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资源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建省论文,现状及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环境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体,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农业资源环境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建省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以占全国1.3%的耕地,养活了占全国2.6%的人口。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对自然环境利用不当和整个国民经济以资源消耗型和粗放经营型为主并快速增长,当前我省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农田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突出,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均占有资源少,耕地资源严重短缺。一方面,我省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特别是耕地资源严重短缺。1995年全省总人口3164.63万人,比1949年增长1.63倍,耕地面积却从1949年的145.63万公顷下降到1995年的120.40万公顷,减少17.3%,人均耕地从0.122公顷下降到0.038公顷,不足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其中闽东南地区人均耕地仅0.027公顷。全省可供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匮乏,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日益减少仍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自然资源质量也不理想,并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以耕地为例,只用不养、重用轻养的掠夺性经营方式,造成耕地生产力普遍衰退,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到基础肥力的下限(〈1%)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7.4%,土壤耕层厚度10-15厘米的占耕地51.7%,中低产田面积占水田面积的73.4%
(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由于人为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造成我省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表现为:(1)自然灾害加剧,特别是对我省危害最大的旱涝灾害,无论是出现频度还是强度都呈上升趋势。仅1992年,以洪涝为主的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67.5万公顷,成灾45.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多达40.89亿元;(2)水土流失日益严重。1958年以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仅45万公顷,1984年普查时达135.60万公顷。1995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就达83.19公顷。到1995年底,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8.29万公顷,只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6%,人为造成水土流失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之势近期难以扭转。
(三)农业环境污染加剧。农业环境污染来自两方面,(1)工业污染。工业上的“三废”和居民生活垃圾对水和农田等的污染。1995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66381.22万吨,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的有55800.85万吨,排放达标率41.4%。全省4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含内河)中,地面水高锰酸钾盐指数超4类标准的有20条,城市地面水普遍受到有机物污染,进而造成农田灌溉水污染。据1990年对福州郊区部分菜园沟渠灌水检测表明,农灌水已受到重金属(汞、铬、镉)中等程度的污染。工业排放的废气,造成酸雨危害相当严重。95年全省9个城市均出现酸雨,降水PH年均值范围在4.05~5.96,平均值低于5.6的城市占55.6%。酸雨进一步增加了我省土壤的酸度,使土壤中钙、镁、钾等营养元素流失,磷和其他微量元素的肥效降低。我省具有代表性的砖瓦陶瓷厂低空排放的废气污染,造成农作物受害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1995年全省固体废弃物排放19.75万吨,为渣废料不仅直接占用农田,也污染了农田。(2)农业自身污染。近几年来,除了农业优良品种和农业技术进步作用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农膜等是增产的主要原因。有机氯农药如六六六、DDT等半衰期很长,在我省土壤中有明显残留,如福州市郊区稻田中六六六含量在0.018~0.071毫克/公斤。曾经大量使用过的汞剂农药如赛力散、西力生等,也造成局部土壤汞含量超标。1995年化肥施用量203.62万标吨,平均1691.2标公斤/公顷。氮肥利用率仅30%多,其余的绝大部分以各种途径进入水体,造成地下水硝态氮积累,以及土壤坂结,地力下降。农产品中较高的硝态氮水平,将对食用的人畜产生危害;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因难以分解,导致土壤通气透水性能降低,甚至导致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等其他诱发问题。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排入农田和水体,造成农业污染进一步上升。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我省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有高等植物4703种,约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18%,其中珍稀植物175种。1995年,全省自然保护区达22个,总面积12.8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尚未建立农业物种资源保护区。由于自然保护区数量少,大量宝贵的农业遗传物种资源已遭严重破坏,部分物种资源退化,流失或灭绝。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持续发展战略,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看,是以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持续承受能力相适应为指导,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它的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福建人多耕地少,农业基础落后,抗灾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但福建又有山、海、侨、台、特等优势。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推进适合福建现状、有福建特色的可持续农业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要采取以下的战略措施。
(一)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1、改变传统观念,调整政府行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迄今所出现的环境问题,基本上都是政府行为居主导地位的人类行为失当所造成的,因此要求政府要用新的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树立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思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性转变,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2、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就是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确立发展产业,各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只有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使经营者在实施持续性农业技术措施过程中物质的投入和劳动耗费得到相应补偿,并获取比其它农作方式更多的经济效益,持续农业才具有发展的经济基础。
3、增加农业资金投入。近些年来,我省的农业投入确确实实是在重视中削弱,在增加声中减少。省财政对农业的基建投资占基建投资额的比例“六五”期间为6.3%,“七五”期未降至3.1%,1993年仅为2.1%。农业投入的严重不足,不仅造成我省中低产田改造速度迟缓,410万亩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而且原有设施老化损坏、失修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要彻底扭转农业资金严重短缺状况,首先要保证国家的农业投入。按照《农业法》要求,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其次,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措施,保证集体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第三,树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投资观念,注意拓宽农业资金来源渠道,弥补农业领域建设和发展的资金不足;第四,注意扶持和发展工业、商业、科技、教育向农业发展各种项目,依靠社会各界的投入振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农业。同时,在增加投入的同时,还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二)探索、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
80年代初,生态农业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式,开始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所谓生态农业,就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其主要特征和目标是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再生循环,达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福建省自八十年代初开始推广生态农业,截止1990年,据不完全统计,已在山区、丘陵、平原、城郊等不同的区域建立了一百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试点面积30多万公顷。在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应用的主要技术有:
1、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技术。在以农畜结合为中心的复合系统建设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发展畜牧业,促进秸秆还田,开发厌氧发酵、氨化秸秆、粪便高效腐熟等食物链接口技术,使农副产品及秸秆、粪便作为其它动物和植物的营养成分,并提高生物能利用效率。如福州效区泉头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牧场”的实践。
2、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系统稳定性为目的的立体种养技术。通过动、植物(作物)种群调整,引进与重组形成新的劳动和技术密集农作制度,充分利用劳动力、生长期、土地和其它资源。其中立体种植一般有3种类型:多层农业群落、复合农业群落、农业群落的带状组合。我省推广的“稻-萍-鱼”模式,是通过农业复合群落组合技术进行的。根据3种生物种群都需要水这一基本条件进行精巧的种群优化组合,水面养萍,水体养鱼,底土扎根水稻,各有自己的生长空间,构成时空时序结构,发挥了整体效益。
3、庭院经营技术。是鼓励农民集约经营好传统的“家庭菜园”为宗旨的庭院经济,是生态学原理应用在集约园艺以及其它各种户营产业(如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的一种创造,具有生态型、立体型和高效益商品组合型等特点。庭院经营技术的主要形式有:充分利用院落的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如空中架葡萄,架下养鸡兔、种花卉,水中养鳖;把庭院养殖业、加工业和责任田的种植结合起来;以沼气地为“转换器”,如鸡粪喂猪,猪粪、秸秆入沼气池,沼液养鱼,沼渣肥田;根据庭院的特色和家庭成员的特长,在兼业经营基础上,选定重点经营项目,如食用菌、药材、畜禽、蔬菜等。
4、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其生物多样性种养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改善环境的特点。目前我省主要采取抗病虫品种,保护天敌,利用生物治虫或以菌防治病虫害,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改进施药技术,实行轮作倒茬等,保证农作物优质、高产、安全。现已开发出“8010”等生物农药。一些乡、村、场、所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绿色食品”开发也已起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共生原理,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种养技术在我省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如鱼鸭混养,鱼、虾、珍珠蚌混养等。
5、维持土壤肥力的植物养分综合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配方施肥和合理开发使用有机肥。配方施肥的核心是根据土壤、作物状况,在产前确定施用肥料的品种与数量,合理安排基肥和追肥的比例,规定施用时间和方法,以发挥肥料最大的增产作用。通过养畜积肥,种植豆科绿肥,沤制堆肥以及秸秆还田等开发有机肥源,适当施用化肥,并与配方施肥合理结合。配方施肥有培肥地力、提高肥效、降低成本、增产增收、提高产品品质以及有助于防治病虫害等作用。
6、以小流域治理形式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是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农、林、牧各业用地比例,正确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及实施顺序,使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工程上以土为主,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坝、库、渠综合建设;生物结构上林草为主,实行乔、灌、草结合,农林牧副共同发展。从坡到沟,从上游到下游,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群防体系,起到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农林牧业和发展商品经济的作用。
(三)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以与农业生产关系较密切的土体、水体和气体的保护,通过合理利用和减少污染,使支撑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治本措施就是建立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规范人的社会经济行为。
1、坚决落实现有的法律法规。自80年代以来,我国颁布了许多涉及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如《农业法》、《环保法》、《水土保持法》等等,对改善农业环境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与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差较大,尤其是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和近期利益影响时,法律执行便软弱无力,致使超载、乱伐、过捕等行为频繁发生,这就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在治理的同时却又污染、破坏和恶化严重的关键所在。因此,法律执行必须从重从严,以唤醒人们的法律意识,自我约束不当行为,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2、尽快制订《农业环境保护法》。为解决现有的法规在农业技术发展中对农业环境保护方面所出现的不足问题,开创更细致更全面的保护工作新局面,有必要制订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区)正式颁布了农业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依法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指导和推广生态农业建设。
3、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组织建设。要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必须有组织保证。我国现行由农业部环保能源司分工负责全国农村环保工作,除福建、西藏外,各省区均已成立了农业环保机构。农业部门还要抓紧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以及时了解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协助监督工矿企业排放“三废”。同时,要抓好农业环境规则,注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发展乡镇工业,并限制城市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4、开展农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保证和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对荒地开垦、滩涂围垦、农业区域开发、农业商品基础建设等对农业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和预防各类农业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