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在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中的作用论文_李云

李云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200)

【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中药注射剂使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60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药学干预用药,30例)和对照组(常规用药,30例),评价两组用药合理性,统计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处方规范性与中药注射剂使用适宜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能有效提高处方合理性,对保证药品使用疗效与安全、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药学干预;临床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323-02

中药注射剂是基于中医药理论,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物质成分制成的可直接供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的中药制剂,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产物,凭借剂量准确、生物利用度高、起效迅速、效果确切、不受消化系统影响等优势及特点,在临床使用广泛[1]。不合理用药是各级医院临床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影响用药疗效及安全性。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与药品调剂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加强药品调剂过程中的药学干预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必要手段[2]。文章现以我院近年收治患者为例,探讨药学干预在促进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中的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60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依从性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2~70岁,平均(47.3±10.8)岁;用药疗程3~14天,平均(7.3±2.1)天。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9岁,平均(46.9±11.0)岁;用药疗程3~15天,平均(7.2±2.2)天。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用药,即严格根据临床医师开具的药品处方进行药品调剂与使用。

实验组基于药学干预用药,具体干预方法如下:(1)设药师辅助临床医师开具药品处方,全部药师均经药品专业知识培训并通过考核上岗,全程参与医嘱审核、配药、给药等药品调剂工作。处方审核时,严格遵循“四查十对”原则,对于有疑问或不合理的处方,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确认无误后再行药品调配。药品发放时,仔细核对患者信息,避免药品发放错误。同时,设咨询服务台予以患者用药咨询与指导。(2)成立专业药学干预小组,对中药注射剂处方开具与调剂进行全程监督与指导,确保处方合理性。(3)密切监测并记录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定期进行数据汇总与调查分析,若发现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则积极干预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同时进行用量跟踪,即定期利用医院HIS系统对中药注射剂使用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超常用量情况及时予以处理。(4)定期进行处方点评,评价处方书写规范性与药品使用适宜性,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有效干预。

科室常用中药注射剂: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z20050247)、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z20010100)、注射用血栓通(广西梧州,z20025652)、红花黄色素(浙江永宁,z20050146)、丹红注射液(山东丹红,z20026866)、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z20040033)、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z20050217)、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通化玉圣,z20060361)。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合理性,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用药合理性

实验组处方规范性与中药注射剂使用适宜性高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近年,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科、肿瘤科、妇科、急诊科等临床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在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问题也日渐受到临床关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年度报告显示,中药注射剂年不良反应用药超过12万次且仍呈上升趋势,其中严重报告约占5.0%~6.0%,增长率超过20%,由此可见[3],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势在必行。

药学干预指依据药品药理、药性,从适应症、用法用量、溶媒、配伍禁忌、联合用药等方面对药品使用加以控制,以提高用药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患者药品使用有效、经济、安全[4]。本次临床研究中,通过设药师辅助医嘱审核与药品调剂、成立药学干预小组加强处方开具与调剂全程监督与指导、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等措施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进行药学干预,能够有效纠正临床医师的不合理用药行为,特别是药师岗位的设立,能够有效弥补临床医师药学知识上的不足,从根本上提高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精准性与合理性。本次临床研究中,实验组经药学干预,药品使用合理性提高,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答结论基本相符[5],肯定了药学干预在提高用药合理性、保证用药安全中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药学干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能有效提高处方合理性,对保证药品使用疗效与安全、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树明,胡志平,刘豪,等.药学干预在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中的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8,31(02):79-81.

[2]李莉,胡媛媛,梁颖红.药学干预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面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175-176.

[3]吕佩珊.药学干预对促进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08):147-149.

[4]魏莉,杜柏荣,闫萍.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意义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2):148-149.

[5]李晟琰,苏秋平,李连茂.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23):3298-3300.

论文作者:李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药学干预在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中的作用论文_李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