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青璜中学,福建省 莆田市 351111)
摘要:高效课堂倡导在更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具备“高效课堂”意识,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尤其是对于化学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更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以此实现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创新
初中化学新课改精神倡导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知识,“知识效益”成为课堂创新改革的重要一环。怎样能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内教授更多知识,让学生获得更良好的学习体验,已经成为教师改革创新的焦点。这就需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鲜明的目标,同时还要有丰富多元的教学手段,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调整课堂模式,增加化学知识的转化效率,让学生“学一分、记一分、用一分”,切实提高化学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素质的持续提升。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化学学习中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态,敢于实践探究,探索化学知识的神奇奥秘,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好奇心,从而丰富化学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例如在“白醋泡鸡蛋”的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将其布置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并且记录整个实验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学生会产生不少疑问,如为什么鸡蛋在白醋中为什么会有上下悬浮变化,为什么会产生很多气泡?教师可以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及现象的认识,夯实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且建立起化学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此提高教学综合效率。
二、以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氛围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沉浸感,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才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譬如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中出现的知识盲点,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同时形成知识的内化作用。
例如在《溶液的形成》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神奇溶液”的实操情境,学生在烧杯上加入适量的水,再放入一定比例的食盐,搅拌之后就会形成盐溶液,之后逐次在盐溶液中加入食盐,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从而获得“饱和盐溶液”。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只饱和盐溶液样本在锅中蒸馏,水分蒸发之后就能够从中提炼食盐晶体。通过学生的情境探究,能够更生动的理解溶液饱和这一概念,并且掌握食盐的提炼原理。在情境探究过程中,通过真实情境的引导,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考探究深度,避免化学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进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以现代技术辅助教学活动
化学课堂中有不少概念过于抽象,因此学生感到化学知识神秘莫测的同时,也对一些概念感到难以理解。如果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很容易产生死记硬背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方法容易导致学生“读死书”,难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而通过现代教学技术的辅助作用,则能够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化学概念或现象,教师不必在抽象现象或概念的解释上投入更多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中,学生对于“分子、原子、电子、离子”这些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存在较大的理解难度,因为仅凭书面讲解和学生的想象,很难建立起化学态的物质结构认知。而通过多媒体展示,将原子、分子等制作成动画形式,就能够使学生对这些物质的结构、排布、属性等有清晰的理解,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欲更加强烈,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还可以演示物质形态变化的不同现象,从而为学生探索化学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在现代教学技术支持下,学生能够手、眼、耳、心并用,加深化学理解记忆,将化学知识难点转变为学生探索发现化学规律的“趣点”。
四、以化学实验增添课堂活力
实验是化学课的灵魂,因为化学现象、原理等都是通过化学实践来展示的。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力、观察力、分析力和组织能力,为化学课堂增加活力。例如在二氧化碳性质的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学生非常熟悉的饮料可乐作为实验素材,让学生观察饮料中的气泡是什么物质,学生回答是二氧化碳之后,教师继续引导思考“怎样确定这种气体的二氧化碳?”这样就能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思考,如二氧化碳溶于水,那么通过碳酸和石蕊反应的化学实验,就能够证明所获取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在化学实验的引导下,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将更为深入。而且通过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进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结语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要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化学学习中有所收获。这就需要教师深度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层次和接受能力,创新教学手段,增加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使学生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内消化更多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作用,提高学生参与化学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以此构建更高效、更有活力的初中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罗锐通.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0)
[2]陈凯.初中化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7(A0)
[3]杨发群.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新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6)
作者简介:郑振龙,男,福建莆田人,当前职务:化学教师,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育。
论文作者:郑振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化学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初中化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