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形势下,公司治理更加强调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治理。如何利用内部审计辅助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治理,成为了目前企业所面临的难题。本文将通过目前内审的新形势、中国目前内部审计和风险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三方面来阐述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如何应对并有效辅助企业进行风险治理这一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风险治理;内部审计
一、目前内审的新形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的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内部审计已经发展到了风险导向审计阶段。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当下个性化生产已经对规模化生产形成了较大的冲击,这种情况也使得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营也变得困难重重,企业内外的各种类型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鉴于此,内部审计变得更加关注对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分析防范和对战略的事先评估。
此外,管理理论中的战略管理理论和企业再造理论也对内部审计发展至风险导向审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预估外部环境存在的风险,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这使得内部审计与企业的目标紧紧联系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由高层次的兴利进而转向企业的增值。
总之,在公司治理更加强调风险治理的当下,内部审计也随之转型,越来越重视对事先的风险评估、管控、防范。
二、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与风险治理方面的问题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西方内部审计已经发展到了风险导向审计阶段。中国的内部审计紧随其后,翻译并引进了相关文件和指引,并借鉴西方的模式建立了相应的公司治理架构。但是相比于西方,我们在内部审计和风险治理方面,理论和实务均较为落后,而且我们的相关后续建设并没有完全跟上。具体而言,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和风险治理方面有如下问题。
(一)内审机构设置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我国最常见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是受副总裁、副总经理的领导,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性,本身的审计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不少,但是,我国企业大部分的经济业务、经营活动本就由这类领导所带领开展,在涉及财务信息等方面时,其独立性仍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样的内审机构是难以确保独立客观开展内审业务的。此外,在我国现有公司治理情况下,我国大多数公司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公司治理模式,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并未能真正有效履行其法定职责。在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审计机构设置下,内部审计工作有时会陷入难以正常开展的局面,从而无法实现其进行风险治理的功能。
(二)在目前的内审机构设置和公司治理结构下,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使得无法为风险治理提供高质量的建议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审计委员会的发展不成熟且在我国尚未形成规范体系,使得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都归属于管理层的管辖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其独立性只也是相对独立,审计人员在进行独立评价时容易受到管理层的干预,很难保持其应有的客观性。此外,内审部门和财务部门联合办公,少数股东对大部分股权的控制,以及审计人员自身利益的牵涉,都会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从而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独立性和客观性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更不用提对企业的风险治理提出高质量的建议。
(三)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内审方法(包括模式、技术两方面)较为落后
传统的对审计的认识,简单地认为审计就是查找账务错误以及防止舞弊,使得从业人员大都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专业能力和职业判断的缺乏,同时风险意识也较为薄弱,很难对企业进行全面客观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者,多数公司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不足,缺乏应有的后续教育培训,使得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无法满足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审计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更是与风险治理等方面脱离,极大地限制了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尤其是当下风险治理发展方面的作用。同时,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很多内审人员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学习和应用不足,本身技术也缺乏相应更新:此外停留于传统的证账表核对的模式,不能为企业提供任何展望性的建议。总之,人员素质不高以及技术模式落后,导致了内部审计并不能适应当下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为风险治理提供高质量的建议。
三、相关建议
针对中国目前内部审计以及风险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继续加强对国外的借鉴力度,包括准则的学习:同时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法律制度,并根据我国实际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中国化
西方国家比我们早发展五六十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此需要不断的引进学习,尤其是该领域最新进展方面更是如此。同时,在引进学习的基础上,加快中国化的步伐,完善有关的法律和内部管理制度,使国外的先进制度能和本土的情况更好的契合。
(二)优化内部审计机构和公司治理结构
鉴于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缺乏独立性,难以独立开展业务,因此,针对目前的情况,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改革,使得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能够真正有效履行其法定职责,同时通过改革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真正为公司风险治理发挥作用。
(三)提高对相关工作重视程度,提高相关人员素质,转变审计工作理念、方法、模式
鉴于整体环境下大家对内审和风险治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同时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在工作理念、方法和模式上创新,打破以往的“查错纠弊”理念,转向强调发现风险点并进行评估以及思考应对策略。同时,创新方法和模式,利用信息化时代的科技服务于内部审计。
(四)提高内审独立性和客观性和企业事项的参与程度
在优化内部审计机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如独立办公,同时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意识,使之尽量站在客观公正的视角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和风险治理做出评价,而不是单纯考虑其经济利益。此外,要想使内审和风险治理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要让相关员工参与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来,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公司评估运营风险,提出合理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总之,只有不断学习,及时调整,才能真正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国的内部审计和风险治理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杨雨泽,苏玉珠.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控制与实施[J]. 商场现代化,2017(12):178-179.
[2]刘彤. 企业管理中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与管理研究[J]. 农家参谋,2017(12):218-218.
[3]刘芳.浅议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J].商情,2018,(18):13-14,32.
[4]隋昌胜.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以胶州地区为例[J].经贸实践,2017,(21):1-2.
[5]王玲玲.加强事业单位内审机构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探讨[J].财经界,2016,(8):302,304.
[6]赵海涛.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和内审监督[J].财会学习,2016,(1):198,200.
论文作者:刘奇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风险论文; 企业论文; 内审论文; 独立性论文; 客观性论文; 审计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