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之路探析-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之路探析-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之路探析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

张国民,李玲

(山西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摘 要: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既是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之势,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生代农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重要的方面在于,掌握专业技能,这也是其进入城市的前提;获得稳定工作,是其立足城市的基础;拥有安定居所,是其留在城市的要件;解决子女上学,是其归属城市的要义;完善相关制度,是其融入城市的保证;提高基本素质,是其融入城市的根本。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新时代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既是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之势,也是新时代农民工自身生存与生活得以提高的必由之路。推进与实现这一历史性的社会角色转化与进步,须从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工作。

一 掌握专业技能,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前提

纵观城市化之势,新生代农民工进入与融入城市,是新生代农民工适应现代城市化发展与需求,使自己在新的环境下得以生存与发展之势之路。进一步说,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不是一个人走进城市的物理空间,而是凭借一定的技能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链条,与时代同发展,也就是在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过程中实现社会发展进步与个人发展提高的统一与合拍。再具体地讲,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或提供许许多多的岗位与职业,它需要从业者,这正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历史机遇。

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就是要以新的角色进入城市,最基本的是要有一种或多种技能。掌握一定技能,既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 “通行证”,也是人与岗位匹配的“介绍信”。没有任何技能,就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的背后,都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时必须具有的一项或多项技能。具有一定的技能,才有融入城市的能力,也才能得到融入城市的机会。掌握的技能越多越专,进入城市的机会与门路也就越多越宽,从山西省太原市看,新生代农民工离开故土、离开家乡,进入城市,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技能,如电工、车工、焊工、瓦工、漆工、木工等,这样才能进入城市,进入第二、第三产业。没有一定的技能,就只会做简单的体力的工作,如在快递、工地建设行业方面,另一方面有的现代自动化企业及车间还会淘汰一大批新生代农民工,这就使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在城市立足的局面。

我们都笑,李大头也笑,他还发表了一句感叹,称王幸福为多余的人。李大头如此评价王幸福,直接导致我们对王幸福更加冷漠和疏远。正当我们怀疑这个“多余的人”会在众人的挤兑中明智地选择离开时,他不但没有离去,反而得到了李大头的重用。他被李大头送到不远处的施工队学钢筋工。一周之后,他回到我们的居所,由“王幸福”变身为“王师傅”,被我们师傅前师傅后地叫着。那几天,王幸福看上去真的很幸福。

专业技能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竞争以及收入的最基本因素。他们在城市就业,往往靠的是社会上的亲戚朋友关系来帮助就业。可是他们的社会网络关系,以及社会资源有限,尤其是专业技能缺乏,很难找到较好的就业机会。

利用注浆管实施钻孔时,在贯入土过程中,通过管段振动及喷射作用持续贯入。这一过程主要为:将钻机和泥浆泵开启,开始以较低的压力注浆,保证钻杆在导向架方向上进行振动和射流,不断成孔下沉。当到达孔底部的标高后,对工作电流进行观察,要求不可超过额定值。

二 获得稳定工作,是新生代农民工立足城市的基础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前提,也是他们立足城市的基础。显然,生活在城市的人,只有有了一份工作,才有一份收入;有了一份收入,也就(是)有了立足城市的经济基础与生存的条件。简言之,有一份工作一份收入,就有了立足城市的经济基础。没有了工作,就没有收入,也就无法在城市立足,就会使得新生代农民工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

对此,政府与社会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都必须从培训、学习入手,使其掌握一种或多种技能。也就是说,新生代农民工一项技能的获得,既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与练习,也需要政府的组织培训。

总生烟量表示材料单位面积燃烧时的累积生烟总量,从图3可知,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产生的烟气量最多,而且在燃烧前期就迅速达到峰值,而正极、负极的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相对较小,烟气产生速度也相对较为缓慢。

但从现实看,住房是新生代农民工留住城市的一道坎。一般居住条件很差,即使如此还时常需要搬迁,极不稳定。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一直都是住在出租房、工棚、集体宿舍、亲戚朋友家,这就使得他们不会有真正融入城市的归属感。漂流的住处使他们神不定心不安,每逢年过节心更是在乡下老家。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时至今日,现实状况仍然堪忧,此问题也就成了新生代农民工最大的后顾之忧。一方面他们漂泊不定的住处以及流动性较大的工作特点,使得他们子女在异地上学成为大问题。另一方面即使他们的子女可以接受本地学校教育,但收费往往极高,刚入城的新生代农民工积蓄有限,难以支付高额借读费。再一方面他们的子女即使上了当地城市的学校,还会受到不平等待遇,甚至受到歧视。总之,新生代农民工因其流动性强,使得他们更关心子女教育问题,实在无奈,就只好让自己的子女留在老家,成为了留守儿童。

三 拥有安定居所,是新生代农民工留在城市的要件

对于瑞典媒体报道的内容,曾先生承认他在街上确实有大声抗议、喊叫,向前扑倒也是在“失去理智情况下的举动”,“但这不是撒泼”。

数字化时代,制造业正在经历新的变革。由于信息化和自动化基础薄弱,基础管理能力相对落后等原因,制造型企业在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提升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智能制造负责人李凯在采访中表示:“施耐德电气于20年前提出‘透明工厂’,这几年我们在努力给透明工厂注入一些新的元素,来弥补企业‘看不见、够不着、来不及’的短板。”

为此,政府须继续加大廉租房、公租房、工租房的服务力度。继续完善廉租房制度,提供廉租房信息,提供一定比例的租房补贴。尤其是加大建设经济适用房力度,鼓励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新生代农民工购买经济适用房。从现实角度来看,经济适用房的推广是新生代农民工扎根城市的重要一步。总之,有了安定的居住环境,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增加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

从社会现实上,新生代农民工最担心的是有没有工作的问题,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关系以及能力所限,他们往往在城市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即是历经波折找到了,也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失业,特别是企业倒闭,使得他们往往既失去工作也拿不到工资,所以企业的稳定与否,对他们工作的稳定与收入影响极大。总之,就业就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饭碗,当然就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最为关心的和担心的大事。

四 解决子女上学,是新生代农民工归属城市的要义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不只是一个人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全家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子女上学问题。能够使自己的子女在城市入学,是新生代农民工最大的心愿。从根本与长远的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不仅是当代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而是城市化发展与社会进步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市人的问题,它关乎到我国城市化发展好坏、快慢与质量。

新生代农民工怎样获得一份工作,需要政府、用人单位、企业以及个人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就业信息的传播,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与就业指导;企业与用人单位,要根据国家政策,尽力保证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新生代农民工也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的门路与渠道。对暂时就业有困难的或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要给予一定的低保补助,使他们度过失业与就业过程中的暂时困难。

众所周知,居者有其屋,安居才能乐业。新生代农民工有了住房,就在城市有了栖身之地,才能扎下根来,稳定下来,不再身无居所,漂浮不定。所以一处稳定的住处,或一份房产,就是一份家业,这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体现与标志。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有自己的住房,才有归属感。也就是说,安定的居所就是有一处住处,或房产,或叫家业,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基本生存条件与基础,也是其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主要体现。现实也充分说明,能使新生代农民工最安心最满意的还是在城市有自己的一套房子,一份家业,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最渴望与追求的,为此也是他们付出最多的。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渴求一处居所,不仅是其自身的住所,而是他们渴求在城市有个家。

为此,政府与社会要从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的高度,切实重视与积极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上学之忧虑,化解子女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以促使他们从意识形态方面真正融入城市文化,尤其是新一代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人。特别指出的是,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上,政府要从政策法律上以及规章制度上,要对农村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让其能够全面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五 完善相关制度,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保证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具体权益得到落实与保护,如同工同酬、劳动强度、加班费、拖欠工资、休假制度、劳保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权益的保护与享有,其中平等择业权、居住权、子女受教育权、社会保障与福利享受权尤为重要,特别是户籍有关资源配置与公共服务方面的权益,显然这些方面的权益需要政府不断调整、健全与完善相关的政策以及制度,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正当的权益,这也是农民融入城市的制度性重要保证。

不可否认,新生代农民工在整个社会组织中属于弱势群体,还因偏见而受到歧视。新生代农民工这种处境以及受到的偏见与歧视,使得新生代农民工与城里人有了一种无形的隔阂与屏障,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降低。特别是以户籍制度作为基础的城乡政策,实际上是将城乡分居的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不同的身份,由此形成社会地位的不同。历史上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隔离与断裂。就我国目前的城乡现状来看,还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尽管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我国社会资源不断由行政性地再分配转向由市场来配置,但深度与广度还不够,还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为此,按照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适时调整与制定及完善相关的保护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的政策与制度,不仅是极其重要的必要的,也是极为迫切的。在这些政策与制度中重要的方面在于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调整福利劳保制度,实施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休假制度等。同时,应当注意相应配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如,监督检查制度等,以确保相关制度能够落地生根,产生实效,真正发挥其制度的保证作用。

为了分公司的生产经营,王经理有一半时间在外面跑,学习经验、访问业主、检查工地、汇报工作……为了赶时间,他经理把飞机和火车定在晚间,有时候连续几天下来,同行的小伙子都有些吃不消,他却依旧精神抖擞,一有空闲,不是组织掼蛋,就是打篮球,很多时候坚持打个全场,仿佛自己还是那个英姿少年,灌篮高手。

六 提高基本素质,是新生代农民工化融入城市的根本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转化为城里人。但只有思想观念、精神意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同质化,才是真正的融入。城市化是社会的发展,也是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也是人的发展与进步。新生代农民工要转化为城市人,就必须不断提高自我素养,具备社会与个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这样才能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换句话说,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不只是身体进入城市,更重要的是心灵与精神的融入与融合。从现实存在的问题看,非农化而没有真正的市民化,这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在身份、地位权力上,更是在素质、观念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向城市渗透与融合,以达到一体化。从相反方面看,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缓慢的基本内因,也在于其基本素质还不能适应或达到相应的要求与水准。为此,养成与具备城市人具有的基本素质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之根本。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素质,首先是思想素质,思想素质又主要体现在认识与观念方面,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提高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先导与本质,如法制观念、组织纪律观念等。其次为文化素质,文化水平往往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新事物的接受与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他们提高基本技能的基础,他们就业与收入也与他们的文化水平密切相关。为此文化因素起着基础的作用。再次是文明素质,城市文明是城市发展标志与灯塔,也是城市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存生活方式。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就必须具备城市文明素质,如遵守城市交通规则,文明道德等。还有就是身心素质,特别是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城市生活的客观要求。当然技能素质也是重要的素质组成部分,如前文的掌握专业技能所述。

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现实状况,是由历史、传统、习惯与环境等原因造成的,尤其是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往往也是根深蒂固的。为此,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素质,需要建立长期培育机制,即建立以政府管理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关注为基础,个人学习为主体的培育以及心理辅导机制,以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使之成为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城市人。

参考文献

[1] 薛维然.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教育[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8(02):176-179.

[2] 陈宏宏.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培育研究[J].法制博览 ,2017(26):40-41+39.

[3]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研究[D].吴卫峰.南京林业大学2015

[4]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及对策研究[D].李慧敏.山西财经大学2014.

[5] 黄饶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户籍障碍研究——基于一种“共同体”理论 [J].现代商贸工业 ,2016,37(09):119-120.

[6] 胡萍.农民工城市融合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 ,2018(01):56-67.

[7] 李蓓蓓,王钰冰,张军谋.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研究综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8,31(01):77-83.

[8] 李振刚.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资本对社会融合影响的实证研究[J].社会发展研究 ,2017,4(04):85-104+239.

[9] 周喜华.城乡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体系探析[J].教育现代化 ,2016,3(05):244-246.

[10] 罗良颂,陈晓敏,张桂容.农村大学毕业生与务工青年融入城市就业难题及解决建议——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教育现代化 ,2016(02):201-204+209.

本文引用格式: 张国民,等.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之路探析——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9,6(25):197-199.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25.074

基金项目: 2017.5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谐社会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20172211)。

作者简介: 张国民,男,汉族,山西闻喜人,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李玲,女,汉族,山东寿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

标签:;  ;  ;  ;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之路探析-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