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民族中学 云南省昭通市 657000
【摘 要】在临床上,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英文名:primary biliarycirrhosis,简称:PBC)的患者致病成因并不明确,通常认为其是跟患者自身的免疫性有关,此病症是一种慢性的胆汁性淤积疾病,在其治疗过程中,熊去氧胆酸(英文名:Ursodeoxycholic Acid,简称:UDCA)被认为是这种疾病在医学上唯一具有治疗效果的药物。可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使用这类药品之后的康复性不高,预后程度低。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有四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这类患者提高康复率:①UDCA与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激动剂、S-腺苷蛋氨酸、调脂类药进行联合治疗②利妥昔单抗③中医治疗④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本文主要研究了这类难治性PBC患者使用以上这些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前言:
PBC患者经常也患有其它免疫性的疾病,比如说干燥综合症、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其病多常见于中年妇女,病情具有隐蔽性,接近百分之十的患者在患病过程中没有任何病症[1]。PBC疾病为慢性进行性的胆汁淤积性肝病,患病原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力有关。在临床上,UDCA是唯一有效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早年间就被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为一线治疗药品。但在使用此药的过程中,少部分患者基本无疗效,据统计,目前有大概百分之三十五的患者在使用UDCA时没有显著疗效,这类使用药物无效的患者症状被称为难治性PBC,本文就这类预后表现较差、不完全应答的患者治疗进行研究观察。
1.UDCA与其它药品的联合治疗效果
1.1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激动剂
胆汁中的重要成分是胆汁酸,胆汁酸有助于食物在肠道的消化吸收,是胆固醇在肝脏中降解的代谢物[2]。有关研究表明,激活FXR途径能有效控制胆汁酸的合成,FXR是一种核受体,是在人体肝脏和小肠中的高表达。此种激动剂药物可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对于难治性PBC患者来说,是一种新的选择。
1.2 S-腺苷蛋氨
S-腺苷蛋氨酸(英文名:S-Adenosyl methionine,简称SAM),这种药物是现在大多数医院比较常见的参与甲基转移的辅助底物。采用S-腺苷蛋氨酸的代谢途径有三种:①巯基转移(Transsulfuration)②氨基丙基化(Aminopropylation)③甲基转移(Transmethylation)。这些合成的代谢可作用于人体全身,在转甲基的作用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肝细胞膜的流动性,使其胆汁流动加速、分泌、排泄。就当下来说,SAM是治疗胆汁淤积的二类药,与UDCA一块使用,可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调脂类药物
调脂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是用来帮助患者调节提升体内有利的脂蛋白,帮助患者阻止其血管壁受脂类的浸润、保证原本身体内动脉壁斑块的稳定性,防治血栓。贝特类药物是近段时间与UDCA联用最多的调脂类药物,例如: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苯扎贝特的治疗成效有以下两点:第一是可以抑制肝脏合成、摄取患者体内的胆汁酸。第二则是在以上基础下,调节好过氧化物酶体的增殖物,激活患者靶基因自行发挥作用[3]。
2.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其抗体能与细胞膜内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抗原位置在前B淋巴细胞与成熟B淋巴细胞中。在临床角度上,PBC疾病免疫机制内其胆管破坏、非化脓性的胆管炎的炎性改变与B细胞有关。在PBC患者中,B细胞的耗尽能够降低患者胆道炎症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难治性PBC患者使用这类药物自身康复程度良好,且没有不良的副作用。不过也有一些病例资料表示,PBC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之后,其自身的AMA滴度高了许多。所以,有关利妥昔单抗药品治疗难治性PBC的可靠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3.中医治疗
自古以来传统中医治疗以其神奇的疗效、独特的诊断方式、制药手段等闻名于世,这为治疗难治性PBC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大多数中医专家表明,PBC的发病位置涉及到五处——胃、肾、脾、肝、胆。病理阴虚阳实,两者皆有,在不断地研究探索中,国内中医对于PBC疾病摸索出一条较为有效的方法。例如徐光福教授主张以针灸疗法(①三阴交②足三里③脾俞④肾俞⑤肝俞)联合活络益气之药(①陈皮②茯苓③生黄芪④白花蛇舌草⑤当归⑥鳖甲⑦丹参⑧垂盆草⑨土茯苓)来治疗患者淤血、湿热、热毒、气虚的根本毛病,这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恢复情况;另外金实教授的茵芍二金汤,用于此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茵芍二金汤主方为①金钱草30g②广郁金15g③甘草5g④赤芍30g⑤茵陈30g;而对于PBC患者,还有田耀洲教授[4]的化肝通络方可用,其药方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显著,此药方的主要成分如下:①红花②甘草③伞梗虎耳草④肉豆蔻⑤西红花⑥五灵脂⑦印度獐牙菜⑧芫荽果⑨木香⑩沉香⑪烈香杜鹃⑫冬葵子⑬黄芪⑭人工牛黄⑮石榴子。
4.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指从自身采集间充质干细胞,进而培养,在纯化之后可以传到患者体内,这是治疗红斑狼疮、甲状腺机能元进、慢性肝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青少年糖尿病等一系列的免疫性疾病的最前沿治疗手段。相关研究表明,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在提高患者蛋白水平、减少肝衰竭患者的胆红素程度、改善PBC患者全身状态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则是能够分泌调节性细胞因子促发患者其体内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死亡,抑制其体内胶原的生长形成,在临床上,已经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末期肝硬化患者的病例,这为难治性PBC患者提供了另外一种新的选择[5]。
5 .结语
综上所说,PBC的致病成因尚不明确,对于此类PBC患者而言,没有一治疗方案。往后我们仍然需要对UDCA的联合诊疗药品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如:调脂类药、S-腺苷蛋氨酸等,以及其它新型治疗方案,如:中医治疗手段等,做更多的研究,以便积累详尽的医学证据,帮助难治性PBC患者找到更加合理、有效、恢复程度高的临床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爱民.熊去氧胆酸联合苯扎贝特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6,25(12):27-28.
论文作者:安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患者论文; 胆汁论文; 干细胞论文; 难治论文; 这类论文; 腺苷论文; 药物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