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优化研究论文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优化研究论文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优化研究

赵芸1,姚鲲鹏2

(1.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摘 要: 新媒体时代正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高校应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文中提出要通过增强教育工作者媒体素养,做好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坚持线上线下教育体系的融合,整体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优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98.3%。新媒体以其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的优势呈迅猛的发展趋势,它已经成为个体或群体向大众实时交互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对新媒体这个新生事物接受度高,迅速成为新媒体的重要受众,新媒体打破大学生的固有思维,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的改变。因此,高校应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阶段性的传授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换言之,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有无发展或进步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作为一名高中英语老师,和广大教师一样,我也在摸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实例,尽量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学科知识,希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在三百年前就提出“寻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可以教得更少,学生可以学得更多”。所以,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师生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一 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与抑制作用

新媒体的出现促使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发生转变,成为对等的交流者,信息的产生和传递在双方的交流互动中产生,人人都有传播信息的话语权和控制权,受众可以主动制造信息和选择信息,把自己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对世界的认知,情感的需求等通过新媒体传递,这种全新的新媒体环境无疑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 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新媒体时代,多种网络信息和信息平台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以迅猛的交互传播速度、便捷的信息获取与方式充分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好地开阔视野、认识世界、建立完整地认知体系、拓展人生发展的宽度和深度。新媒体充分整合不同的教育资源,形成丰富的教育合力,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意识。新媒体提供轻松、自由、平等的环境,大学生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敢于充当发声筒,体验掌握话语权带来的自信;在主动地选择、辨识信息的过程中,提升了大学生的分析、综合与判断能力,促进大学生作自我反思,形成完整统一的自我意识,完善自己的人格。

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让大学生突破自身的限制、摆脱时间、空间的束缚,拓展人际交往的覆盖面,编织庞大的人际交往网络,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满足了他们希望被需要、关心、尊重的情感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情绪表达、情感的诉求,能及时地得到网友们的回应,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也在彼此倾诉、倾听中得到部分化解和释放,进而有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提升,促使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式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有些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类的精品课程网站或者资源库,但是网站内容较为陈旧,互动性不强,而且缺乏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课程缺乏吸引力。部分高校采用了线上和线下教学及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形式上增加了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但线上的教学或心理咨询活动形式单一,浏览率和点击率不高。虽然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与大学生的生活关联紧密,但高校的重视不够,新媒体技术应用不足,也没有建立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工作机制,学生的线上咨询的需求无法获得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难以拓宽。

(二) 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抑制效应

安定刘氏江山。汉初商山四皓曾辅助太子,安定刘氏江山。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唐 白居易 《题四皓庙》诗:“卧逃秦乱起安刘,舒卷如云得自由。”唐·杜牧 《题商山四皓庙》诗:“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

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

采区2号专用回风巷布置在本采区最东面(图1),主要用于76采区的回风等,巷道埋深560~580 m,沿3号煤层顶板掘进。3号煤层,平均厚6.27 m,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加少量丝炭条带;直接顶为泥岩、页岩,平均厚1.29 m,灰黑色,具光滑面,见植物化石;基本顶为细、中粒砂岩,平均厚7.10 m,深灰色,硅质胶结,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云母次之、含长石;直接底为泥岩、砂质页岩,平均厚0.61 m,深灰色,质均,含云母;基本底为中粒石英砂岩,平均厚3.38 m,灰黑色、中厚层状、含云母,水平纹理发育,上部为角砾结构。

新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颠覆了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人人都有发声权,造成多元复杂的文化生态。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情绪情感不稳定,容易产生冲动,面对形式多样的新媒体、海量复杂真假难辨的信息,如果缺乏一定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大学生易受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形成歪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由于新媒体的匿名性、开放性和虚拟性,可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发表看法、进行交流,导致不少大学生在网络情境中行为的自控水平降低,加之正值青年时期,往往不假思索地任意发表言论。此外,伴随着较高水平的自我卷入,很多大学生常对自己的网络活动抱有轻率、不负责任的态度,容易产生自我评价偏差。如果大学生长久依赖微信、QQ、微博、短信等新媒体进行交流,缺乏现实交流,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弱化,产生说谎、情绪低落、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崇尚陌生的追逐和刺激,会导致部分大学生情感观念淡薄、逃避现实,宁愿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共鸣和温暖,也不愿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与新媒体结合不够紧密

在前述AIS模型基础上,采用钛合金棒平移矫形。增大棒预弯弧度为40°,比较采用不同预弯弧度(28°和40°)矫形棒对AIS矢状面力线及螺钉拔出力的影响。

(二) 课堂教学方式不适应新媒体环境

1.借助新媒体沟通优势,实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三 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优化方案

新媒体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为更有效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主动学习和使用新媒体技术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要熟练掌握新媒体知识和技术并努力整合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通过新媒体观察学生,关注学生通过新媒体发布的信息,透过信息来分析、判断学生的心理晴雨表,及时地给予学生回应,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做到心理干预有的放矢;另一方面,高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新媒体应用的技能培训,提升教师对新媒体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具有新媒体的时代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思考新媒体形势时代学生的心理特点,钻研新媒体带来的学生心理的冲突,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之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例如,心理咨询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等。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主要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 增强教育工作者媒体素养,强化新媒体时代教育意识

信息社会瞬息万变,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视野,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和优势,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二) 做好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

在大多数高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部分高校的课程教学以传授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互动和体验性的课程设置。课程课时少但理论教学内容较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往往采用满堂灌式教学方式。由于教学内容的枯燥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对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用语研究不足,课堂教学使用的话语缺乏时代气息,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导致不少大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关注手机的“低头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另外,高校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普遍严重匮乏,导致任课教师多为未经过专业系统培训的兼职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很难达到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完善自我人格的教学目标。

在已坍塌的土体上初喷厚10~15cm的混凝土,先控制被渗漏水软化的土体,再于初喷面上挂网继续喷浆,喷混凝土厚度达25~30cm,钢筋网片采用φ8mm圆盘制成15cm×15cm的网格状,焊接在拱部前次已打设好的锚管上,并沿坍塌斜面从拱部向下满铺,在满铺的钢筋网片面上按间距1.2m×1.2m梅花型打设2.0m长φ22mm锚杆进行锚固,最后喷混凝土成为封闭体。

基于新媒体时代互动的即时性和隐蔽性,运用微博、微信、QQ、抖音等多媒体手段,实时推送心理健康知识,传播最新心理健康理念,以碎片化方式实现学生的即时互动。同时,教师通过微信、QQ以及微博等多种新媒体手段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了解他们的困惑和苦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心理引导。通过新媒体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教师能及时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便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的开展,进而提高教育效果。

2.引导大学生网络自律, 保障教育工作成效

大学生正处在道德修养的形成阶段,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面对新媒体无处不在的渗透,容易放纵和迷失自我。为了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一方面,高校应该积极拓展网络心理辅导与健康咨询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功效,提高大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加强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教育,指导学生学会自主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适的方法;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提升大学生自省、自律的心理意识。高校管理者可以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法制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网络行为准则,使整个网络活动有章可循,并重视对各类新媒体的舆情监控,对各类信息进行过滤和净化,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矩阵,通过技术手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三) 加强线上线下教育体系的融合,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教师要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采取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搜集心理图片、音视频素材纳入到多媒体课件,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教师还须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利用课外业余时间登录课程资源网站或心理教育系统平台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发学生对心理课程知识点的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感悟可以通过新媒体载体即时对话或留言,与教师互动研讨交流。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主题鲜明的心理班会、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沙龙、心理专题讲座等,并把实体活动的图片、视频都融合到心理教育系统平台网站上去,通过新媒体传播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借助多媒体沟通的即时性与隐蔽性的优势,将网络心理咨询与现实心理咨询二者结合起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共同达成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目标。

新媒体时代正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学习和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切实让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借助新媒体技术改进和革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积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sh.qihoo.com/pc/91fb16809f6bd794f?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1,2019

[2] 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介使用习惯与媒体品牌认知报告[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909/c398977-27561883.html,2015

[3] 俞国良,董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望:调研证据[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8(2):78—88.

[4] 杨海,王晓晓.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6

[5] 武丽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32):168-169.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in new media times

ZHAO Yun1,YAO Kun-peng2
(1.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2. Li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uzhou)

Absrtact: The new media age is influencing our thinking and action in all directio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We will optimize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Using New Media Platform to Innovate Ways and Method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Deepe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 article proposes to enhance the media literacy of educators. Do a good job i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new media. A Insist on the integr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education systems.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New Media;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Optimization

本文引用格式: 赵芸 等.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优化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49):219-22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9.073

基金项目: 2016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JGB287);2014年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4LSZ020);2016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专项立项课题(柳职院科字2016【1】号);广西科技大学学生资助工作专项课题(校科专201312Z06)。

作者简介: 赵芸,女,壮族,广西大新人,广西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姚鲲鹏,男,湖北嘉鱼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标签:;  ;  ;  ;  ;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优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