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婧 李春燕 王巧玲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婧 李春燕 王巧玲

邻水县人民医院 陈婧 李春燕 王巧玲【摘要】目的: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施以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纳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施以不同麻醉方式干预,观察麻醉结局。结果:观察组患儿脉搏及呼吸频率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患儿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施以七氟醚复合丙泊酚联合表面麻醉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芬太尼;麻醉;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ZM

小儿气管异物堵塞在临床急诊科常见,需及时将患儿异物取出,以免发生其他危险。患儿支气管存在异物后,对常规呼吸功能造成影响,患儿产生缺氧及缺血症状,且儿童一般心智未发育完全,在手术中无法与医师配合。异物取出术无需耗费较多的时间,术中麻醉轻微,患儿容易提前苏醒,对手术存在不利影响,若麻醉量较大,患儿容易并发脑水肿等并发症,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麻醉中不同类型药物及不同剂量对麻醉程度等具有直接影响,本次实践将我院纳入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芬太尼联合麻醉,前者取得理想的效果,以下为详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纳入小儿气管异物堵塞患儿数量48例,据患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纳入患者近期无手术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无先天性类疾病。患者家属同意参加实践,签署相关协议。男女患儿数量为28例、20例,年龄在1-7岁,异物类型为坚果、笔帽、骨头等。患儿常规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儿均在术前4h禁用食水,将各种型号的气管及口咽导管等物品准备好。呼吸囊及回路利用8%七氟醚预充,使管道内具有一定量的七氟醚[1]。术后,监测患者HR及R、血氧饱和度等。面罩中吸入七氟醚及6L/min氧气,患儿呼吸迟缓及意识消失后,将七氟醚浓度控制在5%,氧气流量控制在1L/min[2]。为患儿建立静脉通路,利用1.01mg/kg阿托品及0.2mg/k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对患者口咽及会厌、声门等重复吸入0.5%丁卡因麻醉。观察组在此方式上施以丙泊酚注射干预,剂量为2.5mg/kg,对照组患儿施以2.4ug/kg芬太尼干预。术中患儿出现脉搏搏动及呼吸加快等,持续加量丙泊酚及芬太尼。血氧饱和度在80%以下,终止手术,利用正压通气方式,待血氧饱和度恢复后继续手术[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不同阶段脉搏及呼吸频率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践利用spss21.0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标准差利用±表示,利用t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脉搏及呼吸频率对比

患者在麻醉后,脉搏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患儿在置入支气管镜阶段,两组患儿脉搏搏动能力增加,观察组搏动频次比对照组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中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差异不明显,但清醒后,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比对照组慢,见表1.

表1患儿脉搏及呼吸频率对比(次/min)

阶段 脉搏 呼吸频率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入室 130.15±14.2 131.2±15.1 25.6±4.1 27.5±4.1 麻醉 124.3±21.5 124.5±21.3 26.8±4.2 26.6±3.9 置管 126.7±18.6 149.1±20.2 27.2±4.6 26.7±4.3 取物 138.5±26.5 142.8±18.6 26.7±4.4 28.5±5.3 清醒 129.1±17.5 128.1±12.9 26.8±4.2 29.1±7.4 2.2患儿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对比

对比两组患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前后的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时间,见表2。

表2患儿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对比(min、s)

分组 人数 意识消失时间 苏醒时间 观察组 40 3.2±1.4 52.8±9.6 对照组 40 5.3±2.1 90.2±11.5 t 2.254 2.514 p 0.026 0.016 3讨论

小儿施以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在3-7岁间,手术依从性较低。异物在进入支气管后,容易发生喉鸣及咳嗽等问题,严重患儿引发肺部炎症。若未及时将患儿送至医院,异物堵塞可能导致患儿窒息,危及患儿生命[4]。针对小儿自我管理行为差等原因,在手术过程中需采取合理的麻醉方式,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且严格防止患儿苏醒后出现长时间昏迷现状[5]。七氟醚为无刺激及无色的麻醉药物,本次实践利用七氟醚面罩吸入,并复合丙泊酚,对照组复合芬太尼,采取术中麻醉方式,初期麻醉后,两组患儿脉搏增加,观察组患儿脉搏次数少于对照组患儿。清醒后,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均比对照组快。七氟醚负荷丙泊酚效果良好,起效较快,患儿可在短时间昏迷,并保障合理的苏醒时间。说明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临床小儿麻醉中效果较好,而七氟醚复合芬太尼控制呼吸及心率效果较差,术后容易出现成瘾及不容易苏醒等问题。因此,针对小儿气管异物堵塞,行异物取出术过程中,可利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亚哲,时迎博.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8):201+203.

[2]李星国,毕聪杰,刘雁.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高频通气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麻醉效果的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4):45-46.

[3]刘宏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4):126-127.

[4]聂冬琴.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A4):20600+20602.

[5]张倩,董辉.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01):23-25.

论文作者:陈婧 李春燕 王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婧 李春燕 王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