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探析论文_周南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探析论文_周南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评价指的是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的分析与总结,是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教学的评价当中,多样化理念的提出,对评价其有效性与完整性起到了较大的推动性作用。所以多样化的教学属于具备很多环节并且互相有联系的完整性过程,针对结果单纯性的实施评价无法精准的察觉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需把教学过程进行相应的细化,可细化为目的、内容,过程、方法和结果。对个环节实施评价,可以充分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 体育课程多样化教学评价模式的特点

1.1 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评价的主体分为教师的评价,自我的评价和学生的相互评价等,多样化的主体所构成。如此可以处理教师评价中表面性的问题,多样化沟通也可以让结果变得更完善,对师生间的沟通非常有利。但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方式,教师都应始终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所有学生的真实体育能力与水平,要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以及劣势。同时,还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评价的结果不能完全地体现一个学生的好坏,只要认真对待体育锻炼,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和提高。

1.2 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以往体育考核的时间都是在期中的考试或是期末的考试时期,进行考评的内容也基本上相同。多样化评价的教学模式需要实施动态性的评价,不仅需要最终的考核成绩,并且还需将学生体育学习的整个过程记录存档,当作评价学生的成果,如此评价的结果会更加精准和公平。评价的动态化与评价内容的多样化间是互相结合的,展现新时期体育课程评价的真实有效性。此外,体育的多样化评价还需对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团队精神及创新的精神实施综合性评价,如此也可以放呈现体育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促进性作用。

1.3 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多样化教学评价模式从学生的实际状况着手,结合各学生的情况实施个性化的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以后的教学,如此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优点或不足,教师进行专业性的辅助逐渐的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与创造性。

2 体育课程多样化教学评价模式的建立

2.1 教师的评价

针对学生评价,运动技能和体育的理论性知识应各占一半分值。如此评价是因为运动技能的掌握对每个学生来说难度是不同的,这其中有运动天赋高低不同所造成,而体育理论知识是可以通过课程中获得,或通过课程外的学习额外获得,是考察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兴趣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平时在课上的具体表现和锻炼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情况,来给予相应的加分或是减分,对取得优良成绩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认可。

2.2 自我的评价

学生自我的评价较易表现出客观性,最可能因自身变化,客观的对自我的进步情况和上课的表现等实施对自我评价,利用对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来分析自我,解决本身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确保学习的成效,提高学习积极性。

2.3 学生之间的评价

学生间的交流过程就是相互的了解与认识的阶段,通过互相的了解,可以认清自身所存在的不足,通过互相的评价,来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培养同学之间的感情。

2.4 学习态度的评价

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需通过课堂的表现和出勤的情况相结合来评价。出勤属于硬性的指标,出勤次数较少教师可直接判定其不合格。课堂中的表现,可通过课程中的参与度来评价,是否积极的参与运动和运动配合都是课堂中表现的重要指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档案的评价

对学生不同时期,实施不同评价,同时记录存档,结合学生体质健康的标准来对学生各时期成绩作成量化的表格,利用对标准进行评判来观察结果,通地此数据可清晰的看出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的成效进行最直观的评价。

3 应用体育课程多样化教学评价模式的注意事项

3.1 评价一定要具有确定的内容及标准

在有效结合学生自身素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针对其个人制定具有差异性的评价标准与训练目标,使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步与提升,还能使其养成良好的自我训练习惯,并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在不断关注自身进步与成长中,充分了解自身优势与缺点,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建立了体育锻炼的自信心。

3.2 制定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

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不仅是实施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保证,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客观而真实的操作标准。教师在进行合理的评价体系与机制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在不断进行经验总结与反复的实践实验中提出最科学的量化考核标准,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们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最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此外,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学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使学生可以在标准统一原则下身体素质既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还能在因材施教理念下感受自身进步与成长,从而推动全民健康运动积极而有效的开展。

3.3 指引学生确保自评和互评的公正性

教师在进行多样化教学评价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自主与互评的准确性,由于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因素,不仅会使学生产生附和心理,还会在从众心理作用下使评价失去意义。为此,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对学生加以正确思想引导,使其能够在充分认识体育教学评价意义的基础上,将正确的评价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其在民主而且和谐的评价氛围中得到身体素质与思想品质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差异,使学生既能客观公平地进行评价,同时也能不流于形式地展开评价,这将进一步推进自评与互评的真实有效性。

3.4 信息化教学保证评价的精准性和快捷性

在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不仅为体育教学开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同时也使其对教学评价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模式,既能进行大量数据信息的统计,同时也可以将测评结果进行一目了然的成绩汇总,在简化了相关繁琐而枯燥的数据统计的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了科学化的数据管理。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在保证数据分析精准性的同时,也使其显示出更加快捷、更加清晰的管理效果,由此促进了体育教学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总体来说,在高职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应用多样化模式的教学,需确保整个过程教学的评价都更精细化和更准确,从教学的目的、方法及过程等多层面来对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审核,保证评价结果可以更有效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且教师也需充分的应用多样化评价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重视体育精神,为学生能够形成内在的良好品质打下扎实的基矗

参考文献

[1] 程书肖著.教育评价方法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永风.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的探索[J].青少年体育,2017(4):96-97.

[3] 李晓婵,赵健,王治国.危机意识视角下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J].运动,2017(3):75.

[4] 贾保方.学生学习评价主体多样化初探[J].体育时空,2012(1):64-65.

[5]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体育交往教学模式探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年第4期126-127

论文作者:周南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探析论文_周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