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研究的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四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从十四行诗的结构、语言的亲缘关系及传播途径等方面来看,它不是由中国经古大食国,即当今的阿拉伯国家传往意大利的,而可能是由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的一种最古老的叫做Strambotto的诗歌发展而来的。
关键词 十四行诗/结构/语言/传播途径
1979年我国翻译界的一位老前辈在当年第4 期《读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对欧州十四行诗的起源问题作了十分谨慎的推测。该文认为:在欧州流传甚广,而且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十四行诗有可能是由中国经古大食国,即当今的阿拉伯国家首先传入意大利的。文章指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诗《花间一壶酒》……就是一首很完整的十四行诗。”最后文章又说:“我们当然不能肯定十四行诗这种歌谣形式是从我国经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去的,但是至少这是一个有趣的假设。”虽然作者明确地表示“这是一个有趣的假设”,但这一观点在多篇研究十四行诗的文章中被不加证明地引用。就此,笔者想陈述一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从结构上看,李白的《花间一壶酒》不是一首十四行诗
国内学术界认为十四行诗是在本世纪20年代,即“五四”运动之后由欧州“转借”到我国的,而不是由唐代诗人首创而又经阿拉伯世界传到意大利的。十四行诗是“Sonnet”一词的译名,这个译名虽不够准确,但在国内已经流行开来,而且至今也没有发现比这个更好的译名。但是,正如翻译家屠岸先生所说:“‘十四行诗’这一译名也有缺点。这种诗体除行数有规定外,还有节奏和韵脚的规定,而这个译名从字面上看,只指出了这种诗的一个特征。”译名的缺陷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误解,我国的一些诗人在创作十四行诗时,也经历了只注意行数而不注意诗的节奏和韵脚的阶段。随着人们对十四行诗理解的加深和在实践中的探索,我国诗人近期创作的十四行诗已有了根本性的改观;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基本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十四行诗的特点。尽管在音节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要讨论李白的《花间一壶酒》是不是一首十四行诗,首先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十四行诗的基本概念和与之相关的一些术语。如前文所说,十四行诗是Sonnet一词的译名。Sonnet一词源于意大利语“Sonnetto”意为“小调”或“歌谣”。除了截短的十四行诗,普通的十四行诗由十四行组成,一般为抑扬格五音步(Iambic pentametre),即每行由十个 音节组成,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和一个非重读音节组成。其韵脚有多种变体。十四行诗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彼得拉克体(Petrarchan Sonnet),由前八行(Octave)和后六行(Sestet)组成。前八行的韵式为abba abba;后六行的韵式为cde cde。 另一种是斯宾塞体(Spencerian Sonnet),由三节四行诗(Quatrain)和一押韵的双行诗(Cou-plet)组成;韵式为abab,bcbc,cdcd,ee。第三种是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ian Sonnet),也是由三节四行诗和一押韵的双行诗组成。 从诗的外部结构看与斯宾塞体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其韵式不同;莎体为abab cdcd,efef,gg。
十四行诗以表现爱情和宗教题材为主。最常见的意大利体十四行诗的前八行和后六行从外部结构上看很像我国一些古典词的上阙和下阙。诗人在前八行中展开某种思想情绪,或咏物或抒情;在后六行中,诗人则进一步拓展、完善、总结上述思想情绪和情感。英式十四行诗由三个四行诗节(Quatrain)加上对句(Couplet)组成, 前三个四行诗节表达三种不同的思想情绪,但三个四行诗节的联系是紧密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最后的双行诗节是对全诗的总结性的概括。也有人认为,十四行诗的三个四行诗节是以不同的语言反复吟诵同一主题,犹如一首回旋曲或变奏曲,最后的双行诗节是对全诗的总结,是终曲。
只有符合上述要求的才是十四行诗。
我们可以从浩瀚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找到许多由十四行组成的诗。如《古诗十九首》其四(五言诗),曹操的四言诗《步出夏门行》其一“观沧海”和其二,陶渊明的《杂诗》其二,江淹的《望荆山》,谢眺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李白的《经下邳(土巳)桥怀张子房》,陆机的《赠尚书郎顾颜先》,张协的《杂诗》其一、其二等。这张单子还可以继续列下去。就笔者手头的资料来看,这种由十四行组成的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不下数十首。但这些古诗中没有一首是完全符合十四行诗的标准,尤其在音步和韵律方面。十四行诗要求每行五音步,每个音步由两个音节组成,即每行由十个音节组成。英语的每个词由若干个音节组成,因此,一行诗无论有几个词,必须是十个音节。汉语与英语不同,每字一音。要组成五个音步需十字。仅此一条我们就不能说上述古诗是十四行诗。十四行诗虽有几种变体,但对韵律的要求却极为严格。上述古诗虽由十四行组成,但各有各的韵律,各有各的作法,没有一首是按同一韵律,同一定式而作。另外,意大利十四行诗分为前八行和后六行,前八行和后六行之间有一间隔,但上述古诗却没有。因此,这些诗均不能算作十四行诗。值得一提的是,在笔者阅读分析由十四行组成的这些古诗时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几首由十四行组成的古典诗歌在写作手法上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十分相似。例如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欲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像竹入幽径,青蔓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这首诗起四句写暮色已尽,山月初上的山中景色;中间四句写同到山人家及进门后院中的景色,首四句和中四句虽都写景,但层次不同。中四句在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后四句诗人转而描写入室后与斛斯山人畅谈共饮的情景。最后两句结出了乐而忘机的意思。这首诗在手法上使用了起、承、转、合之规律,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大部分也使用了这一手法。虽手法相似,但终非同种。
笔者认为十四行诗的创作应遵循其格式,否则就不是十四行诗。正如中国的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如果不按七律和五律的平仄和韵脚,虽每行由七字或五字组成也不能称为律诗。十四行诗是艺术。这种艺术存在于严格的形式之中。在严格的形式之中精心营造一种艺术美是诗人的追求。同理,如果不按十四行诗的定式来作,虽由十四行组成,仍不能算作十四行诗。因此,我们可以判定李白的《花间一壶酒》和其他由十四行组成的古诗均不是十四行诗。
二、从语言的亲缘关系上看,十四行诗由中国传到意大利的可能性不大
意大利语和法语同属印欧语系中的意大利语族,而意大利语族的诸语言又同源于拉丁语。因此,意大利语和法语的关系很近,有许多词汇的拼写方式和发音也很相似,有的甚至完全一样。不难看出,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十四行诗的传播是十分便利而又顺理成章的。十四行诗于14世纪在意大利定形不久就传到了法国。英语与意大利语和法语虽不属同一语族,但却是同一语系;同一语系中的各种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几种语言又都是拼音文字。音节和韵律方面也十分容易处理。加之他们的地理位置十分接近,所以十四行诗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传播就更不成问题了。中华民族所使用的汉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的书写系统是汉字,由复杂的笔划组成,且每字一音。其书写形式与发音与印欧语系诸多语言有天壤之别。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之间虽不能说没有任何联系,但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是微乎甚微的。西方人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在600~700年或更早以前,限于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把中国的某种诗歌形式首先引入阿拉伯国家,然后再传入欧洲的意大利、或直接引入意大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最大的当数朝鲜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一个与我国接壤,一个与我国隔海相望,无论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方面都有深刻的渊源。就语言而言,朝鲜语和日语都深受汉语的影响。公元675年以后, 朝鲜人创立了以汉字作为朝鲜语音符的“吏读”,朝鲜语中的汉字构成整个词汇的一半以上。日本人使用汉字则更早,可追溯到公元5世纪。 现存最早的文献有《古事记》写于712年, 当代熟悉古汉语和古典文学的中国人也不难读懂《古事记》。直至今日,汉字在日语书面语中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日语中大部分词汇是本族语词,但整个日语词汇的大部分却由借入的汉语成份构成。因此,如果说朝鲜和日本的某种文学体裁或诗歌形式是由中国传入的或是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而产生的,这倒是十分可信的。正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载:“对朝鲜语影响最深刻的外部因素是汉语,主要的朝鲜文学作品,直到19世纪末,主要是由汉文写成的。”
三、从传播途径上看,十四行诗“从我国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去的”说法是不可靠的
十四行诗在意大利的兴起是十三世纪,最早的十四行诗是由西西里学派的Giacomo Dalentino于1215~1233年间所创作的。 李白生活的年代是公元8世纪,与十四行诗在欧洲的兴起相差5世纪。难道在这500 年中有一个人既精通汉语,熟知中国古典诗词,又精通阿拉伯及其诗文,首先把李白的“花间一壶酒”这种诗歌形式传到阿拉伯,然后又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意大利?还是由精通阿拉伯诗文的意大利人把这种诗歌形式由阿拉伯带回了自己的祖国?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这确实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假设”。
的确,早在11世纪末十字军东征前西方人就与阿拉伯人有了接触,而中国的船只早在公元5世纪就到达过印度,甚至阿拉伯。 我们无从考查当时及以后的中国船只到印度或阿拉伯的目的,但决不会是为了传播某种诗歌形式。
在古代,欧洲最早是通过丝绸来认识中国的。直到十六世纪以前,中国和欧洲虽时有往还,但实际上双方对于相互的思想文化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交流。即使脍炙人口的《马可·波罗游记》,也没有向欧洲人介绍多少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本书对此后中西文化的沟通,和新航线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他在东方25年的游记中竟没有提及中国的万里长城、饮茶和书法艺术。直至今日仍有学者认为书中提及的许多事情是令人难以置信和与事实不符的。因马可·波罗在华期间,欧洲已有了十四行诗,所以把十四行诗传往欧洲的不可能是他。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提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是德国的一位地理学家在188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使用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外国的探险家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古代中国与西方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遗迹和遗物,于是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考古学等问题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并陆续著书立说,使丝路研究包括了更广泛的内容。张骞通西域使丝路益加畅通。5~6世纪,丝路东西交往进一步繁荣,但到9世纪末至11世纪,由于中国政治、经济、 文化的中心由内陆向东南沿海转移,加上阿拉伯世界的兴起,东西海上往来逐渐频繁;同时中国西北地区各民族政权的分裂、对立,使丝路上的安全难以保障,这条陆上通道的重要性降低。在蒙元时期,由于蒙古的西征和对中亚、西亚地区的直接统治,使东西驿路畅通,许多欧洲使者、教士和商人都沿此路来中国,丝路又繁荣一时。明朝建立后采取闭关政策,去中亚的道路虽未断但陆上丝路作为中西交通路线已远不如海路重要。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算、医药等科技知识,佛教、袄教、摩西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通过此路先后传到中国,并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纺织、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制瓷等工艺技术,绘画等艺术手法,儒家、道教思想也由此路传往西方,或多或少给某些国家以影响。但文献记载中没有中国文学作品的传播。
据西方学者的统计,自1552~1583年这三十余年间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共计50人,其中25人有幸进入中国。因中国官方不准他们在华居留,在短暂停留后便离去。1558年底至1559年初,有位名叫斯帕达·克路士的传教士来华在广州登陆,居住一个月,回国后著有《中国》一书,这类书也只能是走马观花记,很难反映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的全貌。早期来华的西洋人无非有以下目的,即:殖民、探险、传教、通商。其中传教或多或少含有传播文化的内容,但也是以宗教文化为主。可以想象,书中不可能提及中国诗词艺术。另一位值得一提的传教士便是大家熟悉的利马窦,他于明末来华,来华初期在广东肇庆一带传播天主教,学习汉语,后移居北京传教。他在华居住长达30年之久,深谙中国儒家礼仪道德,因此他有可能熟悉中国的诗词。利马窦在华期间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把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为东西方的文化沟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遗憾的是他在华期间,意大利已经有了十四行诗。
除了来华的西方人,还有值得我们自豪的通西域的张骞、下西洋的郑和,还有阿拉伯人、印度人,他们都可能和这一假设有关,但我们至今仍不能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以证明十四行诗是由中国传到欧洲的。
在历史的进程中,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许多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一个民族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发明创造可能在另一时期被另一民族验证。由于早期条件的制约,人类不知做了多少重复劳动。大规模的文化传播、科学技术交流和贸易活动是随着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而实现的。
那么,十四行诗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可作如下推测:意大利十四行诗可能是由西西里一种最古老的、叫做Str-ambotto的诗歌发展而来的。这种诗最初是在民间流行的,通常只有一节,或八行,或六行,每行有十一个音节,其节奏为——∨——∨—∨—∨∨,或是∨——∨——∨—∨—∨。十四行诗最初的创作者或许把八行和六行的连在了一起并流传了下来,在流传的过程中诗人们把十一音节改成了更整齐、节奏更统一的十音节,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十四诗的形式。这种形式从结构上看更加合理、容量更大、更富表现力。
收稿日期:1997—04—11
标签:十四行诗论文; 诗歌论文; 花间一壶酒论文; 文化论文; 西方诗歌论文; 文学论文; 意大利生活论文; 读书论文; 李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