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县向华中心学校
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受教师语言习惯的影响,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中语言的实际应用,提升语言运用的技术水平,合理的选择不同语言风格,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发挥语言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不多,存在发音不标准的情况,需要教师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规范学生词汇应用技巧,避免学生养成不良的表述习惯。
一、教学语言运用熟练,发音准确规范
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运用需要一定的技巧,发音必须准确、规范,语言结构合理,才能更好的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做出良好的教学示范。小学阶段属于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的重要阶段,也是建立语文知识体系,完善社会认知体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纠正学生的语言运用、词句发音等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会不自觉的模仿老师的发音方法与语言运用技巧,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语文认识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开展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规范性,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需要具备二级甲等以上的普通话资格证,才能符合语文学科的教育要求。
具体来讲,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该对语文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注意生僻字、多音字的发音,确保课程安排的科学性。在语文课堂上,讲解文章内容时应该吐字清晰,尽量避免使用气音、方言等语言进行授课。如果内容存在歧义或者语音模糊的词句,应该尽量查清具体含义、发音,再进行授课。除此之外,由于语文课堂时间有一定的限制,授课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性,使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合理规划课堂时间,防止因语言重复、难懂、罗乱而引起的学生倦耽抵触情绪。通过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教学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在规范小学阶段学生言语运用模式的同时,推进素质教育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理念、形式、标准等内容的深入改革。
二、选择生动、形象的语文教学语言
教师授课语言的选择是营造和谐、积极课堂氛围,提升语文整体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提升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自控能力不强,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扰,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摆脱模式化、呆板化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积极性的不利影响。如,在进行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字讲解的内容编成口诀的形式,运用生动、形象的口诀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使语言更具有感染性。在讲解"坐"字时,运用口诀"两个小人土上坐"的顺口溜,将生字进行拆分,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字的写法与读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泼的气氛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运用趣味性的语言提升语文教学艺术水平
著名的苏联教育工作者斯维特洛夫对教学语言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提升教育效果的第一助手是语言运用的幽默。作为趣味性语言的一种,适当的幽默感有利于增强学生们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语言应用方向,在帮助学生更直观面对语文知识体系,提升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同时,让教师能够更简单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其处于兴奋、高效的学习状态,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实践目标。除此之外,幽默的语言使得教师的教学引导更和善,可以适当调节学生、教师之间僵化的关系,使课堂教学环境更融洽。
具体来讲,如果想要将幽默的语言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小词大用、语言延伸、一词多用等技巧,控制课堂节奏,让语文教学充满趣味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使用幽默的语言并不是只为烘托课堂环境,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不能过于偏重搞笑风格,需要掌握教学尺度,结合教育内容、课堂表现、年龄特点、教学目标等因素,配合简单易懂、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真正带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四、注重教学语言的流畅性,音韵搭配整齐
音韵是构成中国语言的基础要素,也是汉语的主要特征之一。汉语在朗读和日常应用中具有抑扬顿挫、回环反复和整齐押韵等特点,这些特点与音乐的主要特征都是共通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汉语具有很强的音乐性。通过使用停顿合理、扬上得当的语言可以准确的表现和传达情感,同时也能将汉语言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在课堂中使用音韵和谐的语言,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语言表达的舒适程度,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迅速掌握语言音韵表达的特点,还能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完善语文学习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矗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音韵美进行建设,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语言知识,还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不但可以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还能对小学的审美能力及辨别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语言在应用过程中的音韵和谐,以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结语: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基础语言应用能力,构建人文素养,奠定思维认识结构的初级阶段,属于最为重要的受教育时期。语文作为一项语言教育学科,对语言的运用形式、风格、内容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选择合理的教学语言,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中,提升语文教学的综合质量,更好地达到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曹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刍议--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2]张丽男.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中华少年,2017;
[3]吉士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5).
论文作者:郭士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小学论文; 音韵论文; 发音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