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课程研究领域的迫切需要--对无本课程课程的认识与解读_课程论文

进入课程研究领域的迫切需要--对无本课程课程的认识与解读_课程论文

一个亟需走进的课程研究领域——无本课程的认知与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论文,认知论文,研究领域论文,亟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14)03-0088-09

      从广义上全面审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学校课程存在两种类型,或是两个领域:一是教科书式课程,教科书是指“人手一册的纸质教材”,也称为“书本”、“课本”等,学科课程是其典型代表。这类课程是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与班级授课制一起共同为学校系统地、高效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表征;二是与之相对应的非教科书式课程,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课程领域,如活动课、劳动课、口头课、影视课、网络课、电子教科书等等。遗憾的是,当前课程研究多专注于前者,对后者尚缺乏应有的关注;学校课程实践中也多把后者当作可有可无的非正式课程而无足重轻,甚至在理念上排之于学校课程之外。这无疑影响了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实施质量。

      笔者深感以“有本课程”与“无本课程”称谓上述两类课程,使二者等量齐观,是课程研究的当务之急。现在,国内尚无学者提出“无本课程”这一概念;国外学者多把一些新近出现的课程类型,如e-textbook(电子教科书)、e-book(电子书)等与textbook(教科书)、traditional textbook(传统教科书)、paper textbook(纸质教科书)等相对应,称为non-textbook(非教科书)或non-textbook course(非教科书式课程)。这里non-textbook course应该理解为不用传统的纸质课本的课程。笔者把有本课程界定为“以统一的纸质教科书为中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班级授课制、纸笔作业和纸笔考试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巩固和考评,以促进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人类间接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学校课程类型”;把有本课程之外的其他“不以统一的纸质教科书为中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课程”称之为无本课程。英语名称分别为:"Textbook Curriculum"和"Non-Textbook Curriculum"。

      作为一个崭新的课程研究领域,目前尚无以“无本课程”为主题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教科书及其教学模式的批判和对“教科书”之外的其他课程类型的研究上。可以说,自从教科书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之后就频遭批判,特别是从欧美“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开始,各国教育家和一线教师都对教科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进行持续的反思、批判与改革。美国学者F.English(英格利希)更是严厉地批评了教科书对公立学校的危害,他认为教科书存在许多缺陷,它既不可能包括人类的所有经验,又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也不可能保证永远正确,反而容易使学生盲听偏信。教科书的教学要求容易使学生死记硬背,只注重学习肤浅的和表面的知识经验,破坏了学生对世界知识统一图景的认识和理解,促成了学生的平庸和漠然。更糟糕的是,教科书已经成为教师让学生服从和强求一律的手段,它无法体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为,教科书是建立在班级集体教学制的基础上的,它使不同学生在同一起点起步并停留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真如“普罗克拉斯提斯床”一样,使优秀学生感到重复的厌烦,使落伍者感到无望。教师对教科书的过分依赖既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扼杀了自己的创造性和进取心。因此,教科书已经退步为教育博物馆中的遗物,应当抛弃。[1]与此同时,在对教科书及其教学模式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各种“非教科书式”的课程类型纷纷呈现,如活动课、劳动课、口头课、影视课、网络课、电子教科书等(当然,有些课程类型比教科书出现的还要早,如原始社会的言传身教)。而对于这类课程的研究,因类别参差不齐:某些课程的研究已是成果累累,如网络课程(online courses)研究。笔者以“网络课程(online courses)”为搜索对象进行全文搜索,在中国知网上搜到各类研究成果9515项,其中硕博论文1041篇;在外文数据库的国道数据中搜到英文研究成果2096项。如法搜索,“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的中英文研究成果分别是3296项和573项;而“口头课程”则鲜有问津者,近百年来几乎无研究成果出现。

      本文拟开启课程研究的新领域,对无本课程进行初步探讨。投石之作,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无本课程的类型

      从广义上说,学习内容和其组织形式就是课程,它以有无统一的纸质教科书为参照,又可划分为“有本课程”与“无本课程”。概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景,无本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师本课程

      教师既是活的知识载体,又是专业的知识传授者,可以说教师是最早、最根本的活课程。在原始社会,教育作为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其活动的展开主要是人们在共同参与的劳动和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方式实现的。其中,既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又包括社会行为规范、祭祀、庆典等精神方面。这一时期的教育是有内容没有“课本”的教育,可谓是无本课程时代。知识的载体和传授方式主要是人,传授者本身便是课程,也是最根本的课程。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师既是经师,更是人师,是一本本各异的综合性质的教科书,是“师本课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比纸质教科书更直接、更鲜活、更深刻、更全面、更久远,而“名师出高徒”、“师傅无能弟子弱”、“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等等就是对此的鲜明写照。换言之,“真正的教育必须追随知识渊博、思想深刻、道德高尚的‘导师’来实现(柏拉图的亲身经历),只有这类‘导师’才能带来真正高贵的知识与教养,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2]

      因此,教师是课程,是永恒的课程,是根本的课程,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复制和超越的“师本课程”。

      2.口头课程

      “口头课程”是美国对没有教材的课程的称谓,是无本课程的一种类型。1895年,美国“十五人委员会”在中小学课程调查报告中[3],建议小学一至二年级开设无教材的算术口头教学课和地理口语课;一至四年级开设无教材的英语语法口语课和作文课;一至八年级开设无教材的普通历史口头教学课和口头体育课等。这种类型的无本课程一方面能有效地突破小学生年级阅读能力的限制,扩大学习的范围,如一至二年级的地理口语课、算数口头教学课和一至八年级的普通历史口头教学课;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学科特点,例如体育课不用教材,更有利于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教学。我国也有类似的课程类型,不过我们不称之为口头课程,如过去小学普遍存在的故事课(故事会)、体育课和舞蹈课等,通常也不编写统一的教科书,一般只编写教师教学用书等。

      3.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课程类型,它源于欧洲的“新教育运动”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对传统学科课程弊端的批判,开始试验于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活动课程因其侧重点不同又称为“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经验本位课程”、“设计课程”、“随机课程”等,其中“随机课程”即强调无固定教材。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当中活动课的类型很多,既有与学校学科相关的活动课程,如各种学科兴趣小组和作为学科教学手段的活动课,也有独立于学科之外的活动课程,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报告会、参观、运动会、远足、班团队活动、各种节庆活动、升旗仪式、清明祭扫、晨会、科技文体活动等。这些活动,从空间来说,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从参与范围来说,可以分为全校的、年级的、班级的等。活动课程多在室外进行,也有的在班内实施,如班级联欢会等。活动课程的开发者一般是学校、教师或学生等。学生参与此类活动课程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对于独立于学科学习之外的活动课,每一次活动都像一个节日,学生是满怀激情地准备、兴高采烈地参与、回味无穷地谈论。可以说,活动课对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特长尤为重要。

      4.劳动课程

      劳动课程是我国学校的常设课程之一。通过劳动课程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基本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把劳动或生产劳动作为学校课程,其理论和实践主要源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论述和前苏联的统一劳动学校制度。马克思从现代生产、现代生产与现代科学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分析中,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4]1918年10月,前苏联正式公布了《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4]其中“劳动”是针对旧的读书学校而言的,统一劳动学校制度强调“新学校应当是劳动的”,并且把劳动列入学校课程,使学生通过劳动更加“积极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去认识世界”。该制度尖锐地批判了学校的形式主义、脱离生活实际的倾向,要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全面发展儿童个性,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统一劳动学校制度不无偏激与错误之处,如《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取消了一切必要的、合理的教学制度,取消了教学计划,完全废除考试和家庭作业等,过高地估计了劳动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等,可是其对旧的“以本为本”的读书学校颠覆式的改革,对生产劳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广泛实践,无疑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型案例,使时人和后人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曾把前苏联的统一劳动学校制度作为学校开设劳动课程的模板。

      我国学校的劳动课程,过去以参加具体劳动为主要形式,固定时间与非固定时间相结合,一般不编排教材,属于无本课程。学校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参观和参加工农业生产。城市学生一般去工厂,农村学生一般去田间等,有条件的学校也有自己的劳动基地。在实施的过程中,曾一度出现以(生产)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倾向。而今,劳动与技术共同成为一门课程,有了教材,成了“有本”的劳动课,但又出现了以学习代替劳动的倾向,一些地方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对劳动课进行笔试,劳动课考高分的学生不会基本的生活料理者大有人在,这有违劳动教育的初衷。笔者认为,劳动或是劳动技术应该只编写教师用书之类的教学指南或相关资料,无需编写统一的教科书,还是以“无本课程”的形态更利于劳动课程教育目的的实现。基础教育的劳动与技能课更加关注的应是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养成,生活与劳动基本技能的形成,这些目标的达成主要应依靠在劳动中进行教育,依靠学生亲身的劳动体验,不应依靠“纸上谈兵”,更不应依靠纸笔考试。

      5.影视课程

      选择或制作适宜学生学习、成长需要的电影或电视节目作为学校课程,此类课程称为“影视课程”。作为无本课程类型之一的影视课程具有资源丰富、题材广泛、内容综合、表现手法多样、娱乐与趣味兼具等特点,对于激发学生想象力,启发思维能力,开阔视野,丰富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公共影视课程。在普通中小学,通常也有由国家、地方和学校推行的旨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专题性教育的影视课程。一些寄宿制学校积极开设每日一节的新闻联播课或每周一次的电影课,这些影视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发展,以及推广普通话和丰富学校生活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影视课程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影视资源,开发适宜的课程形态,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影视课程。比如有学者建议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影视鉴赏课。并指出:“影视鉴赏课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追求人文理想、提高爱国主义精神,也有利于教育的艺术化,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全民族的人文艺术素养。”[5]

      6.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展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6]网络课程具有自主性、技术性、经验性、虚拟性、交互性、视觉性、情境性、开放性等特征。[7]网络课程的特性决定了它与纸质教科书具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成为信息化时代新型的无本课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网络教育在高校率先实施。教育部自1999年开始,陆续批准了包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内的68所高校进行网络远程教育。[6]现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放、平等的网络教育蓬勃发展起来,不论是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还是成人教育等等,各类网校方兴未艾。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网络课程成为网络学校的主要课程类型,普通中小学也在加快校园网络建设的步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网络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7.电子教科书

      电子教科书也称为电子课本、电子书包。从1993年在日本诞生起,迄今世界上已经有至少50个国家计划推广“电子课本”。根据市场调查组织Simba Information的数据,美国大中小学教科书市场总值是每年70亿美元,电子教科书所占比例不到5%,主要在大学使用,在中小学的使用还处于起始阶段,使用的效果以及使用中所产生的问题暂时还没有反映出来,但电子教科书逐渐代替传统教科书的趋势已经明显。[8]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孙明扬2012年5月7日表示,有关方面决定推行电子教科书市场开拓计划,预计最快可在2012-2013年度在部分中小学试教,并于2014-2015年度全面使用。另外,孙明扬向传媒表示,电子教科书平均生产成本较印刷版低20%。[9]

      电子教科书以其教材内容更新快,容易做到与科技发展同步、促进互动学习、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与学校的关注和青睐。另外,“电子教科书及教育数字化牵涉到中国出版业最大的产业利益,所以推进速度不会太快,将来的教材市场,很可能形成电子教科书为主、纸质教材为辅,两者共存的局面。”[10]有学者指出,电子书的内容能够每天、每周或者每月通过互联网得到升级和发展,而过时的教科书必将消失。[11]

      电子教科书与纸质教科书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随着电子教科书的使用,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行为将随之产生巨大变化。[8]

      以上所举,师本课程、口头课程、活动课程、劳动课程可以说是传统意义上的无本课程,影视课程、网络课程、电子教科书可以说是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逐步产生的现代意义上的新型无本课程。除上述七种之外,游戏也是一种常见的、古老而又常新的无本课程。游戏课程类型既包括独立形态游戏课程,如传统的游戏课程和现在的网络游戏课程、电子游戏课程;也包括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游戏课程类型,如体育游戏课程、数学游戏课程、语言类游戏课程等等。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无本课程,在此不再列举。

      二、无本课程的特征

      “不以统一的纸质教科书为中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对无本课程内涵的基本界定,作为与有本课程相对应的课程类型,或言课程领域,无本课程更具包容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

      1.无本课程的包容性

      无本课程是有本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领域,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它与有本课程一起囊括了学校的所有课程类型,涵盖了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就使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尽可能都纳入学校课程。做到学校无杂科,科科皆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让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落实在学校所有课程之中。事实上,我国目前也把课外活动等活动课程纳入了中小学课程体系,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学校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但是,由于大家习惯上对“课本”情有独钟,学校、甚至一些主管部门仍把是否有教材作为课程的唯一标志,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无本课程以无比包容的姿态取下“教科书”神圣的光环,采用灵活适宜的课程形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开发,进一步弥补空无课程,挖潜隐性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让师生成为真正的课程开发主体和享用主体,最大限度地享用各种课程资源;要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游戏课、活动课中培养合作意识、发展个性,在如痴如醉的故事课中冲破识字量的局限领略我国灿烂历史、锦绣河山,在跨越时空的网络课程中自主学习、尽情遨游,使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依而不是相离。

      2.无本课程的开放性

      无本课程的开放性主要是指课程层级观念的开放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在课程的层级结构上,一般是指由“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科书)”组成的课程链。这一由上至下、由高到低、由概括到细化的课程层级结构成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固着的课程观念。无论是课程理论研究者和课程政策制定者还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一线学校校长、教师,对课程的这一结构均无过多的异议。这一课程链属于有本课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课程的实施与享受主体——学校、教师、学生无缘于课程的开发;教科书成为课程的末端,师生只是教“书”和学“书”的人,是真正的“以本为本”的忠诚实施者,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乐于制定以统一教学进度为主的教学计划,对“教科书”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考评。这样,对于本应最能体现教师主体性和创造性,并有效实施的校本化、班本化、生本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在部分教师那里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师生只要全心全意教好“教科书”,尽力读好“教科书”也就万事大吉了。这种围绕教科书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使得教科书成为课程的重要标志,甚至说教科书就是课程,教科书之外无课程。无论是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一般都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彰显其身份与地位,表明该课程是实然的课程。“课本即课程”成为学校师生、社会各界对课程的基本认知。而无本课程冲破了这种狭隘的课程观,使得教科书以外的学校课程与有本课程等量齐观,使课程观念进一步开放,正视不同的课程层级结构,彰显教师、学生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主体地位。在课程层级结构上,无本课程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这种单一的、不完善的、封闭的有本课程模式转变为多样的开放模式。这些模式除共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外,还应该有以下模式:(1)“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教案”。这一模式主要是对有本课程模式的进一步完善,适用于大部分国家课程和部分地方课程。教案或称教学方案(活动方案)是教师、甚至是师生共同的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是针对校情、班情、生情提炼各种课程资源的个性化课程,是课程最终端的实施方案。把教案作为课程的终端才使课程层级结构更完善,才能更好地体现师生参与课程开发的主体性,有利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指南——教案”。这是无本课程的一般层级结构模式。部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可以不编写教材,只编写建议性的教学指南,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参考教学指南,结合各种可用的其他课程资源,创造性编写自己的课程教案。(3)“课程计划(校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校本课程标准)——教案”。这是无本课程的又一种层级结构模式,主要适用于校本课程(狭义的学校课程)。此处的课程标准,是指学校依据校本课程计划,拟定的校本课程方案。这种方案根据课程特点可以是面对年级的、也可以是面对全校的,是师生制定教案(或是活动方案)的主要依据。(4)“课程计划——行动方案”。这是一种最简便、最灵活的无本课程层级结构模式,适应于校本课程,甚至更小的范围,如班级、团队、小组等。这种模式可以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开发,也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发。这样会使学校课程“活”起来,使空无课程得以挖潜,个性化课程得以实现,使课程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连,与社会生活相连,让探究、创造真正走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无本课程在组织形式上能够更大限度地冲破“三中心”的局限,以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首先,无本课程与有本课程相比,特别是活动类、游戏类、劳作类无本课程更倾向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能够灵活地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场景,关注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做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其次,无本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空间的要求比较灵活,它既可以在室内实施,又可以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在大自然大社会之中进行,这样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幸福成长和个性发展;再者,无本课程不以课本为中心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纸笔的依赖,学生能够兴致勃勃地在故事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劳作中学、在网络中学、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更好实现由培养“读书人”、“考试人”向培养“走向社会的人”的转变。当然,如前所述,课程改革是不宜走极端的。在极大地发挥无本课程的积极作用时,也要规避将无本课程推向极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3.无本课程的发展性

      无本课程的发展性,是指无本课程是处于发展中的一种课程类型、一个课程领域。它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从时间上而言,无本课程与人类教育教学活动同生共存,它早于有本课程,开始于原始社会的言传身教。当有本课程出现时,它与有本课程并存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内涵和形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可以说,无本课程是历史最久远也最长远的课程类型;从空间上来说,主要是指无本课程在当下和今后的学校教育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是学生获得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偏废的两翼,具有创造能力的个性化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以升学为要务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间接经验——书本知识的学习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全部,严重制约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人格的形成。无本课程更倾向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无本课程在实施“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当代学校教育中,不论从理论的角度还是实践的角度,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无本课程的作用

      1.无本课程有助于现行学校课程计划的全面实施

      进入新世纪以来,规模空前的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陆续展开,这次课程改革的课程体系涵盖了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对课程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学校课程设置上,突破了狭隘的课程理念,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大范围地纳入了课程体系。可以说,这次课改首次把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及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全面纳入了学校课程体系。以义务阶段课程设置为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占整个课程设置的16%~20%。在《课程设置说明》中进一步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其中还指出:“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这样,就给学校的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留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在普通高中阶段,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综合实践活动在116学分的必修学分中占23分,体育与健康占11分。选修学分工和选修学分Ⅱ则是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留出的发展空间。《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及实施指导意见》中指出,选修学分Ⅰ和选修学分Ⅱ要修满28学分,而选修学分Ⅱ不少于6学分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一般不需编写人手一册的教科书,加之传统上我们一般不编写“体育”教科书(只编写分学段的教师用书),以及新兴的网络课程、电子教科书的蓬勃发展,无本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基础教育阶段,把无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与有本课程等量齐观,统筹安排,将更加有助于现行学校课程计划的全面实施。

      2.无本课程有助于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课程主体性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教师和学生是课程得以实施的根本主体。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的开发有利于课程的实施,这是不争的事实,无本课程更能体现教师和学生的课程主体性。

      传统的课程层级结构以教科书为课程的末端形态,在开放的无本课程层级结构中,最能体现教师和学生课程主体性的教案是课程的末端形态。并且,在无本课程的其他各层次之中师生也都是主要的课程开发主体,这样对克服课程开发主体单一化,提高师生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使课程的开发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意义重大。

      无论是传统意义的活动课程还是新型的网络课程等无本课程,师生对课程的选择和实施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

      3.无本课程有助于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早在18世纪,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就首创了“没有书本的学校”——幼儿园,建立了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游戏、手工作业、运动游戏、自然研究,以及唱歌、表演和讲故事等。[4]可以说,福禄培尔创建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均属无本课程。

      在逐步推行学前三年教育的今天,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保育教育工作,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12]教育部要求“幼儿园不得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12]可见,幼儿园教材是形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幼儿园教育中,研究如何以游戏、活动、制作等丰富多彩的课程类型,建设以无本课程为主体的幼儿园课程体系,构建“没有书本的学校”,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快乐成长,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等大有裨益。

      四、无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开发适宜的无本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无本课程得以实现的前提。在无本课程开发中,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无本课程与有本课程相互补益的原则

      本文提出以“有无纸质教科书和是否以此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有本课程和无本课程,并非意在使二者互不联系、互相分离、泾渭分明,而是认为二者各具优势,既有区别,更有联系。因此,无本课程与有本课程相互补益是无本课程开发的首要原则。

      无本课程的开放性使得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实现学校的自主性,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课程主体性,实现全面教育和特色教育。

      无本课程与有本课程的区别主要是课程形态、教学组织以及何者何时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但是二者同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地位上等量齐观,二者不可偏废,更不应非此即彼、截然对立。应该整体把握无本、有本课程之间的平衡,相互补益,完善学校课程结构,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将任何一种课程推向极端,而无视或偏废另一种课程,都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的后果甚至危害,这种中外历史上的教训是应当记取的。寻找二者之间的“契合点”,[13]应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2.坚持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原则

      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理念的有本课程与班级授课制难以避免重全体、轻个体的弊端,而无本课程类型的多样性和实施的灵活性有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把“坚持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作为无本课程开发的又一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应树立以学生持续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当前看来,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分段式学习与学生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课程标准到教科书的编写均体现分段分年级来分配学习内容,学校教学管理也以分年级管理为主,教师的教学任务以学期为限、以本册教科书为据,这类似“铁道上的巡警——各管一段”的管理方式,但是不同年级教师之间在沟通方面远不及铁道巡警。当前,国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制课程体系,以及一些学校实行的班主任或课任教师“跟班走”等措施均是化解这一矛盾的具体举措。树立以学生持续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在课程标准的目标分配上应留有充分的弹性,审慎实行刚性的分年级、分学期的目标分配法;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避免分学期、分年级的统一考试;学校应建立能够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档案,对学生进行持续关注,跟踪管理。在管理中关键要做好学生升级交接工作,尝试教师“跟班走”或“跟班走”与“蹲班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化解学校教育中的分段教学与学生持续成长之间的矛盾,提高教育教学的连贯性与针对性。当然,学校还应避免把“跟班走”仅作为有利于对教师进行管理和考核的手段,从而失去其应有之义。

      其二,要把教案作为课程的终端形态。教案是因学科、班级、学生而宜的个性化课程,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依据。无本课程摒弃了“统一的纸质教科书”的依据,教案就成为无本课程的主要形态和实施依据,因此在无本课程开发中要始终把教案作为课程本身。有两方面的内容应该在无本课程教案的考虑之列,一是在现行班级管理体制下的针对全班学生持续发展需要的教学计划;二是针对学生个体个性发展需要的特殊考虑,适时开发针对学生个体学习需要的个性化课程。

      其三,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要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国家和学校要建立有利于师生参与的无本课程开发的机制。在评价方面,应树立发展性评价理念,对学生学业考评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重视过程性评价、跟踪式评价。对教师业绩考核避免陷入极端的阶段性评价,要以学生的持续发展来评价教师的业绩。总之,要为师生共同开发适宜的无本课程创造宽松的环境。

      3.遵循学科性质的原则

      这里所指学科性质,是指依据学科性质的不同对课程类型的划分,即“工具类、知识类和技艺类”。学校课程设置基本由这三类课程组成。遵循学科性质的原则就应把握无本课程对性质各异的学科的适切性。

      工具类学科主要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门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的比例约占50%左右,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主要课程,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其他学科课程的编制要在学生已有的语文和数学的基础上进行。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提高工具类学科的学业水平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而系统的课程编排和有效的“读写算”训练是关键。就目前而言,工具类课程较适宜的课程形式还是有本课程,特别是在“读写算”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小学,有本课程配之适量的纸笔作业是行之有效的课程模式。但是在外语的学习上,由于国内缺少相应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到外语听说能力的提高,所以外语电子教科书有望由无到有、由辅佐到主导,率先成为中小学工具类学科中的无本课程。

      知识类学科包括社会和自然两大类学科,这是从人类社会文化遗产中精选出来的知识体系,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知识飞快增长的今天,知识类学科的学习,除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系统的基本的社会、科学知识外,更应该让学生掌握适宜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学科态度等。知识类课程类型,传统上均是建立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计算能力基础上的有本课程。现在此类课程的设置虽有所下移,但由于对学科知识的偏重、对学科精神传统的忽视也往往因受困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计算能力而在课程的编制和实施上不能尽如人意。笔者认为,从入校始,即可对学生进行知识类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自然。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采用口头课程、活动课程、影视课程等无本课程是比较适宜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克服阅读障碍,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让学校、师生更加灵活地参与课程的开发。

      技艺类学科主要包括体育、艺术类与技能类两方面的课程,具体有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职业导向、计算机科学等课程。技艺类学科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培养、兴趣特长的发挥、生活和劳动基本技能的养成至关重要。换言之,技艺类学科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对于这一类学科的学习,可以说能力的形成优于知识的掌握、个性化操练优于统一的“纸上谈兵”。屡有劳动课考了满分而不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学了好几本计算机教程而不会操作计算机等现象的发生,不能不令人思考技艺类学科课程类型的走向,是采用有本课程还是无本课程,还是二者兼有?上文已提,体育课、劳动课等学科在过去大多没有课本,现在劳动与技术、体育与健康逐步以教科书的形态出现。然笔者认为,技艺类学科使用无本课程比较适宜学科性质,国家、地方和学校可以编制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师指南,教师以此为参照,因地适宜开发学校、班级甚至学生个体需要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技艺类学科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作用。

      4.与三级课程相适切性原则

      当下我国实行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是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新突破。无本课程的开发就要研究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开发为无本课程的适切性,整体把握无本课程与有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平衡,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国家课程,或称之为“国家统一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要在保证国家课程全面实施的基础上,组织课程专家、学科专家等相关人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开发适宜的无本课程。应对现行国家课程中的有本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哪些学科适宜开发为无本课程,比如体育健康、劳动与技术、社会等是否可以用其他资源代替教科书,开发为无本课程;亦应对国家课程的设置进行整体研究,以确定是否有必要对现有国家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其中根据学段的不同,是否有增设某些无本课程的可能性。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彰显地方和学校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应着重进行无本化开发的研究,使无本课程成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主要课程类型,这样能在不同方面减轻社会、学校和学生的负担,也能有效克服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畏难情绪。对于地方课程的开发,应更多研究地域特点;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应更多研究学生特性。在校本课程无本化开发中,还应研究如何对学校传统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挖潜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以及保持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

      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如何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置身于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全面分析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无本课程的理论层次和实践品质,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提高课程改革实施的质量应该是无本课程研究的努力方向。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等发展要求,无疑是无本课程的研究的新机遇、新动力、新挑战。愿更多的学者参与无本课程的研究之中,让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课程类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标签:;  ;  ;  ;  

进入课程研究领域的迫切需要--对无本课程课程的认识与解读_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