作业时,不仅要核对施工计划,作业区域、安全防护等内容,还应了解施工作业的影响范围。特别是在白天运营期间安排抢修作业时,通过了解施工作业影响范围,提前做好安全预想和应急预案,布置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运营期间安排区间道岔故障抢修时,调度员可将后续列车扣停在站台以确保抢修人员人身安全。对可能影响邻线列车运行时,要求邻线列车限速运行,加强瞭望,注意安全。
6、作业结束检查。施工作业结束后,施工负责人要进行“三检查”:检查人员出清、检查工器具撤离、检查现场出清。通过3项检查确保线路空闲,无异物、障碍物遗留。涉及到行车设备的施工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恢复到原有正常状态,必要时要进行功能验证以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施工结束后,调度和车站值班员要确认设备正常、人员出清、防护撤除。对设备不能满足正常行车要求时,要及时采取降级运营措施,以确保运营服务安全。
四、结语
由于地铁行车组织的特点,地铁运营线路行车设备的维护保养一般只能安排在夜间进行,只有在行车设备故障影响列车正常运行时,才安排在白天进行抢修。如何在十分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做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各项占用运营线路的施工作业,确保维修施工作业安全、高效作业,满足实际运营的需要,是地铁维修施工管理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学兵.地铁运营线路施工安全控制要点[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5(02).
[2]朱亮亮.地铁运营线路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3).
[3]翟文敏.地铁运营线路施工安全控制要点[J].工程技术,2016(06).
论文作者:张亚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
标签:作业论文; 地铁论文; 线路论文; 计划论文; 区域论文; 设备论文; 行车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