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欲是成才的原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求知欲论文,原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段时间,一年级的杨杨对生物知识突然有了兴趣。他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图片,愿意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也热衷于和小朋友比赛谁更了解植物的各种本领。妈妈觉得这种“突如其来”的兴趣应该得到进一步鼓励。她因此特地为杨杨制定了新的“家规”,每读一本有关生物的书,就奖励杨杨一张他最喜欢的《风云决》人物卡片。杨杨很开心,配合妈妈开始有目的地努力。但妈妈渐渐觉出不对劲来,不知道为什么,杨杨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不再像以前那么浓厚了,看书往往囫囵吞枣,在每天的阅读之前就斤斤计较地和妈妈讨论今天给他买什么卡片,吸引他注意力的仿佛是《风云决》里神气活现的角色,而不是可爱的生物们了。
求知欲是儿童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当他们接触到新事物或新技能时,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英国教育学家夏洛蒂·梅森说过,求知欲加完美的注意力,会让孩子拥有无穷的学习动力。但有时候,家长们却发现,求知欲带来的学习动力可能来得快,去得更快,如潮水一般,说走就走。一些家长常常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求知欲强,而自家的孩子却没什么求知欲呢?还有一些家长常常烦恼,为什么自家孩子的求知欲总是只有“五分钟热情”,不能持之以恒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求知欲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影响求知欲的因素
求知欲作为一种本能,其表现年龄、持续时间、强度和效果等不仅和儿童的先天遗传素质有关,还和环境及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1.遗传因素。
从19世纪末开始,发展心理学就认为遗传与生物学因素以及生活中的社会各方面因素对儿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从遗传上来说,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求知欲的强弱和表现形式都是不一样的。早慧的儿童可能在很年幼的时候就表现出同龄孩子没有的求知欲望,比如中国古代的甘罗、曹冲、方仲永,国外的莫扎特、维纳、高斯等,而晚熟的人可能到进入中年甚至晚年才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知识渴求,比如达尔文、齐白石、姜子牙等。
虽然说遗传提供了个人发展的规定性,让人们有了早慧与晚熟之分,但遗传并不是万能的,正如前面说到的,环境也会影响个人遗传基因的表达方式。
2.环境因素。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布鲁克斯在其2006年写的《为人父母》一书中提到:一个婴儿出生时,遗传基因已经确定,但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分娩后,他们的突触之间的连接就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遗传基因决定了大脑结构的组织信息,但是成长的经历与环境决定了哪些基因得到表达,如何表达与何时表达。
19世纪中叶,科学家们一度以为大脑的体积越大,求知欲越旺盛,为此还专门比较讨论过成功人士与普通百姓的头部大小。但实际上,今天的科学家们已经了解到,求知欲、创造力、意志力等大脑神经活动的产物,与大脑体积无关,相反,和大脑表皮层中的沟回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有关,沟回越多,连接越多,上述的活动也越丰富。而沟回的多少,与环境刺激有关。
心理学家们做过一些有趣的关于学习的实验,其中,白鼠与迷宫的主题最广为人知。他们发现,白鼠从出生起,脑表层全部的神经细胞已经具备了,但这些细胞之间的连接还没有形成。
“如果把白鼠放在良好、充实的环境里,我们能使神经树突保持增长的势头;相反,如果把它们放在单调贫乏的环境里,树突的生长会快速下降。”
而对这些白鼠的“智力测验”也表明,复杂迷宫里长大的小动物们很容易找到被隐藏得很好的食物,同时也更热衷于探究新的迷宫,另外一组却不行,在新环境下常常表现得呆板木讷。
这个实验说明,遗传和环境对于求知欲同样重要,遗传决定了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数量,而环境决定了这些细胞之间的连接。求知欲作为一种先天的潜在本能,其后天能否得到强化和最大化的发展,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于求知欲发展的环境,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教养方式。
一位上海母亲随先生迁居法国,她和在国内一样,热衷于在家里超前教授孩子大量的语言数学知识。法国家长们知道后,毫不客气地批评这位母亲,认为这样孩子在幼儿园上课时就没有新奇感了,会破坏孩子的求知欲。母亲却不以为然,坚持辅导孩子,孩子也很快适应了在法国的这种“中式教育”,母亲由此认定自己的教养方式很成功。
这种现象并不鲜见,大部分华人家庭在西式教育环境下都继续沿用国内的应试教育思维。中西教育理念的差异,说明有关成功的判断是有文化差异的。中国文化环境下,大家普遍认为成绩好和因此获得的较高社会地位才是成功的标志,因此,学习过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而西方文化环境下,大家更重视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的快乐体验、成就体验,认为在自发求知欲驱动下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心理学家曾把学习的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大类。
求知欲属于“内在动机”,指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由此获得的满足感,会使他们把学习本身等同于奖励。而“外在动机”是指学习者希望通过学习去获取学习以外的目标或利益。比如马戏团的小狗,学习钻火圈、算数学、跳障碍,并不是因为它们觉得这些活动的有趣,而是为了获得食物奖励或者避免挨打。换句话说,它们学习的动力不是“求知欲”的内在推动,而是由奖惩这样的外部因素引发的。
实际上,在学习中,内外动机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可能并存的,有些人外在动机多些,有些则刚好相反,而且两种动机之间也可能互相转化。以本文开头的个案为例,杨杨本身可能对生物知识有内在学习动机的,但外在奖励让他的注意力转移,开始忘记了学习的最初原因。
求知欲的两大类型
我们需要鼓励孩子的求知欲,保护他们的创造力与探索精神。与孩子成长有关的求知欲,有两方面值得引起家长的关注。
1.对自然规律、自然现象的求知欲。
女娲炼彩石补天、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小哪吒智斗海龙王。当父母们给孩子讲述这些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时,有没有想过,其实它们就是上古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最初探索和解释。泰勒提出,神话源于原始人的“求知欲”,正是这种求知欲帮助人类不断地质疑、探索、试验并总结大自然的规律,才有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了现代世界和当代生活。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因水蒸气冲开水壶盖发明蒸汽机,阿基米德在浴缸中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这些也是很好的证明。
因此,对孩子日常生活中提的那些古古怪怪的问题,家长们不要嗤之以鼻,而应启发孩子去认真思考、努力探索,这样才不会将孩子对大自然的求知欲望扼杀在萌芽阶段。
2.对自我发展规律的求知欲。
个体的成长也离不开持续地探索和创造。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和人格的探索,有利于孩子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将环境与自己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获得最后的成功。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把人生发展阶段按八大问题的探索和解决来划分:
出生~18个月左右,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
18个月~4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问题;
4岁~5岁,主动性与内疚的问题;
6岁~11岁,勤奋与自卑的问题;
12岁~18岁,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问题;
18岁~30岁左右,亲密与孤独的问题;
中年期和壮年期,创造力感和自我专注的问题;
从成熟到晚年,自我实现与绝望的问题。
妥善发现、探索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各个阶段人格发展的任务,也是个体沿着积极方向健康发展并获取最终成功的根本动力。然而芸芸众生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信任感、自主感、认同感、亲密感、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感的,只有对自我有深刻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不断反思和努力,才可能真正完成自我实现的任务。
求知欲的家庭教养策略
家庭是孩子求知欲成长和发展的摇篮,求知欲是否持久,和家长、教师等教育者的态度密切相关。过于功利,比如滥用赞扬、奖励、处罚之类的外在激励手段,或者完全忽视孩子的主体性,对孩子求知欲的发展冷漠麻木,都很容易让这种学习的内在动力消失。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说,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时,注意点燃他们的内在动机,发挥他们自己的主动性非常重要。以下三个环节强调了求知欲从启动到持续的过程,是家长们要特别注意把握的。
1.诱发
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孩子缺乏求知欲,一方面可能是身心发育还未到恰当的时机,认知能力有限。当孩子还无法正确认知图形、字体时就盲目要求他们读写,当然会产生种种学习障碍和学校适应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还可能是家长的人为干涉,阻塞了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内在的动机丧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功利性的奖章、粘纸以及其他奖惩物品上了。比如本文开头杨杨母亲的做法,不知不觉挫伤了孩子自发的欲望,以物化的外在奖励抵消了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
诱发儿童主动性的求知欲,一种获得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的方式就是——读书。求知欲的内涵一方面是对知识的渴望,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思想。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和孩子共同讨论的方式,引导他们自己回忆、思考、推理和判断,在思维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探索的动力。同时家长们也可以从这种讨论中,观察到孩子学习能力的优劣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制定进一步的学习或阅读计划。
2.满足
孩子有了求知欲之后,常常会问些让大人觉得难以回答的问题,例如“宝宝是从哪来的?”“人为什么会说话,动物为什么不会?”“为什么有的花是红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还有的是褐色的呢?”这些问题,在大人看来,有的极其简单,不必回答;有的太过复杂,在短时间内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孩子这样的问题问多了,特别是在大人工作繁忙或正好手头有事时,不少家长就会产生焦躁情绪。于是,对提问采用拒绝或者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严重地挫伤儿童的求知欲。长此以往,儿童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会造成好奇心的缺失,对儿童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这种情况下,家长的耐心非常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父母之间互相配合协调,保证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为他们创设一个安全、积极的环境。这一点对儿童求知欲的满足来说,非常重要。
3.培养
有了求知欲之后,如何让这种欲望持续下去,这是许多家长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1)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奥秘和丰富知识的环境,为孩子布置小实验角、数学角、天文地理角等,有空就带他们参观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和图书馆,陪他们一起阅读各类书籍,通过网络查阅各种资料,选择百科类的DVD、电视节目,和孩子一起观看。这些看似彼此独立的活动,能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知识源泉,激发他们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过程中去。
(2)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需要孩子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思考的情境。例如在普及有关抗震救灾知识时,完全可以给孩子们照本宣科,然后让孩子回答:“地震时,人们可以怎样逃生?”但是,这么讲孩子们就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失去求知欲望。因此,更富于启发式的方法是,先让孩子们观看相关新闻,然后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如果你是志愿者,地震时需要你去救人,但还有余震,你需要怎么做,要带什么工具和装备?”以启发、探究式的问题代替枯燥的问答,这种方式既刺激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的机会,使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3)让孩子学会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孩子的求知欲往往具有随意性,今天对这个特别喜爱,明天对那个非常热衷,再过两天可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为了让孩子的求知欲具有持续性,家长首先要掌握学过哪些知识,然后在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设法用到这些知识。比如,在厨房准备午餐时,可以考考孩子水蒸气、水和冰有什么关系?夏天要凉快,怎么利用三者来降温?再比如,高考生常常抱怨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家长可以启发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技巧,查阅相关专业指南和就业方向,自己选择未来。不论孩子处于生命中的哪一阶段,经常留心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各种事情,尽量启发他们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当他们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后,这些积极的体验将进一步促进求知欲的保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